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凌雲:茶香與長壽並存

廣西凌雲:茶香與長壽並存​感受凌雲:茶香與長壽

申弓

春末夏初,草長鷹飛,正是一年最好的時光,我們受邀來到地處桂滇黔相交的凌雲縣。

這是我向往已久的一個縣。沒來之前,就聽說她是中國產茶大縣,也是廣西長壽之縣,有這兩項,就足以讓世人震撼。不是嗎,歷來都說,酒可神通八極,茶可思聯四方,他們就具備了這讓人思聯四方的好茶。而飲茶也可以長壽,數字顯示,他們現在的長壽達百歲以上的老人就有24位。說起凌雲,她第一次印在我心扉的是在半個世紀以前,凌雲有一個人物叫李真雲,那時廣西日報上有整版的長篇通訊報道。因為那時我還小,記不住其中細節,就記住了那叫李真雲的凌雲人,在改造山河方面作出了貢獻。同時也粗知了凌雲縣是一個邊遠的山區。至於有多遠,我當時還想像不出來,後來在桂林廣西師大讀書,聽一位來自這裡的同學說,他要乘坐十多個小時的汽車,才將這個邊遠具體化了,那就是離我們廣西中心都市有十多個小時的車程。因而一直想來,卻總是來不成。是這次廣西作家協會與凌雲縣政府在這裡舉行了“文化名家凌雲行”,這才成全了我這一久遠的願望。

這次文化名家凌雲行,一共安排了四個行程。當中巴將我們一行拉到的第一站是浩坤湖。凌雲泗城水源十分豐富,而儲藏及擁有最豐盛的水量便在於浩坤湖,據說這是珠江源頭之一,真正的水源來自澄碧河。發源於青龍山的澄碧河水從水源洞噴湧而出,河水穿過泗城往外流,流經下甲,然後在彩架鑽入地下,潛行5千米後在弄盤又噴出地面,並被下甲至浩坤被山嶺阻住,形成了這個一個浩大的淡水湖。這便是凌雲最大的一個湖泊,這裡湖山秀美,岸線曲折,島渚星羅,長年四季,水量充沛,從來沒有因為天旱而沽竭,豐水期水面可以寬達500至1000米,長達15千米。我們分乘二艘遊船,徜徉在清冽的湖面上,看那白雲飄飛,盡情領略那美妙的水光山色。陪同攝影的小秦手指水面說,老師快看。指尖外,一隻白鷺陡然驚起,撲楞著翅膀向遠處飛去,真正有落霞孤鶩齊飛,清水與長天同色之感。湖邊沿山是一條造型精美的棧道,順著山勢環繞,蜿蜒曲折,據說一直伸向縣城,全長有40多公里,同行中的海南廖兄便想到了待修好之後,一定要來這裡跑馬拉松。湖邊穿過氣勢宏大的風雨橋,一個碩大的人工湖正在施工興建之中,湖邊便是我們下榻的科普中心,後面的大山,有如天然屏障,遠處看去,真有點青瓦臺的氣韻。科普中心右邊山道,一座大型浮雕也正在修建之中,浮雕裡展示的都是凌雲當地的歷史人物及民族風情。整個浩坤湖呈現給我們的是十分的壯美,待這些工程完成之後,相信更加引人入勝。

廣西凌雲:茶香與長壽並存​在浩坤,我們還參與了村裡組織的晚會,節目不算太多,時間也不長,可卻給我留下了十分難忘的記憶。那是由當地的壯瑤漢族同臺演出的晚會,男女歌手在臺上對歌,表達了當地民俗,傳達出純樸的民族情感,雖然我們聽不大懂,可從那融洽的氣氛中也能感受出來他們的民族共融,生活和諧,情感純真。我們還上臺去參與了壯族打餈粑和篝火舞的互動,大家手拉手地跳著歡快的民族舞蹈。開始我的左手牽頭畢飛宇老師的右手,未及半圈,一位穿著瑤族服飾的少女插了進來,分別將我和畢老師的手拉住,圍著熊熊的篝火踩著歡快的節拍跳了一圈,然後這位瑤妹還拉上我快步跑過去,同握一根杵,打起了另一窩餈粑。待一窩餈粑打好,還抓了一塊親口品嚐了,那真是一種十分柔軟十分可口的食品。

