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贵霜

丝绸之路的贵霜

地  址:乌鲁木齐市红山路16号时代广场D座23层

欢迎访问:新商网 www.xjxsw.com.cn;新疆咨询网 www.xjzixun.com.cn

联系方式:18016890504;邮箱:[email protected]


丝绸之路的贵霜

地处亚欧大陆的东方,我们免不了从自己习惯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包括我们眼中的丝绸之路,就是一条将柔滑丝绸与美丽瓷器输往西方的商贸之路,东方的优秀发明从而极大丰富了古代的物质世界。其实西方也一样,他们的“丝路”认识也在附和着他们的习惯。幸好还有学者的研究,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们知道“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贸之路,更是古代世界的精神文化交流之路。在海路畅通无阻之前,亚欧大陆上的人们通过陆上“丝绸之路”道路网络交换商品和交流思想。如果说亚欧大陆是一个逐渐长成的生命体,那么这片道路网络就如同输送营养、滋养生命的血管体系。可以说,亚欧大陆上的文明进步和丝绸之路推动下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交流有着难以割裂的关系。

丝绸之路的贵霜

丝绸之路古道上,所有的角色都很关键,比如公元1至4世纪的贵霜王朝(Kushan Dynasty)。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和许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相比,贵霜王朝维持时间不长,历史“事迹”亦不显赫,但它以独特的方式对世界文明进步和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极盛时期的贵霜版图包括了中亚和南亚部分地区,占据了亚欧大陆上南来北往、东西沟通的通衢之地。这一时间段里,东方的中华帝国、西方的罗马世界、南方的古代印度、北部的草原民族都是各自文明发展、制度形成的重要阶段,贵霜王朝对各种异质文明都保持着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保障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丝绸之路的贵霜

  • 开 放

贵霜人的石雕艺术及其与佛教的结合都体现出了王朝的开放。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之后开启的中亚希腊化时代,希腊人的雕刻艺术深深影响了当地文化。居住于河谷与山地的贵霜人,应该很早开始就能够加工处理石材。当他们成为中亚地区的君王后,同样也不排斥这种来自遥远西方的石雕艺术。

丝绸之路的贵霜

(丰收女神坐像/旅顺博物馆藏)

希腊丰收女神左手持丰饶角(Cornucopia),端坐在高背椅上,背后有彰显神性的光环。女神的发式、长袍,在腿部和背部做了各种修饰的高背椅,椅子前面的踏脚,盛满收获物的丰饶角等等,都充满着希腊艺术的味道。但是端坐的神态却迥异于希腊人像雕塑的灵动风格,还有背光,这都应该是当地文化里对神性的正确理解和表达方式。

丝绸之路的贵霜

(佛陀讲法浮雕/旅顺博物馆藏)

尤其是当贵霜人的石雕艺术表达方式和南来的佛教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为佛教的继续东传解决了关键问题。贵霜人对各地传入的宗教信仰是开放和包容的,但宗教概念的语言表达和受众理解程度的高低不同都会极大地妨碍宗教传播。佛教就是如此,在贵霜王朝的犍陀罗地区,佛教找到了避开梵文宣讲和能让受众轻松接受的传教方式,就是用石雕艺术将佛教内容加以“图像化”处理。可以说,是正确的宣传方式,才能让佛教得以继续东传,经过新疆、通过河西走廊,直至进入中原,进而在整个东亚地区广泛传播。

丝绸之路的贵霜

(释迦禅定坐像/旅顺博物馆藏)

造型别致的佛陀讲法浮雕,佛坐中间讲法,左侧是弟子侍立,右侧是贵霜供养人拱手站立,两侧各立一根希腊建筑中常见的柯林斯柱(Corinthian Order)。佛和弟子穿着轻盈的袈裟,显示出南亚炎热气候影响下的服装特点。蓄着小胡子的贵霜供养人则头戴帽冠,穿下摆至膝的短袍,腰带上缀满装饰。显示场合氛围隆重的希腊式柱子、南亚的宗教、富有的贵霜供养人,如此多的特征因素集中在一件石雕上,充分显示出了贵霜文化中的开放性。

丝绸之路的贵霜

(佛像影塑/和田博物馆藏)

