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打過NBA經歷的球員,來中國打球也不好混了?

夢迴高老莊

不完全是,有很多在NBA不如意的球員來到CBA之後都能夠重獲新生打出身價,再次重返NBA,有些NBA球員則是來到CBA之後心理落差太始終沒能打出來,甚至沒打幾場就被CBA裁員,回NBA就更不可能了,所以NBA邊緣球員想要來CBA打球還是要考慮清楚。

在CBA打過球的前NBA球員有麥迪、比斯利、勞森、馬布裡、JR史密斯、鳥人安德森、穆迪埃、弗朗西斯、阿爾斯通、斯科拉、阿里納斯、布澤爾、布魯克斯、慈善世界和平、約什史密斯、威爾森錢德勒、斯威夫特、威爾斯、哈靈頓、奧登大帝、肯揚馬丁、易建聯、哈里森、施耐德、辛格爾頓、布朗、莫里斯、桑普森、楊、布恩、詹姆斯、瓊斯、奧布萊恩特、戴維斯、格文、莫伊索、杜比、克里坦頓、死神帕克、拜納姆、迪奧古、布拉切、古德洛克、哈達迪、布朗、等等。

眾多NBA邊緣人都來過CBA淘金,其中火箭幫最為出名,來CBA打過球的火箭幫也最多,據不完全統計來CBA打球的前火箭球員至少達18+以上,其中14+位以上都與姚明做過隊友,基本上每一支球隊都有來過NBA級別的外援除了八一之外,八一都是軍人出身的球員。

像馬布裡在CBA過去一段時間內打的風生水起,帶領北京首鋼3次奪得CBA總冠軍並且拿下中國綠卡還當選北京市榮譽市民,北京還為其建造雕像,像弗朗西斯這位火箭前老大來到CBA北京首鋼則沒打幾場球就被裁掉,而且來過CBA打球的這部分前NBA球員對於CBA聯賽也是褒貶不一,有些則在回國之後讚揚CBA,有些球員則不習慣中國的飲食或者中國文化對於中國沒有什麼好感。


小米體育

我覺得這個分人,再一個就是看這些NBA球員是否能適應中國的聯賽並不是所有的NBA球員,來CBA都能獲得成功。原因如下:

1.超級得分手來CBA更容易成功

比如遼寧隊的外援哈德森,新疆隊的外援布拉徹以及上海隊的外援弗雷德特。他們就是球隊大腿一樣的存在。他們具有很強的實力,在CBA具有以1打2甚至1打3的能力。與NBA相比,CBA的防守強度會差一下,得分能力強的外援可以把自己的得分強的優勢放大。所以球隊小外援的選材標準就是是否是一名得分高手。身體素質也許可以稍微差一些,但是技術一定要好,最好有一定的遠投能力。

藍領性防守悍將球員在CBA是不容易成功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泰斯特,阿泰曾經隨湖人隊獲得過NBA總冠軍,但他的進攻以無球進攻為主。到了CBA,對手的外援不一定直接和阿泰對位對上,(阿泰是小前,CBA的外援一般是一個後場和一個內線,小前成功的很少)阿泰的防守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進攻端持球進攻能力有限,國內其他球員也指望不上(能指望上也不用籤他了)而且,阿泰這種身體素質爆棚的球員在職業末期,身體機能下降的比較明顯,引以為傲的優勢已經不見了,來CBA失敗幾乎是可以預見的。

當然如果在超強的得分能力背後有一定的組織能力,那就更棒了。比如馬布裡在北京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率隊奪冠。比如山東的前外援杰特,也是進攻和組織一肩挑。注意得分能力是基礎,組織能力是贈品的,光有組織能力是不夠的。如果隆多在NBA打不下去了暮年來CBA,我該打賭他也不會成功的。因為他的得分能力不是超級得分手的級別。

2.職業生涯暮年來CBA闖蕩

一些NBA球員,隨著年齡增大,傷病增多,在NBA無人問津時,選擇來了CBA。然而,他們被NBA放棄不是沒有原因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麥迪,麥迪巔峰時期在NBA大殺四方。他的天賦讓人驚歎,但是受到傷病的困擾,他的職業生涯逐步走低,逐漸無球可打。來CBA後,有位教練就說過,麥迪這個身體肌肉和他巔峰時期,差了好幾個檔次,NBA那麼先進的球探,那麼專業的教練並不是眼瞎不用麥迪,而是麥迪的實力確實已經無法勝任一起輪換陣容的角色了。這裡我們不談麥迪為什麼會淪落。我只想來這裡打球的NBA球員,很多都不是生涯最佳狀態來這裡,如果是巔峰麥迪,虐遍CBA肯定是妥妥的。但是換成暮年麥迪,雖然他的表現也很不錯,但是他已經不是那個無所不能的麥迪了。

3.對CBA聯賽瞭解甚少,把困難想的太簡單

大部分前NBA外援來CBA錢,對CBA瞭解有限。他們以為自己可以在這裡大殺四方。CBA聯賽也是世界範圍內成功的聯賽。對他們來說,東方這個神秘的國度有很多需要他們適應,比如飲食,球隊活動習慣(動員會,總結會比較多,當然還要與各種領導打交道)這裡的酒文化,以及其他都需要適應。外援需要融入這裡的環境,與隊友建立起信任。你要知道隊友的打球習慣,雖然隊友打球可能跟你差了很遠,但是你依然要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你需要把球以舒服的方式傳給隊友。一個人很難一打五打敗一隻球隊的,畢竟來這裡的不是NBA當紅球星,而是一些邊緣人物,他們沒有那種級別的統治力。


懂個球的小刀刀

曾經在NBA叱吒風雲的明星球員,有一些來到CBA之後,最終卻是失敗收場,比如說阿泰斯特,比如說麥迪。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一定要清楚,那時候加入CBA的明星球員已經是日落西山,垂暮之年。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競技能力,以及拼搏精神都遠遠不及當年。來到NBA,只是想再延續一下自己的運動生涯,另外來到中國賺一大筆錢。



其次,他們也像中國人加入NBA一樣,有文化習俗和語言溝通上的不暢。另外中國社會的人情世故,還有CBA的籃球規則,都有很大的不適應。所以很少有像馬布裡一樣成功的外援。



最後,他們在NBA已經習慣了身邊和他一樣有超級能力的隊友,來到CBA之後,他們才發現,很多時候也是無能為力。在NBA,他能一次寫意的傳球,成為一個妙傳!而來到CBA和身邊的一些隊友配合,一個頗有創意的傳球可以成為一個失誤。越打越沒信心,越打越沒有興趣。


泉說體育

我個人感覺,因為他們有的心高氣傲,還有的就是為了工資打球,有幾個像老馬那樣的外援。還有的就是為了能從反aba,藉助我們的聯賽,希望我們的聯賽能辦的越來越好,外援來真正的打比賽,愛上我們的聯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