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前一定要明白的一件事,不然就来不及了

01

一直想聊聊关于中年人的心理话题,因为,虽然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宝宝,但是桌上的日历不断提醒自己:要不要脸?今年已经是你的第三个本命年了。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他们独特的心理课题。

比如对20多岁的人来说,他们面临最多的问题是迷茫,不知道将来往哪个方向走。但是他们有一个优点,就是很容易满足。骑个单车在路上走都能骑出幸福感来,要是后面再带个小姐姐小哥哥之类的就更happy了。

而对于30多岁的人来说,他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则是:不开心。经过多年的打拼和积累,不论是感情还是事业,确实会得到很多。但是得到之后你会发现,这些并没有让自己变的多快乐。

物质和外在的成就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是它不会给人带来持续的快乐。

过年和同学聚会的时候,一位老同学说,曾经他也对生活有很多向往,觉得将来自己要取得多大的成就,或者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但是现在这些念头都消失了。他现在每天都要处理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琐事,感觉太累了。

以前他觉得难的是如何得到一样东西,现在才发现,最难的是如何维护好你所得到的东西。

35岁前一定要明白的一件事,不然就来不及了

02

表面上看,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累,是因为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其实,如果深入分析的话会发现,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的心理模式没有及时的转变。

但是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人一生中最迷茫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需要不断的去尝试,在探索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价值点。

这段时期我们遵循的是加法模式,一切能证明我们价值的事情,都会引起我们的兴趣,都想去尝试。假如运气比较好,各方面发展的很顺利的话,人就很容易陷入到一种积极错觉中,感觉自己好像是无所不能,可以掌控一切。

结果就是,步入中年以后,一个人的身上担负起了太多的事情和责任,每件事都想做好,这样就会耗费我们非常大的精力。于是就会导致两种后果:

一是疲于拼命,虽然能维持表面的幸福生活,但是心理的压力越来越大,感觉到麻木,感受不到快乐。

另一种是承受不住,原来的生活难以继续。这也是很多人步入中年以后工作遇到危机,或者家庭出现变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35岁前一定要明白的一件事,不然就来不及了

03

这样来看的话,我们的人生似乎钻进了死胡同。

当然,事情并不会真的那么悲观,问题还是有解决办法的。办法的核心就是:

把我们的心态从证明自己转到做真实的自己上来。

做真实的自己就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意识到自己不是超人,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做好。相反,要提醒自己,在非常多的事情上我们都是小白,都是做不好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做减法,逐渐减去那些对自己不重要,或者你不擅长的事情。从而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少数对你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来。

在人际关系上,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承认自己的不足,会改变我们与他人的相处模式。

当我们处于证明自己的心态中时,与人相处时很容易形成竞争,甚至是对立的关系。因为我们总想着征服别人,想展现出一种我强大,别人弱小的状态。没有人喜欢被征服,更没有人喜欢被压制,所以很容易引发冲突。

此外,为了证明自己的影响力,或者体现自己的存在感,我们不断扩充自己的社交网络。比如我们会加入到各种各样的群里,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朋友圈里有好几千人。这些看似很强大,但是经常联系可能就那么三五个人。其他绝大多数的人,只是安静的躺在自己的通讯录里而已。

35岁前一定要明白的一件事,不然就来不及了

而当我们看见真实的自己时,就会放弃在一些无谓的事情上和别人比较。你就是你,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别人做的好也罢,不好也罢,并不能改变你什么。人与人之间除了竞争和征服,还可以做到并行不悖。

因为不需要证明自己,所以我们也不需要太多的无用社交。这就像去餐馆吃饭一样,重要的不是去过多少餐厅,而是能否吃到你最想吃的菜。

做真实的自己,就是学会给自己做减法,把精力放在自己真正喜欢和在意的事情上来。而且,只有你真正喜欢,真正感兴趣的事,才会给你提供持续去做的动力。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从麻木的感觉中挣脱出来,重新找到自己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