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安卓的手機系統不算國產系統?


IT大數據科技

謝邀!喜歡,就關注下~

吉普用有限的系統開發知識回答這個問題,基於Android而開發的系統並不算國產系統。

對於許多國人來說,或許是隨著國力增強,愛國心長大,他們都希望國內的市面上所有產品都是國產,包括了今天所說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為什麼不算國產系統呢?

雖說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相當繁榮,在國際上更有機會引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但現實總是現實,我們常常使用的MIUI、EMUI、Flyme OS、Smartisan OS等操作系統,在嚴格意義上都不算國產系統,它們都是基於Android定製而來,在這些系統最底層還是屬於Android,而Android所有者是來自美國的谷歌。

之所以會出現界面、功能不一樣,是因為谷歌開放了Android的源代碼,然後國內的手機廠商根據這開放源,開發了屬於各自的UI、應用功能,所以我們才說這些系統只是發生了UI層面變化,在真正內核方面並沒有變化。其中最好的證明就是,每一款智能手機開界面上都會有「Powered by Android」字樣,翻譯過來就是:力量來自安卓。

怎麼才算國產呢?

其實要真正實現國產,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我們都知道Android本身是一種基於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而開發操作系統,而Linux本身是免費、開源的,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免費獲得,並可以任意修改其源代碼。

那麼我們依據Linux再來設計屬於國產的操作系統也就變得簡單可行。但是操作系統並不是拍拍腦袋就可以攬下的活,首先重新設計一個內核,光有錢和技術是可以辦到的,但要短時間內成氣候卻相當難。比如市面上除了iOS、Andorid操作系統外,其實還有Ubuntu、Firefox OS、YunOS(屬於阿里巴巴的)這幾個操作系統,但它發展如何呢?到目前依舊是小眾操作系統。

光有了操作系統,我們發現還得有生態,而生態是促進操作系統的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簡單來說就是應用足夠多,多到用戶可以隨便使用,那麼這種系統至少有了發展契機。而Andorid是什麼發展起來的呢?在於它的開源,在發佈之初谷歌聯合了118家手機制造商、軟件開發商、電信運營商以及芯片製造商共同完善Andorid,也就說拉了很多手機廠商、軟件開發商一起完成這個事兒,最終Andorid才能超越塞班、iOS系統。在這點上,國內手機廠商沒有太大精力、金錢去完成這件事兒,再說這個國產操作系統由某一個手機廠商去做,其它手機廠商難保不會反對,所以我們才看到的是阿里巴巴開發的YunOS操作系統。

如果您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動動手指「關注微博 @科技吉普」,就是對我最大鼓舞!


科技吉普

要叫自己國產系統,你最好是有足夠的從底層建設的能力,有自主的應用生態鏈。而不是隨便修改一下某個發行版操作系統的主題界面,隨便漢化或集成一些應用就了事了。。。

如果你沒有自己的特色,而是基於人家現成完整的操作系統隨便改改外表,那這種事隨便拉幾個大學生就可以做到,何必要你來重複建設呢?

你是中國人,你在開發,你在持續完善,你有能力自主維護,發佈。

你有自己的應用生態鏈,而且你有能力持續建設和完善你這個系統的應用生態鏈,就可以稱為國產系統。


加文小哥

中國就被你們這幫人天天要獨立系統,你家造房子是自己開磚廠,開裝修公司,所有商品都是自己生產,原料也是自己生產等我,糾結這些怎麼幹活,寫代碼也是用二進制些。用的人多就是成功的


九億放影視

Linux是全人類的,不屬於哪個國家,中國社區也有很多貢獻。如果基於Linux開發的系統能繞過GPL許可,可以認為是國產系統。不過這個太難了,glibc就很難繞過,除非自己搞一套C接口,像谷歌一樣。如果改了接口,就意味著要自己維護整個軟件生態了。


光明右使8787

開源本身是一種倡導知識共享的運動,開放原始碼軟件不得因性別、團體、國家、族群等設定限制,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如果你以開源為基礎,以一部分的改進狹帶整個開源貢獻者的成果卻標榜國家的名義,是不是有些些無恥呢?作為同一國的們是否有些些羞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