  • 包 容

贵霜钱币体现出了王朝的包容。

一般来说,钱币除了被用作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工具外,还可以表达国家政治和宗教信仰等概念,这也是钱币的政治属性。古代中亚和西亚的钱币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在钱币上体现出王权与神权的关系,这不仅仅是国家信仰的表达,也是王朝权力合法性的宣示。通常来说,钱币会在正面体现代表王权的国王形象,在背面打制出宗教信仰的图案,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君权神佑,神权君护”的涵义。尽管不同国家的钱币图案各自不一样,但古代中、西亚货币的这种表达格式是始终如一的。

丝绸之路的贵霜

(丘就却铜币/上海博物馆藏)

由于贵霜王朝所处亚欧大陆衢地要冲,当面对多种信仰汇聚时,贵霜王庭的态度是包容的。自己的信仰要表达,其他人的信仰也要表达,贵霜在钱币上如何处理?

在贵霜早期的丘就却、阎膏珍阶段,制作发行的钱币几乎就是罗马钱币形式的翻版。在这一阶段的王权以借鉴罗马国王的形式来体现,而信仰表达似乎没有顾及到。

丝绸之路的贵霜

(阎膏珍铜币/上海博物馆藏)

很快,从贵霜王威玛·伽德菲赛斯和迦腻色伽一世时期开始,贵霜人在货币设计上进行了非常彻底的改造。钱币正面皆为国王形象,为符合贵霜的自身文化特色,国王被塑造成为站立者,身穿长袍,这种站立的形象在中亚地区的其他钱币中并不多见。钱币上的国王头戴高冠,穿着伊朗式长袍,伸手指向身旁象征琐罗亚斯德教信仰的祭火坛。伴随着贵霜王朝的势力扩张和对多种信仰的包容接纳,象征信仰的各种神祇常常出现在贵霜货币的背面。比如威玛·伽德菲赛斯时期,印度教的湿婆与公牛形象被频繁使用,尤其是湿婆神那种曼妙而扭动的身姿,完全不同于钱币正面贵霜王那种略显僵硬而大气的形象。到伽腻色迦一世时期,伊朗文化里的神祇娜娜打着背光与头光又出现于钱币之上。从瓦什色迦时期开始,佛像也频频出现。

丝绸之路的贵霜

(威玛·伽德菲赛斯/上海博物馆藏)

为适应自身和他种信仰的多重表达需要,贵霜王朝在钱币上做出了新的设计,在钱币正面,国王身穿民族服饰,与护佑王权的神权象征祭火坛共处于一个画面中。通常这种“共生互佑”的概念被分置于钱币正面和背面。而钱币的另一面,则常用来表达其他被包容接纳的信仰,比如希腊神、伊朗神、印度教或者佛教神。

丝绸之路的贵霜

(迦腻色伽一世/上海博物馆藏)

  • 传 播

如文献记载,贵霜在其势力最为强盛之时可能越过葱岭,并远达喀什、和田地区。在文物上,我们也确实能够看到一些历史留下的痕迹。

和田博物馆所藏的三件木器,从圆雕、浮雕艺术的角度来看,堪称精美。龙头家具腿的眼睛、嘴巴和耳朵的比例恰当,雕琢细致;木质饰板上的动物浮雕,则是动感十足,牵象者抬起右腿,大象微微拱起背,格里芬向后躬身蹬腿;木托架的结构和伊朗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遗址上所见的石质梁托非常类似。但再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拥有精美的圆雕和浮雕图案的木器,却没有做到简单的刨光和平直的割锯,可以假设:当年木器的拥有者,虽然有着娴熟的圆雕与浮雕技术和审美眼光,加工石材都没问题,但就木材的加工而言,却缺乏基本的工具。或许这是因为从贵霜东迁而来的匠人,在和田绿洲找不到合适的石材加工,只能将满身技艺倾泻在胡杨木上了。

丝绸之路的贵霜

(木雕龙头装饰家具腿/和田博物馆藏)

丝绸之路的贵霜

(连体双鸟纹饰木托架/和田博物馆藏)

丝绸之路的贵霜

(木雕人兽饰板/和田博物馆藏)

