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導演畢志飛上書國家電影局,請求徹查豆瓣不公正評分一事?

讀劇慧眼

畢志飛"泣血上書”國家電影局,請求徹查豆瓣不公正評分,似乎不僅為自己的大作《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以下稱《圈》)叫屈,是唐吉訶德挑戰大風車的悲壯,還是不甘寂寞的異人,或是雙商待升值的"中二青年”?

首先"嘔心瀝血、歷盡艱辛、無限誠意的一部‘十二年磨一劍’電影,無論如何也不會是國產的最差電影。”是真的嗎?

看過才有發言權,不得不說畢導思維非凡人能理解。"史無前例的最低2分”真的實力擔當。


所謂爛片大都以顏值擔當票房,但《圈》裡十幾個亮瞎你鈦合金眼的逐夢女生,最好看的被選作畢導女友,都讓網友覺得配不上男友的帥。

而通常爛俗橋段的大集合,讓人猜想是十二年寫的劇本的壓縮精編版。

當人物的對話中,快進式的加速,莫名其妙地懷疑是不是95分鐘不夠長,不得不這樣處理。但是為什麼中場熱舞,文字又提示大家休息30秒呢?

全程苦口婆心的說教,莫不忘了"娛樂第一”的票房經驗,花錢聽唐長老嘮叨,額的神真是考驗觀眾的承受力!

最奇葩不過,還有快閃的ppt和古體小說的章回體標註,這是不是走錯了地方,進了多媒體教室?

還有神曲洗耳朵…

由此無比確信,畢導運用的是荒誕前衛的表現手法,不適大眾胃口的黑暗料理。出於對很有發言權的專家和領導的信任,以及和北大導演博士生含金量的追捧,讓人幻想畢導決對不會如此淺薄,一定是理解不到位,

星爺的《大話西遊》當年不是爛片麼,而今已是經典,一切皆有可能!

觀眾總喜歡道歉——看了《盜墓筆記》,覺得欠《九層妖塔》一句對不起;看了《封神傳奇》,覺得《富春山居圖》也沒那麼爛……

期待畢導再接再勵,緊囉密鼓籌拍中的《逐夢北上廣》,更上一層樓。(話說能拉來上千投資者,真的實力非同小可)


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回頭來說只見罵陣的將軍,千呼萬喚不應仗的"豆瓣”。阿北真沉得住氣,指責豆瓣系的導演製片人等很多,也有"操控影評,評分不實,綁架輿論"等的聲音。

但面對畢志飛這樣倔強的挑戰者,大聲疾呼"嚴厲打擊網絡影評黑社會組織“,以期撫慰電影行業”的正能量選手,召喚著同樣不公平遭遇的影人,雖應者稀少並不可怕,怕得是一旦衝出城去,大戰三百回合不講,怕有埋伏損失難當。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l畢導乃聰明人,電影爛了不可怕,眾人扔爛番茄或臭雞蛋也好,引發討論關注便是勝利。只要不犯原則性錯誤,那些智商著急之言,一定會引發大家的好奇心,捧得金棕櫚導演大獎指日可待!

有的人逆天而為,有的人順勢而作,有的人隨波逐流。不信瞧瞧當年鳳姐那些誇張的徵婚條件,趙麗華的"梨花體"詩,甚至視頻中那些裝痴扮傻的二貨…不走尋常路的高手從來不缺,被口水淹死也許正是他們期待的。

畢導應該很有行為藝術的天分,一部荒誕實驗性的電影,已經如願以償。只是過分的表演,也可能引得反胃,就看對手有沒有耐心陪他玩下去了。

有道是娛樂是個圈,你我在其間。本想看熱鬧,提筆陷進來。小板凳帶好,吃瓜群眾靜觀下文,會有更多驚喜。

(一花一世界。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閒🐟,與你共品百味人生。)


元元的天下

關於我上書國家電影局的原因、考慮、目標都已經在《致國家電影局的一封信》中解答。請咱們普通民眾認真閱讀再客觀發言,不要被關於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和我個人的“受到人為操控的網絡輿論”控制和誤導。

