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美克、曲美、大自然等上市公司,為何都愛收購國外家居品牌

最近,曲美家居擬收購挪威傢俱品牌的消息公開後,引發不小的關注。

大材研究注意到,近幾年來,實力明顯增長的一些本土家居公司,都喜歡買一兩家國外的品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美克家居、顧家家居、大自然、曲美家居等多家一線梯隊的公司,旗下至少買了一家海外品牌。

大材研究創始人鄧超明預測認為,在未來數年裡,手握重金、營收增長正常的本土家居企業,尤其是建材與傢俱兩大行業裡的一二線力量,都可能在海外市場挑選合適的收購對象。

1

較早邁上收購之路的應該是美克家居,早在2009年的時候,OEM起家的美克家居,花了800多萬美元買下了美國SchnaDIG

這個SchnaDIG在美國有一定的名氣,公開資料顯示1952年就創辦了,家族企業,沙發業務做得不錯。收購後,開始推高端品牌Caracole薈旋。

之後,美克家居連續有幾次海外收購,大多比較成功。比如2010年全資收購的美國A.R.T.傢俱公司,2014年在上海開旗艦店,推行直營+男足盟模式,目前全國已有門店100多家。

今年1月份的時候,美克家居公司了一件事情,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美克國際事業貿易有限公司,在2017年11月15號的時候,同Jonathan Mark Sowter簽署《股份購買協議》,花了492萬美元購買了M.U.S.T. Holdings Limited傢俱公司60%的股權。

同時公告的事情還有,2017年12月29日,美克家居、旗下全資子公司美克國際事業的子公司VIVET INC.,還跟Sun Rowe,LLC簽署 《併購協議》,擬收購其持有的Rowe Fine Furniture Holding Corp.的100%股權,收購價格為2,500萬美元。

兩起收購加起來,2992萬美金,相當於人民幣1.95億元。

M.U.S.T.公司從事JC品牌傢俱的生產及銷售、OEM業務,還為酒店提供定製化的傢俱產品,同時涉足五金配件的生產及銷售,JC品牌下面又有4個子品牌,包括JC經典、JCEdited、JC現代及JC戶外,在北美、亞洲、歐洲、中東等地區有一定銷量。

JC屬於偏高端的傢俱品牌,引進到國內外,美克家居多了一把打開高端裝修市場的鑰匙,對提升客單價也是有幫助的。

Rowe公司也非等閒之輩,起家於美國弗吉尼亞州,擁有70多年曆史,主要做中高端定製軟體傢俱,旗下有Rowe和Robin Bruce兩個品牌,主要產品包括沙發、床、椅子、腳凳等。

其中的Robin Bruce,在美國高端定製沙發這塊,有一些名氣。美克家居將其收之麾下,可以藉助純美式進口定製沙發業務,拿到一些高淨值的客戶。

2

2017年砍下60多億營收的顧家家居,彈藥充足,也開始瞄準了海外品牌。

今年3月份,顧家的全資子公司顧家投資,在2月28日跟LoCom GmbH&Co.KG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以4156.5萬歐元購買後者持有的Rolf Benz AG&Co.KG 99.92%的股權,同時買下RB Management AG 100%的股權。

交易後,顧家投資將持有Rolf Benz高達99.92%的股份。說起RolfBenz,有一種說法把它當成傢俱界的奔馳,或者視為德國的頂級沙發品牌,這家公司1964年在德國納戈爾德地區成立,主營軟體傢俱,在德國頗有名氣。

據公開資料,RolfBenz旗下有三大品牌分別是“Rolf Benz”“hülsta sofa”和“freistil”,覆蓋不同的消費群體,市場集中在歐洲,在中國還沒有獨立品牌店。

不出意外,顧家家居收購後,有可能在國內單獨設立專賣店,Rolf Benz無疑彌補了顧家在高端產品線上的不足。

並不只有Rolf Benz納入了顧家的版圖。同樣是今年的事兒,顧家跟Natuzzi S.p.A、納圖茲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簽署《納圖茲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股份買賣和認購協議》, 以 6500萬歐元收購納圖茲貿易51%的股權。

相當於是5個億成了納圖茲中國公司的大股東,說起納圖茲貿易,也不是省油的燈,在中國市場已有多年耕耘,收穫滿滿。

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納圖茲貿易(上海)的總資產為7876.64萬元,淨資產為1039.43萬元,2017年度的淨利潤為2103.16萬元。

通過與Natuzzi建立合資公司,顧家的品牌體系中將增加兩個高端品牌及中高端品牌,一家是Natuzzi Italia,另一個是Natuzzi Editions。

說起Natuzzi,在國內的曝光率還算比較高,同樣形成了偏高端的市場認知,非常難得。何況它的歷史將近60年,在意大利是上市公司,有可能扮演顧家家居在高端市場的“先鋒官”。

3

來自21世紀經濟報道的消息顯示,大自然家居近日收購德國一家高端櫥櫃品牌Wellmann,該品牌隸屬於德國知名廚衛製造商ALNO集團。

交易完成後,大自然家居將持有Wellmann全球品牌及商標。

由於這家公司定位高端市場,大自然收購的意圖很明顯,既是補充自己的大家居戰略,延伸產業鏈,在櫥櫃戰場奪得一定份額。同時在高端裝修市場落下一子,畢竟德國的櫥櫃品牌,在國內市場已有較高的認可度。

大材研究注意到,在大自然的官方網站上,已經專門給Wellmann開通了官方網站。

大材研究查詢得知,大自然家居旗下已有大自然地板、大自然木門、柯拉尼櫥衣櫃、大自然環保家裝、壁高壁紙、Nature原裝進口地板,今年初,大自然將戰略確定為“一站式整體家居解決方案供應商”。

