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畢業到月薪過萬,你用了多久?

深圳志得文具批發

我用了4年時間。我的轉折點恰巧是在我考上MBA的時候。

剛畢業的第一年,我換了四份工作,銷售廣告、賣傢俱、賣服務器、商場管理員。每一份工作都不超過四個月。工資基本徘徊在1500-2500之間,基本上也沒攢到錢。

第二年,因緣際會,我考上了一家銀行。現在我已經在這家銀行工作了四個年頭,去年正好月薪過萬。現在回過頭來看自己在銀行的前三年,感覺自己真的是很幸運。

從最開始的派遣制員工到轉為正式員工,我用了大概一年半時間。還有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有轉正。更別說有的人扛不住做派遣員工期間,工作辛苦,工資低而辭職的人。慶幸自己沒有因為當時的不爽而辭職。

在銀行的前三個年頭,我一直做的是客戶經理。每天要出去跑業務。經過在銀行兩三年的努力,我發現,要想在銀行獲得長足的發展,要麼有業績,要麼有學歷。有業績的人多半靠的是背景、關係、資源。這些人大多從客戶經理到支行長再到分行管理部門,一步一步靠業績堆出臺階,讓自己進步。而有學歷的人往往會被銀行當做香餑餑放在總行,在管理部門旱澇保收,同時做著支持性的工作。靠自己的學歷加持,讓自己在銀行業安穩的過活。

很明顯,對於出身農村的我來說,選擇第二條 路是最佳選擇。於是我考取了MBA,也算成為了高學歷的人。剛拿到錄取通知書,行裡就進行了內部競聘,我憑藉著名校MBA錄取通知書的加持,順利由客戶經理蛻變為產品經理。

自此,月工資從6000到10000,離大學畢業剛好四年。

我是MBA銀行狗,狗哥說道理,那都是血與淚的經驗教訓。歡迎私信我或者評論區留言,看到後會及時回覆。


MBA銀行狗

說說我吧。

我是機械電子工程專業,2015年畢業的,學校也非211非985,我記得特別清楚,第一份工作在工廠,算是見習期1960,這個數字我覺得我會記一生。機械工資是低,但是這個低法簡直有點嚇到我。

然後在開始想著考研,換工作、轉行等等等,其實在內心我早就比喜歡這個專業,不喜歡這個職業。

2015年6月23號回家了三四天,畢業典禮也沒有參加,7月1號到公司報道。7月十五號開始考慮考研、換工作、轉行事宜。在網上查了一段時間,這就入了互聯網的坑了,開始自學Java。加群、下載資料,買書、看書,看視頻。


第一份工作是熟悉機床,見習,沒什麼事幹,所以常常貓在角落看書,但是還是不行,南方夏天太熱了,車間裡邊機器轟鳴聲太大,就只能晚上看,週末看,但是是單休。

剛好有個同學說他們公司早上八點下班,下午四點下班,實習期3700,轉正4200,中午還管飯,宿舍是單人、也可以是雙人的,這麼好的待遇,我就跑去面試了,結果面試官當場就說要我了,還說秋季招聘去我們學校,結果還真去了,招了20多個。(這個公司是個大公司,做叉車的,就不說具體公司名字了,行業裡排行老二。)


在這個公司呆了差不多兩年多,加上獎金、節假日的紅包,過年開門紅等等,每個月平均在5.5K,我在我們同學中,工資算是高的了。


斷斷續續學了一年多,從java轉到了前端。2017年為了女朋友跑到成都。從事互聯網工作,一個月6.5K,幹了三個月不爽,換了一家8.2K,因為這家公司對自己的定位不明確,對技術人員也不是很重視,研發團隊60人,就過年後的這三個月走的還剩不到25個,有三四個還要走。

我也提離職了,說是要給我漲薪資,我說了個心中的價位,就沒下文了,當天早上提離職,下午去面試,順利拿到Offer,13K,試用期10K,明天在這個公司辦離職,後天入職新的公司。