我們不僅誠懇上書國家電影局請求徹查我們遭遇的具有代表性的極端豆瓣網不公正評分事件,還請求對“豆瓣系”等勢力“操控中國影評產業、網絡社會輿論”進而左右、綁架普通民眾判斷,進行徹查與嚴肅處理,嚴厲打擊“網絡影評黑社會組織”,撫慰電影行業,端正影評業風氣,必將對中國電影的蓬勃健康發展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豆瓣系”勢力強大,我們做好了被進一步惡性攻擊的準備。

為自己也為更多的電影人和電影行業。



畢志飛

這算是個老問題了,豆瓣的詭異打分事件又不是出現過一次兩次了,只能說見怪不怪了。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我是支持畢志飛導演的!

《純·逐》這部片子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在今年距兒童節到來還有兩天之際,畢大導演終於決定再次為自己爭口氣,於是泣血上書給電影局要再次挽救一下這部弘揚真善美的作品。畢大導演是何許人也,他是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碩士,影視學導演方向博士,10年還是國家公派的赴美電影訪問學者,更是受社會各界人士期待的國內新人導演,眾多噱頭集一身的他我怎麼也想不出能拍出爛片,所以很大成分是水軍在作祟。論前期籌備,畢大導演也是花費了十二年的心血去琢磨電影細節,並自導自演自嗨自信票房爆棚,也在正式上映前辦過幾十場路演,好評不斷,也獲得了圈內眾多專家的認可,結果呢,被豆瓣的差評一頓打擊。

雖然電影這個東西眾口難調,但清一色的低分著實打擊人,這幾年有不少好片因為豆瓣的低分而口碑撲街,比如快樂家族出演的各類電影,女神趙奕歡、楊冪、AB等,就論咖位她們也不會差到哪去吧。《純·逐》的立意也很新,就是要揭露娛樂圈內的潛規則,這個題材之前可沒人敢用啊,怎麼就成爛片了呢。

有人說是因為演員的顏值不行,那你就是否定了玻尿酸的作用…

其實這幾年正是平臺這種詭異打分才消磨了電影人的意志,使得有潛力的導演越發的膽戰心驚。總之看完畢大導演的這份泣血書後,我又申請了個小號去為其拉票,結果手一抖不小心點到了兩顆星上面,不過不要緊,現在《蠢·豬》的打分早已上升至2.1啦~~~當然畢大導演的此血書一出,相信又有不少不明真相且沒看過正片的網友去觀摩作品,可以畢大導演這票房是賺不到了,賺賺點擊率吧,正片的故事情節我不想透露給大家,希望朋友們有勇氣看完片後還是要能最公正、客觀的打分,畢竟畢大導演都不用水軍刷好評,你們該咋辦就咋辦吧…算了,不說了,畢竟我才看了一遍,妄加評論不合適,還是讓資深電影大神來分析吧…


車邏輯的邏輯

這是二十年以上的官場老油條才能寫出來的大!字!報!

不寒而慄。

從這篇公開信的文風、用詞、邏輯來看,有濃濃的X//X遺風。先給豆瓣系定性,舉報豆瓣系的行為,渲染不良後果,將評分定性成商業犯罪,扣上操縱社會輿論、綁架民眾意識的大帽子,洗白自己,裹挾專家、裹挾政府機構,然後上綱上線的給

豆瓣系定性,最後誅心的說豆瓣系作為外資公司,放任豆瓣在中國肆意操縱輿論將造成極大危害,結尾說自己能揭露黑暗面,生而無憾。

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1、彙報一下嚴重製約我國電影行業發展的豆瓣網的……不公正評分

2、給

豆瓣系惡勢力定性。

“豆瓣系”等勢力操控國內影評市場、網絡社會輿論和左右普通民眾判斷的嚴重問題。

3、列出豆瓣系的惡勢力行為。

出現了大量對眾多國家一級影視權威專家、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大學、共青團中央(此處用「等」字屬於病句)一些政府機構的惡劣誹謗抹黑和嚴重詆譭

