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月線、周線、日線,會分析K線的各種指標,為什麼就是炒不好股票?

圖說唐宋詩詞

我一看你提問就覺得你狂傲自大的人,你以為你懂這些東西炒股就變股神了嗎?炒股能不能賺錢不是你懂技術就行了,懂技術只是炒股的一項選股輔助指標而已,並不能代表你懂日線,周線,月線與K線就一定炒股賺錢!



首先可以斷定你是技術派投資者,你也許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股票的日線,周線,月線等K線方面的知識,但你研究的都是技術面的皮毛而已,這才是你炒股比不懂技術面的股民還慘;正因為你技術面都是主力機構做出來給散戶看的,主力機構想讓K線怎麼樣收就一兩張單的事可以把K線做出來給散戶們看;如果你懂的了這一點,然後你用你已經學習到的K線知識反思維來炒股,估計會比你現在好很多。

炒股能不能賺錢還是要通過實戰,實戰經驗和總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那種動嘴皮子厲害,說的天天有道,真正進去實戰時候就是比小白還白,真正就是比一個新手還百菜鳥;但這個不是針對你,你是不是這樣的我不能斷定!但我覺得你實戰多了,經驗足了比你懂再多技術都強!


你炒股還有一個虧損的重要原因你是技術派,對於炒股光懂技術太單一是完全不行的,應該要綜合資金面,基本面考慮進去,這票能不能有炒作價值。特別是要多研究資金面,抓住了資金面才是炒股輔助指標最重要的,股價的漲跌都是靠資金推動的,抓到了資金面就是等於跟莊,等於知道了莊家的底牌,這樣炒股盈利概率大增!

所以你說你懂月線、周線、日線、會分析K線炒股還這麼差勁是你沒有靈活利用好技術面,另外還缺乏實戰經驗,應該要綜合各大輔助指標來炒股才能真正的成為股市高手!祝你投資順利


老金財經

我懂月線、周線、日線,會分析K線的各種指標,為什麼就是炒不好股票?

影響股票的因素非常複雜,非常多,而K線只是一個方面,單單就技術分析的人而言。

一隻股票是否會走強,最主要的是看業績,業績好,市盈率低,就問題不大,你看貴州茅臺,美的電器,萬科A,不停創新高,要什麼技術分析。

其次,業績一般的話,就要看成長性,是不是真正的有發展潛力。人家美國的特斯拉,現在連年虧損,明眼人都知道,確實是有發展潛力。這不僅僅是講故事那麼簡單,如A股的科大訊飛,業績對應其市盈率來說,當前也是一般,但作為國內語音龍頭,人工智能第一股,也漲的不錯。相反的,一些只會畫餅,講故事的公司,虧損越來越多,如之前的超級牛股,安碩信息,暴風科技,漢王科技,現在股價就打回原型了。再看看樂視網,保千里,竟然財務造假,股價可想而知了。

剛才說的業績(市盈率)和成長性是股票走強的基本條件,更相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

而技術分析流派而言,K線分析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譬如頭肩底,可能是要上漲的節奏,而頭肩頂,就可能是要下跌的節奏。

如在連續陽線收出十字星,可能是空中加油的信號,而在大跌之後收出十字星,則可能是下跌中繼,要繼續大跌的節奏。

如在高位放量滯漲,收出帶長上影線的K線,則可能是中期大頂的節奏,如果底部放量,收出帶長下影線的K線,則可能迎來一輪反彈。

K線也很複雜,更多的要結合股票的基本面來分析。


天天說錢

那是因為指標根本就不是決定股價的關鍵因素,它只是一個輔助指標,如果看指標能賺錢,放屁都能發電。所有的指標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指標有以下侷限。



第一,指標具有滯後性,也就是說走出來,你才能知道,屬於後知後覺。第二,指標具有欺騙性。指標是價格背離波動概率,有的時候雖然指標風險,你可能根據指標離場,但隨後的突破,指標被修正,你持有的股票開始拉昇,你後不後悔?同理,有時候指標在低位的時候,你進場抄底,但由於結構趨勢原因,個股會繼續探底,打破指標,你抄底被套,會不後悔?



