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和華為區別在哪裡?

hongse12304

首先,我們可以這樣說,華為是總公司,而榮耀是華為的一個子品牌,更準確的說:榮耀是獨立的品牌,而且成立了子公司獨立運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呢?榮耀的logo是榮耀英文寫法“honor”,而不是華為的標誌,其實用過這兩個手機的人都知道吧。

早在四年前的時候,榮耀就已經脫離了華為公司,從設計、採購、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是獨立的,可以說這幾個環節都是跟華為沒有關係的。但是榮耀也屬於華為公司(非終端)的一個親兵小分隊,做出來的手機性價比很高。

讓榮耀品牌打出招牌的這個手機,榮耀6plus,2014年底發佈的它,直到2016年基於安卓7.0的EMUI5.0發佈後,升級5.0的呼聲高漲。而主題風格多變的榮耀又在2016年發佈了主打顏值的榮耀8,又在2月28日發佈了性價比超高的榮耀V9。這也讓榮耀系列在人們心中留下了良好的感覺,最典型的特點是性價比高,主要面向學生和上班族使用。

而華為手機出的手機大部分都是旗艦機,mate系列手機代表機型是華為Mate7,Mate8,mate9等等,尤其是以一款華為mate9保時捷版為例,這款手機售價高達萬元之多,說真的一般人是消費不起的。而華為P系列也是定位中高端旗艦機型,比如說p9,p10等等,p系列的手機都主打精緻和時尚,比較偏向與商務機。

其實華為和榮耀本是一家的,只是定位不同,適用的人群也是不同的。


科技新驛站

結論: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在品牌定位、產品策略、產品定價、產品線等方面都有區別。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智能手機只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終端業務的一部分。在這個領域華為推出了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兩個品牌,

採用了雙品牌戰略。

雙品牌策略是指企業在某項產品上設定一主一副兩個品牌的策略。其中主品牌涵蓋企業若干產品,同時,給各個產品設定不同的副品牌,以副品牌來突出不同產品的個性形象。
如臺灣頂新集團推出“康師傅——小虎隊”的方便麵,這樣的策略首先宣傳的是“康師傅”這個知名品牌,這個金字招牌又能吸引消費者進一步關注廣告內容。此外,“小虎隊”無疑又告訴人們,“康師傅” 品牌的家族又多了一種新產品,這樣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了不斷創新,銳意進取的企業形象。所以雙品牌策略的副品牌有利於烘托主品牌形象,有利於提升促銷效果,但是要有較高的宣傳技巧,當品牌知名度不高時,不利於消費者對產品的識別。


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的不同

1.品牌調性區隔明顯:主品牌與子品牌特點鮮明

華為致力於打造高端的品牌形象,而不是走所謂的親民路線,其直接受眾是希望通過華為品牌賦予自身精神價值的用戶。華為手機的主要系列(P系列、Mate系列和nova系列)來看,華為手機的定位更加傾向於時尚、商務和顏值。

榮耀屬於一個互聯網品牌,主要走電商渠道,運營成本相對較低,其定位群體是年輕群體。相比華為,榮耀這個品牌更加接地氣、更親民,旗下無論是在旗艦還是中低端,在配置和價格方面都制定的相對比較合理。從現在榮耀推出的產品來看,榮耀的定位並不是僅僅在於性價比,而更傾向於做精品,給用戶一種極致的感覺。

由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喜歡高端產品,買華為;追求性價比,買榮耀。

2.產品策略和產品價格差異較大

華為主推P系列\\Mate系列和nova系列,三者都屬於華為自己規劃的高端系列,無論是在品牌還是在產品上都傾其全力打造,而價格大多集中於2500-4000元這個區間。