4、豆瓣系的行為導致的不良後果。

我科班出身,根紅苗正,把我評為史上最差導演,是給國家丟人。

5、這是一次有組織的商業犯罪

有營銷公司公開出售「刷低分、差評抹黑」業務。我的新人電影慘遭鎖定豆瓣史上最低分評價,拍片大幅削減,造成巨大名譽、經濟傷害。

6、網絡社會輿論被“操控”,普通民眾判斷被左右和“綁架”

強調他們收到大量誹謗和侮辱。

7、洗白自己,強調他們絕不是最差的電影,並裹挾專家

在試映中發放的匿名調查問卷顯示好評,在專家觀摩研討會上獲得十幾位國內一線權威影視專家的高度評價和熱情指導。

8、裹挾政府機構

連看過電影並給予高度評價的趙葆華、許柏林等眾多德高望重的國家一級影視專家和重要黨政機關也被一起辱罵抹黑和惡性攻擊

。「這個必須說清楚,沒有黨政機關被辱罵抹黑、惡性攻擊。網友黑的只是逐夢演藝圈這個電影,以及給電影站臺的人」

9、上綱上線定性豆瓣系

最恐怖和最令人焦慮的是,從整個事件中揭示出“豆瓣系”對中國電影評論業、網絡社會輿論強大的操控能力,對普通民眾判斷的強大左右和“綁架”能力,令人震驚。「我有判斷能力,那個主題歌我都聽不下去。逐夢築夢逐夢築夢演藝圈圈圈圈圈圈圈圈,真心有魔性啊……」

10、繼續放大定性豆瓣系

勢力之強大,態度之囂張,性質之惡劣,給人感覺與遭遇“巨型網絡黑社會組織”類似,已成中國電影行業“惡性大毒瘤”。

11、危言聳聽豆瓣系將造成極大危害

“豆瓣系”勢力目前可能已足以控制……

一起社會公眾事件的網絡輿論走向!這些對我國電影行業發展和網絡社會秩序已經並將持續產生嚴重傷害和重大威脅。「這句話才是殺人誅心的核心第一句」

12、揭底豆瓣不是中國公司,疑被外資控制,再舉出《建國大業》的例子

豆瓣系通過“毒舌攻擊、惡意踐踏國產電影”、“攻擊體制”等方式“收取保護費”斂財和聚集粉絲、做網絡公知。《建國大業》、《建軍大業》等重要國家主旋律電影不得不在豆瓣網關閉評論評分,否則評論恐將不堪入目。「豆瓣還真是外國法人獨資公司」

13、作為當事人請求電影局徹查「網絡影評黑社會」

請求電影局對“豆瓣系”等勢力“操控中國影評產業、網絡社會輿論”進行徹查與嚴肅處理,嚴厲打擊“網絡影評黑社會組織”。

14、我一人之譭譽無足輕重,整肅風氣才是重中之重

我這一生中,如果……《純潔心靈》,能在戲外也成功揭露了中國電影行業的重大潛規則,促進了整個中國電影產業和社會的公平正義,那麼我……生而無憾!

對政治、組織、意識形態、文字不敏感的人,其實不會體會到這種殺人誅心的不寒而慄;但是從這篇文章看,畢志飛身後,一定有一個成長於文革時代,如今在廣電系統裡位高權重的人,而這個人,最擅長給敵人潑上髒水,再調動組織的力量打倒敵人。

大家在商言商,就事論事,為什麼非要牽涉上政治、意識形態、輿論影響力?這是殺人誅心啊。

可是你是個導演啊,你有沒有拍出好電影呢?為什麼開始玩政治呢?


任易

眾所周知,“豆瓣電影”是目前國內最具影響力和可信度的電影評論平臺。

為了防止電影公司僱傭水軍刷榜,或者出於競爭黑其它電影作品,豆瓣有防止作弊的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一部電影距離上映的時間越久,不能完全避免的少部分作弊的影響就會被稀釋,“豆瓣電影”的評分也就越公正,口碑就更準確。這正是“豆瓣電影”的影響力和可信度所在。

我們來看看《逐夢演藝圈》的評分情況,請記住這是它上映8個月多後的評分情況。

這個評分,和其他網絡平臺觀眾對它的評價是相符的。

難以想象,“豆瓣電影”會用8個月多的時間來故意打壓一部確實很爛的電影,難道它吃飽了撐的?

