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超級電梯”——向家壩升船機建設技術難點,瞭解下?!

向家壩升船機是眾多建設者智慧的結晶,在建設過程中克服了諸多技術難題。今天,小微君帶你一起了解下。

金沙江“超級電梯”——向家壩升船機建設技術難點,瞭解下?!

攝影:高峰

主體結構技術難度大

向家壩升船機土建結構形式、受力及邊界條件異常複雜,且建築物規模巨大,技術難度大。

升船機塔柱結構高達138米,支撐著船廂垂直升降114.2米,這樣的提升高度及工程規模,在國內外升船機史上可供借鑑經驗很少,升船機土建施工技術難度可謂“超常態”。

面對上述難題,升船機建設者提前考慮各種方案及應對措施,先後組織開展了

塔柱施工期變形仿真分析;

塔柱結構混凝土施工方案與施工程序;

溫度控制措施、施工期塔柱變形分析等關鍵技術難題的研究。

成功解決了在狹小場地下的超高層薄壁大體積混凝土建築物施工精度和快速施工難題,有效控制了塔柱變形對設備安裝精度的影響。

金沙江“超級電梯”——向家壩升船機建設技術難點,瞭解下?!

攝影:高峰

此外,筒體頂部高程393米連繫梁跨度大,臨空面多,施工難度大。現場採用

外懸式鋼桁架方案;

頂部現澆平臺板採用"預製板+現澆板"的結構型式,

順利完成了施工。

設備安全可靠性要求高

如果說土建結構是支撐著升船機的骨骼,那麼機械、電氣設備便是升船機運動的肌肉和器官。

升船機機械及電氣各個系統設備是一整套複雜的系統,各系統相互配合,確保升船機安全可靠運行。向家壩升船機採用的是很安全的“長螺母—短螺桿”鎖定裝置,對運行安全起到直接保障作用的是事故安全機構和螺母柱。

船廂升降運行時,當船廂遇到水位超標、地震等不平衡或異常情況時,驅動系統將接收到信號停止動作,與船廂同步運行升降的事故安全機構短螺桿也將停止轉動,逐步鎖死,船廂此時就牢牢固定在螺母柱上,從而保證了船廂的安全。

向家壩升船機已完成安全機構載荷試驗和動作試驗等兩個極端工況試驗,經試驗驗證表明:在極端情況下事故安全機構相關零部件的機械強度以及自鎖可靠性是滿足安全要求的。

雖然有事故安全機構的保障,但打破升船機的平衡狀態,仍是一件十分危險的工況。因此,如何始終保持船廂處於水平狀態,是一項十分關鍵的技術。

金沙江“超級電梯”——向家壩升船機建設技術難點,瞭解下?!

攝影:劉亦辰

向家壩升船機

採用4臺250千瓦的電機驅動,帶動小齒輪轉動,實現船廂上下運行,4個驅動點之間時刻保持高度同步,從而保證了船廂在運行中始終處於水平狀態;

在升船機啟動、運行、停機各個階段嚴格按照平滑的速度曲線運行,減少了振動,保證了船廂的平穩。

在應急情況下,向家壩升船機設有迅速疏散設施,並與各高程應急疏散通道連接,船上人員可以通過疏散通道迅速離開升船機。

工程施工精度要求高

升船機金結設備安裝精度要求高,為保證安裝精度

現場從測量方案入手,建立了升船機測量專用控制網和局部控制網,為塔柱澆築和金結安裝提供可靠測量精度;

第三方測量單位還在監理驗收基礎上對關鍵安裝單元進行抽查複驗,為工程精度提供進一步的保障;

制定併發布了數十項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為施工驗收提供依據;

加強各個工序轉換驗收,將施工誤差對精度的影響降到最小。

金沙江“超級電梯”——向家壩升船機建設技術難點,瞭解下?!

攝影:代順娟

設備製造技術要求高

升船機關鍵部件齒條、螺母柱全部採用高強度鑄鋼鑄造而成,

對齒條、螺母柱鑄造後晶粒度及內部缺陷、熱處理後硬度、尺寸變形、裂紋等都有嚴格的要求,這對單節長度分別達3.584米、4.48米,單節重量均超過12噸的齒條、螺母柱製造技術是一項頂級的考驗。從鑄造、調質、熱處理、機加工、齒條表面感應淬火等,都是技術難度超高的課題,三峽集團在組織國內相關廠家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終於攻克了這些難題。

設備尺寸精度要求也很高

為避免熱脹冷縮對設備尺寸精度的影響,設備所有尺寸的驗收均需換算成氣溫18.4攝氏度時的尺寸;

齒條、螺母柱出廠前還需在廠內進行預拼裝,為保證拼裝後精度合格,要求相鄰佈置的3至4節作為一組進行拼接,每組預拼裝的最後一節應參與下一次的預拼裝,以達到拼裝狀態的連續性;

拼裝後在每節固定位置做好定位標誌,現場安裝時就是對廠內拼裝狀態的一個還原。

金沙江“超級電梯”——向家壩升船機建設技術難點,瞭解下?!

攝影:高峰

除齒條、螺母柱外,升船機設備還有船廂結構及機械設備、閘首金結設備等,這些設備或結構複雜,或製造加工工藝複雜,或精度要求很高,或製造尺寸、重量超大,無一不是對重大裝備研製技術的挑戰。令人鼓舞的是,這些設備除鋼絲繩組件、驅動系統個別設備等進口外幾乎全部實現了國產化製造。

可以說,向家壩升船機的建設,是在三峽升船機基礎上對國內重大技術裝備研發、生產的再次促進,對重大裝備行業“中國製造”水平的整體提升具有較明顯的帶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