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氏的故事——福建莆田蕭姓

海峽品牌雜誌社特約撰稿人:俞 傑

一、傳衍莆田

(一)蕭潢世系

宋宣和年間(約1112年),蕭曦(唐僖宗中和年間,光祿寺丞蕭英長子唐朝刺史)十世孫戶部郎中(戶部的司長)蕭潢,自長樂遷徙莆田五侯山北偶岱石(今荔城區北高鎮岱峰村),因蕭潢車駕至莆,愛壺山蘭水之勝,擇居於城東浮棠霞霄(今荔城區梅峰社區),為蕭氏入莆始祖。莆潢定居後,繁衍莆田各地乃至境外。

百家姓氏的故事——福建莆田蕭姓

霞霄蕭氏 蕭潢居浮棠霞霄後,子孫昌盛。傳至明時(1393-1549年),有蕭保,蕭為、蕭光甫、蕭謙四世登第。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蕭士雅所作《蕭氏族譜》序中稱,蕭謙,字紹亭,官曲周知縣,生五子,因倭亂,子孫散居四方,長房蕭騏遷郡城右梅峰(今梅峰寺一帶)、二房蕭駟遠徙浙江金華府、三房蕭騮遷徙泉州府、四房蕭驊遷郡城左葵峰、五房蕭駰遷郡城東門外谷城。

岱石蕭氏 蕭潢遷徙居岱石後,衍傳北高度邊、東嶠、東蕭等莆田沿海鄉村。

蕭厝蕭氏 蕭雁(蕭潢十世孫、元朝學士)子蕭仲仁肇基惠安蕭厝。明清時期,其後裔因避倭亂等原因,有徙遷仙遊縣、莆田縣傳衍,也有從仙遊再遷莆田縣各地。蕭仲仁之四子蕭元忠徙遷仙遊縣新嶺內。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軍入閩,時為行在參軍(參謀軍事的職官)的蕭武(尚烈)因仙霞大安失守,遂避居莆吉蓼新安裡青楓(今東埔鎮吉蓼),後遭亂遷居興教裡松坂(今梧塘鎮松坂)。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因清軍入臺,沿海地區政府遷界,蕭仲仁十三世孫蕭申甫、蕭山甫兄弟又徙遷仙遊縣的張厝衙。

(二)蕭國樑世系

蕭曦傳至四世孫蕭全,自長樂徙遷永福(今永泰)嶺路鄉陳山。傳至宋乾道二年(1166年)狀元蕭國樑,歷官著作郎,太子侍講、廣州通判,漳州知府。其後裔蕭德原,贈文林郎(七品文散官),再從永福徙居清源東里陳山(今涵江區大洋鄉杏山村)開基。

蕭國樑後裔從永福徙莆後,衍傳涵江區大洋鄉下林村(舊名和陵)、瓊峰村燈爐、黃林村、霞洋村對門、壩頭村坪底,新縣下大所、涵江霞林、城廂區城南霞林等地。

(三)蕭妃世系

楓亭鎮輝煌村後肖蕭姓,為元順帝妥歡貼睦爾(1320-1370年)蕭妃故里,其入莆先祖未祥。楓亭塔斗山有蕭妃墓葬。

(四)蕭茂世系

《重刊興化府志》載,興化衛中所副千戶(千戶所副長官)蕭茂,其先風陽府蒙城縣人。始祖起……起卒,子勝襲;勝疾,子茂繼;茂卒,子淵繼;淵卒,子韶繼;韶疾,子文魁,於明弘治九年(1496年)繼任。子孫相襲此職,並落籍莆田。

蕭姓入閩、入莆後,繁衍迅速,今子孫遍佈八閩大地,還播遷廣東、浙江、臺灣等省,以及東南亞國家。臺灣蕭姓八大派系中,大都屬福建渡臺。據臺灣學者彭桂芳《臺灣百家姓考》載,蕭姓在臺灣人口居第27位。

