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世界就中國人喝熱水?

Zafery

很奇怪,我小時候基本不喝熱水,甚至湯都不喝。那時沒有桶裝水,都是對著水龍頭直接喝自來水。那時昆明一些地方是抽地下水,那水除了水垢大一些以外,真的還不錯,比現在的純淨水礦泉水味道都好。現在的這些桶裝水不燒開了我都不喝。

當年如果上山玩,渴了會跑到山溝裡有窪水的地方,先對著水吐點口痰,如果口痰散開了,我們一行就認為這水可以喝,於是就俯身下去直接用嘴吸水。這種水有時有股子澀苦味,因為裡面有泡過水的松毛。如果是下過雨時間不長,那水就沒苦澀了。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去摘楊梅,有個山被我們叫做楊梅山,因為那一片野生火楊梅很多。奇怪的是,在山頂有一處會冒水的地方。我們叫龍潭,很小,旁邊還有牛腳印。小小的水塘裡有時還能看見青蛙。然而那水,記憶深刻,冰涼甘甜,沒有喝過比那水更好的了。甚至我去麗江時,去一戶靠著要拼命仰頭才能看到山全貌的半山坡人家,他家很奢侈,說是從山裡引的礦泉水,平時洗衣做飯全用礦泉水。但是那水還是略遜色於昆明楊梅山那股細細的微泉水。

後來不知何時就只喝熱水了,可能是學會喝茶吧。也可能自來水已經沒法直接喝了。現在別說生水,就是桶裝水沒燒開我都不喝。去踢足球打籃球我都願意帶著大保溫杯泡一壺茶提著去。瓶裝礦泉水我都不愛。

中國人喝熱水最大可能還是與喝茶有關,習慣了熱水,所以就喝那樣了。還有就是生水口感太差,也沒法喝。小時候可能水質不錯,然後又喜歡那個冰涼的感覺,喝生水很痛快。有時被太陽曬燙了,都會放一會兒再喝。有可能隨著年齡增長更需要溫熱的感覺吧。


國病

中醫裡的“伏邪”理論認為,人體如果在夏季遭受寒邪侵襲,秋天可能容易出現咳嗽,冬天容易感冒。但“伏邪”理論不可濫用,網傳的這個說法就是把這一理論絕對化了,而且不分人群、一概而論。

其實,對於陽氣旺盛的人,吃一點寒涼的食物沒有問題,只是那些體質虛弱、素來體寒的人群,平時就怕冷,一吃涼的就容易拉肚子,不敢喝涼水只習慣喝熱水的人,確實要注意夏天儘量別吃冷飲、喝涼水。

說到寒邪,人們普遍認為冬季寒氣重,其實不盡然。結合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冬季普遍有暖氣、穿的多,並不容易受寒,反而是炎熱的夏季,人們習慣把空調溫度開的過低,生冷冰飲不加節制,才最容易受寒。

尤其是大量出汗毛孔充分張開的時候,突然進到空調房裡,寒邪最容易由皮膚進入人體,導致老年人和體虛之人秋冬季節發病。但這並不是說三伏天不能開空調,只要不是渾身大汗的情況下,將空調開到適宜的溫度是不會導致寒邪入內的。

因此談“寒邪”,一定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情況以及寒涼的程度來論。另一個引入寒邪的途徑是進食寒涼之品。這裡同樣要強調人群和程度,只有在很熱的時候貪吃冰鎮的瓜果或冷飲才會致寒,夏季裡適量吃些常溫的蔬果並不會在體內形成寒邪。

上述說法中最迷惑大家的是“逼出多年寒氣”。李博強調,夏季養生的重點不是把寒逼出去,而是強調順時而養,養護體內陽氣。絕非喝越多熱水或不沾涼的東西就能把寒逼出去。

養陽一方面在於“養”——通過飲食、運動來促進陽氣的舒達;另一方面在於“防”——防止陽氣受壓抑、遏制。具體方法包括在夏季適當吃些羊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夏季裡安靜地喝杯熱茶,適當活動讓自己出出汗,這些都有利於促進陽氣的生髮,符合“夏主長”的自然規律。防止陽氣受損主要是避免長時間在空調溫度過低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