總之,在股票交易中,指標有作用,可以尋找買賣點甚至可以指導你的操作,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股票交易的是交易系統和策略,學懂指標,說明你已經入門,但要是漲真正的學會交易,必須在交易系統上下功夫,到那時候,用指標配合交易系統,會


小散李大鵬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到很有共鳴。因為我也曾經是股市現象的迷戀者。曾經在2015年的時候把偶然的正確當成是自學成才的驕傲,跟著讓市場狠狠地教育了一下。

知道嗎,我曾經把網絡上的很多關於技術圖形的書籍學了個遍。什麼江恩理論,波浪理論,畫圖行,測漲幅。真的,學完以後也掙錢了,還是快錢,抓漲停,追短線,當時的那種自豪感別提有多高興啦。單位很多人都封我為股神。可沒過多久,也不過半年時間,我被無情腰斬。可以說哪隻股票粘上我,不從漲停到跌停,也絕對不會讓我感到慶幸,那會的絕望真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曾經向我要股的人都變成了勸我想開的好心人。

痛定思痛,我重新開始學習,但不再迷戀市場給出的現象,而是尋求背後波動的行業邏輯。跟著市場的現象讓我在後來慢慢明白,現象不過是如同我們的手和腳,並沒有思維。只有高漲的行業景氣度才是我們探究的方向,因為這才是市場板塊大幅上漲或大幅下跌的動能。也是我們需要的思維邏輯。

然後多點耐心,給莊家一點表現的時間,我們才能準確的做出判斷,從而完成自己相對滿意的操作。


秦商志

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我讀了那麼多書,為什麼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懂月線,懂周線,懂日線,會分析K線的各種指標,都是皮毛

就以指標為例,指標只是一種對過去的反映而已,而股價是對未來的反映;

如果指標很有用,那麼人人都去用,這個指標也就沒用了,這是個悖論;很多時候,指標只不過給了投資者一個買入的理由而已,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用處,但總體上也就那麼回事;

你會發現基本上所有的指標和方法,都會有的時候可以,有的時候不可以;這才是股票真正有魅力的地方;

唯一確定的就是沒有唯一方法和工具能夠幫你在股市確定獲利,換句話說,唯一確定的就是股市的不確定性

真正能在股市長期盈利的人,是對股市的認知、對人性的認知達到一定程度以後;而方法實際上只是次要的;


以股易金

有指標不如無指標,靠指標不如靠經驗。指標只能是一種過去式的輔助參考而不能代表未來。如果拿這些過去式的東西就可以讓你賺大錢股市還有人會虧嗎?我死記硬背都要把他背熟那我不就可以發大財了?這完全就是在扯淡。



股市中你懂的別人也懂,你不懂的別人也懂,這個別人是誰?就是主力。這些指標教科書就是他們編寫出來給散戶學的,他們才是指標的祖師爺,他們就是為了讓我們散戶養成一個固有思維他們才能割韭菜。如此一來班門弄斧能討好嗎?肯定是不能。



股市主要是資本,人性,心理的博弈,人人都看死指標都看漲個股就漲?指標走壞人人看跌個股就得跌?主力可不是來湊熱鬧的,他們是來賺錢的,我們當然也都是為了賺錢而來的。主力就是利用散戶的這種很具有代表性的思維來賺錢。你看漲我偏殺跌,你看跌我偏拉漲,要不差價從哪來?主力完全摸透散戶的心思,也因此才有了散戶買入就跌賣出就漲的尷尬與無奈。


雪山飛狐FH

技術分析只是觀察市場和輔助決策的工具之一,與之匹配的心態、執行力、資金倉位管理才是核心競爭力,門檻極高。而且題主提到的只是技術分析中最淺的部分。

技術分析包含四個要素價、量、時、空。k線圖、均線、技術指標絕大部分只是對“價”的分析,趨勢通道、壓力位和阻力位是淺顯的成交量和空間分析的概念。波浪理論會大篇幅討論空間,模糊的涉及時間,江恩那一套堪稱玄學了,很多大咖說他對時間研究最深,個人沒看懂,不妄加評論。