  • 沟 通 四 方

空间上,贵霜王朝疆域范围大致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半岛北部部分地域。地理原因,不管是东西还是南北方向的古代丝绸之路,恰恰都集中在这片地域内,宛若道路网络中的交通枢纽位置。同样原因,东西南北的各种文明都在这片地域交融,光彩纷繁。时间上,贵霜王朝的时代大致在公元1至4世纪。这一阶段,无论东方的汉王朝,还是西方的罗马,都是文明的发展期。这一阶段里东西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具有非凡的意义。

虽然历史容不得假设,但如果当时的贵霜对自己境域内多种文明和文化并非那么开放和包容,而是坚决地抵制和排斥,对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交流不是帮助推动而是阻碍抵触,那么亚欧大陆上的文明进程会是怎样的面貌?汉唐的文化繁荣局面是否还能存在?所以说,作为国家的贵霜历史也许并不那么显赫,但对人类文明进步来说,贵霜的意义巨大。

丝绸之路的贵霜

“丝绸之路”有关的不仅仅是古代中国,还有如“贵霜”一样重要的许多国家或地区。“丝绸之路”并不仅仅属于中国,它其实是属于整个亚欧大陆的。它是道路网,更是滋养亚欧大陆人类文明成长的血脉。了解和认识这样的“丝绸之路”,对我们将来的新丝绸之路建设有着现实的意义。

原题目:丝绸之路上的贵霜——关于“通衢之地”的几个关键词

丝绸之路的贵霜

丝绸之路的贵霜

哲学是教人思考与生存的智慧,是反思性的批判的思维活动,哲学提倡创新、重新认识。21世纪已不再是管理者的时代,而是领导者的时代,领导者的哲学素养是创造业绩的关键。新商联盟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在乌鲁木齐开设“管理哲学博士课程班”,旨在通过课程班这个载体搭建一个新疆政商界的高端交流平台,平台通过专家系统讲授、专题研讨、参观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共享儒商智慧,促进商业文明发展。2018年5月12-13日,“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哲学博士课程班”将在乌鲁木齐华瑞大厦17层会议厅进行授课。

一、课程主题

  《科学哲学与文化》

二、课程要素

课程时间:2018年5月12-13日

每天上午:10:30—13:30 下午:15:30—18:30

上课地点:乌鲁木齐华瑞大厦17层会议厅(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五星南路198号)

主办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新商联盟

承办机构: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

课程形式:演讲、讨论、项目合作洽谈与参观考察

参训代表:博士课程班学员、新商联盟会员、新疆MBA企业家协会会员、新疆各行业企业代表、新疆各大院校相关专家。

三、课程议程

※ 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延教授 做“科学哲学与文化”主讲

※ 主讲嘉宾与现场论坛会员互动交流

四、主讲嘉宾

刘孝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科史哲研究所所长,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德莱布尼茨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科学探索中心副主席,国际有机宇宙论学会主席,洛杉矶东方思想形态研究院首席专家,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学术委员,韩国中央大学亚洲心灵哲学研究所兼职教授,四种国际期刊编委;

丝绸之路的贵霜

(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延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科学与文明,哲学基本理论、莱布尼茨思想等;主持国内外课题10余项,目前在研的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莱布尼茨科学与文化著作编译暨研究》等;主要著述有《个体认识论引论》、《未来的观念》、《社会的科学》、《莱布尼茨科学技术哲学》等1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曾获省部科研教学一等奖6次,美法学术机构奖4次;曾在美德荷等国做访问研究,在哈佛、莱顿等欧美亚大学发表公开演讲20余场。


五、联系方式

地 址:乌鲁木齐市红山路16号时代广场D座23层

邮 编:830000

联系人:李中华 18016890504

电 话:(0991)2332500、2332511

传 真:(0991)2332526

新疆学系列研究(568) 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现代新疆研究中心发布

“新商联盟”由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发起成立,其目的就是为新疆的企业家群体搭建一个合作交流平台,包括投融资、项目合作、商业资讯、学习考察、管理咨询等服务。

我们以“团结合作,大同共赢”为宗旨,促进新疆企业成长。我们不断通过企业家这个群体传播正能量,建构新疆共识和国家认同,助推新疆和谐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