廣西凌雲:茶香與長壽並存​來凌雲的第二站是看望百歲老人。從廣西日報上看到,凌雲縣現活百歲以上老人達24位,已經跨入了長壽縣的行列。我們這天要看望是則是一對伉儷,這才是我感到最震撼的。隨著生活、飲食、環境、醫藥的不斷改善,百歲老人也逐漸多了起來,因而在各地也不少見,比如巴馬,比如賀州,比如浦北,也都有不少的百歲壽星,可一對相伴八十多年的伉儷壽星,我卻是頭一回見到。男壽星叫朱芝榮,生於上世紀初1918年2月,女壽星叫劉桂樹,生於1917年12月,說起來是“女大一”,可她比她的丈夫也就長了兩個月,卻成了壽星姐。最可貴的是他們相濡以沫,相伴一生,走過了八十多年的風雨,還一直保持著美好的初心。夫妻壽星現在已是五代同堂,共享天倫。聽他們的兒子說,朱老壽星還可以上山打柴火呢。為迎接我們的到來,他們夫婦都穿上了新衣服,捧著我們送的鮮花,夫妻倆的臉也笑成了一朵鮮花。很多人都想知道他們的長壽秘訣,據他兒子介紹,老人沒有什麼特別,就是心態好,跟周圍鄰里和睦相處,生活清淡,愛勞動。這是公開的秘密。我則在他們散去時,悄悄地問了朱老爺喝不喝茶。他回答說喝。我便想到這也是他長壽的法寶,凌雲的青山秀水孕育著上好的凌雲茶,這是天地的恩賜,這是日月之精華,常喝它,也許就是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我在他們政府舉行的長壽文化座談會上提出了“喝茶喝到120歲”的口號。


廣西凌雲:茶香與長壽並存

參觀過博物館,感受到了凌雲的千年深厚歷史文化之後,我們於下午驅車浪伏茶山,這是來凌雲必到的地方,凌雲茶最有代表性的產地就是這裡了。我們的汽車經過了不止九曲十八彎,才盤旋到了這裡,登上金字塔,放眼四面青山,豈是一個壯麗了得!那些蔥綠的山嶺,被各種綠樹覆蓋,沒有看到一寸的禿土,近看了,高大英俊的是八角樹,川木瓜,低矮的自然是茶了。幾個挎著茶簍的瑤妹,陪伴我們上山,還送給我們每人一瓶岑山茶,是用有名的岑山水冷泡的,喝了一口,只感到清涼透心,一股清氣多喉管滲入,又從鼻孔透出。來到製茶體驗區,看過他們的人工製茶,聞著那縷縷茶香,便想到要喝,正好有兩個瑤族妹子在炸茶葉粑粑,是用鮮嫩的茶芯加上好的糯米粉在油鍋裡炸成。我們問多少錢一個?答曰不要錢。那就是專門為我們炮製的了,我們便都貪婪地吃了一個又一個,那可是千載難逢的美食,用它來配茶喝,可真是絕配!要說凌雲縣域,我還是喜歡泗水河。

廣西凌雲:茶香與長壽並存​這一晚黃昏,匆匆吃完晚飯,便邀上海南的廖懷明兄,要趁著暮色籠罩之前,好好看看這泗水河。我們沿著岸邊,從春熙門接龍橋一直走到鏡澄橋,估計有一千米。這裡最大的特色就是,河兩岸都建有青石欄杆,而欄杆上刻著眾多的詩和畫,即一首詩到一幅畫,詩畫相間排列,於兩橋之間到底有多少詩多少畫,我沒有細數,估計有數百,那真個是步步有詩,詩詩入畫。那些詩都是凌雲縣詩詞學會的會員新創作的,多是歌詠凌雲山水田園的壯美、人民安居樂業、城鄉新舊變化等主題。其中讀到了我們小小說學會會員戴道華的五首詠茶山詩,感到耳目一新,將茶山的美妙及茶味的香醇溶入了詩行,很是讓人流連綣繾。還有一首我記不清作者名字,只記得那詩的內容:表哥邀我上新樓/把盞推心夜不休/醒眼生疑都市裡/凝眸卻是小村頭。這是一首詠贊凌雲鄉村鉅變的七絕,語言樸實,含意深遠,從一個醉漢的眼裡寫出了鄉村像都市一樣的美麗和富足。凌雲人向我們介紹凌雲是“名茶之鄉”,“長壽之鄉”,“詩詞之鄉”,在這裡足可以以管窺豹了。


廣西凌雲:茶香與長壽並存

申弓,原名沈祖連,中國作協會員,廣西小小說學會會長。已出版小小說集《男人風景》《做一回上帝》等14部。曾獲得廣西文藝銅鼓獎、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作品入選《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成》《微型小說鑑賞辭典》《中國新文學大系》等國家大書。部分作品譯為外文發表到歐美及東南亞等地,併入選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大學教材,曾供職於欽州市文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