榮耀主打機型目前以榮耀系列和榮耀V系列為代表,價格基本不超過3000元。X系列和暢玩系列起到補足作用,其中暢玩系列位於百元入門機。

由此可以看出,華為的產品還是比較著重品牌溢價,而榮耀產品則要更加註重性價比。而在產品策略上,華為的產品線要更加大而全,榮耀則要小而精。


TT內容官小助理

榮耀是華為的子品牌,雖然獨立了。但是二者依然是一家的,就像魅族、魅藍一樣,是一家的。華為的商城也能買榮耀手機,不過線下門店分的比較清。因為華為手機主打線下,而榮耀主打線上。但是隨著線上市場的飽和,榮耀也開始進軍線下了。由於模式不同,那肯定不能在一家店裡售賣,要不然兩兄弟會打架的。

華為主打線下,撐起集團的品牌,所以華為在高端機領域做的很優秀,也順帶把榮耀給帶火了。而榮耀則是主打性價比,主打線上渠道,主要的存在是為了扼制小米,佔領線上,提高集團的整體出貨量的。二者的分工不太一樣。

當然了,華為手機整體上比榮耀貴,這更多的是貴在了品牌。相比榮耀的互聯網手機,宣傳力度、渠道建設上肯定不如華為,而華為品牌的認知度肯定也是遠超榮耀,所以華為手機有品牌溢價,類似配置的手機華為品牌的價格更高一點。而榮耀也是對標小米,當然會便宜一點。

技術上,當然是共享的。華為引以為傲的麒麟芯片,也是獨家供給榮耀的,榮耀可以使用到最新的麒麟芯片,甚至配置可以趕上華為的旗艦機。華為的通訊、軟件能力同樣也輸送給了榮耀,所以榮耀的口碑也是不錯的。

不過呢,華為手機也有相關的功能是自己使用的,比如徠卡鏡頭。這隻能在華為p和mate系列上使用,而榮耀也是不會使用的。畢竟這對於華為手機的溢價至關重要,而未來榮耀想要真正的做高端機的時候,華為還是很有可能把徠卡給它的。

榮耀手機是探路者,它能大膽的進行創新。比如曾經的榮耀magic,這是一款未來概念手機,主打人工智能,確實給市場上帶來新的衝擊。而一旦技術成熟,華為系列的手機肯定也會搭載。

華為、榮耀兩個大系列就是相互配合,有不同的側重點,也就是兩條腿走路,使得更穩、更快。


互聯網評論家

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榮耀是華為的子品牌,不過,在4年前已經獨立了,雖然獨立了,但兩者還是一家,就像魅族、魅藍,小米、紅米。不過呢,兩者還是有一樣和不一樣的點。

華為主打線下,華為的品牌溢價是很強大的,早年華為還有很多個不同的系列,如今華為弱化了其他系列,主打mate和p系列,mate主打商務人士,p偏向時尚,如從mate7到如今的mate10,拿在手上有種商務高端人士的感覺,而p系列在設計上更為精緻時尚,比如最近發佈的p20。而榮耀系列,主打年輕、時尚、性價比。更多的是年輕人的選擇。

配置

其實從兩者配置來看,乍一看,兩者差不多,比如榮耀也是經常用到華為的最新處理器,但是!其他方面也還是有不一樣的,手機的差距不只是一個處理器,比如,mate和p系列的徠卡鏡頭,比如華為上的一些小功能或者小創新,這些在榮耀上是沒有的。還有一點就是,比如屏幕上,如最近火的榮耀v10,以前的榮耀9等,在屏幕啊,硬件啊之類的和華為還是有點差距的。

做工、外觀

其實外觀這東西見仁見智,但是總的來說,華為還是偏商務,哪怕是p系列(不過p20的出現,發現p系列越來越時尚了)榮耀偏年輕,這是不爭的事實,針對人群不同,產品定位不同,外觀設計不同。在做工上,實際上還是有差距的,體驗過多次華為、榮耀的各個型號,mate和p系列的做工和細節能夠經得起考驗,而榮耀也很不錯,但是兩者對比還是能夠看出差距的

銷售方式

其實在線下能看到很多華為店,但是華為系列多,榮耀的很少,甚至很多店都沒有榮耀系列。華為主打線下,畢竟面對的是商務人士多一點。榮耀主打線上,面對的是年輕群體喜歡搞機的或者有富餘時間泡電腦的多點。