針對中老年人普遍陽氣衰減、免疫力下降的體質特點,李博建議,夏季尤其要注重保護陽氣,減少空調、冷飲對人體的刺激,儘量不要在冷氣很足的商場或超市賣場裡逗留太長時間。

即使開空調,溫度也不宜低於26度。血瘀體質的中老年人往往有心腦血管疾病,防控重點在於使用藥物和調整生活方式來控制血壓和血糖。

夏季少吃冷,多喝熱水的養生法本身沒錯,但喝熱水能逼出多年寒氣的理論,中醫裡並未見記載。所以喝熱水能夠逼出體內多年的寒氣的說法並不是很有道理。不過,多喝熱水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大家可以試試。

熱水的養生作用

1.緩解肌肉痠痛

一般人在運動過後往往會出現肌肉痠痛、僵硬現象,熱水具有舒緩痠痛的作用,可以促進肌肉中的乳酸代謝的,緩解肌肉疲勞。

2.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

利用熱水的熱量可以促進身體的局部的血液循環,起到治病療效。如利用熱水泡腳、熱敷、洗浴等,可以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以及改善局部的疾病現象。

3.熱水更健康

有數據顯示熱水比冷水健康五倍,熱歲除了清洗和殺菌能力比冷水強,還可以更好令五臟六腑適應,避免過冷的刺激。

喝熱水的注意事項

我們大家都認為多喝熱水對健康比較好,甚至在夏天也離不開熱水。但是喝熱水也要注意一些問題的,不然保健效果達不到,反而對健康不利。

1.避免過燙

我們都知道食物過燙容易導致食道癌的發生,尤其是熱水更容易快速進入食道,而燙傷消化道粘膜。

所以,在喝熱水時儘量小口慢飲,如果可以儘量喝溫水、

2.避免過期的水

水也有保質期,一般的桶裝水保質期比較短,開封之前的保質期為3-6個月,而開封之後則需要在1周內喝完。

3.陰陽水喝不得

民間有喝營養水保健的說法,所謂的陰陽水,一般沒有煮沸的水,其中容易細菌多。容易增加患直腸癌和膀胱癌的風險。

4.鹽水或糖水

民間有俗語“早喝鹽水如參湯,晚喝鹽水如砒霜”,淡鹽水雖然具有一定的養生功效,但是對於高血壓病人來說,鹽水無異於雪上加霜。而糖水也是同樣的道理,容易導致血糖快速升高。

所以,說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不僅可以喝,還可以通過泡腳、洗浴等方法促進身體健康。

結語:水是生命的基礎物質,很多時候不管是中醫還是養生人士,都提倡多喝水。喝水不僅可以驅寒、補水,還可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歡迎轉發告知身邊的朋友!


    無處不經濟

    理由有兩個:

    外國人的自來水,水質比較好。

    中國人燒開水的傳統古老而且有效。



    其實並不只是中國喝熱水,東亞,東南亞國家也是喝熱水的。

    在國家水利設施完善到有無菌自來水之前,喝熱水是很有必要的。



    沒必要在這種地方找優越感。

    雖然我們的祖先幾千年前就會燒開水,是特別聰明沒有錯。



    雖然西方國家曾經因為沒有喝熱水的習慣,導致黑死病之類的瘟疫帶走了無數的生命,但是現在西方國家的基礎設施科技水平的確是比我們國家的要高一點。他們的自來水直接喝不會影響健康。所以並不需要有燒熱水這種麻煩的習慣。算是被後來居上了吧。



    這種時候更應該戒驕戒躁,多為祖國做貢獻,重新成為世界第一。未來的路還遠著呢。

    所以說,喝個水哪有那麼多麻煩事!


