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技術流"的奇瑞賣車賣不過"網紅流"吉利?

倘若只是擦肩

“技術流”奇瑞為什麼賣不過“網紅”吉利?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


的確,作為我國曾經的家用車老大及先驅者,奇瑞有過輝煌。奇瑞是目前為數不多具有整車研發製造實力的自主品牌,而且還是國內唯一可以自主生產變速箱的企業,很多奇瑞粉在談到奇瑞時都會說出一句話:奇瑞的三大件可靠。

但就是這麼一個手握技術的理科男,如今卻退居到自主二線品牌的行列,老大旗幟被吉利奪去,連老二、老三的地位也被長城、長安搶佔。


現在的奇瑞和吉利,就是典型的“國企”和“民企”的差別,奇瑞的成功造就了它的輝煌,同時也讓奇瑞躺在了功勞簿上。對技術的痴迷讓奇瑞失去了對市場的嗅覺,多年車型的不換代,外觀內飾設計美的滯後,讓奇瑞逐漸走向了閉門造車的道路。


最典型的就是自主品牌的第一款SUV——瑞虎,當年的銷售霸主,同時也是個十年不換代的主。

反觀吉利這十年的發展軌跡就可以看出,吉利已經不滿足於國內市場,不滿足於只在自主品牌中廝殺,它對市面的敏銳度要遠高於奇瑞。利用全球金融危機的契機,成功收購沃爾沃乘用車,開始佈局並逐步提升品牌力及產品力。


在經過幾年的鋪墊與合作之後,成功打造出一個全新的自主高端品牌——領克。

而奇瑞要比吉利更早推出它的合資品牌車型——觀致,正如剛才提到的,奇瑞的“閉門造車”讓它失去了應有的市場敏銳及判斷。


糟糕的車型定位與產品銷售佈局,一個毫無鋪墊就橫空出世的觀致,讓奇瑞深陷百億虧損的泥潭不能自拔,最終不得不忍痛割愛將其賣給了寶能。

產品車型之間的內耗也是奇瑞目前存在的一大問題,俗話說:“多生孩子好打架”。

目前奇瑞在售的燃油車有11款,新能源車有4款,而最火爆的SUV領域,奇瑞的車型就達6款,的確覆蓋了所有價格區間,卻造成每個區間都有自家車型在競爭。


想學哈弗H6豐富的產品力,但SUV早已是哈弗的天下,加上外觀內飾不符合大眾審美,銷售不佳也就在所難免。

而吉利的車型價位區間都有比較明顯的間隔,無論消費者買哪個價位的車型,吉利基本只有一款給你選擇,相似車型之間形不成自相殘殺的局面。


翻開奇瑞的高層管理履歷你就會發現,奇瑞這十來年在高層管理的頻繁換人,讓整個企業沒有一個核心的發展思路與凝聚力。政策的三令五改,核心位置人員的頻繁變動,讓整個團隊從上到下都無法形成足夠的戰鬥力。

企業如此,被打擊的自然是下游的經銷商,奇瑞這幾年多次出現降價也賣不動的局面,而頻繁降價本身,就是對品牌力的嚴重打擊。


再加上競爭對手趁機對奇瑞的各種打擊、傳播,“謊話說一千遍就是真理”,縱使你有渾身技術,也擋不住潮水般的口水。

現在人們的購車理念依舊是不看你背後的技術多麼牛逼,看重的是產品影響力、審美、口碑以及價格定位,要不然這幾年以自主品牌占主導地位的SUV市場,也不會給寶駿、傳祺、眾泰這類企業帶來飛速的發展。

關注壹車熱評,這裡可以瞭解到更多的汽車知識及推薦!


壹車熱評

題主說到這個問題,確實是這樣,談到中國品牌,首先提起的都會是長城、吉利和長安這三大家,曾經的“四大自主品牌”裡面,唯獨奇瑞逐漸沉寂了。奇瑞汽車在輿論裡面日漸低調,是奇瑞已經失去自主“老大哥”地位的真實寫照。

成立於1997年的奇瑞汽車,從1999年下線第一輛汽車到2007年第一百萬輛汽車下線,用了不到10年,並且打造了奇瑞QQ、風雲和瑞虎等經典暢銷車型,產品覆蓋了轎車、SUV、MPV、商用車,奇瑞也成功蟬聯過近十年的中國自主品牌銷量冠軍。不過從2009年後,奇瑞汽車的銷量可謂是跌宕起伏,逐漸丟掉了榜首的位置,甚至在其他中國品牌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出現了負增長。直到今日,奇瑞仍舊沒有緩過氣來,面對吉利、長城這兩個曾經的“手下敗將”,似乎是無從招架。曾經的大哥奇瑞何以淪落至此?

