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選對靠譜基礎鏈項目「附」板塊內TOP10排名及分析

專業的行業新聞及深度報道,不容錯過

——————

進入正題之前,先帶大家複習一下基礎鏈:

基礎鏈板塊是具有不依賴第三方、通過自身分佈式節點進行網絡數據存儲、驗證、傳遞和交流的區塊鏈平臺的集合。

有的基礎鏈會因為自身擴展性的限制而衍生出分叉、側鏈或其他技術解決方案來彌補和完善基礎鏈本身的缺點和不足。

因為基礎鏈有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的特性,所以基礎鏈通常用於達成共識,解決信任問題、交易支付功能、智能合約以及為其他擴展功能應用提供平臺等等。

區塊鏈投資分析師認為,在基礎鏈板塊裡面,各個鏈之間的實現方式雖然不一樣,但正所謂殊途同歸,所要達到的目的和實現的功能上都有很高的相似度。那麼在項目實現功能宛如孿生兄弟的基礎鏈板塊,如何選對靠譜的基礎鏈項目呢?團隊的技術水平和職業態度才是重中之重,其次要看路線圖和研發進度,最後再看市場價格。

下面附上行業分析師——棗神整理的板塊內TOP10排名及分析,希望對大家擦亮眼睛,選對項目有所幫助。

手把手教你選對靠譜基礎鏈項目「附」板塊內TOP10排名及分析

第一名: BTC(比特幣)

基礎鏈簡介:

比特幣BitCoin是第一個去中心化,非普遍全球可支付的電子加密貨幣。

比特幣由中本聰於2009年1月3日,基於無國界的對等網絡,用共識主動性開源軟件發明創立。

比特幣是目前市場總值最高的加密貨幣。任何人皆可參與比特幣活動,可以通過稱為挖礦的電腦運算來發行。比特幣協定數量上限為2100萬個,以避免通貨膨脹問題。

比特幣是透過私鑰作為數字簽名,允許個人直接支付給他人,不需經過如銀行、清算中心、證券商等第三方機構,從而避免了高手續費、繁瑣流程以及受監管性的問題,任何用戶只要擁有可連線網際網路的數位裝置皆可使用。

比特幣本身有一定的侷限性,開發人員用分叉,側鏈等方式來彌補它的不足。

基礎鏈用途:

1.交易支付

2.保值

3.用於眾籌所接受的基準幣

基礎鏈評價:

比特幣的介紹和評價非常的多,也是大家一接觸幣圈就要了解的基礎知識,不再贅述。

儘管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比特幣仍然是加密數字貨幣裡的基石,由於它是一個通貨緊縮型的貨幣。

儘管目前的價格一直陰跌,長期來講,只要有需求存在價格趨勢仍然是上升的。

第二名:ETH(以太坊)

基礎鏈簡介:

以太坊Ethereum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臺。

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來處理點對點合約。

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間由程序員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後提出,大意為“下一代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應用平臺”,在2014年透過ICO眾籌得以開始發展。

截至2017年5月,以太幣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僅次於比特幣。

智能合約的提出和應用是以太坊最大的亮點,當然以太坊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因此有分叉和其他鏈上解決方案來完善它,而其本身也在不斷的升級。

基礎鏈用途:

1.交易支付

2.以太幣廣泛用於眾籌的基準幣

3.智能合約平臺

4.去中心化應用開發平臺

5.主要的區塊鏈項目眾籌平臺

基礎鏈評價:

第三名: ADA(Cardano)

基礎鏈簡介:

Cardano即Ada是開源的去中心化的基礎連,同時也是一個加密幣項目,通過使用加密技術,可以快速直接的轉帳,保證其安全性。

Cardano 的目標不是構建一個類似於以太坊——智能合約的協議,而是是構建一個分層次(清算層和計算層)的區塊鏈生態系統。Cardano 的代幣ADA在清算層流動,是Cardano 整個系統的基礎。

Cardano將在計算層提供智能合約,身份認證,消息通信等等功能,以方便開發者在此開發程序。Cardano還將運行分散應用程序或Dapps,服務將不是由任何一方控制,而是以區塊鏈方式進行運作。

這是從科學哲學開發出來的第一個區塊鏈項目,也是由主導的學者和工程師組成的全球團隊之設計和製造的唯一項目。Cardano的一項重大創新就是能夠架接用戶和監管需之間的平衡,進一步將隱私與監管結合。

基礎鏈用途:

1.交易支付

2.智能合約平臺

3.去中心化應用開發平臺

基礎鏈評價:

目前Cardano 完成了多層結構的清算層,發佈了主網絡和電子錢包,其他很多功能正在開發中。該項目一共有5個階段:Byron、Shelley、Goguen、Basho、Voltaire。

當前主要處於第二階段Shelley。ADA的價格也已經上漲了200倍左右,將來的走勢還需要看項目的進展情況,450億的最大供應量是制約其價格的一個因素。

第四名:NEO(小蟻)

基礎鏈簡介

NEO是由上海區塊鏈科技公司分佈科技開發的智能經濟基礎連項目,NEO提供去中心化網絡的基礎架構。所謂智能經濟就是數字資產、數字身份認證和智能合約的集合。

在NEO平臺可以使用Java和C++來編寫智能合約,讓普通的開發人員更加方便接軌。

基礎鏈用途:

1.交易支付

2.NEO代幣是有些項目的眾籌基準幣

3.去中心化應用開發平臺

4.智能合約平臺

基礎鏈評價:

國內非常成功的區塊鏈項目,價格也上漲了3000多倍。

如果在應用體驗上可以做得更好,NEO還是有機會追趕上以太坊現在的價格。

就目前的開發進度和使用體驗上來講,NEO還是不太能夠滿足用戶,總體來講前景是可觀的,我唯一有所期待的國內的基礎鏈項目。

第五名:EOS(柚子)