    健身讓你健康

    其實中國人傳統教育就是熱水其實是一味“良藥”,這種思想從古至今印刻在很多人的頭腦中並流傳至今。

    木叔在北京體育大學的朋友是按摩師,他當然中醫理論要懂一些了,彼此曾交流過熱水的重要性。中國最早《黃帝內經》就有“病至而治之湯液”的記載。這本書假託黃帝名義,其實是後人編的,但這個邏輯流傳下來。

    甚至一些儒家的古文經典也有這種說法。比如《孟子》曾記載“冬日則飲湯”。湯就是水。日本如今管泡澡還叫泡湯呢。《孟子》這句話翻譯成現代的大白話就是,冬天得喝熱水。算是儒家的養生之道。可別小瞧這句話,儒家可是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基本理論,孟子是僅次於孔子的大儒,他的話他的理論對後世潛移默化的影響多大,就不用贅述了。

    所以木叔認為全球人群中,中國人喝熱水比例高是因為歷史長,而且歷史上的類似教育比較長久。這個原因是中國人愛喝熱水的歷史依據。

    那麼為什麼外國人喝熱水相對少一些?這可能要從現實來講。

    比如歐洲,當地現代化進程要遠比中國發達。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世界博覽會,第一屆是什麼時候召開的?是150多年前在倫敦,當時就有展出了什麼現代紡織機、引擎等設備。類似的什麼英國皇家天文協會、法國天文協會也是近200年前就創立了,那時候他們就開始發明望遠鏡,來找新的行星,並且要給它們命名了。

    木叔說這些的原因是西方的社會進步比較早,工業化也比較早。這一方面帶來了大量的福利與新奇的發展,另一方面就是人口密集汙染嚴重。與水相關的疾病就會蔓延,水汙染也比以前農業社會時代更嚴重。這些都不可避免地就讓水成為寶貴資源。歐洲人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工業和現代化道路上,在與水有關的各種疾病作鬥爭的歷史中前進的。

    (圖為城市家庭的直飲水系統。這種系統的發展,讓歐洲人比中國人更喜歡喝冷水)

    這有一個好處,就是歐洲人對飲用水越來越重視,慢慢地就發展出了城市的直飲水系統。這也算是亡羊補牢。木叔相信很多人到西方的城市旅遊,或者到歐洲朋友家去做客,都會對他們路邊的直飲水管,或者家裡直接接上水龍頭就能喝的水感到新奇。為什麼?


    一是因為歐洲直飲水的處理技術先進而經驗豐富,人們喝這些冷水比較放心。

    二是中國類似的城市直飲水和家庭直飲水系統至今也不十分發達,甚至十分欠缺。如果冷水處理不好,汙染會很嚴重,熱水相對殺菌效果好。因此類似的習慣在現實當中也流傳開來。

    木叔以上從歷史和現實,中國與外國對比的親身經歷中,介紹了中國人喜歡喝熱水的習慣。順便再說一句——適量飲用熱水確實適合中國人的體質,但是過熱的水和過量的水,對身體沒好處。

    木叔看過一個資料,咽喉癌的發病率很多與吃過熱的食物有關,熱水當然也是誘因之一。如果過度飲用過熱的熱水,會讓咽喉部位經常處於紅熱狀態。可能自己感覺不到有多難受,但長期如此,會造成一些器質性的影響。因此一定別喝太熱的水,水溫適宜,水量也適度。


    木春山

    我們中國人真是走哪裡都要喝熱水,特別是女人,生理期喝冷水姐會覺得肚子非常不舒服,出國旅遊行李箱會放一個電熱杯,因為太多國家的酒店找不到熱水喝。有一年在倫敦下大雪,我太想喝熱水了,但是又不想喝茶喝咖啡,就問賣飲料的電員能賣給我一杯熱水嗎?他們還真賣給我了,就是本來應該泡茶的熱水,他們沒有放茶包。可是收費是和一杯茶一樣的,一杯熱水收了我一磅多,那年一英鎊兌換人民幣13塊錢,那年姐還是個學生,十幾塊大洋的一杯熱水喝的我好心痛。