號稱“十二年心血”的《逐夢演藝圈》上映第一天,豆瓣評分為2.0,這是豆瓣的最低評分,甚至有觀眾說,如果沒有這個最低評分,它的評分是負數才對得起去看電影的門票。

當然不止觀眾,還有其他的評選機構,比如導演畢志飛沒做回應的金掃帚獎。

在上映第一天就和豆瓣一直交涉的畢志飛,在電影上的想象力暫且不做評論,他倒是蠻會做夢的。

到了2018年5月30日,導演畢志飛致信國家電影局:徹查豆瓣不公正評分。

在這封信中,畢志飛說:

“嘔心瀝血、歷盡艱辛、無限誠意的一部“十二年磨一劍”電影,無論如何也不會是國產的最差電影。”

這個邏輯實在不能接受,電影是藝術創作,不是下蠻力氣就能拍出好電影的。看了他對藝術創作規律還需要進一步認識、學習。

這是水平問題,暫且也可以不論。但是畢志飛在信中,是怎樣定義豆瓣的呢?

“在我們的遭遇中,最恐怖和最令人焦慮的是,從整個事件中揭示出“豆瓣系”對中國電影評論業、網絡社會輿論強大的操控能力,對普通民眾判斷的強大左右和“綁架”能力,令人震驚。”
“勢力之強大,態度之囂張,性質之惡劣,給人感覺與遭遇“巨型網絡黑社會組織”類似,已成中國電影行業‘惡性大毒瘤’。”
“通過打壓我們,‘豆瓣系’再次向整個電影行業和社會民眾秀了肌肉,進一步‘恐嚇’”了整個電影產業,還有領導專門授意我不要再‘惹事’。”

導演畢志飛通過這個定義,給豆瓣安排了一個電影產業裡的黑幫角色,然後他向國家電影局提出請求:

“鄭重向國家電影局請求徹查我們遭遇的極端豆瓣網不公正評分事件,特別是對“豆瓣系”等勢力“操控中國影評產業、網絡社會輿論”進行徹查與嚴肅處理,嚴厲打擊“網絡影評黑社會組織”,撫慰電影行業,端正影評業風氣,必將對中國電影的蓬勃健康發展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可以肯定地說,這是畢志飛在《逐夢演藝圈》之後,又一部導演失敗的作品。

無他,觀眾不是傻子,電影局也不是傻子。


麻辣一加一

對這種行為本來不想評論,因為理論上,從來不要嘗試理解智商情商雙下線的人的思維方式 ,這隻會把自己也搞得腦殘。

直到想到了一個張中行先生說起過的歇後語。

張中行先生在隨筆集《負暄續話》中寫道:

這使我忽然想起一個多年不忘的歇後語:“喬個掌(喬各莊)的秧歌,難說好。”

後文如下:

多年不忘,是因為這歇後語的來由,一位佚名的鄉先輩的軼事,使我大感興趣,或說深受教育。據說是這樣:若干年前,各村也是有中幡、高蹺、小車、旱船等會,每到送走舊年,上元節及其前,要排定日期,鄰近各村的會交換,某日聚在一村表演。目的,用舊說是利用農閒慶豐年,行”一日之弛“,用新說是,雖然是農民,也應該有藝術享受。可是會,不只一個,雖然那時候還沒有各種花樣的大獎賽,但人總是人,性相近也,你不給他獎,他也要賽。評分是非阿拉伯數字的,一要看的人多,裡三層,外三層;二要喊好的聲音多而響。

且說有那麼一次,喬個掌的身歌(指高蹺會)表演得很起勁,看的人卻不多,喊好的聲音大概也不多或沒有吧,正在為缺少鍾子期而掃興,聽見有人說一句:“難說好!”會內的少壯派正在憤懣無處發洩的時候,聽見這句話,當然要火冒三丈。於是找,原來出於一個瘦弱的老者之口。接著是圍著質問。老者沒有賠禮道謙之意,於是決定拉到場外去打。人間不乏和事老,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特為就要捱打的老者修建個臺階,是:“大概是剛來,還沒看清。讓他再細看看。”少壯派同意,於是把老者推到場內,請他細看,表演者盡全力跳鬧,可不在話下。
時間夠長了,少壯派和和事佬都在等待轉機,沒想到老者淡淡地說了一句:

“還是拉出去打吧,難說好!”

