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知道冬天会死,所以从夏天开始就好好活着

知识贴士

因为知道冬天会死,所以从夏天开始就好好活着

每次辛思洁老师来观心阁带领工作坊,我们就会开始一段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旅”。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我们要不断去触碰生命最终极的议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一次又一次,惊醒,陷入沉思,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终极议题一直都伴随着我们,只是我们选择了不去看。

死亡

从上课一开始,老师就会认真宣布我们的课程时间。规定时间开始,不延误,规定时间结束,不拖课。她说这就像是我们的人生,有出生有死亡,出生时我们延迟不了,结束时我们控制不了。所以,在团体工作时,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有成员还沉浸在生命故事或者某种情绪中,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尽管所有人都意犹未尽,带领老师也会准时说结束,并且率先离开了现场。

下一次团体开始时,有成员问:老师,我们在上次团体工作中有一些伙伴情绪还没处理完,就那么硬生生结束了,这样好吗?

辛老师说:好的标准是什么呢?我想每个人认为的都不一样。我基于两点考虑:

一、我信任所有成员都像我一样,有自己的办法调整自己的情绪,有自己康复的能力。所以我并不担心。

二、时间到了,我们必须停止在那里。就像我们的人生要结束时,我们也没办法商量一样。遗憾是必然的,我们能做的,是接受遗憾。

“接受遗憾”。当我们听到这句话时,觉得又伤心又释然。但对于必然存在的遗憾,辛思洁老师也是有应对策略的:

一、因为团体工作是长程的,只要时间够,只要大家不散,我们总能在后面的某些时刻弥补过去的遗憾。人生也是一样,只要我们认真活着,遗憾总能慢慢被弥补。

二、我们可以向一朵花学习,因为知道冬天一定会凋谢,所以从夏天开始就尽情地开放。多长点,长好点,更充分地活着。当我们觉得活充分了,活满足了,真的要离开的时候,就算有遗憾,也可以心甘情愿地接受了。

大家听着老师的话,都陷入了沉思。特别是“要更充分地活着”,这一点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激荡开来了。

如何充分地活着?

因为知道冬天会死,所以从夏天开始就好好活着

辛老师说:

因为我们的人生时日有限,所以我们每一天都要活着,而不是忍着。

充分地活着,就是要活在此时此地。

有什么好怕的,总之最后都是死嘛!

不死就会更坚强。

自由

关于自由,团体成员在一开始进入工作时就体验到了。十个人围成一圈,时间一到就开始。带领老师静静坐着,成员们你看我我看你。在这种没有规则的自由下,所有人都不知所措了。沉默了一段时间,每个成员心底的暗潮越来越汹涌。终于有人第一个说话了:“要不,我们每个人说说自己的经历?”瞧瞧,我们在自由中如此不习惯,马上又想给自己安插在一个规则下。

其实,自由看起来是积极的概念,背后却紧密连接着担忧和恐惧。自由意味着外部结构的空白,意味着我们是自己世界的创造者。自由让我们无所依附,唯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并且无可逃避地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巨婴”的存在是有好处的,他们虽然没有了选择的自由,但却可以完全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因为他们可以依附父母或者身边的其他人。

其实,我们本来都是自由的。是我们害怕承担责任,所以选择了不自由。因此,自由的前提,是我们准备好了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孤独

存在主义说的是一种根本性的孤独:无论我们和其他人之间多么亲密无间,仍然存在一个最终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每个人都是独自一人活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最终也注定要独自离开。在团体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独立和连接轮番上演。辛老师说:孤独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缓解。那就是去发展高品质的人际关系,让人际陪伴缓解这种与生俱来的孤独。

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先生也如是说: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

无意义

如果我们注定得死,如果每一个人最终都是独身一人处在无关紧要的世界之中,那么生命有什么意义?虚无和无意义感是我们在安静时一定会浮现上来的感觉,太多人穷尽一生都在找寻生命的意义。如何破解无意义感?就是去

发展利他行为,让自己对身边的人有帮助,有价值。在团体中,辛老师会捕捉团体成员每一次的利他行为并加以强化,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利他带给自己的充实、富有价值的感觉。

因为知道冬天会死,所以从夏天开始就好好活着

书籍推荐

因为知道冬天会死,所以从夏天开始就好好活着

怀众心理执行董事

心理学本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工作坊助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