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該學會的,是做一個能照顧自己情緒的人

人活著,情緒是不可避免的。

有情緒之後,第一步永遠是覺察,看見自己的情緒。第二步則是決定,自己要決定怎麼去照顧產生的那個情緒。

對於情緒,我們有如下幾種照顧它的方式:

① 延遲性發洩。

你最該學會的,是做一個能照顧自己情緒的人

② 昇華與競爭。

昇華就是讓情緒成為積極的一個動力。我們有的任何情緒,包括傷心、委屈、絕望、無助等,本質上來說都是一種攻擊。當情緒不能指向外界,就會反指向自己,攻擊自己。既然是攻擊,就應該讓它到有價值的地方去,昇華的方式就是把它規範到社會允許的範圍內,比如說競爭、發奮。

你最該學會的,是做一個能照顧自己情緒的人

③ 處理舊有的傷。

我們所產生的每個情緒,都不是單純的當下事件導致的情緒,都伴有著未處理的怨恨和委屈。每當有類似的情境出現,我們就會格外敏感,容易體驗到被拋棄、被忽視、被否定等感覺而產生情緒。這就像我們的身體,用力一按是會痛的,但是過度的痛了,肯定是有個結在那裡。因此每次的情緒也都在提醒你:對不起,你有舊傷沒處理。

你最該學會的,是做一個能照顧自己情緒的人

④ 每個情緒都有話要說的。

你在怎麼限制自己,潛意識在怎麼反抗,情緒都在一一提醒你。比如那個女孩的限制就是“照顧情緒就是發洩情緒”,而她是不允許自己那麼做的。事實上,每次對情緒的探索和修通,都是一次次的打破自己的限制的過程,這就是成熟的人格的基本特徵——不斷的成長。

你最該學會的,是做一個能照顧自己情緒的人

稍微總結一下,我們就可以發現,以上這些做法,其實就是把我們的注意力,從關注感受,轉移到如何更好解決問題上來。情緒的產生必然包含巨大的能量,我們能做的,不是過分的壓制,而是把它疏導到無害的地方去。這樣,情緒才能變成一種積極的能量,幫助我們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