順便提一下Wellmann的母公司ALNO,一家很老的品牌,1927年問世,美國惠爾浦曾是它抽股東,旗下除了Wellman之外,還有Alno,Pino和Impuls等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1995年時,ALNO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也是德國櫥櫃生產商裡,唯一上市的公司,長期經營不善,虧損嚴重。

有意思的是,2015年時,大自然曾花了577.5萬歐元認購ALNO9.09%的股份,成為ALNO的第三大股東。3年後又買了它旗下的Wellmann,歷史總是被緣份串起來。

遺憾的是,2017年7月,ALNO集團宣佈破產,9月起停工。10月,ALNO的子品牌被分別出售。除了Wellmann賣給大自然之外,它旗下的廉價廚房品牌Pino,由於財務狀況較好,被德國廚電領軍企業Nobilia收購。

4

最後來說說曲美家居這次的收購,它不是單獨出動,而是拉來了華泰紫金投資公司,向挪威上市公司Ekornes ASA的全體股東發出現金收購要約,擬收購標的公司至少55.57%已發行股份。

如果全部股東接受要約,也就是全資收購,交易價格約40.63億元人民幣。

據路透社的報道,公告顯示,此次曲美家居與華泰紫金在歐洲搭建一個海外收購主體,向Ekornes ASA發出全面現金要約收購,擬收購標的公司至少55.57%(經充分稀釋)的已發行股份,至多為標的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139挪威克朗,較其22日收市溢價約18%。

曲美家居將通過境外子公司出資,佔90.5%份額。若按全購所需資金計算,曲美需出資36.8億元。

那麼,錢從哪裡來?公開消息顯示,曲美家居擬以自有資金、股東借款和銀行借款等來籌資,公司實際控制人趙瑞海等將根據融資機構要求,為前述融資提供資金支持,或資產、股票、信用等其他合法形式的擔保或者增信措施。

曲美家居在23日同時公佈了一項募資25億元的定向增發方案,用以支持該項國際併購。

曲美家居稱,本次交易有利於曲美家居豐富其傢俱品牌組合,完善品牌佈局,Ekornes ASA核心品牌Stressless定位中高端傢俱市場,是對曲美家居現有產品線的有效補充。同時,該公司旗下也有針對中端消費群體的IMG,以及床墊品牌Svane。

援引《參考消息》的報道,交易完成後,曲美家居將加大與Ekornes研發設計團隊的合作,針對新的消費潮流和設計趨勢適時推出新的品牌,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品牌佈局;同時可以有效利用Ekornes的國際經銷商渠道,快速提升其海外收入份額,有效推進公司的國際化進程。

據大材研究瞭解,Ekornes ASA創辦於1934年,是奧斯陸證劵交易所上市公司,是北歐地區規模較大的傢俱製造商,產品涉及床墊、沙發、沙發椅等,旗下擁有Ekornes Collection(傢俱),Stressless思特萊斯、Svane(床墊)等子品牌。

網上有一種說法是,Streesless享有“世界上最舒服的椅子”這樣一種聲譽。如果將這一聲譽引進國內,自然有可能製造購買熱點。

順便介紹一下曲美家居聯手的華泰紫金投資公司,由2008年由證監會批准,華泰證券設立的全資子公司,註冊在南京,註冊資本60億元,專門從事股權投資。

5

照明企業的海外收購,一度堪稱風起雲湧。

2016年時,木林森聯手IDG資本、義烏國有資本運營中心等,組成中國財團,以4億多歐元拿下朗德萬斯(LEDVANCE)的競標,這是照明大牌歐司朗的光源業務。

大材研究瞭解到,朗德萬斯的產品包括LED光源、LED燈泡、鹵素燈、熒光燈、白熾燈、特種燈、電子鎮流器、防潮燈具、戶外燈具、高天棚燈具、筒燈、線形燈具等,2017年時定下了全球照明產業前三名的目標。

同年,上海飛樂音響發佈了《關於收購HavellsMalta經整合的80%股份及香港Exim80%股份完成交割的公告》,大概花了1.38億歐元。

HavellsMalta間接持有Havells Netherlands的100%股份,後者通過多個持股公司,控制下屬經營實體Havells喜萬年。

而喜萬年也是有背景的實力公司,1901年成立,主要做燈具照明業務,旗下三大品牌,包括Syl-vania、Lumiance 和 Concord,銷售網絡遍及48個國家地區,擁有6000多個經銷商。

6

目前發生在建材、家居等產業裡的海外收購,並不只有上述案例,而且收購步伐也不會停下。

一種疑惑是,為什麼有錢之後,泛家居產業的頭部品牌們就可能想到收購?

大材研究認為其中有幾大動因:

一是通過引進海外的家居品牌,彌補自己在高端裝修市場的不足。

畢竟實力較強的進口家居品牌,在很多人眼裡,依然擁有牢固的高端認知,覺得國外的品牌就是高端的。

比如美克家居,高端品牌裡的Caracole就是收購美國SchnaDIG品牌之後,在中國市場推出的。另外中端的A.R.T.,也是收購的美國傢俱公司。

二是應對競爭,向競爭對手學習。全行業裡,海外收購成功的例子也有一些,尤其是做成全球級別的公司,海外收購是必經之路。

即使在泛家居行業裡,像美克家居等一梯隊的公司,從海外收購裡獲利頗豐。

三是通過藉助海外收購,借道國外的品牌,能夠把現成的銷售渠道拿到,方便國內的傢俱出海,佈局海外市場。

有些歐美國家的家居品牌,歷史比較悠久,往往積累了幾百家網點或經銷商,收購之後,這些都是用得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