不過,拉出去打,以畢導的小身板打不到怎麼樣,所以畢導在”泣血“跪求有人賜給他狼牙棒——這是岳父的錢換不來的。

也因此,想向王曉暉同志進一言,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況情緒化的導演乎?!

以上


談古論金

老麥還是比較喜歡電影的,要麼那種有深度的,看完能給人以思考的,譬如《肖申克的救贖》;要麼那種傻了吧唧看了讓人能笑得前仰後合的,譬如《東成西就》;要麼那種看了開頭猜不出過程,看到過程猜不出結尾的,譬如《盜夢空間》;這幾種類型要麼給人心靈上的思考,要麼給人緊張中的片刻釋放;要麼讓人已經秀逗的大腦運轉運轉都好。

這個《純潔心靈》說實話,老麥真沒看過,沒看過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豆瓣的評分低,只是看海報又是演藝圈又是啥的,感覺可能與老麥不對口。但導演畢志飛的這個【泣血上書】讓我有了一些好奇心,先不談電影如何,就談這個【泣血上書】。

這個老麥倒是真認真看了兩遍,看完後說實話,覺得畢導演這個“泣血書”可能寫砸了,首先從文筆上來說,老麥文筆也挺爛的,所以不好評判別人文筆咋樣,但是感覺用詞啥的不是很到位,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相對於【泣血書】,文筆倒是其次,主要還是看內容。

內容大約概括下來的話,應該有幾部分,一部分是用了較多的筆墨傳達了一個信息——畢導演是一個根正苗紅,有著正規血統,並且一心想要報銷祖國電影事業的新人導演,因為又是碩士、又是博士、還是被國家選中公派留學的學者。傳達這個信息的一個根本點,大約的確似乎應該是想說明:這樣的人才怎麼能排出爛電影。這是這個“泣血書”第一個大硬傷。

當然,在上述一連串身份的同時,還巧妙的將北京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甚至共青團中央拉下了水,將電影評分低這一事實轉移到對一些機構的評分,說到這裡,這個心機有有點走偏了哈。即便是內心想去拉他們下水,也不能這麼直白的說出來,對吧,這是“泣血書”第二個硬傷。

然後就是對電影《純潔心靈》遭遇惡意差評的事實描述,整段描述看下來,感覺論據論點啥的都不充足,甚至根本沒有說出要害,而且還有技術硬傷,期間提到“從電影尚未上映的0:00開始,直至下午16:20分,這16個多小時電影評分疑被鎖定”,記憶中老麥應該沒用過豆瓣打分,難道電影尚未公映就可以打分了?如果未公映就可以打分,那打分的依據是什麼?然後提到水軍刷分、謾罵、惡意詆譭什麼的,其目標點已經轉移到了網友身上,無論是水軍也好,還是謾罵詆譭的這些人也好,與豆瓣其實毫無關係,豆瓣只是一個公開的平臺而已,如果這個平臺只允許說好話,那麼他不可能有大的市場空間,對吧。說到這裡,畢導演最核心的部分,反而將矛盾再一次轉化了,與豆瓣無關,與網友評分較勁,這個說實話,挺難的,一部電影,眾口難調,總不能讓人都說好,對吧。

然後提到了另一個問題,豆瓣網實際是外資企業,正因為是外資企業,所以豆瓣網惡意攻擊國產電影,道德淪喪啥的,這又是一個硬傷。暫且不說,豆瓣網其實對很多的國產電影都是評了高分的,單就這外商獨資、道德淪喪劃了一個等號,就打擊了一大片相關的機關單位以及企業,這又是這個“泣血書”的硬傷。

咋說呢,幾千字的一個“泣血書”,著實沒有好好規劃規劃,該怎麼去寫,怎麼去做,而且這一篇“泣血書”發出來,估計又是一片輿論大作戰,估計支持者不多,並不是反對者都是水軍,而是著實沒有誠意。

好了,說這麼多吧,按理說,老麥不應該關注這樣的事情,恰好看到而已,隨便說說,不過最後還是想對畢導演說一句:過去的就過去了,何必糾結,是吧;憋著勁兒,拍出一部好片子,比什麼泣血書都強!