一切的轉折點似乎都可以追溯到2009年。2009年,不滿足於現狀的奇瑞想要讓增長的數字更加好看,步子要邁的更大一點,於是奇瑞走出了“多品牌”戰略這一步,由原來的奇瑞單一品牌擴張為開瑞、奇瑞、瑞麒、威麟四大品牌。

在此之前,奇瑞的產品定位和佈局都非常清晰,依靠QQ、旗雲、瑞虎和東方之子四款產品征戰天下,在實行“多品牌”戰略之後,奇瑞的品牌定位變成奇瑞轎車CHERY(轎車、SUV)、開瑞汽車KARRY(微車)、威麟RELY(商務車、純越野車、大型載人客車、專用車)、瑞麟RICH(高端品牌)四大塊。沒錯,奇瑞其實早就已經推出高端品牌了,比WEY和領克都早,“第一個吃螃蟹”的也不是觀致,而是奇瑞多品牌下的產物瑞麒。

長城汽車在SUV層面早已經獨立了哈弗品牌出來,如今的哈弗也可以光明正大地稱自己為“中國市場SUV領導者”。在高端品牌層面,長城汽車推出WEY目前得到了很好的市場反響,上市幾個月的VV7銷量喜人。吉利汽車推出的領克也已經搶到了足夠的眼球。吉利和長城這兩家的多品牌都收益不錯,更早涉足的奇瑞為何就不行呢?

觀察長城和吉利兩家:長城哈弗在SUV銷量地位牢不可破以後再獨立,在哈弗也得到了幾年的認可以後再推出WEY;吉利汽車則在收購沃爾沃,吸引技術推出驚豔的博瑞、博越、帝豪等產品,影響力和品牌力大增之後,才敢推出領克品牌。

當年的奇瑞汽車,儘管已經是銷量冠軍,並且銷量逼近了大眾、通用等合資企業,但是其產品集中在10萬以內車型,出了10萬的車型基本沒有銷量,恰好是搶了合資品牌的一個真空,品質和口碑根本還沒有建立起來,核心競爭力是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奇瑞實行的多品牌戰略實在是太草率。

所以可以看到,儘管有四大品牌,但是奇瑞四大品牌下的車型出現了高度的同質化。實際上,奇瑞汽車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研發資源和營銷資源兼顧四大品牌,導致新的品牌知名度不高;車型之間的相似性,又讓四大品牌拉不開區別,都擺脫不掉奇瑞的低端印象。

吉利汽車曾經也走過多品牌戰略,不過幸運的是,吉利高層很快意識到多品牌戰略的問題,及早迴歸了一個吉利。奇瑞汽車則在飄搖四年後的2013年才回歸一個奇瑞。在疆哥看來,“多品牌”戰略本身沒有錯,錯在的是一個時機,在自身實力和影響力都尚未足夠的時候,實行了多品牌戰略。“一失足成千古恨”,奇瑞汽車在多品牌方面折騰的時候,最致命的還是錯過了國內的SUV紅利。正是在奇瑞多品牌期間,哈弗H6高歌猛進,奇瑞的SUV產品瑞虎明顯已經招架不住。

奇瑞犯下這樣的過錯,根本原因在於其急功近利。至今,奇瑞汽車似乎還沒有吸收到足夠的教訓:在奇瑞宣佈迴歸“一個奇瑞”同年,奇瑞就迫切讓和以色列人合資的觀致上市了價格高調的觀致3,第二年即2014年,奇瑞又再次搞出了一個至今半死不活的凱翼汽車。

相比凱翼汽車,觀致似乎更讓我們揪心。投資超過60億元人民幣、清一色高標準團隊配備的觀致汽車在觀致3上市初期的確得到了一大片喝彩聲,不過隨後關注和銷量都一同沉沒了。觀致汽車不僅沒能為奇瑞力挽狂瀾,反而對走入困境的奇瑞推波助瀾。

不管結果如何,觀致汽車是奇瑞合資模式的初次嘗試。最初奇瑞擁有觀致55%的股份,屬於第一大股東,後來卻與合資方以色列集團公司對半分,奇瑞在觀致的問題上不可能像長城對於WEY那樣一家獨大。這個帶著國際範兒的中國品牌的產品力雖然不差,卻因定價過高、渠道擴張緩慢使其始終處於虧損的狀態。

