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紅海行動》火爆後,中國電影工業和好萊塢差距在哪?

剛剛閉幕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再度聚焦“中國影視工業化”話題。有人以創下票房奇蹟的《戰狼2》,以及斬獲最佳視覺效果獎的《紅海行動》為例,認為中國電影進入了工業化生產階段。但是,與世界電影工業霸主美國相比,我們依然存在諸多短板。起步雖蹣跚,終有遠行時。


工業化的重要特徵是能夠高效率的按照既定的標準規模化生產,這就需要先進的流水線生產設備和車間。具體到電影工業,則需要大型的電影工業生產基地或影視產業園。

《戰狼2》《紅海行動》火爆後,中國電影工業和好萊塢差距在哪?

無論是早期的影視城和影視基地,還是近些年來湧現出的影視產業園,都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且仍在繼續發揮著作用。但是,在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看來,中國電影工業化尚處於蹣跚學步階段,目前存在三大短板。

短板一:早期影視基地像外景地疊加,缺乏頂級攝影棚

美國作為全球電影工業霸主,擁有以“好萊塢”為中心的電影工業基地和多處片場。好萊塢位於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郊外,依山傍水,風景宜人,如今已經成為美國電影工業的代名詞。印度作為全球電影產量最大的國家,也在孟買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之一“寶萊塢”。

《戰狼2》《紅海行動》火爆後,中國電影工業和好萊塢差距在哪?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影視產業也曾一度掀起興建影視城和影視基地的熱潮,甚至為拍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就建一座影視城的事也並不鮮見,比如上世紀80年代為拍攝電視劇《三國演義》,修建了無錫三國影視城;2002年,為拍攝電視劇《天龍八部》,修建了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去年底上映的陳凱歌導演奇幻大片《妖貓傳》,湖北襄陽為之興建了襄陽唐城影視基地。

如果說這些影視城和影視基地的修建,當地政府“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多是為了借影視劇東風、發展文化旅遊的話,那麼在全國影視圈聞名遐邇的橫店影視城、上海影視樂園、鎮北堡西部影視城等,則是更加專業化的影視基地,至今每年都有很多劇組在這些基地拍戲。

除此之外,近些年來,國內還修建了不少影視產業園和實驗區,與早期的影視城和影視基地不同的是,這些影視產業園和實驗區,擁有更多的電影科技含量,覆蓋了包括後期、特效等在內的電影工業更多產業鏈。

尹鴻說:“雖然這些基地或多或少改善了佈景、特效條件,但其實二者只佔工業化體系極小部分。”他認為,原因在於它們當年成立時,更多是滿足那個時代的需求,“還是一種相對偏粗放的模式”。

《戰狼2》《紅海行動》火爆後,中國電影工業和好萊塢差距在哪?

尹鴻(資料圖片)

尹鴻認為,即便在工業化程度相對較高的硬件層面,國內依然存在不少短板。最明顯的是,早期投建的不少影視基地更像是多種外景地的簡單疊加,尚缺乏具備國際頂級標準的攝影棚。西方盛行已久的實景拍攝、置景車間、後期製作“一條龍”,在國內尚處於待開發階段。

尹鴻表示,就拿如今需求越來越多的室內大型水下恆溫攝影棚來說,國內這方面幾乎還是空白,更遑論棚內應該具備的吊掛系統、製冷系統和藍幕,“工業化時代的攝影棚應該為劇組提供最專業和完善的工作環境。”

短板二:電影工業化體系尚未形成,需營建全產業生態鏈

與成熟的好萊塢工業模式不同的是,中國電影產業長期以來沒有形成一個可資借鑑、成功複製的工業化體系。影片質量高下與受市場歡迎程度,高度依賴導演和編劇水平與發揮,由此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不少影片在投資人看來不啻於一場賭局。

運氣好的話,挑選的操刀人會帶來不菲收益,可誰又能保證自己每次都能不看走眼呢?畢竟,大導演折戟沙場並不鮮見。

在全球電影行業大行其道的好萊塢模式,正是要極力規避這種不確定性,它通過一整套歷經實踐校核過的電影工業化體系,讓電影生產的每個節點都有專業人士負責把控,人盡其用。

“電影工業化最終是要營建一個全產業生態鏈。”尹鴻認為,任何一個以工業化為宗旨的影視基地,都要充分考慮自己如何與周邊文化生態相融合。以西方發達國家的成熟做法為例,它們大多與周邊各類影視專業院校保持著良好互動,諸如藝術、美術、戲劇、文化創意類的專業,都積極參與到影片的籌備、拍攝全過程。

《戰狼2》《紅海行動》火爆後,中國電影工業和好萊塢差距在哪?

而國內不少影視基地幾乎就是獨立存在的景觀,與其他相近行業更是零互動,“電影業與周邊很多產業都有天然的互動屬性,關鍵就看經營方是否有意向和能力去打造從拍攝製作到服務配套,形成全域化的產業體系。”尹鴻說。

他建議,新打造的影視基地應該著力構築影視文化類院校集聚高地,通過從從國內外選聘高端影視、科技專業人才,吸引更多門類的影視從業者入駐生根。

短板三:投融資體系不夠專業,資本凌駕於影片之上

好萊塢的電影工業化體系,最為人稱道之處,在於它可以促成資本與電影結為互幫互助的良性循環,讓電影的成本與質量得到有效控制。

反觀國內,一方面,工業化生產的電影產業離不開源源不斷的投資;另一方面,由於投資方無從掌控影片製作進度、週期,上映檔期等環節,導致眾多場外資金不敢輕易進場。

問題的癥結很明顯,以透明、成熟的流程化體系減少諸多不確定性,確保安全性,資金自然就會排隊湧入。關鍵一環,就是引入作為電影工業化組成部分的專業化的投融資體系,包括完片擔保模式,它可以為二者架起天塹變通途的“橋樑”。

在尹鴻看來,諸如票房保底,以及投資方拿票房預期與對應股票簽訂對賭協議,都有可能導致資本凌駕於影片本身之上。萬達院線總裁曾茂軍認為,資本希望通過複雜的金融工具去掙金融背後的錢來貼補電影,這必然會對電影內容和市場都會造成傷害。因此,國內的經紀人制度、風險投融資體系,都還需要借鑑好萊塢。

《戰狼2》《紅海行動》火爆後,中國電影工業和好萊塢差距在哪?

2016年,《葉問3》票房注水牽出的快鹿集團風波引起行業震動。

相比之下,近些年來國內興起的影視產業園和實驗區,儘管有的也吸引了美國及歐洲電影製作公司和國內不少影視公司入駐,但無論是規模體量、科技含量,還是專業化程度,都和好萊塢有不小差距,目前主要用於國產影視劇的拍攝。

尹鴻表示,中國電影工業要做大做強,還需要擁有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產業基地, “一流的技術平臺,完善的產業鏈條,專業的製作流程,國際化的服務水平,只有這四方面的平衡發展,中國才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東方好萊塢。”

這樣說來,即將於4月28日開業的青島東方影都讓人充滿期待,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配套最完備的電影產業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