二、蕭氏古建築

東宮蕭氏宗祠 位於仙遊縣榜頭鎮東蔡村東宮自然村。宗祠門第楹聯:漢代功臣第,唐朝宰相家。

蓋南蕭氏宗祠 位於仙遊蓋尾鎮蓋南村。

霞江頭蕭氏宗祠 位於荔城區黃石鎮霞江頭村,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20世紀40年代修繕並加建後堂,2005年重建,佔地面積200平方米。

蕭潢墓 蕭姓入莆始祖、戶部郎中蕭潢墓,位於荔城區北高鎮岱峰村,2003年農曆5月重修。

蕭妃墓 元順帝妥歡貼睦爾嬪妃蕭氏墓,為元時墳墓建築風格,以糯米糖灰混合土材料打造。原位於楓亭鎮輝煌村後肖自然村山尾後,2006年因國家修建鐵路拆遷,按原構件易地(塔斗山東面山腰)重修。

三、蕭氏家風

蕭氏在中華民族歷史進程中,人才濟濟,代有名人。漢朝開國相蕭何,佐劉邦起義,在楚漢戰爭中,為劉邦作戰送士卒、供糧餉、“月夜追韓信”,為建立漢朝立了大功,漢高祖稱其功高莫比。東晉蕭整渡江居蘭陵,創“蘭陵世家”。南朝齊的建立者蕭道成皇帝、南朝梁的建立者蕭衍皇帝,兩王室治國有方,施政清新,子孫繁衍昌盛。南朝梁文學家蕭子云著《晉書》,史學家蕭子顯著《後漢書》,文學家蕭統,輯古今書籍為《文選》,對後代影響頗大。遼國皇后蕭太后,攝國政,史家稱其為“神機妙算,智略過人”。宋代太常卿(掌宗廟禮儀之官)蕭達,元代戲曲家蕭得祥、詩人蕭國寶。明禮部尚書蕭雲峰、布政使(明代省級行政長官)蕭良幹,均為當時名人。清代太平天國領導人蕭朝貴,當代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蕭楚女,開國海軍大將蕭勁光等。蕭氏名人的高風亮節為蕭姓族人樹立了優良家風。有民謠贊曰: “漢代開國相蕭何,佐劉建國功莫高。蕭整渡江居蘭陵,演繹齊梁兩王朝。子云子顯史學家,‘晉漢’兩書首卷稿。蕭統集書三萬卷,開啟文選開世潮。智略過人蕭太后,統兵督戰攝政遼。蕭達宋代大常卿,元代得祥蕭國寶。明代雲峰與良幹,三代名人世稱好。天國首領蕭朝貴,身先士卒揮戰刀。楚女勁光革命家,高風亮節史長歌。”

莆田蕭氏歷史上較著名人物還有:蕭杹(宋代進士,官朝奉大夫,升兵部員外郎)、蕭滿(宋大學士)、蕭琦(宋大學士)、蕭大振(官宋高宗時司法參軍)、蕭福一(字穎逵、駿白,宋代進士,官迪功郎,泉州府學教授,諫議大夫)、蕭鶴(字百六,官元朝朝奉大夫)、蕭長(元興化府薦,以年考優,擢為縣尉)、蕭保(字永哲,官明代遂昌司訓)、蕭為(字尚穎,明朝舉人,官廣東樂昌教諭,贈寧縣知縣)、蕭光甫(明舉人,官曆四川安縣、江西寧縣知縣等職)、蕭宗達(宋狀元蕭國樑後裔,官明朝西河知縣)、蕭敏(蕭宗達之侄,官明代南京武功中衛)、

蕭標(字直卿,明舉人,官授廣西賀縣知縣)、蕭桂(字芳卿,明朝博士)、蕭奇勳(字懋建,明進士,南京戶部員外郎)、蕭奇熊(字懋男,明舉人,授雲南永昌同知)、蕭奇傑(字懋陽,明代進士,官湘潭知縣)、蕭鏞(字雍金,明代舉人,授廣東四會知縣,升雲南蒙化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