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唱3》一期只請一個明星,是歌手不夠?還是沒錢了?

《我想和你唱3》一期只請一個明星,是歌手不夠?還是沒錢了?

作為真正意義上第一個主打“星素”概念的綜藝節目,《我想和你唱》已經走到了第三季。

但在配置上,節目並沒有因為“老IP”而升級。因為第三季最大的變化,就是由原來的一期3位明星,改為1期1位明星。

《我想和你唱3》一期只請一個明星,是歌手不夠?還是沒錢了?

相比之前三組明星的橫向平行結構,新一季節目的玩法,顯然是在做縱向的深入挖掘。

這顯然是一個“嘉賓導向”的設計。

《我想和你唱》第一季的大獲成功,在於觀眾真正為大眾。第二季節目逐步把觀眾塑造成“粉絲”角色(這是因為通過粉絲去接觸明星觀眾更為便捷),就已經有這個跡象。第三季的1期1位嘉賓,就可以在對同一個明星的星素關係上做的更加深入。

第1步是明星網友分屏演唱。

《我想和你唱3》一期只請一個明星,是歌手不夠?還是沒錢了?

第2步是25v1明星素人現場合唱,這是新增的互動環節。

《我想和你唱3》一期只請一個明星,是歌手不夠?還是沒錢了?

第3步是6v1明星素人現場合唱。這個環節在過去是3個人,改成6人後儼然已經是一場小合唱。

《我想和你唱3》一期只請一個明星,是歌手不夠?還是沒錢了?

第4步是6位素人KTV展示。注意,這一個環節不必再唱明星的歌曲,明星只需要在一邊“伴舞”或“假唱”。

當然,也可以負責尷尬。

《我想和你唱3》一期只請一個明星,是歌手不夠?還是沒錢了?

第5步,也就是終極環節,6選1過後的單人合唱。

《我想和你唱3》一期只請一個明星,是歌手不夠?還是沒錢了?

以上,新賽制並非對過去節目的改革,而是在“做加法”,對過去的內容進行點狀突破。把以前一期節目的1/3,擴充為一整期節目。

這樣的後果是,節目可看性並不是上揚式的,而是波狀運動。

網友互動、現場對唱這兩個觀眾最為熟知的環節,僅僅在節目前部出現,後半部分賽程則失去了看點。

不過原來的3v1的現場對唱,改為6v1合唱,就是一次很好的嘗試。這不再是“對唱”形式,算得上是一個小合唱了。但是湖南衛視的後期團隊剪輯方式,讓這個“對唱”變得燃點十足。

最為雞肋的環節是第4步,也就是素人表演環節。此前這個環節在自我介紹的部分草草帶過,如今這個部分被放大,讓普通人出場的儀式感大大增加。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明星在一邊只好“尬舞”。

蔡依林並不害怕這個尷尬環節,她畢竟有舞蹈。但是面對這些素人唱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歌時,她只能硬著頭皮陪。蔡依林尚且如此,如果來一個悶悶的嘉賓,怎麼辦?

第二期嘉賓王源,和他的粉絲互動,似乎已經有這個問題。

總的來說,《我想和你唱3》讓“星素結合”進入一個新的角度,那就是深耕單個明星和ta的作品、粉絲。

而節目第三季不得不做出重大調整的主要原因,就是歌手資源的有限。

第一季、第二季《我想和你唱》,每一期3人,一共12期,兩季下來就有72人次登上了這個舞臺。有時候”人手”不夠,主持人韓紅也成了節目嘉賓之一。

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下,第三季《我想和你唱》的嘉賓還是有老面孔,比如華晨宇、鳳凰傳奇。但深耕的運作,也讓節目更容易請來大嘉賓,比如王力宏。

但每個嘉賓的流量、收視號召力都各不相同,這樣一季節目,也實在有點太冒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