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滴滴車司機不願意繼續做了?

快樂園丁

2018年遠離滴滴,最近到處油價漲幅很大,深圳已經是92號汽油7元了,所以不想跑了,我的是歐美車系跑快車非常不划算了。


其實大家的初衷都是想跑滴滴改變生活的,其實跑了滴滴生活沒有變好,只是以前在床上躺著玩手機,現在在車上躺著玩手機呢!


Tyler梁州笑笑生

這個話題已經是老生長談了,看了滴滴的近期表現,相信很多人也會知道,越來越多司機還有乘客越來越不想用滴滴的原因。下面我們細數一下各類原因。

第一個原因,滴滴平臺一改最初的巨大補貼,開始大額剋扣司機的收入,一單可能錢本來就不多,滴滴平臺可能會扣一半。很多司機師傅累死累活也掙不了多少錢了,自然也不想用滴滴了。

第二個原因,從服務層面來說,一個做到壟斷行業的巨頭,滴滴所提供的服務確實不夠優質。其實不論是司機還是乘客都沒有享受到滴滴帶來的優質服務,沒有良好的制度規則,這些都是必然的。消費者攢夠了失望,難免會放棄。

第三個原因,交通越來越擁堵。交通擁堵是一種城市病,給司機帶來的是無盡的煩躁感,所以針對這種經常堵車的情況,很多司機更加不想出來跑滴滴了。

第四個原因,乘客帶來的失望感。現在有很多乘客屬於難伺候的狀態,有一點不滿意就給司機差評,其實很多時候可能真的是乘客自身的原因。

第五個原因,滴滴司機都需要持證上崗了,而且滴滴打車軟件的導航定位也經常不準確,這會導致司機快要到達上車地點時,突然遭到乘客取消訂單,白白浪費了時間。

其實說起來原因還是挺多的,有來自平臺的也有來自乘客的。究其根本,還是收入不再可觀了,感覺沒有什麼做的必要了。


汽車很聽話

現在越來越多的滴滴車司機不願繼續做的原因,是因為收入低,平臺抽成太狠了。

當初滴滴公司推出滴滴打車的時候,消費者和司機確實獲利不少,就像如今的直播答題平臺一樣,就是撒錢,司機補貼高,消費者優惠大。那時候的滴滴有多便宜,當時用個滴滴打車的人就知道,滴滴打車的費用相比出租車便宜太多了,常常是出租車費用的1/3、1/5,甚至有時候幾乎與公交、地鐵出行同價。而且,還會經常送些優惠券。

也正因為滴滴的價格優勢,才被消費者和司機們廣為接受,滴滴才得以迅速做大做強,打破了出租車行業的壟斷,顛覆了我們的出行方式,極大地方便了出行。但後來,價格越來越高。這一點我們也能理解,畢竟企業是要盈利的,不可能永遠撒錢。

但如今的價格已幾乎和出租車沒什麼兩樣,有時候甚至比出租車還要貴,對於消費者來說毫無吸引力可言。你以為這些錢被司機們賺走了,其實不是,都被平臺賺走了。

據滴滴出行平臺簽約的司機透露,目前滴滴平臺抽成已經達到25%,比出租車份子錢還要高。

也正因為滴滴出行的口碑越來越不好,所以美團才有了可乘之機。美團在2017年2月在南京推出“美團打車”試水業務。如今範圍已經擴大到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

而據媒體報道,美團推出的打車業務,美團打車的司機扣點僅為8%,而且活動多,價格相比滴滴會票便宜一些。

有了競爭,滴滴估計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否則誰還會為他買單。


天天說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