品牌溢價

品牌導致了定價,榮耀畢竟是華為的子品牌,哪怕是獨立了也不能搶了華為的風頭,華為品牌在國內還是國際,都有很強的品牌意識,這點其他廠商是比不過的,品牌導致了這款手機的價值,這點事榮耀遠遠不及的。

其實兩者還有很多不同,不一一闡述了,總之,希望他們越來越好


繪者行者

首先,華為和榮耀都是手機品牌,都屬於華為終端旗下的手機品牌。而華為終端屬於華為三大業務之一的華為消費者業務。當然,最初是沒有榮耀這個手機品牌

那麼華為榮耀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又是什麼時候獨立成品牌的呢?榮耀最初出現是在榮耀的第一款手機榮耀1代。時間大概是在2011年底。當時榮耀1代其實還是屬於華為,這從它的型號就能看出來,榮耀1代的型號是U8860,而榮耀只是其稱號。華為希望藉助這款手機打響華為手機知名度,與當時名聲大振的小米1代相抗衡。隨著不斷加深對小米模式的學習,華為覺得有必要單獨成立一個子品牌來與小米相抗衡,於是在2013年12月,榮耀品牌正式成立,開始獨立運作。

其次,華為和榮耀定位上是有區別的。榮耀早期的定位是高性價比的手機,是針對小米手機產生的定位。隨著時間的推移,榮耀開始將自己定位互聯網手機。互聯網手機的定位還是和高性價比手機的定位稍微有一點區別的。現在的榮耀手機,不再單純考慮高性價比了,而是兼顧了品質的提升,所以,現在互聯網手機的定位,和以前的單純的高性價比的定位是不同的。而華為手機的定位,總體上對比榮耀來說是偏高端一點的。雖然華為和榮耀都有自己的高中低端手機系列,但是總體來說,榮耀的定位是沒有華為高端的,這從售價上就能看出來。華為的高端產品線mate系列和P系列,其售價早就過了4000元,而榮耀今年開始才通過V系列的第二代榮耀V9突破3000元大關。


超大強哥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華為的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絡中的交換網絡、傳輸網絡、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絡和數據通信網絡及無線終端產品,華為手機屬於華為消費者業務,是三大核心業務之一,2016年8月,全國工商聯發佈“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以3950.09億元的年營業收入成為500強榜首。

\n

\n

說到榮耀手機可能有好多人跟華為聯繫不到一起,其實榮耀手機是華為旗下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品牌準確認知互聯網本質:平等,開放,去中心化,保持與受、觀眾完全對等溝通,聆聽觀眾的呼聲,為受眾提供更多滿足需求的高性價產品。榮耀產品遵循華為品質,追求更酷的,更極致體驗。

\n

總的來說華為手機品牌分為:華為,和華為榮耀。而華為榮耀是獨立出來的品牌。

\n

而華為手機是華為企業的一部分,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品牌力量以及與運營商的良好關係,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業績。

\n

\n

那華為為什麼把榮耀系列獨立出來,其實是為了應對同行的小米,放到了線上銷售。並推出了榮耀3C、榮耀3X、榮耀6等非常不錯的手機。

\n

榮耀手機的標誌也不再是華為的菊花標誌,而是英文“honor”標誌。而華為手機仍然有一些其他品牌,Ascend P系列、G系列等等,這些都是線上跟線下一塊銷售。

\n

\n

榮耀系列主要走性價比線上路線;華為系列主打線下高端,和蘋果、三星徵得世界手機霸主之位。華為對全球通信行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很多。

\n

這下大家分清楚了吧。


用戶25737210741

榮耀是華為旗下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可以理解為子公司,但榮耀的團隊是獨立運營的,既是在市場上的競爭關係,又是資源上的共享關係。榮耀主打性價比,面向人群主要是年輕的時尚人群,以線上銷售的方式為主,以抗衡小米、魅族等互聯網手機品牌。

而華為主要面向商務的高端市場,主打性能和品質,以和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競爭,主打線下市場,面向國際化,面向全球市場,以P系列、mate系列為主,價格和榮耀比起來相對較高,但勝在做工細節等等,並且在硬件上有優先使用權,有更長的使用週期!

