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廢汽車回收新規將落地,如何避免“非必要報廢”?

近日,修訂版《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即將落地的消息頗受關注。根據最新消息,新版《管理辦法》主要在報廢車企業資質許可制度、報廢車零部件的未來走向及報廢車計價規定三方面做出了修改。從國務院已經發布的《國務院關於修改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和上述消息來看,我國政府將成立報廢汽車回收主管部門,進一步推進報廢汽車行業的體制改革。

報廢汽車回收新規將落地,如何避免“非必要報廢”?

據瞭解,《管理辦法》是在2001年6月開始實施,迄今為止,它已在我國汽車市場“服役”17年有餘。儘管修訂後的新版《管理辦法》尚未落地,但是毫無疑問,經過17年探索、實踐之後,新版《管理辦法》一定更為合理,且能更為有效地解決汽車報廢產業的現有痛點。從現有的相關信息來看,修訂後的《管理辦法》除了能夠促進資源合理利用、節約時間成本、減少碳排放之外,更能適應我國政府當下大力扶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來看,與汽車上的傳統零部件相比,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再製造利用率更高,從某些零部件的再生產性能來看,新能源汽車對再製造企業的利好更大。

除即將落地的新版《管理辦法》外,關於國三車等老舊排放標準貨車的限制及淘汰規定也牽動著廣大車主的心。自2015年“黃改綠”之後,國家有關部門對於車輛尾氣排放的標準越來越嚴格,各省各地市相繼出臺針對國三車等未達到新的排放標準的老舊貨車的限行及淘汰政策。2017年5月,杭州市出臺了國三車淘汰補助實施細則。同時從2017年9月21日起,北京將全面禁止外埠國三柴油車進入六環,到2019年,所有的國三車全天禁行。其餘各地也在逐步推進排放不達標國三車的淘汰限制政策。

報廢汽車回收新規將落地,如何避免“非必要報廢”?

面臨被強制報廢的風險,國三車主該怎麼辦?除了早日交易,對車輛進行減排改裝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目前,國內已經出現比較成熟的節能減排技術,如DPF技術、水助動機技術等對國三車及其他大排量貨車的改裝技術。相較於這些新的節能減排技術,降價出售國三車,不僅讓車主折本,車輛貶值,而且會在社會中造成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因此接受水助動機、DPF等新型減排技術成為當下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