相信絕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開始都是抱著研究真理的心態去學習技術分析,看著書裡面的各種案例在觸及30天均線後神奇轉向,在密集成交區停止上漲或受到支撐,看著kdj達到100後出現回調,見0後出現反彈,macd在背離後反向運行.....自己照著這些模板操作的時候發現面目全非,這些標準都是有時候管用有時候不管用,原來書裡面只是把成功的案例彙集成冊,去忽悠一群群的韭菜。



k線和均線等都是價格的統計信息,粗線條的反應市場情緒變化,不存在精準暗示未來走勢的信息,市場走勢影響因素包羅萬象且實時變化,不要難為技術分析。學一些樸素的技術分析思想,重在提升自己對市場情緒的理解,萬不可拿一些不知道原理的“操作標準”來生搬硬套。

技術分析的缺陷要有充分認識,尤其解決不了個股的上升和下跌的空間幅度預測,波浪理論更多適用於綜合指數。市場擴大、監管加強導致單一主力對個股影響越來越弱的背景下,股價與基本面聯繫趨強。上圖的索菲亞,3年股價翻了5倍,6年平均利潤增速超過40%,難道這種股票去k線上分析所謂的莊家痕跡嗎?

請正確看待技術分析,找到它在自己操作體系中的合適位置。


八戒做夢都想看的財經

月線、周線、日線以及各種指標,是炒股技術分析必備的技能,想做好股票這些方面還是需要好好掌握,好好理解的,理解得透徹了,也能獲得良好的收益。

不過技術分析只是股票分析的一個方面,做好股票非常重要的還有基本面分析,即行業分析,公司分析。分析擬操作的股票有沒有投資價值,如果公司基本面非常優秀,則用基本面選擇股票,再用技術面具體操作股票。

我A股目前有3000多家股票,在我眼中,70%是垃圾股或平庸公司,優秀公司只是少數,超級明星公司更是鳳毛麟角,所以如何選股是做好股票的核心工作,靈魂工作。

如何用基本面選股?閱讀上市公司年報或從炒股軟件上打開F10,裡面有公司的各年度各季度財務指標,對這些指標應該要理解。

我在基本面選股時非常重視以下指標:

1.淨資產收益率

我一般要求公司半年淨資產收益率要達到10%以上,年淨資產收益率要達到20%以上。能達到年淨資產收益率30%以上的是我比較喜愛的公司;

2.毛利率

我喜歡毛利率達到50%以上的公司,最低要達到30%,越高越好,最好是能達到70%以上,最好今年的毛利率比去年比前年的毛利率提升的公司。毛利率提升,表明公司處於景氣週期,高毛利率表明公司產品有定價權,不用降價就可以實現銷售;

3.看公司的成長性

主要看兩個指標,一是營業收入,另外就是淨利潤,這兩個指標最好是達到年增長30%以上,最好是淨利潤增長率大於營業收入增長率

4.看公司估值(股價是低估還是合理還是透支)

有三個指標,(1)是市盈率,一般公司要求市盈率不超過30倍,最高不超過40倍;(2)市淨率,市淨率一般要求在1-4倍,超過5倍的需要謹慎;(3)PVG——市盈率和公司淨利潤增長率的比率,用淨利潤增長率除以市盈率,這個比率要求大於1;最好大於2;

4.看公司的現金流,要求現金流為正數,或負得不多的。

以上是公司基本面分析的最主要最常用指標,基本面分析,還需考察公司經營的業務在政策上是不是國家大力支持的,公司業務有沒有持續性,市場有沒有競爭能力等。


全俊國學與財經

現在很多股評專家在分析股票的時候總是拿各種指標來分析股票今後的走勢,說的條條有理,但事實上,在我看來,不管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這些專家十有八九都是託。慢慢說,慢慢的看。

首先要明白各週期k線以及分時圖代表的是什麼?它反映出的是股票價格的變化,只代表過去和現在,並不能代表將來。事實上,越是著迷於技術指標圖形來分析股票走勢的人,越是容易上當。因為你看到的一切,包括分時圖的走勢,在某些階段,都是莊家的操盤手故意做出來給股民看的。

股市,是上市公司用來融資圈錢的地方。沒有融資需求的上市公司,他是一個好公司,但不是一隻好股票,因為它往往沒有價格上的大起大落。股票價格上漲,公司減持圈錢。股票價格下跌,公司增持贖回股份。這一次又一次的輪迴是股市更古不變的真理,也是股民能掙錢的前提。股民,要想在股市中掙錢,只能乘這樣的車搭這樣的轎。

