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國僅59年出8位帝王的“劉宋王朝”之骨肉相殘

這是中國南北分裂割據局面的繼續,宋、齊、梁、陳四個短命的王朝,在南方大地一閃而過,相同的開始,相同的結局,歷史多次在這裡重演!


公元420年,劉裕廢掉東晉恭帝,自立為王 國號 宋,為了區別於趙匡胤建立的趙氏宋朝,史學家們把劉裕建立的宋稱為“劉宋”,劉裕就是宋武帝,這是南朝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政權。

立國僅59年出8位帝王的“劉宋王朝”之骨肉相殘

宋武帝出身貧寒,深知稼穡的艱辛,所以他廢除苛捐雜稅,讓百姓休養生息、發展生產,而且他崇尚節儉 不穿華服,為了扭轉東晉的衰頹之象,他加強皇權,削弱士族和地方豪強的勢力,另一方面則任用寒人掌管實權,處理機要和軍務。通過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政治、經濟有了明顯改善,只可惜,劉裕在位兩年就病死了!

劉裕死後,太子義符繼位,也就是宋少帝,但是他殘暴無道,後被輔政的司空徐羨之等人廢除並殺害!時任荊州刺史的劉義隆,被迎立為帝,史稱宋文帝。

立國僅59年出8位帝王的“劉宋王朝”之骨肉相殘

宋文帝在位30年,基本繼承了劉裕的治國方略,他改革內政、整頓吏治,南方出現了一個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發展的局面 史稱“元嘉之治”

與此同時,北方的北魏政權立足未穩,面臨著北部的柔然和西面的大夏政權的威脅,元嘉二十二年,盧水胡人蓋吳起義,北方各族人民十餘萬人起兵響應,蓋吳上書宋文帝,表達了北方人民對南朝援軍的殷切期盼。

立國僅59年出8位帝王的“劉宋王朝”之骨肉相殘

然而劉宋政權卻毫無作為,坐失良機,等到北魏平定起義,消滅柔然之後,元嘉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450年,在一個不恰當的時間,宋文帝選擇出師北伐,北伐過程中,宋軍主力王玄謨雖然戰敗,但柳元景率領的另一軍在西線取得成功,可宋文帝卻命令全線撤退!結果北魏太武帝趁勢南進,一度兵臨長江,撤軍時大肆殺戮,造成了空前的浩劫,元嘉之治不復存在!

宋文帝雖然深沉有謀略,但是為人好猜忌,劉義隆在位時,正是以其弟彭城王劉義康總攬朝政,劉義康權傾天下,為宋文帝所不容,最終難逃廢黜被殺的厄運!自此,皇族內部的衝突一一上演!發展到最後,宋文帝竟然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殺害!

立國僅59年出8位帝王的“劉宋王朝”之骨肉相殘

元嘉三十年,也就是公元453年,因為巫蠱之事,文帝想另立太子,結果太子劉劭先發制人,率兵夜闖皇宮,將文帝殺害,自立為皇帝。

劉劭因為弒父篡位,導致眾叛親離,武陵王劉駿乘機起兵擊破劉劭,繼位為帝 即孝武帝。

搶班奪權的宋孝武帝,先誅殺了鎮守荊州的叔父劉義宣,接著,又先後殺掉了自己的四個兄弟!尤其是因猜忌殺死劉誕時,竟然屠殺了廣陵城中所有五尺以上男丁,女子全部作為賞賜分給手下將領!

立國僅59年出8位帝王的“劉宋王朝”之骨肉相殘

由於骨肉相殘,立國僅59年的劉宋王朝,一共有八位君主,期間有三個皇帝被廢!幾乎每一次皇位更替,都伴隨著廢立之事和血腥的殺戮!

到其滅亡時,除了宋文帝第九子劉昶,及其後人因逃避禍亂投降魏國存世外,劉氏宗親再無倖存者!

在劉宋政權內亂不已之時,大權逐漸落到以軍功起家的,禁軍將領蕭道成手中,最後如同劉裕當年一樣,蕭道成於479年代宋自立,改國號為“齊”史稱南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