童年的“芒假”

童年的收麦时节

近日清晨,被那一年只听这么几天的鸟叫声惊醒:现黄现割、现黄现割……我至现在也不知这是什么鸟,想必大家都听过这鸟的来历和传说。

听着这一声接一声的现黄现割,又把我的记忆带到了三十年前……

应该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我八,九,十岁的样子,那时读小学是要放收麦假的,也就是芒假,六一表演过节目,学校开了大会,就放为期十四天的农芒假,现在的孩子还真没体验过!

童年的“芒假”

这个芒假,不光有大量的各科作业,还有一个光荣又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勤工俭学”!一一开学来每人要带自己在假期凭自己劳动拾来的八斤麦子!现在的孩子没听说过吧!

这八斤麦,我们可比写作业还要重视了!这不,假期也不睡懒觉啦,相约几个小伙伴,5点多天刚放亮就挎着小篮出发了,一个个精神抖擞,到了麦田,看哪片地刚收割过,因那时都是人工收割,所以在扎捆的时候有遗漏的麦穗,那就供我们拾了,一个个舞动着小手弯腰拾得欢,谁发现了遗漏的较多的地方,就会惊呼起来,快来这里拾,这里好多!拾着拾着,谁就喊着,唉呦我的脚,原来是割过的麦茬划了穿凉鞋的脚,再看看我的脚,幸亏了我奶奶先一晚上就把布鞋给我拿出来交待了去麦地不能穿凉鞋的!就这样到十点多,太阳已经毒起来了,看看小篮也已装满了,就都一路说笑蹦跳的回家吃饭了!到了家,奶奶就接过篮子铺在院子晒上了,我们也不闲着,剪下滚圆饱满的空心麦杆,洋瓷缸子和了洗衣粉水,咕噜咕噜吹满一缸子,也可以把麦杆沾了洗衣粉水挑起吹,比谁吹的大,啪,溅一脸……依旧笑着闹着……

童年的“芒假”

而这时,我爷爷却坐在家门口还操心着我家那一亩多地麦子么收割呢,他是坐在门口等麦客呢!麦客,这一消失的行业,在那时可管用着呢!就看见有三三两两背着镰刀,头戴草帽的外乡人,从门口陆陆续续经过,爷爷相中两个身体壮实,人也厚道,价钱合适的,就让爸爸把人带到麦地开割了,人家只负责割下来,最后还是爸妈扎成捆往返几次用架子车拉回来的!其间,奶奶做了过水凉面和烧了三电壶开水,我也跟着给送到了地里,外乡人出门做活不容易,给人家管顿饭也是人之常情。

因我西关村耕地极少,一中午就割完了,下午爸妈拉回来,爷爷负责提前去占路面,那时都在家门口的柏油路上摊麦子,让过往的车辆把麦粒碾下来,过一阵子,爷爷和爸爸就会用铁钗翻一遍,因我在城区,没有农村的碾麦场,农村都是用牲口拉着石头碌碡碾的!到第二天麦粒和麦杆都脱离了,就把麦杆操起,把麦子扫在一堆,爷爷看风向,趁起风的时候,把长木锨铲起扬上空中,麦粒上的皮就会被风吹走,麦子落到另一边,这叫扬场,没风的时候,则会选择用落地扇来吹!当然,这一最原始的工序,后来先发展成脱粒机,省去了摊在公路上碾的麻烦,再后来更省事了,就是现在的联合收割机了!

童年的“芒假”

到了晚上,我们这些小人精才不省事呢!大人们把碾好的麦杆堆成麦秸垛,那可成了我们的游乐园,疯了一样的爬上麦秸垛乱窜,反正跌下来也摔不疼,我居然还在九岁那年芒假,在铺满麦草的地上和麦秸堆旁学会了骑自行车,其间摔倒也无大碍的!

转眼,快收假了,奶奶把我拾来的麦穗晒干收集用棒锤把麦籽分离,看着拾的不少,可麦籽远远不够八斤,看着我撅起了小嘴,我奶奶忙去麦口袋把自家打的粮食装了些,让爷爷称够八斤,后来开学一问,他们也都从家里拿粮食了……

童年的“芒假”

一晃二三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学校没有芒假了,孩子们失去了一份体验农忙时节的乐趣,农田收割也已现代化了,爷爷奶奶已永远离开了我们,当年正值壮年的爸妈也正老去……我的童年一去不复返,那将是我最幸福快乐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