從畢業到月薪過萬,用了兩年多,還沒到三年。

月薪從1960到3700到4200到5500到6500到8200再到130000。

所以,只要你努力,找準方向,月薪過萬其實也不難。


蘇門侍讀

我用了四年的時間。

2011年大學畢業,那時候我在成都,還算幸運,沒怎麼跑人才市場,實習時候機緣巧合進入了一家國際知名日企,畢業後就留在這家公司做翻譯了。

這工作看著挺好的,高級寫字樓、職業套裝、能接觸到最前沿的訊息,唯一的缺點是——工資低的要命,扣除五險一金2000出頭吧。但那時候大家工資都低,也不在意,蠻頭苦幹了兩年半,工資才突破3000。

我自己本身是喜歡這份工作的,但2013年夏天各種原因聚集我辭職離開了成都,來到了浙江。這次找工作比較謹慎,最後進了一家小型的日本外貿公司,選擇這家公司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週末雙休(我所在的城市一般都是單休)二底薪6000,業績好還有提成,當時感覺是比較高了。

其實這時候我已經很開心了,畢竟工資翻了一倍,雖然還沒過萬,但對那時的我來說已經足夠高了的感覺。但就是這樣一份開始很滿意的工作,我做了不到一年就辭職了。因為幾乎每天都在出差,還有就是老闆太奇葩,老覺得日本人很牛似的優越感無處不在,忍無可忍,怒辭!

這次辭職,讓我意識到找工作光看工資是不行的,如果你一點也不喜歡你的工作,並且職場環境不好的話,上班真是太太太煎熬了,進而影響到你的生活甚至人生。

這次辭職後我休息了一段時間,慢慢開始接觸電商,因為我所在的地區產品種類多、信息發達,慢慢的我也就產生了自己開家網店的想法。

某寶不行,感覺已經飽和了,所以我選擇了某跨境平臺,主打產品直接找了一家工廠生產訂貨,正趕上平臺的紅利期吧,沒怎麼辛苦月薪就過萬了。然後乘勝追擊,又開了一家另一個跨境平臺的網店。

2017年競爭加大,網店的利潤越來越低,我突然意識到任何行業都不可能高枕無憂,於是我把這幾年的積蓄投入到旅遊行業,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民宿。

這幾年折騰來折騰去,雖然早已月薪過萬了,但其實手上並沒有多少積蓄。不過開心的是自己獲得了很多經驗,生活也算豐富多彩。

月薪過不過萬,其實對生活本身的品質來說並沒有特別大的直接影響,我覺得年輕人應該去選擇那些自己喜歡的、願意長期發展的、可以更好的感知幸福感的工作。


曼陀羅別院的貝瑪

0秒!或者說是1個月,發工資的時候。意思是說,你第一份工作的工資就應該過萬。

如果沒有,要麼你趕緊換工作,要麼你趕緊轉行,要麼你趕緊換城市。

否則,與那些剛畢業就拿高薪的人相比,你真是輸在職業生涯的起跑線上了!

不是我危言聳聽,現實如此!

當然,一畢業月薪就要過萬,這在四大一線城市裡都是很困難的,尤其是本科及以下的畢業生,即使在IT互聯網行業也很難拿到這個數字。

那我為什麼還說,你必須一畢業就拿到這個數呢?就是想讓你在職業生涯的起跑線上就領先其他人,相當於百米跑,你的起跑線領先別人10米!別小看這10米,這能讓你領先80%的人!

你搶佔了這個先機,就會為你將來的發展帶來更廣闊的前景,能更多,更早,更容易抓住機會!因為你跑在了其他很多人的前面,就像玩遊戲超級瑪麗,跑在前面,就能夠更多的搶到金幣,財富,法寶。這樣你就比別人更快的強大起來,更容易打通關!