怎麼選擇,全看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狗哥球鞋鋪

品牌定位不一樣

  • 榮耀是跟小米對標的互聯網品牌,華為是傳統的手機品牌。榮耀基本沒有品牌溢價,基本靠手機參數和價格拼市場。華為的品牌溢價已經快追上摩托羅拉的定位,在相同參數上2000元以內基本有200~300溢價,在3000以上都有500塊溢價。

硬件冗餘度設計不一樣

  • 榮耀跟小米一樣都是夠用且參數優秀。華為是傳統的手機設計思路,裡面隱藏大量的冗餘設計。例如都是麒麟970芯片,但是華為mate的基帶比V10多了很多。華為硬件用料也比較充足但是大部分技術都比較老的硬件。這個需要拆機或者用超過5年才會出現這個區別。

價格不一樣

  • 價格2000元以內差了500塊,4000元以內差了快1000塊,對於給家買的手機可能會用個6,7年那麼華為是比較好的選擇。對於年輕人需要更好的性能,榮耀能夠提供成本比較低的設備,而且在3,4年後更換更好手機會比較容易。

heipi雪人

榮耀和華為的區別,似乎一直是很多人感興趣的點,也經常有人在兩者之間傻傻分不清楚,把榮耀等同於華為是不科學的,把華為等同於榮耀更是不講道理的。

華為

這就相當於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主要是做通訊基站起身的公司,現在涵蓋電子通信行業的方方面面。手機,只是華為的一個硬件方面業務,而榮耀就是華為硬件業務下面的一個版塊而已,就是對外都知道的互聯網手機子品牌。

榮耀

華為旗下的手機品牌,主要業務就是手機,用戶定位與跟華為一貫的商務人士不一樣,主要是針對年輕的互聯網群體。因為低價高配的手機特點,很快成為手機行業內的一匹黑馬,並且已成為跟市場上主流品牌能夠分庭抗禮的大品牌,所以很多人都把榮耀和華為相提並論,不知道榮耀只是華為旗下的品牌而已。

如果從手機上來區別,其實產品的區別應該是來自於品牌的區別,產品和品牌是相輔相成的。第一點,所有的品牌及其宣傳,它都是有所承載的。是什麼來承載它?是產品來承載的。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產品來作為承載,那麼上面我們講的所有的品牌也好,還是包括咱們的定位也好,都是假的。第二點,做一個產品為什麼我選擇這個功能,不選那個功能,為什麼是這樣一種風格,而不是那樣一種風格。為什麼我們選擇注重科技和性能?本質還是從品牌的定位來決定的。

所以咱們再回來說這個榮耀和華為,本身實際上說,榮耀和華為是兩個品牌,這是最核心的(區別)。那麼,我相信不同的品牌,本身的定位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以榮耀的品牌定位來講,榮耀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自己喊的:勇敢做自己。我們的定位是要做年輕人喜歡的手機,這是我們所有產品的出發點。那麼從這個出發點我們再來看,年輕人喜歡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而我們需要通過什麼樣的技術來實現品牌承載的內容?榮耀的用戶追求科技和與眾不同。那麼我們新品的選擇和一些特別好玩的應用,還包括我們不一樣的外觀,還有一些工藝等等,都是承載著我們品牌的定位的。


常遇春花滿樓

華為榮耀都屬於華為通信公司,不一樣的是做出的手機一個屬於商務人士,一個屬於追求時尚人士!華為手機基本都是當今手機的高級配置,所選用的徠卡、自身的麒麟處理器都屬於目前比較高端且配置沒有任何閹割的性能,外觀也比較穩重型!反觀榮耀無論是處理器還是鏡頭都要慢華為半拍,就算同樣的處理器都會有所閹割,唯一的優點是外觀追求時尚潮流,市面上很多手機都比不上榮耀的做工,很驚豔,如果是三十歲一下建議入手榮耀,三十過後入手華為!附帶幾張p9拍的照片




華為p9琥珀灰4+64g一年多了流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