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現在的巴薩和巔峰時的巴薩?

足球澳彩操盤手

幾年前的巴塞羅那處於巔峰期,如今的巴塞羅那,雖然實力強,但和當年比已經不是一個檔次。



縱觀歐洲足壇,沒有哪傢俱樂部可以持續稱霸。一開始是擁有普斯卡什和迪斯蒂法諾的皇馬獨領風騷。接著就是本菲卡和國際米蘭的爭雄歐洲。然後荷蘭足球興起,阿賈克斯拿到歐冠三連,沒過多久拜仁慕尼黑也來了一次。利物浦和尤文圖斯在八十年代的強勢。AC米蘭的黃金年代則從八十年代後期持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皇馬在世紀之交的那三年兩奪歐冠,隨後白銀時代的AC米蘭彰顯著意甲最後的餘暉。巴薩在2008年開始興起,並在10年之中拿到了7個聯賽冠軍,而皇馬也打破了歐冠魔咒。可見,沒有一支球隊能一直保持統治地位。

巴薩的興衰都與拉瑪西亞青訓營有關。十幾年前的拉瑪西亞是天才球員的搖籃,從這裡走出的伊涅斯塔,梅西,布斯克茨等人至今仍然是巴薩的中流砥柱。不過從那以後,巴薩再也沒有從拉瑪西亞提拔足夠強大的年輕人,蒂亞戈遠走拜仁是一個開始。從那以後,巴薩只能通過買人來增強實力,填補空缺。但是巴薩買人的操作實在太爛,買了這麼多現在只有拉基蒂奇能打首發。巴薩現在問題比較大,他們雖然有錢,但總是買不到正確的人。

即便如此,巴薩仍然是歐洲最強的球隊之一,只不過和曾經相比,他們已經不在一個層次上了。


看球人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幾年前的巴塞羅那處於巔峰期,如今的巴塞羅那,雖然實力強,但已非當年那麼強。

縱觀歐洲足壇數十年,基本上就是風水輪流轉,沒有哪傢俱樂部可以持續稱霸;就說歐冠賽場上,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皇馬,60年代初的本菲卡和國際米蘭,7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阿賈克斯和拜仁慕尼黑,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利物浦,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AC米蘭,世紀之交的皇馬,隨後的AC米蘭,然後到了2010年前後的巴塞羅那,以及如今的皇馬,基本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不僅是歐冠賽場上,聯賽亦是如此,皇馬和巴塞羅那爭雄這麼多年,總會出現一支球隊極強,一支球隊比較弱的時候,分庭抗禮,都處於最強的時候,是不可能的。球隊之所以這麼強,大部分都是靠運氣的,金錢買不來成功,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都需要足夠的資金作為儲備,才能夠保持較高的競爭力。現如今,經常傳出巴塞羅那財政分崩離析,需要出售哪些球員來填補虧空,就知道巔峰的巴塞羅那已經過去,即便是連續砸出2筆過億的引援。

當然,巴塞羅那2010年前後之所以能夠達到巔峰,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那就是伊涅斯塔、哈維和梅西的默契配合,這是很重要的,有足夠的錢,就加上足夠的默契和凝聚力,就能夠成功。但很多土豪俱樂部,除了錢,即便是簽了很多球員,但沒有凝聚力,是很難取得成功的,譬如巴黎聖日耳曼,至今還在內訌,搶老大的位置。巴塞羅那若想回到巔峰,還需要等待契機的到來。


足球部落

十年前的巴薩在世界足壇不可撼動的地位,讓所有人對足球這項運動痴迷,其他競技運動的明星也會像追星一樣看梅西小白哈維每一場比賽的表演。

瓜迪奧拉把一隻球隊深深烙上了自己的痕跡,當年那支巴薩的流暢比今天讓人震驚的曼城還有過之而無不及。瓜迪奧拉離開了,帶走的不僅僅是一個戰術體系,更多的是帶走了巴薩的魂。

內馬爾蘇亞雷斯的加盟麻痺了人們,轉移了人們的視線,如今大家看著場上的巴薩再看看曼城才想起瓜迪奧拉對球隊的重要。

巴薩早就不是那個巴薩,從瓜迪奧拉離開,巴薩就已經不再是巴薩了。瓜迪奧拉離開之後,繼任者比拉諾瓦、馬薩帝、恩裡克、巴爾韋德都是沒有自己戰術體系的教練,或者說巴薩每一次勝利都是繼承的瓜迪奧拉或巴薩體系的遺產。尤其從內馬爾、蘇亞雷斯來了之後,表面上鋒線無比犀利,但更進一步加速瓦解了瓜迪奧拉建立起來的戰術體系。

現在的巴薩,就看個情懷吧,看梅西、小白、皮克、佈教授和那身代表著足球世界最高水平的紅藍運動衣和心中對歲月的緬懷,而現在的巴薩早已不是彼時的那個巴薩!


足球澳彩操盤手

不是巴薩不行,巴薩現在仍是巔峰。多線作戰不可能都那麼強勁,如果只打一場,誰都不是巴薩的對手。另外考慮馬上有世界盃,各主力球員怕受傷,暴冷不足為奇,其它強隊同樣如比。因此最後幾輪買強隊讓球負屬十拿九穩,這就是機遇,也就兩期,大膽博冷,大膽賺錢。聯賽為世界盃讓路,豪門曝大冷我賺大錢。


手機用戶足球傳奇

西甲聯賽不敗,光這一條,巴薩就還處於巔峰。不過巴薩的防守確實不符合豪門標準,一旦梅西不在場上或者狀態不好,巴薩的防守從來撐不起來。梅西受傷了,在球隊0比2落後還不得不替補出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