誠然,不同級別的城市,具體的起薪數字肯定不同。一線城市是一萬,新一線是7-8千,二線是6千。再下面的城市就算了,因為你在那裡沒有什麼機會贏得人生的競賽。

如果你達不到這些數字,那就說明你的學歷不夠,你的能力不夠,你的專業和行業沒有前景,你所在的單位或公司實力不足,你所在的城市不能為你提供更多更好的機會。那怎麼辦?儘快改變!

學歷不夠趕緊去考研,能力不夠趕緊去學習充電,公司不好趕緊跳槽,行業專業不好趕緊轉行,城市不行趕緊去更發達的城市。

不要怕改變,只有不斷的改變自己,你才有機會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財富,提升地位。因為跑在你前面的人有很多,你不改變就是不可能超過他們!

我寫這些,就是想提醒大家,尤其是年輕人,你已經落後了!不要再宅在家裡打遊戲了,趕緊努力!

那些在讀的大學生,別在寢室打遊戲了,趕緊問問已經畢業的師兄,他們的收入能否達到這些數字?如果沒人能達到或極少人達到,那你趕緊轉專業,或修雙學位,找好的專業輔修!

你要知道,有很多人已經到達了人生的頂點,那些已財務自由的人,那些家產上億的人,那些一出生就在北上廣深有10套房的人。他們在人生的巔峰上,正談笑風生的看著咱們這些人在山坡上艱難爬行。上面已經沒有多少地方了,你不趕緊衝上去,就沒機會了!


獵戶座火焰

畢業時候先去北京月薪1500,後來去上海月薪3000,再後來回漯河創業,收入不定。

我來講一下我的故事吧。

剛畢業的時候因為學的動畫專業,然後當時考察實習是在北京,所以畢業就去了北京,找到了一個地下室,應聘了三個工作,兩個跟劇組的工作感覺像騙人的一樣,後來去了個小公司,實習期1500,那時候房租都1400,幹了兩個月,姐姐結婚回老家了,就在也就沒去北京了。

畢業半年左右,去了上海,在上海待了小一年,起初一樣實習期是1500的底薪,幹了大概有不到一個月左右,因為自己還略懂一些特效知識,所以破例提前轉正,拿著3000一個月的底薪,那時候還沒有提成,等到有提成的時候又回家了,跟朋友決定創業,就沒再去上海了。

畢業一年半的時間,跟朋友創業來到漯河,最開始借錢籌辦公司,做影像公司,第一年基本沒什麼盈利,第二年能顧得住自己的吃喝,第三年開銷越來越大,團隊人也多了,養人成本也高,基本年利潤在20萬左右,剛好跟支出持平,但是買了車,30萬左右一年的時間還了貸款。所以可以說除了吃喝玩樂還是0利潤。第四年稍微好一些,目前買了房,雖然是隻是首付,但是相信會越來越好,只要你肯努力。

所以人不管做什麼一定要堅持,要努力,永遠知道拼搏,不要懶惰,勝不驕氣不餒,總會有好的一天,你想要的東西也都會屬於你,只是時間問題。做了喜歡的職業一定要堅持下去,你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眼見既是真實

看到這個問題還是有點感觸,想起自己剛畢業那個時間,那是十幾年,從事軟件開發在那個時期能夠上萬算是一種里程碑了,當初北京五環邊上的房價也就5000多,記得在剛入職北京的第一家公司基本工資只有3000多塊錢,雖然現在感覺還是不高,但是放在當初起碼是一份工作,終於不用可以自食其力自己養活自己了。

在第一家公司一干就是將近四年的時間,中間也是很多的誘惑,也覺得自己翅膀硬了該去一家自己能夠獨擋一面的公司去鍛鍊,但是中間都是忍住了,始終覺得自己應該在一家公司做到最核心的層面才能讓自己更加有競爭力,在畢業前兩年每天的睡眠時間也就不到6個小時,下班回來還是繼續學習編程知識,室友說我是不是瘋了,想想那段時間自己的確有點瘋癲的狀態,一旦遇到不會的或者不懂的會拼命的去找到解決方案。