基礎鏈簡介:

EOS 為區塊鏈奇才 BM(Daniel Larimer)領導開發的類似操作系統的區塊鏈架構平臺,旨在實現分佈式應用的性能擴展。

EOS 提供帳戶,身份驗證,數據庫,異步通信以及在數以百計的CPU或群集上的程序調度。該技術的最終形式是一個區塊鏈體系架構,該區塊鏈每秒可以支持數百萬個交易,同時普通用戶無需支付使用費用。

基礎鏈用途:

1.企業級支付交易

2.EOS的代幣是一些項目的眾籌基準幣

3.智能合約平臺

4.企業級去中心化應用開發平臺

基礎連評價

我個人推薦過很多次EOS了,在此不再強調了。前幾天剛剛發佈了黎明3.0,更新頻繁進度穩定,WEISS又給了目前最高的B級評級。

將來的價格與預期在其長達一年的眾籌結束後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第六名:QTUM(量子鏈)

基礎鏈簡介:

量子鏈,即Quantum Blockchain,致力於打造基於互聯網的價值傳輸協議以及去中心化應用的開發平臺,旨在橋接區塊鏈世界與真實商業世界。

在量子鏈系統中,可以通過價值傳輸協議(Value Transfer Protocol)來實現點對點的價值轉移, 並根據此協議,構建一個支持多個行業的去中心化的應用開發平臺。

量子鏈致力於拓展區塊鏈技術應用,使普通互聯網用戶能感受到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並構建一個全新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開發者和用戶的生態系統。

在 Qtum 系統中,可以支持多個行業的應用需求。例如金融業、物聯網、供應鏈、社交和 遊戲、慈善、數字資產和股權等。

另外基於 Qtum 的智能合約和簡單合約,通過圖靈完備 的編程語言,可以實現更復雜商業邏輯的支持,並將支持更多的行業。

基礎鏈用途:

1.交易支付

2.QTUM代幣是一些項目眾籌的基準幣

3.智能合約平臺

4. 去中心化應用開發平臺。

基礎鏈評價:

量子目前也上漲了100倍左右,在眾多基礎鏈中也是潛力巨大的一個,目前有很多項目基於量子研發。

但是QTUM系統和錢包的使用體驗比較繁瑣,在用戶體驗上需要加強,總體來說長期看好。

第七名:VEN(唯鏈)

基礎鏈簡介:

唯鏈(VeChain)平臺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賬本型信息交互基礎鏈平臺。

通過 API 與應用層對接,把現實世界中的人、事或物數字化,實現信息的橋接起來。通過基於行業實際應用的智能合約,實現不同場景下的協同和價值轉移,從而將現實的商業世界映射到區塊鏈上。

通過跨平臺、跨企業、跨行業、跨國界的互聯協作,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為協作參與方提供信任共識。

基礎鏈用途:

1.交易支付

2.智能合約平臺

3. 去中心化應用平臺

基礎鏈評價:

唯鏈的價格也漲了有80倍左右。外加時不時的總會出一些新聞,炒作的成分多一些。

這個基礎鏈主要聚焦在與現實世界橋接這個功能上,具體還要看後續的發展,我個人目前對這個項目持觀望態度。

第八名:ICX(ICON)

基礎鏈簡介:

ICX,即ICON,是一個由各種獨立的社會以區塊鏈連接而形成的去中心化網絡。

在ICON裡任何參與者都可以計劃一個新的區塊鏈項目,而這新項目將與其他項目連接起來創造另一個新世界。

以此,區塊鏈ID、支付與交易等分佈式應用(Dapp)服務也可以被跨領域使用。

基礎鏈用途:

1.交易支付

2.智能合約平臺

3.去中心化應用服務提供平臺

基礎鏈評價:

ICX目前已經有了大概20幾倍的收益,作為韓國的基礎連項目,在與本國實體項目的對接中體現出了很多的優勢,前景非常明朗,在今年應該會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第九名:AE(Aeternity)

基礎鏈簡介:

Aeternity號稱新一代區塊鏈網絡,致力於解決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擴展性、隱私保護、交易速度上的固有缺點。

由德裔計算機科學家“以太坊教父”Yanislav Malahov與前Augur核心開發者Zack Hess、前Synereo核心開發者Jack Pettersson於2016年發起,聚集諸多顛覆性創新於一身,旨在重樹當今智能合約的底層協議。

Aeternity的技術亮點是圖靈完備狀態通道(State Channels)和去中心化預言機(Oracles),號稱歐洲以太坊。

基礎鏈用途:

1.交易支付

2.智能合約平臺

3. 去中心化應用平臺

基礎鏈評價:

第十名:HSR(紅燒肉)

基礎鏈介紹:

HSR是一種分佈式去中心化賬本系統,連接區塊鏈及非區塊鏈的分佈式去中心化賬本系統,具有雙重側鏈,同時兼容區塊鏈和DAG兩種分佈式系統。

它將成為所有塊鏈系統的連接點,允許價值和信息在不同的塊鏈系統之間自由基礎鏈用途。總量是固定的,總量無限接近 8400 萬。

基礎鏈用途:

1.交易支付

2.抗量子技術

3.橋接其他區塊鏈

基礎鏈評價:

HSR這個項目與之前創始人的所作所為差不多,像是一場鬧劇。沒明確的應用場景,概念和話題炒作成分太多。看項目看的就是團隊,有這樣一個不靠譜的創始人,希望大家對該項目要警惕。

——————

專業的行業新聞及深度報道,不容錯過

手把手教你選對靠譜基礎鏈項目「附」板塊內TOP10排名及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