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願意放棄年薪幾十萬的工資而去考公務員?

網友一:

公務員的工作儘管會因為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工作量,除了那些特殊比如公安等,咱們老百姓一般理解知道的公務員的工作是穩定有規律的,也不會有大的競爭壓力,錢不太多但是也不是太少。女兒的同學在北京的不少,收入比她多但是平時很忙,象她這樣週末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的不多,加上優秀的人太多不努力就會落伍,幾乎不能放鬆自己,生活節奏太緊張,工作壓力太大,我想有的人想放棄高薪也很正常。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追求,老百姓好說圖了這兒樣,就別圖那兒樣。選擇什麼職業都無可厚非,人生就是如此有的選還是不錯的,沒法選則不也是很無奈嗎?

為什麼有人願意放棄年薪幾十萬的工資而去考公務員?

網友二:

現在一說考公務員,就趨之若鶩,人頭湧湧。有的公務員崗位竟有上千人去考一個位置。甚至有人願意放棄幾十萬的年薪,放棄自己在私企奮鬥多年的管理職位也去考公務員,為什麼這麼多人去考公務員,甚至不惜放棄這麼高的年薪去考取更低收入的公務員呢?看起來匪夷所思,實則不然,讓我們來看看公務員有什麼魔力可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穩定性應該是大家願意去考公務員的一大原因,這個穩定性不單單是收入的穩定性方面,更是工作的穩定性方面,雖然有些人在私企收入幾十萬一年,但是私企的不穩定性,甚至行業的不穩定性,都使得這幾十萬的年薪的工作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的因素。大部分私企又缺乏健全的制度和保障,中高級的管理人員,雖然看似年薪不錯,可是榮辱就在一線間,說哪天被人炒了,就什麼都沒了。所以這幾十萬的年薪的含金量對比公務員這個位置,從穩定性和長遠性來講,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網友三:

公務員的社保醫療完全可以保障,特別是醫療,作為年薪幾十萬年薪的私企高管,卻無法有這樣的待遇,先不說醫療費用的問題,就算遇到了疾病或者意外,幾個月的修養,私企高管很可能就丟掉了自己的工作了。而公務員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

論社會地位,私企高管比不如公務員,就不是一個量級的比較。公務員是政府體制內的工作人員,公務員是會得到普遍的社會認可和尊重的。在某些方面,甚至私企老闆的社會地位都不如公務員。這個也是金錢都無法實現的尊重和自豪感。

為什麼有人願意放棄年薪幾十萬的工資而去考公務員?

網友四:

如果一個人願意放棄年薪幾十萬的工資去考公務員,他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此人能力很強。一個人的收入代表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當下能夠做到年薪幾十萬,那此人在職場上的能力自然不會差。

第二,此人不缺錢。幹公務員想發財,已經寫入了刑法,如果一個人想通過做公務員發財,除了貪汙受賄,那沒有別的渠道可言,這是鋌而走險的行為。公務員的工資待遇是非常普通的,所以此人辭掉年薪幾十萬的工資去考公務員,那可以判斷出,他不缺錢。

第三,此人有更遠大的想法。在我國,只有公務員具備行政職能,具有行政權力,所謂走仕途,就只能幹公務員,一個人年薪達到幾十萬,本來就不是個笨蛋,放棄年薪幾十萬的工資去考公務員,自然有他更長遠的打算——走仕途之路。

網友五:

公務員哪裡好呢?起碼在生病的時候不會被辭退,即使剛入職就申請孕假也不會被說,最重要的是長假回來後,自己的崗位不會被頂替。

就我身邊一些在國企、事業單位的朋友反饋,他們最好的一點在於保障上。租房有單位安排便宜實惠還補貼,吃飯可以在食堂也算經濟,生病除了保險外還有基金、工會的探望款……在民營企業,這些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有人願意放棄年薪幾十萬的工資而去考公務員?

網友六:

公務員是個鐵飯碗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大家的印象裡,並且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哪怕最常見的相親中,一個月入5000的公務員也比一個月入20000的程序員吃香的多。畢竟在大家眼裡公 務 員就是高工資高福利高待遇的象徵,基本上是人人羨慕,說出去也是備有面子的。

其實考公的理由千千萬,總結下來還是就兩個字:穩定。當然趁年輕且有機會報名去拼一把是沒有錯的,考公這條路要比高考難得多,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經歷不亞於高三一整年的折磨,不過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