最初為了讓自己學的更快點,專門搞了個問題疑問筆記,把自己不懂的問題都記錄在本上,然後拿著問題去找技術經理去問,作為內向的人也不知道當初是哪來的這麼多的勇氣不厭其煩的去一遍遍的問,還要考慮到技術經理的感受,開始本子上的問題非常多,後來也就慢慢的就越來越少,在工作了一年的時候漲了一次工資,由於表現突出漲了百分五十,基本上一年漲一次,一次漲的幅度也不會太大,基本上在離開公司的時候基本工資接近一萬的數目了,公司福利還可以加起來也是高出一萬的數額了,由於在第一家公司積累了一些經驗換到第二家公司的時候直接工資翻倍,直接參與到了公司核心產品的研發中去了。

有這麼一句話經常在職場上流傳著,漲工資主要靠跳槽,這是個大實話,但是頻繁的跳槽對於本身的發展而言是不利的,特別作為技術工種,核心競爭力的養成需要有一段時間的積累,有一段時間踏踏實實心無旁騖的去刻苦鑽研。在我呆在第一家公司期間有個同事跳槽了三次,每跳一次都會漲一次工資,但發現再次跳的時候漲薪空間已經沒有了,倒不如索性在一家合適的公司直接幹上幾年,把自己的基本功錘鍊瓷實,然後再尋求更高的平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有多少錢,後續的工資上來了,可能1,2個月就能頂上初期1年的,所以從長遠打算這麼做還得值得,放長線釣大魚。能力上去了工資自然就上去了,越是斤斤計較工資的問題,越是拿不到自己最終想要的。

奉勸剛畢業的小夥伴,開始不要把工資看的那麼重,把重點放在強力給自己充電上,慢慢的水平上去了,能力達到了,工資也就不是一萬,兩萬的事情了。


大學生編程指南

頻繁換工作的確會影響個人晉升,主要是浪費了積累的經驗,所以跳槽前請三思,你是否學到東西了,是否在現有單位工作崗位沒辦法學到東西了,是否在現在的崗位遇到瓶頸了。

月薪過萬,用了多久?

銀行小狗通過校招進入一家銀行工作,現在的工齡差幾個月到三年,入行以來,諸多不順,工資也不是很高,福利待遇正好遇到銀行走下坡路的過程中,所以根本沒什麼好的,但是銀行小狗沒有急於跳槽,在櫃員期間,考取了行內的各個條線的相關資格證書,取得崗位入門資格,再通過競聘做了客戶經理,也就是在做客戶經理這一年,勤奮,認真學習,取得了一定的業績,如果說每個月拿1萬,沒有做到,因為在做客戶經理期間,完全靠業績吃飯,曾經拿過2000+工資的月數有三個月,現在回想起來都不知道是如何過來的。但是實際上,到年終的時候,發現自己要報稅了,意味著年收入有12萬以上,這樣的話就是稅前有月薪過萬,然後在仔細看下工資明細,其實自己平均下來稅後也有1萬左右,用了快三年的時間,不過客戶經理看業績吃飯,這些並不是穩定的收入,但是至少在去年,我實現了月入過萬。



務實方能成就大事

這裡不是雞湯,不是說教,銀行小狗信奉天道酬勤,相信自己好好努力,再加上點天時地利人和,才能讓自己學到更多的東西,頻繁的跳槽是不踏實的表現,只會讓自己浪費青春,但是在適合的時候跳槽也是可以提升自己的,主要看自己覺得是否在現在的單位學到東西了,可以獨當一面了。


銀行小狗

畢業三年了,月薪也才5k,每月到手不到4500。

同辦公室的,最多的家裡有8套房,戴寶格麗背LV的也有,人家一個包就抵得上我一年的工資了,來上班只是為了不做家庭主婦。而我,農村出生,無人可依,不工作就要餓死。這年頭,月薪上萬難嗎,其實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難,要麼你是高校畢業,專業好,要麼你就去做銷售,總是有路可走的。可是我,一個普通二本生,專業也不好,只有走銷售這條路才有戲,我嘗試過,做了大半年的銷售,一個白白淨淨的女孩子曬得黑黢黢了,這我都無所謂,可是我的性格實在是內向,每次跟別人主動營銷都要做好長時間心裡建設,內心痛苦無比,最後都要抑鬱了,只好辭職。其實我走的時候,業績是全部門第一,公司要加薪留我,我還是拒絕了,因為再做下去真的要得抑鬱症!我從內心抗拒做銷售。