在觀致汽車之後,奇瑞又宣佈與路虎合資,結果在合資的過程中仍舊失去了主導權,淪為路虎的代工廠,比如在國產極光的定價上,任由外方盲目定價,結果是銷量遭遇重挫,最後不得不調價,品牌形象嚴重受損。底子好的奇瑞的運氣也很好,能找到以色列集團公司和捷豹路虎這樣優質的合資方,不過奇瑞旗下的兩家合資公司都沒有表現出應該有的銷量水平,奇瑞在合資模式上似乎還是要好好向吉利汽車學習。

在過去的幾年裡面,奇瑞為了各種與造車無關的事情花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奇瑞宣佈要靜下心來踏實造車之後,奇瑞的確出現了一些優秀的產品。在中國品牌裡面,奇瑞的發動機和底盤等技術儲備可以算是一流,不過這些算上是優秀的產品並沒有讓奇瑞重回巔峰。以奇瑞最新的拳頭產品艾瑞澤系列為例,奇瑞如今已經擁有艾瑞澤3,艾瑞澤5和艾瑞澤7三款產品,全部都是緊湊型車,原本奇瑞的野心是想通過三款車型吃完5萬到10萬元轎車的所有細分市場,不過奇瑞在多品牌戰略時期犯過的錯誤依舊沒有改過來,艾瑞澤產品之間的定價和定位因為一款艾瑞澤5而變得模糊不清。艾瑞澤5的價格橫跨了艾瑞澤3到艾瑞澤7的價格區間,這直接導致在三款緊湊型車中,艾瑞澤5變成了最有性價比的那一款。從銷量也可以看出,艾瑞澤5保持月銷量近萬,而艾瑞澤3和艾瑞澤7的銷量寥寥無幾,幾乎沒有存在的意義。

奇瑞汽車在錯誤的時機走了錯誤的多品牌戰略,這是奇瑞汽車永遠的痛,這背後不僅僅是奇瑞在一個戰略上的失誤,更多是奇瑞人在產品定位定價、市場需求的功夫上落後對手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如今,奇瑞同樣看到了高端SUV的契機正在來臨,因此在前段時間舉行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首發亮相的全新EXEED TX就是奇瑞踏出去的第一步。作為奇瑞3.0產品,代表奇瑞向新的動力系統、拓展新的領域發展。

如今的奇瑞已經失去了自主大哥的地位,也失去了再來一次四年調整的資本和底氣,奇瑞想要涅槃重生,還是需要重新學習一下怎麼打造統一的品牌形象,怎麼打造中國人喜歡的爆款車。


車域無疆

主要還是得歸功於吉利成功的戰略規劃,吉利成為網紅只是發生在近兩年的事,以前比較有名氣、市場上叫座的也就是帝豪、遠景、博瑞等少數幾款而已。這兩年吉利開始發力,步子邁得非常大,先後推出了博越、帝豪GS、遠景SUV、帝豪GL等SUV或多款家轎產品,此外,吉利還有MPV和大級別SUV的產品計劃,形成了多點開花的局面。

而奇瑞在戰略層面與吉利相比就略顯保守,再加上推出的瑞虎7、艾瑞澤7等產品與吉利的同級產品的競爭全面落後,說明單純以技術為宣傳手段顯然不能令國內消費者動心,除非技術實力相比競品有明顯優勢。

另外,奇瑞的推廣也沒有吉利犀利,奇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艾瑞澤5做得有模有樣,而吉利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就將博越、帝豪GS、遠景SUV、帝豪GL等多款產品打造成網紅產品,絕對是值得奇瑞深思和學習的地方。


車行車珍惜

吉利很好利用了帝豪品牌,推出一系列車型,利用沃爾沃造勢搞的自己好像是技術流,其實按合同沃爾沃和吉利技術之間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所以企業能否做好營銷至關重要,如果吉利能趁勢發展提高技術很可能成為中國第一家成功車企,要能及時察覺自己技術方面的薄弱環節不能於沉迷營銷,談到技術,隨便拿家國企都不知道要強吉利多少,海馬江淮都可以丟吉利幾條街,更別說奇瑞了,奇瑞最大的毛病就是沉迷於技術,加上沒有個像樣討得市場認可設計師,玩什麼水滴,簡直是自娛自樂。當然中國品牌都在奮力向上,結果必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手機用戶萬里白光

我們應該問問廠家距離消費者有多遠呢?理解消費者嘛?