股民永遠分兩派,莊家與散戶。散戶知道自己實力有限,總想著乘莊家的車,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到底是誰在乘誰的車呢?我們知道,莊家在操作時的步驟一般分為,吸籌、拉昇與派發最後砸盤。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莊家在選股時對該股的分析與調研遠比散戶付出的多的多,所以在莊家吸籌階段會盡可能的隱藏自己的行蹤。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莊家在大量吸籌之後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來拉昇呢?如何讓已經拿票的散戶不立刻獲利出局成為莊家的阻礙,讓此時的莊家與散戶站在統一戰線呢?這時候是莊家現身的時候了,故意做出一些漂亮的k線和分時圖,或者利用一些股評人和一些炒股軟件來暴露自己。所以說一隻股票,在行情放量上漲起步階段,它的k線和分時圖都是莊家的操盤手故意做出來的。目的很明確,利用波動引起市場的矚目,形成虹吸效應。一旦趨勢形成,拉昇與派發也同步進行,而散戶們卻會表現得像發現金礦一夜瘋狂接盤,所以說到底,其實是散戶在為莊家抬轎。到最後的砸盤階段,也是莊家操盤的結尾,目的是為了快速回籠資金,利用破窗效應迅速將股價拉回到起始位置,便於上市公司與莊家下一步的操作,這也是一種專業的表現。上市公司有時自己坐莊,有時聯合坐莊,高位減持,低位回購股本,以達到持股比例的平衡。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能看出我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並不是在說k線與分時圖而是莊家操盤的思路和過程。k線與分時圖就像魚鉤上的魚餌,看似美好實則陷阱重重,只有瞭解操盤者的思想,你才能不被它的k線與分時圖所迷惑。

那如何才能在瞬息萬變的股市中尋找穩定盈利的方法。主要還是尋找那些投資價值與炒作價值並存的股票,也就是公司前景好,盈利能力穩定,而莊家又喜歡反覆波段炒作的股票。從幾千只股票中選出幾隻或十幾只這樣的股票,專注於摸清這些股票操盤手的操作思路進行反覆實踐,漸漸的,某隻股票的安全價位是多少,壓力位是多少了然於胸,一套穩定的盈利模式也就慢慢形成了。

最後,祝大家在18年的股市,紅紅火火,牛氣沖天。


易航遠陽

很多人在炒股票時候都要看指標,股票指標沒有一千個也有八百,但還是很多人照樣虧錢。個人認為,指標只具有參考性,真正決策還是需要自己主觀決定。為什麼這樣講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股票上漲的本質,不是指標買點顯現,而是有資金介入。這一點大家要認可,而且很多股票的指標都比較滯後,這就是為什麼遇到所謂的大咖每次給你講股票時,都是看一看明後天走勢,今天無法做判斷。本身預測這種事情就比較難,也是個概率問題。指標都是根據圖形走出來之後畫出來的,不論是MACD還是KDJ,買賣點都是相對概率,目前大部分股票指標分析的準確率也就50%-60%左右,當然也有指標有70%的準確率。我個人建議參考指標時儘量選擇固定指標,因為當你選擇的越多,準確率會越小。一個指標絕定買賣時,準確率50%,當你兩個、三個指標結合時,準確率反而會下降。別的指標不一定是處於買點或賣點。



其次,為什麼目前會有很多量化模型,很多大機構或者私募採取被動交易,因為在股市中往往人的主觀意識大於一切,哪怕技術指標上提示賣點了。人性的弱點在股市中暴漏無疑,貪婪、猶豫、恐懼,這個時候指標的意義會更自小。



最後,股票投資要正確看待,很多人第一次進股市是為了整快錢,但是最終能在股市賺錢一部分靠的是運氣,一部分靠的是專業。股票的估值、盈利水平、成長空間、行業發展前景是關鍵,個人認為在A股技術面選股要比基本面選股更弱一些。



綜合以上三點,即使你能掌握一定的技術指標運用,但是你其他幾方面如果也不擅長,偏財運也不好,你是賺不了錢的。(有些人天生沒有偏財運,想賺錢只能通過踏踏實實賺錢,而有些人偏財運比較好,打麻將賺錢、賭博賺錢、炒股也賺錢,我就見過這種人)但大多數在股市中都是平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