    我理解中國人喜歡喝熱水是因為怕不衛生。雖說大連在晚清就有自來水了,但是到現在我們也對自來水的清潔程度質疑,即便很多家庭有了直飲水,總覺得過濾也不如燒開清潔,何況據說還能減低水的重金屬含量以及含氟量。近年來爆出很多水汙染、食品汙染案件,讓人沒法對直飲水信任,對過濾器也不信任,很多人買罐裝水。但是罐裝水也有可能被二次汙染呢?好像還是燒一燒更放心。

    即便百分百確認水是乾淨衛生的,我們的飲食習慣還是引導著我們,覺得熱水暖胃。我們深信食物可以調節身體的“熱”與“寒”,而“寒”是比“熱”要更令人畏懼。小孩子發燒了,中國父母的處理通常是給他喝熱水、額頭搭一塊熱毛巾、捂在被子裡發汗,而西方父母的處理則是給他喝冰水、減少衣物、用冰塊敷身體降溫。事實證明西方父母的做法更科學。發燒時孩子的體溫如果持續上升,高到一定程度,會損害大腦的功能,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那些僥倖逃過中國式父母照顧的孩子,不是命大,是低燒。低燒發汗導致了身體降溫。

    在西方我見過太多女性生理期照樣喝冰水,生完孩子之後第一杯飲料是冰的,總覺得她們是和我們不一樣的人類。然而也有很多中國女生在西方生活久了,也和西方人一樣喜冰不喜熱,她們的身體也沒有問題。改變我對冰水印象的是一個德國老太太,當時我住一個民宿遇到了她,她看到我煮水喝覺得特別驚訝,她問我:“活的水,你為什麼要把它煮死?”嗯,原來西方人認為生水或者冰水是活的水,裡面有很多微量元素,對人體有益,而我們把水“煮死”以後,喝水就只是解渴而已,談不上“暖胃”、“養生”。冰水進入腸胃,腸胃自身的功能會把水變成體溫的溫度,它們自己也會回到體溫的溫度,沒有必要依靠熱水“暖熱”。哈哈,這個邏輯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從此以後我在西方旅遊就不帶電熱杯了,而我也並沒有因此而生病。


    裴諭新

    答 | 江隱龍

    在衛生條件尚不足以支撐人類日常飲水的年代裡,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歐洲人,都早已發現了喝生水容易生病的現象,尤其是瘟疫流行的年代裡,每一次飲用生水都是一場賭注,誰知道這些看似乾淨透亮的水中有沒有病毒呢?

    在這種情況,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為對水進行消毒而傷透了腦筋,而古代中國人的選擇就是通過對水進行高溫消毒來解決這個問題——顯然,喝熱水只是古人對生水進行消毒的手段之一。那歐洲人用什麼方式來解決飲用生水有可能生病的問題呢?很有趣,歐洲人在這一難題面前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喝酒以及氣泡水……

    關於酒說的人已經很多了,歐洲歷史上許多老西醫都認為酒是比水更好的飲料,這也是合理的。酒的釀造工序同時也具有消毒的效果,比起危險係數未知的生水來說,自然是酒更安全了。

    而氣泡水則是指含有碳酸氣體的飲料——在歐洲很多國家,礦泉水就是指這些氣泡水,如果要買不帶氣泡的瓶裝水,一定要講明是要“No Gas”(不帶氣泡)的那種,否則店家會默認為你要買氣泡水。最早的氣泡水都是天然的,其發現要比酒晚了很多,直到16世紀才被地質學家發現。當然,這種天然的氣泡水囿於產地所限,在製造工業沒有發展出來之前,不可能像酒那麼流行了。

    由此可知,古代中國人只是在避開喝生水的道路上選擇了加熱這一條“不歸路”,然而中國人自古釀酒,為什麼還依然對熱水情有獨鍾呢?因為中國人不信老西醫,他們信老中醫的。自《黃帝內經》開始,中醫就認為“病至而治之湯液”,《說文解字》中有“湯,熱火也”的解釋,可以得以湯就是熱水,而“病至而治之湯液”翻譯成現代語就是“多喝熱水包治百病”。當然中國人對熱水的熱愛可不僅僅及於喝,泡澡也是古代中國人喜聞樂見的事情,估計讀者朋友們在冬天沒少被母親叫過去泡腳吧!

