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一線」網貸欠款被執行 面臨拘留立即還

「执行一线」网贷欠款被执行 面临拘留立即还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上貸款也遍地開花,無須抵押或面審,通過手機就能借錢,成為大部份人貸款的第一選擇。不過,借錢太容易,對於某些喜歡衝動消費的人來說,卻不是一件好事。最近,被執行人小曾攤上“事”了,被網貸公司申請仲裁併強制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小曾還和執行幹警玩起了“失蹤”。欠款雖不多,但小曾卻拒不履行仲裁生效的裁定,執行幹警立即決定對小曾進行拘留,下達拘留決定書後,小曾迫於法律的威嚴,於5月29日立即履行了還款義務,該案成功執結。

衝動的網貸 “天真”的攤上官司

家住勐臘縣勐侖鎮的小曾於2017年7月2日通過新疆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居間簽訂了《借款協議》,約定借款本金總額為876.58元,借款期限為15天,借款期限內年利率為11.2%。同日,申請人與被執行人對還款時間,利息及逾期利息作出約定。借到錢15天后,小曾未按照約定還款,而是馬上換了電話號碼,天真的認為網貸公司找不到自己就不必還錢了。孰不知網貸公司已於2017年8月18日向湛江仲裁委申請仲裁,根據仲裁協議的內容於2018年2月5日向西雙版納中院申請強制執行。

承諾當兒戲 司法拘留不兒戲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執行幹警立即前往被執行人小曾家中調查,但未找到小曾。經過一番折騰,幹警終於取得了小曾的新電話號碼,聯繫上了小曾本人並依法向其送達了強制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要求其儘快履行還款義務,小曾承諾4月份工資發放後一定還款。約定履行期到後,執行幹警再一次聯繫小曾,他卻以各種理由推託拒不履行,隨後玩起了“失蹤”。5月28日,法院擬決定對小曾採取拘留措施,當拘留通知送達小曾家時,小曾和家人都慌了神,迅速籌款,全額履行了還款義務。考慮到被執行人認識錯誤的態度和悔過表現,法院決定對小曾解除拘留。

法官警示

近年來,在商業銀行信貸日益偏緊的背景下,新興的網貸模式讓借、貸雙方通過互聯網平臺對接,建立借貸關係,一方獲得資金支持,另一方獲得利息收入,但網絡貸款的風險不可忽視:

一是產生高額的罰息。網貸平臺的各項費用要比銀行貸款高一些,借款人在和金融平臺簽訂合同之後,一旦逾期未還,從逾期的第一天開始計算貸款逾期的罰息。逾期所產生的罰息相當高,因此借款人一定要按照還款的時間及時還款。

二是影響個人徵信。借款人如果出現逾期未還的情況,個人信息會出現不良記錄,今後再向銀行申請貸款將很難通過。三是承擔法律後果。如果借款人長期逾期未還,網貸公司即可申請仲裁或向法院申請訴訟,根據判決結果或仲裁裁定書的結果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借款人將承受相應的法律後果。

「执行一线」网贷欠款被执行 面临拘留立即还

西雙版納州中級人民法院 唐永瓊

「执行一线」网贷欠款被执行 面临拘留立即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