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何時才能有成熟的選秀?CBA的球員到底是如何進入球隊的?

Jalen22

CBA的情況跟NBA可以說完全不同,CBA的球員基本都是自己球隊的青年隊挖掘並培養出來的,一般CBA球員進入CBA的歷程大致上如下:進入體校參加訓練=》參加青年隊的試訓,通過試訓後進入CBA俱樂部的青年隊=》重重篩選後進入CBA俱樂部的二隊(部分CBA球隊有三隊)=》最終進入一隊(正式進入CBA聯賽,有些球員可能被送到其他球隊,北控今年打得極好的新秀許夢君就是深圳隊出來的)。

當然,也並非每個球員的路程都是一樣,例如遼寧隊的韓德君,就是進了遼寧青年隊,後來表現一般,離開了青年隊,最後進入武漢大學,在CUBA打出來後被遼寧隊的老闆看中了,又籤回遼寧了。還有像廣廈的胡金秋,15歲前都是普通學生,被挖掘後前往廣廈後才正式參加職業訓練,短短6年已經是CBA常規賽MVP的第二候選人了。

而NBA裡的美國球員(歐洲球員情況不同)基本都是從小就開始參加各個級別的校園聯賽,最終進入NCAA(現在高中生不允許參加選秀),然後參加選秀進入NBA。美國的校園聯賽建設非常之健全,而且基層教練水平也高,因此球員可以在校園內便可以培養出來。而國內籃球起步晚,校園聯賽水平水平依舊很低,目前只能依賴職業隊跟各省體育局來挑選苗子並組織青訓,培養出來的球員自然只能優先進自己的隊伍,不可能出來選秀。

所以,目前CBA的選秀也僅僅是處在起步階段,不過對於cuba的球員而言,也是多了一條進軍職業的道路,終歸也是好事,只不過還是要一步一步慢慢來。只有當校園籃球聯賽更加興盛以及成熟了,cba的選秀才能真正成熟


籃與球

做為在亞洲很有影響力的cba聯賽,年年都說選秀,但實際上有幾個能如願的選好所謂的秀呢?有幾支球隊去參加選秀抽籤呢?

大洋彼岸,全世界最頂級的籃球聯賽NBA,他們的選秀雖有一部分出色的國際球員,但主要還是以大學生為主的球員,每年的高順位新秀中,絕大多數都是大學生球員…

而在CBA,大學生球員則是選秀當中實力相對最弱的一部分,這其中的原因也已經非常明顯,中國體教分離的制度,成為體育與教育之間難以逾越的障礙,而這也直接造成中國青年籃球人才數的稀缺,受職業訓練的年輕人大多無法進入大學,而大學當中實力出眾的球員,難以達到職業球員的標準。

除了大學生球員之外,青年隊真正的優秀人才被俱樂部牢牢把控,這些有天賦有資質的青年才俊早早就被有人脈關係的球隊俱樂部所相中,根本不用到大學都已經受到正規的訓練和培養!港澳臺球員中也有實力出色的球員,但終究人才數量有限。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短時間內,CBA的選秀依然是履步艱辛。

在NBA,選擇優秀的潛力新人,通常被視作提升球隊實力的重要方式,但這顯然在現階段的CBA還很難實現。2016年的CBA選秀大會上,在挑選了球員的七支球隊當中,只有上海隊進入了季後賽,而上海隊選中後衛唐子豪,也只是按照中國籃協的規定履行正常的流程…

2017年的選秀大會中,從客觀實力上來看,無論臺灣的陳盈駿、周儀翔還是來自香港的惠龍兒,能夠進入球隊常規輪換,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想要真正改變球隊實力並不現實。

眼下的中國籃球,正處在改革當中,如何培養更多優秀的年輕人,早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正因為如此,CBA選秀也就有了更高的關注度,但如果想徹底改革好中國籃球,必須要改變體教分離的制度,對於這個制度的改革,必須要體育界和教育界這兩大部門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的把中國籃球變得更好,才能與國際籃球接軌…路遠,任務更重,為了中國籃球的未來,辛苦了~中國籃球的改革者!


文香武強

這幾年CBA所謂的選秀無疑是失敗的,也許那些上層人士想法是好的,學習西方先進制度,但是不符合國情的照搬很難有所作為。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會找不到幾個打球打的好的人嗎?答案很殘酷,真的很難找到。傳統式的教育制度和現在的社會形態註定一切。學校只注重文化成績,即便有一些體育生也是為了更好的升學。現實社會中雖然三百六十行早已擴展成幾千幾萬行,但是籃球依然不在大多數人的考慮和選擇中,並且普通人確實很難得到機會真正的以籃球為業。CBA何時才能有成熟的選秀制度?至少現在看起來遙遙無期,除非等到出現大的改革去改變現在的教育制度和人們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這些東西或許只能讓後人去見證了。現在CBA中的球員大多來自球隊內部的培養和體校中的選拔,憑藉某些關係進入的就不說了,沒有任何意義。


寒晗721

cba選秀是模仿NBA進行新老交替的嘗試,但是美國有成熟的大學體育聯盟,可以和職業聯賽進行無縫對接。而中國的模式和歐洲的模式比較像,歐洲不管足球還是籃球都是由梯隊進行人才輸送,職業球隊自己進行人才培養。cba要想學習美國模式就必須把大學籃球做好,中國已經有一定基礎的校園籃球體系,但是水平還不夠高,組織還不夠完善,氛圍也還需要更濃厚。如何搞好學校聯賽,使校園和職業實現無縫對接需要中國體育管理者、教育管理者、體育投資人、職業聯賽管理方共同努力。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很難實現直接由大學輸送人才,因為真正的有天賦的苗子基本都在職業青年隊,大學裡都是些專業隊淘汰下來的,或者是天賦不夠打專業的,只有極個別有挑戰職業的條件和基礎,所以必須要大力發展基礎體育教育,發展一大批體育實力極強的中小學,只有龐大的基礎源源不斷往大學輸送人才,使有天分的孩子能在校園裡茁壯成長,到那時cba梯隊就可以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放棄學業搞體育,職業籃球也不會愁沒有人才可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