奇瑞依然還是純產品經濟的思路,技術好,質量好,品質過硬,現在對於消費者來說,都是廠家應該完成的基本目標,如果這些目標你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你連最起碼參加競賽的資格都不會有。奇瑞對於消費者的把控力度太差,專注於技術現在是一大弊端,不是,這一句話應該這樣說,只專注於技術,不深度瞭解消費者需求,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市場了。

而吉利是在完成奇瑞那樣的技術基礎之上,更多的是關注消費者,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發端,無論是外觀造型,顏色搭配,整體塑形等方面都和消費者緊緊相連。

現在的消費者不是因為好才會買,好成為最基礎的東西,你要在好的前提之下,還需要有趣,有不同,這才是關鍵。

而有趣,有不同也是在時刻變化著變化,不是一層不變的元素,比如:現在的二次元世界,網紅的口碑效應等,都是市場要素。

還有就是,溝通方式也在巨大的改變。


在路上覓尋

這兩個都挺好的,起碼出街看到7、8年後的國產車就只有這兩個牌子多(麵包車除外),很少看到別的國產車有那麼久的年份

記得幾年之前在玩遊戲的時候桌面突然彈出條新聞:吉利全資收購沃爾沃乘用。那時候看了心想:什麼鬼玩意,吉利還收購沃爾沃,浪費了沃爾沃!但是這幾年大家都有目共睹。吉利在收購之後就開始整合,什麼英倫,全球鷹的都整合到一個吉利,好讓大家記住!

反而奇瑞還像當初一樣弄多個品牌,什麼開瑞,瑞麟,凱瑞像繞口令一樣,很難讓人記住,我相信這三個品牌都有很少人記住,一聽第一個想法:什麼山寨產品。如果奇瑞會營銷的話就像別人家一樣弄兩個標,像瑞虎5和5X一樣,大一點的叫數字,小而精的帶個X。這感覺多好阿!

本來我也想買5X的,但是媳婦說這牌子出街都看不到幾輛,壞了不好找配件修,所以就選了吉利!

以上全個人觀點!


我的演妓對得起8千萬

老實說,兩個品牌可能最低端的系列相差不大,但是偏中端的車型就能感覺出差別,奇瑞汽車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太差了,吉利車雖然前些年在設計感等方面比奇瑞差,但是品質相對可靠,後來收購沃爾沃後還是學到了一些安全性技術,也開始重視設計了,綜合品質早就甩奇瑞幾條街了,那些說奇瑞好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買過或者長期使用過奇瑞車。

我有個同事的奇瑞,曾經正常行駛的情況下在路上不受控地原地調頭,還有原來貴州大學校長的奇瑞東方之子,發生事故安全氣囊未彈出,導致自己受較嚴重的傷。這些都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事。


-_-內涵深深深幾許

顧客買車不只是買三大件,還要考慮外觀、配置、舒適度、口碑知名度、服務售後等方面。

各方面都有一定分值,顧客統籌考慮而已,不是三大件就佔99%的分值,其他就不考慮了。

又不是拿個發動機+變速器扔在底盤上就開。

開個車到處響,跑個高速在車內都沒法聊天,你告訴我三大件多好多好有啥用?

奇瑞技術是不錯,但是短板也多著呢。顧客買車是享受的,沒幾個是技術考究黨。


北落師門777

這種差異主要還是品牌定位,以及在大眾心中的形象造成,在早期,吉利和奇瑞都是國產低端的形象,奇瑞汽車更是被吐槽成奇瑞奇瑞,修車排隊,可見質量口碑確實不高,而吉利同樣是低端車,質量也還說得過去,沒見過多少車主吐槽。

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後,在民眾心中的地位也有了質的提升,先後推出了幾款在外觀和性能上都不錯的車型,民眾的信任度增加。

另外一個國產品牌比亞迪主打新能源路線,另闢蹊徑,企業形象也有很大提升。

而奇瑞汽車顯得就很安靜,一直沒有什麼大動作,說國產品牌有哪些,第一時間都很難想起來曾經風靡一時的奇瑞,在新能源上沒有佈局,在傳統汽車上也競爭力不足。


北京萬通汽車學校

題主還自以為奇瑞技術牛?這就很坐井觀天了,奇瑞三大件多好多好但是反應的車況和做工卻很差,三大件牛?油耗降了嗎?簡單的來說,奇瑞有的,一檔的那幾個也有而且不比奇瑞差,一檔的幾個有的奇瑞沒有……這就是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