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家選出2017年十部優秀國產電影,大鵬郭柯鄭大聖對話影評人

4月19日,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持出版、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主持編撰的《中國電影藝術報告》2018卷,在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正式發行,“批評家選擇”2017年度十部優秀影片也隨之揭曉,《八月》《芳華》等十部影片成為中國影評人投票選出的年度最佳。當天同時舉行了“中國電影評論家論壇”,導演大鵬(《縫紉機樂隊》)、郭柯(《二十二》)、鄭大聖(《村戲》)與近百位影評人面對面交流。

批評家選出2017年十部優秀國產電影,大鵬郭柯鄭大聖對話影評人

兩場演講:新主流電影初具規模,呼喚震撼人心

當天論壇上,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兩位會長,尹鴻和陸紹陽分別以《多元化、多層次:中國電影品質之年》和《時代呼喚震撼人心》的作品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他們不約而同以《戰狼》《中國合夥人》《紅海行動》《空天獵》《建軍大業》等影片為樣本,剖析這幾年逐漸形成的中國新主流電影,總結了中國電影的發展現狀和成長路徑。

尹鴻著重闡述了新主流電影的初具規模,他認為“個體性、類型片、全球空間、大國崛起”是“新主流”電影的基本構成要素,但新主流電影還剛剛起步,主題還比較狹窄,基本上都集中於愛國主義,侷限於軍事動作類型,需要真正更多的面對現實困境,表達中國成長的作品。

批評家選出2017年十部優秀國產電影,大鵬郭柯鄭大聖對話影評人

尹鴻

批評家選出2017年十部優秀國產電影,大鵬郭柯鄭大聖對話影評人

陸紹陽

三場對話:大鵬郭柯鄭大聖與影評人觀點碰撞

隨後,本屆論壇以創新的形式進行了三場導演與影評人的面對面的對話。分別由周黎明、趙寧宇對話大鵬;司若、索亞斌對話郭柯;劉藩、唐宏峰對話鄭大聖。

由主持人、演員轉行導演的大鵬,與同為演員轉導演的趙寧宇有很多共同話題,比如作為導演如何看待自己的表演,大鵬很坦白地表示“對自己的導演身份沒有那麼自信,會擔心大家是因為大鵬表演,而不是大鵬導演去看這部電影”,表示“今後會考慮放棄一些表演的成分”。

批評家選出2017年十部優秀國產電影,大鵬郭柯鄭大聖對話影評人

周黎明(左)、趙寧宇(右)對話大鵬。

這幾年,大鵬經常參演前輩導演的影片,包括王家衛、徐克、馮小剛、曹保平等等,他表示這樣做的目的是“學藝”,“我們從來不知道對方是如何拍戲的,但是殊途同歸最後都是作品呈現”。

大鵬認為自己最大的優勢是年輕,他笑言:“昨晚參加了徐崢的生日晚會,他今年46歲,我比他小10歲,希望將來我能達到徐崢導演的水平,也希望我將來的作品可以有我個人的風格。”

去年,郭柯執導的“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二十二》,出人意料地獲得了1.7億的票房成績。對此,他直言不諱地表示,最大的感受是路演時的待遇好了,開始喝高檔礦泉水,有專車,有飯,還有紅毯,但他最看重的是“以後拍片的空間可以更大”。

批評家選出2017年十部優秀國產電影,大鵬郭柯鄭大聖對話影評人

司若(左)、索亞斌(右)對話郭柯。

索亞斌表示,作為“慰安婦”題材記錄電影,郭柯導演沒有刻意去渲染,而是去劇情化。郭柯表示,“《二十二》這部電影沒有任何的光影和鏡頭語言、情節的設計,而是遵照被拍攝對象的生活軌跡。正是因為沒有了煽情的手法,所表現出來的平靜的部分反而有了更大的感染力”。

鄭大聖導演的最新作品《村戲》目前正在院線公映,做為一部具有先鋒和實驗意識的“反思”題材影片,《村戲》沒有《二十二》那麼幸運,得到觀眾的廣泛關注,但是鄭大聖表示“我始終都在探尋電影的表達方式,《村戲》就剛好是三年前的我想要表達的。這部電影表現了集體主義和個人的關係。”

批評家選出2017年十部優秀國產電影,大鵬郭柯鄭大聖對話影評人

劉藩(左)、唐宏峰(右)對話鄭大聖。

批評家選擇:“2017年度十部優秀影片”名單揭曉

最後,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饒曙光宣佈了由近百位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委員會全體委員在2017年上映的國產影片中投票選出的“2017年度十部優秀影片”,分別為:《八月》《不成問題的問題》《二十二》《芳華》《岡仁波齊》《嘉年華》《明月幾時有》《繡春刀II修羅戰場》《妖貓傳》《戰狼2》。

批評家選出2017年十部優秀國產電影,大鵬郭柯鄭大聖對話影評人

饒曙光

饒曙光表示,這項評選已經堅持了近十年,它代表著評論家對於中國電影的藝術創新的態度。光還表示,展開創作者與評論家高水平的對話,共話電影藝術創新,是我們的願景,希望以這種形式進一步提振中國電影對藝術質量的追求,架設觀眾與創作者的橋樑。

《2018中國電影藝術報告》:解讀中國電影熱點難點

當天論壇上,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持出版、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主持編撰的《中國電影藝術報告》2018卷,正式發行。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成立於2006年,匯聚了百餘位國內頂尖的電影專家、學者、知名影評人,代表了中國電影批評界的最高水平。

由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主持編寫的《中國電影藝術報告》全面客觀的總結、評價年度電影創作成果,研討、展望電影藝術發展,從導演、編劇、表演、攝影、美術、動畫等各個專業角度入手,呈現了中國電影年度創作和藝術發展的成就,出版12年來,在業內有巨大影響力。

批評家選出2017年十部優秀國產電影,大鵬郭柯鄭大聖對話影評人

當前中國電影發展雖然存在著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但是整體向好,電影市場未來持續穩定規模不能完全通過人口紅利等外生因素,影片內容質量的提升將成為中國電影市場主要的驅動力,急需培養中國電影發展的新動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影觀影需求的不斷釋放,同時也對電影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電影創作質量提升與創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2018中國電影藝術報告》對這些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都有回應。

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饒曙光在活動上致辭,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會長,清華大學教授尹鴻;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會長,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院長陸紹陽;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博導,創辦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黃會林;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授黃式憲;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藝術學院教授 陳旭光;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攝影系主任,教授、博導梁明;北京電影學院戲劇學院院長趙寧宇;中國傳媒大學導演系主任,教授司若等近百位影評人出席活動。

附:2017年度十部優秀影片

(排名不分先後,以拼音順序排列)

1、《八月》 導演:張大磊

2、《不成問題的問題》 導演:梅峰

3、《二十二》 導演:郭柯

4、《芳華》 導演:馮小剛

5、《岡仁波齊》 導演:張楊

6、《嘉年華》 導演:文晏

7、《明月幾時有》 導演:許鞍華

8、《繡春刀II修羅戰場》 導演:路陽

9、《妖貓傳》 導演:陳凱歌

10、《戰狼2》 導演:吳京

注:由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委員會全體委員在全年上映的國產影片中投票選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