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縣名的由來

選自 《中國歷史文化古城——太谷》

太谷縣境在春秋時期為晉國大夫陽處父的封邑,西漢因置陽邑縣,屬太原郡。原縣治在今陽邑村,至北周建德四年(575年),陽邑縣始移於白塔村,即今縣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為太谷縣,並一直沿用至今。據《元和郡縣誌》等文獻記載“以縣西南有太谷,故名”,原來太谷縣名源於一條叫“太谷”的山谷。

“太谷”之名據清《太谷縣志》解釋為“太行之谷”,其實在古代“太”通“大”,太谷即大山谷的意思,它指今天祁縣通往沁縣的子洪口谷。這裡古屬陽邑縣地,由於歷史上行政區劃變遷,現已屬祁縣了。

太谷(指谷口)的記載最早見於《後漢書·桓馮傳》:“上黨見圍,不窺太谷”。唐章懷太子李賢注曰:“太谷自太原趣上黨之道……今幷州太谷縣西有太谷是也。”《水經注》中也記載:“侯甲水又西北歷宜歲郊,經太谷,謂之太谷水,出谷西北流。”文中的侯甲水、太谷水也稱為胡甲水、甲水,今人稱為昌源河。

太谷(指谷口)古稱侯谷、胡谷,歷來為太原通往晉東南的要道,也是山西著名古戰場。五代時,北漢劉繼元在此築隆舟城以抗宋軍,所以宋代又稱這裡為“隆舟谷”,金元時期稱為“龍州谷”、“龍豬谷”。清代以來,又因谷口為祁縣紫紅鎮,故稱“紫紅口谷”,俗寫作“子洪口谷”。

這條大山谷北起祁縣子洪口,南至沁縣西湯,長約60公里,昌源河流貫其間,兩岸懸崖壁立,鳥道崎嶇。明代文人王世貞在《適晉紀行》中描述了太谷的險途:“兩岸皆高山絕雲,中為巨澗。沿澗水而北,泉聲益奇,崩峽束流,為瀑布、為簾、為怒虯、為渴虹者不一,蓋自是山皆石骨矣。第左道盡則渡而右,右道盡復渡而左,其險視西塘不啻類之,凡數十渡,氣竭興亦盡矣。”

太谷(指谷口)中部最險仄的地方叫南關,歷為兵家必爭之地。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陷太原,粘罕率師南下,途經南關時被這裡險絕的地形所驚愕,然而宋軍卻無一人設防,粘罕立刻轉驚為喜,仰天嘆道:“關險如此,而使我得度,南朝可謂無人。”金兵終於順利南下,威脅東京,宋朝被迫割地求和。後人在南關曾立“粘罕仰天嘆處”石碣,記下這一軍備不振坐致亡國的慘痛教訓。經遊者有《南關懷古詩》抒發了千百年來遊人的感懷:“一水回還渡,山多路易窮。危巖頂上壓,斷岸足邊空。高鳥飛難度,單車轍不通。可憐宋君相,坐失此關雄。”

近代以來,這條通道曾多次拓寬修築,特別是近年來,交通條件更得到極大改善,同時它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所產生的作用也愈加顯得重要了。

“太谷何寥廓,山樹鬱蒼蒼。霖雨泥我塗,流潦浩縱橫。”這是著名的少年才子、曹操之子曹植,在送別其弟曹彪時所著《贈白馬王彪》詩篇中的四句。曹植雖官場失意,但因其才高八斗備受世人推崇,其“憤而成篇”的《贈白馬王彪》自然迅速地就在士人以及官僚階層中流傳,成為了其後期重要的代表作。而當時的陽邑縣治雖已遷出陽邑村徙棲白塔村,但縣名仍用“陽邑”似有不妥。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是上蒼固有的安排,白塔村的地理位置正處於太行山之谷地,更可與此名作附會,豈不就是一個絕妙的縣名!太谷縣名因此而來也未可知。

隋開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陽邑縣正式改稱太谷縣。其疆域所轄與現今無甚差別,而縣名太谷在日後的歲月中,雖有極其短暫的變故(唐武德三年,即公元620年太谷、祁縣合併置太州,六年廢州復縣,1958年11月祁縣併入,1961年祁縣析出復設)但僅為歷史的小小插曲而已。“太谷”之稱一直沿用至今,已經1400多年了。

1400多年,用現代人的時間觀念來考量,那是一個多麼漫長的概念。而在我們的先輩們看來,又是那麼的短暫。而在他們短暫的人生歷程中,用超人的智慧和膽略為我們留下了一座厚重奇妙的古城。當你遊覽和徜徉在這座古城的時候,你會感受到滄桑的歷史,欣賞到城堡式的豪宅,領略到聞名天下的四合院,見識到經典的建築藝術,甚至你會想像得到當年這座古城昔日“百貨所及,列為市廛,行者不得顧,御者不得旋”、“見夫街市之中,商旅往來,肩扛元寶,手握朱提(銀錠的代稱),如水之流,滔滔不斷”、“到處堆滿金銀元寶,有目睹者謂,兩三天內無可睡之炕”的繁盛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