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價、限購、限貸,哪一個才能控制住樓市“瘋漲”這匹野馬?

限價、限購、限貸,哪一個才能控制住樓市“瘋漲”這匹野馬?

宋丁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如果說,中國樓市跌入了“限價”困境,並不為過。

可能有人會說:限價有那麼嚴重嗎?這些年來,咱老百姓對樓市的“限”也習慣了,什麼限購、限貸、限售、限外、限籤之類,有點蝨子多了不咬的感覺,加一個“限價”也沒什麼,不是嗎?

我要明白地告訴你:不是!限價正在吞噬以往所有“限”的市場承受力和政策邊際效應!一個“限”字,體現了政府的管控意志,政府在一些領域採取限制措施,這在全世界各國都有先例,不足為奇,不能把市場經濟看作是完全的市場支配,政府就不能適度干預。問題出在:政府幹預的最佳邊界在哪裡?

限購政策出臺時,市場一片驚慌,慢慢地,適應了,習慣了,正常了,甚至要納入長效機制了。為什麼?因為限購體現了社會公平,資源的合理配置,房住不炒,人家還沒房呢,你幹嘛要買那麼多房子?限制你一下,對市場、對社會都有利。限貸,關乎到去槓桿,關乎到銀行金融安全,這個限制對於個人儲蓄率較高的中國來說,也屬合理,大家比較能接受。限售,無非是買了房子後兩年內、三年、五年內不轉賣唄,這個直接卡的是那些短期炒作分子,大多數人都是自住兼投資,本來就沒有很快出手的計劃,你限不限售,我都不售,與我無關,也就無所謂了。

但是,限價就大不一樣了!政策上來就直接摁住新房房價,不讓上浮,這就是明白無誤的行政干預了。某種意義上說,限價的確是超出了政策干預的最佳邊界,它的直接表現就是:市場不是因政策進入理性、穩定狀態,而是快速進入更嚴重的混亂、困局和危機中。

限價、限購、限貸,哪一個才能控制住樓市“瘋漲”這匹野馬?

有人可能要罵娘了:你是反對限價嗎?你是想讓開發商把房價漲到天上去嗎?那可不是這樣,我對房價一路上漲也充滿疑慮,真的不希望這樣,穩定健康發展最好。但是,樓市有它的自我運行規律,這個事不是哪個人能說了算的。你們看,限價這個事不是出問題了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限價的初衷。限價政策最初是以“房住不炒”的戰略考量出發的,這個出發點是沒錯的,既然市場本身管不住房價一路上漲,那就放馬政策出來,讓政府這隻手管住房價,管什麼房?二手房不好管,那就管新房,開發商想要備案,政府規定了開盤價,你不執行,就不給你備案,不讓你開盤銷售。這個限價的辦法來的乾脆、簡單,似乎能夠剛性止住不斷冒進的一手房價。

我們再來看限價的實際效果。全國多個城市的新房實施限價後,果然“效果”出來了:在深圳,新房均價竟然出現所謂“十九連跌”,所有限價城市的一手房價都上不去了。同時,一系列關聯效應出來了,一些開發商被迫放慢開發進度,推遲開盤,一些開發商宣佈由賣轉租,事實上是尋求緩兵之計;部分不得不上市的優質樓盤,尚未開盤,市場上已經充斥著一二手倒掛的現象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喝茶費”、“捆綁裝修費”等違規現象;市場上的投資性資金看到一二線城市由於限價以及限購限貸等等,導致難以滲透,轉頭又殺入沒有限價的三四線城市,導致那裡的房價出現明顯上漲;一些限價的城市開始採取新盤搖號銷售的辦法,試圖解決供不應求背景下可能出現的不公平、不公正問題,然而面對洶湧而來的排隊搖號人潮,恰恰暴露了限價政策對市場需求的扭曲,因為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形勢表明,只要搖到一套新房就是賺到了,這顯然潛藏了更深刻的不公平。

估計連政府也沒想到,一個為了市場公平而祭出的政策反而釀造了更大的不公平!

