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鎮河妖,天王蓋地虎”究竟是什麼意思?

江湖上的黑話起源在唐朝,起初是生意往來時的隱語,後來因為非法貿易的興起逐漸發展。後來演變為江湖武人的用語。江湖上的黑話,又稱作切口,也叫春點、寸點、唇點、唇典。江湖上的黑話,又稱作切口,也叫春點、寸點、唇點。

“寶塔鎮河妖,天王蓋地虎”究竟是什麼意思?

許多的幫派都創作出一套複雜的切口體系,有些是方言,《林海雪原》中寫到楊子榮進威虎山時,記載了很多東北黑話。

“寶塔鎮河妖,天王蓋地虎”究竟是什麼意思?

土匪:蘑菇,溜哪路,什麼價?(什麼人,到哪裡去?)

楊:嘿!想啥來啥,想吃奶,就來了媽媽,想孃家的人,小孩他舅舅就來啦!(找同行。)

楊:緊三天,慢三天,怎麼不見天王山?(我走了九天,也沒有找到哇?)

土匪:野雞悶頭鑽,哪能上天王山。(因為你不是正牌的。) 見到座山雕。

雕:天王蓋地虎。(你好大的膽!敢來氣你祖宗。)

楊:寶塔鎮河妖。(要是那樣,叫我從山上摔死,掉河裡淹死。)

黑話產生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寶塔鎮河妖,天王蓋地虎”究竟是什麼意思?

一是由禁忌、避諱所形成的市井隱語,如在船上說話,諱說「住」、「翻」等,而用其它字語代替。

二是出於迴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而形成的隱語行話。如舊時東北的響馬稱姓「楊」為「犀角靈蔓」,稱姓「何」為「九江八蔓」,稱姓「冷」為「西北風蔓」;當代香港黑社會以「四八九」稱「大路元帥」,以「四三八」稱「二路元帥」亦即「副堂主」等。

三是語言遊戲類隱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