現在做的這份公司,朝九晚五雙休,所以工資也就那麼點了,這樣下去怎麼才能在長沙立足呀?我一直在思考。


影片研習社

我承認,我在職場混的很慘,不是我不努力,不是我沒有才,而是這個社會看不上我,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關注,而是為了抒發內心的憤懣!

筆者2007年碩士畢業,南京一所211師範大學,倒黴的是本科和碩士都是歷史專業,工作不好找,只能當老師,到處要考試,開始的時候又不會講課,只能自己摸索,江蘇好學校不少,但是地方保護主義嚴重,我感覺我講的還不錯,但是還是被蘇南(蘇錫常)好學校刷了,不得已回到了安徽。

回到安徽也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只能到私立學校混著,混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教歷史還是有點天賦的,能把書本知識串聯起來,還可以講點小故事,穿插點人生道理,學生很喜歡,而且成績也不錯,我以為我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了,就在私立學校幹吧,工資也還可以,雜七雜八加在一起有四五千塊呢,超過合肥的平均工資標準了。

可是漸漸地,我發現私立學校不是我想象中的那麼好,首先,管理很死板,按部就班的管理,大量的重複勞動,教案抄一遍又一遍,三維目標、教學計劃、讀書心得各種要求,明明時間都耗費在學生身上,休息時間都不夠,學校又不是不知道,還要人家讀書,好死板!其次就是威脅式心靈雞湯,經常開會嚇唬你,

平時工作不努力,以後努力找工作,學校給你工作機會,那是天大的恩賜,要有感恩的心,女的要當男的用,男的要當畜生用,毫無人性化,氣氛讓人壓抑!最後就是當老師已經很累了,學校還想叫我當班主任,臥槽,歷史老師當毛班主任啊,還不是大家都不想當才找上我的,還隱隱威脅我的語言,本來我就有神經衰弱,當了班主任還不變神經病啊,所以果斷辭職。

人生最美好的時間都給了私立學校,出了一身病和一肚子怨氣,我什麼都沒得到,私立學校還在運轉,還在年年招人,還在吞噬像我一樣年輕人的激情和夢想。

我的月薪過萬永遠是一個夢,因為我已經青春不再,激情不再!


覆雨翻雲

無邀自來。

從畢業開始算的話,答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月薪過萬”的目標。

答主畢業於是一所普通的二流本科,大學時讀的是計算機專業,目前從事系統運維方面的工作。



和其他同年的985、211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相比,答主的起薪實在是不值一提。

記得答主畢業那年,省會城市所有院校裡,華為只去了“工大”。宣講會現場隨便某個崗位開出的月薪都是12K起,真是羨煞了我們這些前去看熱鬧的人。至於答主是否有投簡歷?答主還是比較有自知之明的,像答主這種普通院校畢業的畢業生,簡歷是不會被關注的。

雖然華為的名聲確實不太好,加班文化盛行,但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講,確實是個鍛鍊自己的好去處。

答主後來是在本校的校招會上,找到了一份工作,來到了上海。作為學生剛開始也不瞭解市場行情,起薪很低大概只有五六千的樣子。

由於第一份工作起薪低、薪資漲幅又差,加之老闆又是個上海小男人,“”的驚人,所以做了不到一年就選擇跳槽。

答主做事喜歡乾脆利落,說跳槽立馬就找工作。大概一個星期左右,辦理離職並跳槽到目前答主所在的公司上班。大概又做了半年左右,答主才達到“月薪過萬”的水準。

在上海,“月薪過萬”其實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只要你有“一技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