老麥說說

首先對於他自己去申訴,徹查這是他的權力,我們無權干涉。

然而這個事情的問題本身還是在導演自己身上的。

首先,電影的問題:豆瓣2.0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幾乎所有人都給一星。這可是中國電影史上里程碑的作品,實數難得與不易。它以一己之力超越了爛片的極限,《小時代》《梔子花開》在它面前都得喊大哥。

電影不好這就算了,最讓人難受的是畢導強勢來了一波騷操作,請來業內磚家,對影片進行嚴苛審視。這個純屬作死吧?

金雞獎不要面子啊。

當然是熱烈,12年磨一劍,拍出這樣的片子,人們不激動都不行啊。

從哪裡請的磚家?我們年輕人不喜歡吃垃圾食品,請不要黑我們。

同為北大的學生,還要退休教授來助陣,畢導在北大這麼多年以來能拍出這麼“厲害”的電影實數北大第一人啊!

觀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片子拍的不好那是觀眾的反饋,你一頓黑豆瓣有啥用,換成貓眼電影依舊是差評如潮,有用嗎?這都能忍,但是你還請一堆磚家來證明自己,強行扭轉是非黑白,真當觀眾傻不成,拿著爛片當寶貝?

片子拍的爛是技術問題,可你自己作死那可就是智商問題了。社會不會給你一個北大出來的“智障”包容的。作死無下限,你的確有資格去金雞獎,戛納獎,“歷史第一爛片加神級導演獎”世界第一的啊。

你去徹查豆瓣,豆瓣沒事做啊,壓著你的“神作”三年時間不要成本了啊。也是醉了,這樣的導演真的就是中國影視界的毒瘤了吧!

抖音說得好:明人不說暗話,北北我覺得這導演就是作,爛片就是爛片。經不起批評更加讓人難受。

不知道各位讀者怎麼看?這樣的電影你會給幾星?支持嗎?


北郵八卦箱

這件事我也是支持畢導的。豆瓣鎖分最低兩分,這個的確不太合理。

明明應該有負分才是。


景明子

畢志飛,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碩士,北大博士,代表作《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曾發博立志要攜《逐夢演藝圈》角逐戛納電影節,最終提名中國金掃帚電影獎,最令人失望導演、最令人失望影片、最令人失望編劇,三冠王。

畢贛,山西傳媒學院畢業,代表作《路邊野餐》,入圍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斬獲最佳影片金氣球獎。入圍臺灣電影金馬獎,斬獲最佳新導演,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臺北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當代電影人單元最佳新導演銀豹獎;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名獎。土耳其伊斯坦堡獨立電影節,金獎、影評人獎;西班牙加納利群島拉斯帕爾馬斯國際電影節,金獎;墨西哥UNAM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青年導演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藝術探索獎。

這裡主要說如下幾點:

第一,根據上述材料,請分析,究竟是誰。

“給很多機構和老師,甚至‘國家’丟了臉。”

是誰,把中國觀眾當成瞎的,同時還敢於把外國觀眾當成瞎的。

畢志飛先生最好笑的一點是:

他嘴上說歡迎批評,卻不肯接受批評所造成的結果。

他嘴上說歡迎批評,但同時卻忙不迭的拉黑刪除那些指出他不足的人。

儘管在電影領域他未能開疆闢土,但已經像一個暴君。

第二:電影學院已死,而不是北大已死。

那些因電影學院引以為傲的學生,當然會因為心中的那點可笑的名校榮譽感來跟我撕逼,但無可指摘的是,在中國影市磅礴發展的近年間,電影學院的新導演已經集體缺位。學院派已經被野路子徹底打倒了,亂拳打死老拳師的時代已經來臨了,儘管我也是學院派出身,但我為此感到高興。

因為電影藝術終於可以走下神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