限價這檔子事,現在真的有點騎虎難下了:取消吧,房價顯然立馬會強力反彈,這是政府和大量期待買房的剛需不願意看到的事;繼續實施吧,副作用越來越明顯,可能為今後的樓市發展帶來難以估計的麻煩。到底怎麼辦?

住建部的辦法是約談,前些日子已經約談了12個城市的負責人,強調調控不動搖,強調問責制。這個還是有點殺傷力,立馬幾個城市又推出新的調控措施。然而,仍然是揚湯止沸,顯然解決不了由限價帶來的市場扭曲以及背後潛伏的困局。

在我看來,各地的限價本來應該是階段性的調控政策,其本來目的應該是通過管住房價,從而管住整個樓市的炒作之風,管住樓市對資金的吞噬能力和加槓桿的衝動,穩定房地產的發展,同時加快房地產改革的進度,大力推進長效機制建設,特別是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建設,讓更多的剛需“住有所居”,同時加快信貸政策的改革和房地產稅實施的步伐。在長效機制逐步落實的情況下,“限”字頭的諸多政策就可能逐步退出監管,包括限價政策。

限價、限購、限貸,哪一個才能控制住樓市“瘋漲”這匹野馬?

問題是:限價政策的負面效果已經明顯顯現出來了,但長效機制仍然遙遙無期!

顯然,政策面高估了限價政策的時效性,當然也高估了長效機制的推進速度。

各地政府不能當“鴕鳥”,還是要睜眼過問實際。對於限價這種極為敏感的政策,不妨探索一下新的思路。

我的看法,首先,必須堅持因城施策的基本策略,中央部門不能搞一刀切,硬性規定各個城市都搞限價,或者強行要求某些城市搞限價,每個城市的發展背景、經濟格局、樓市現狀都不一樣,即使執行限價政策,也要根據自己城市的具體情況來佈局,千萬不要東施效顰,見人家限價你也限,可能效果就不一定好。限不限,如何限,如何退限,這都有很多的道理在裡面,不能亂來。

其次,不要把限價搞成不能動的“終身價”,這不符合經濟規律,也事實上不利於市場穩定。什麼月月連跌,什麼按兵不動,那樣做的行政把控味道太濃了。即使是政策性限價,也要尊重市場法則,每一個月的限價行動都應該根據國民經濟表現、土地價格、市場平均房價情況、供需關係、貨幣供應、對投資投機的遏制等等,實施必要的輕度上下浮動,給市場留出一點必要的伸展空間。事實表明,讓市場窒息般存在並不是什麼好事。政府要配備專門的專業隊伍,採納大數據,以科學測算依據制定靈活的限價政策,不要讓行政性的簡單粗暴模式橫行市場,記住,行政管控最終是要讓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而不是給市場帶來更大恐慌和混亂。

再次,從長遠看,解決限價政策帶來問題的根本辦法還是要靠長效機制的落實。讓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城市有能力為剛需和人才大量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各類住房,他們有機會從容選擇購買中小戶型的商品房和共有產權住房,更多的人可以沒有心理障礙地去選擇租住長租公寓,同時,信貸政策也向他們傾斜,而商品房領域的房地產稅也正式實施,這種情況下,還需要那麼多的政策上的“限”嗎?顯然大多數甚至全部限制性政策都會退出市場了,那時候,所謂限價就會失去意義,因為市場本身已經能夠合理調節價格了,你開發商要漲價,如果當時的市場行情下需求不認可,你就賣不出去房子,當然要把價格降下來。

限價政策,到了該認真考慮改變策略的時候了,其目的與當初推出限價措施時一樣:穩定樓市,讓中國房地產更加健康地發展。

限價、限購、限貸,哪一個才能控制住樓市“瘋漲”這匹野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