    無論是喝酒、喝氣泡水、喝熱水,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古人沒有足夠的能力找到清潔的水源,所以想出來了這麼多辦法保持飲料的乾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習慣了。


    隱語

    1933年,宋美齡來到南昌,對當時這個內陸省會的城市面貌,這個在美國長大習的女人感到非常震驚:

    人群在街道上隨處吐痰便溺,無論貧富,衣著都不整齊清潔,哪怕是受過教育的學生,也蓬頭垢面,不扣釦子,大紅大綠胡亂著裝。人是如此,城市本身更讓人難堪:公共浴室的浴池水經久不換,旅店客棧用水不潔淨,水缸久不洗刷泥沙淤積,水面上還漂浮著剩飯......

    南昌在當時其實並不特殊,當時無論武漢,重慶,九江,宜昌等都市,還是鄉村都無太大差別,由於衛生狀況的極度落後,30年代的衛生專家估計4億人口的中國,每年死亡人口中有半數死於衛生原因導致的疾病----即600萬人死於不講衛生。而相比之下今日中國2016年死亡總人數只有975萬。

    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在1934年2月發起了新生活運動,要求“先從南昌起,開始一種新生活運動”,最後帶動全國。


    新生活運動的內容之一,就是鼓勵人們喝熱水。。。。。能有效的降低感染率。在之前,士大夫階層或許有喝熱水的習慣,但普通百姓多喝冷水,原因很簡單,喝熱水需要燃料和成本。窮人負擔不起。

    不過新生活運動在全國的普及程度不高,所以喝熱水的普及工資只能說開了個頭,到50年代全國第一次統一在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之下,於是開始真正普及喝熱水的習慣,巧合的是我問過臺灣的朋友,他們也是50年代以後才開始普及的。

    所以喝熱水是國共兩黨深刻影響現代中國人生活習慣的一個證明。


    紅楓歷史觀

    美國人常喝冰水,我們常喝熱水,不僅是習慣問題

    以下針對題主的疑問:=================>> 這是否與人的飲食結構有關?多少有點關係。西方人日常

    的三餐通常是冷、熱、冷。即:只有午餐才吃熱的,早晚都吃冷的。注:是指日常簡餐,正式的晚宴當然不算。而且,即便是在熱餐裡,也有大量冷食,如色拉、甜品等等,大多都是冷的。所以,喝點兒冷水真心不算什麼。

    >> 那些不愛喝熱水的外國人,他們喝涼水不容易拉肚子嗎?完全不會。這個已經有科學研究證實。人的胃,能處理的溫度範圍非常大。拉肚子極少會因為喝冰水導致(前提是乾淨水)。

    >> 中國人有許多都愛喝熱水,又是因為什麼呢?確實,中國人愛喝熱水,也不僅僅是習慣問題。簡單來說,一半的原因是因為水煮沸之後更乾淨,喝了不會鬧肚子。另有一半的原因,記得看到過相關文章,中國人偏愛”溫食“,是跟道家提倡的"自然"有關,即:提倡攝入跟自己體溫差不多熱度的食品。這樣,身體處理這些食品的時候,不受冷熱刺激,是為”自然“。中醫的發展過程中受道家的影響很深,所以,也提倡熱水熱食。

    離別故事太傷情

    不知道外國人喝的是熱水還是涼水,反正我們小時候一直喝的就是涼水。那時候村裡接的是井水。我們儲水的是大甕。渴了直接舀一瓢水喝,一點事沒有。後來蓋上了新房子,樓上裝了一個塑料水塔。上一次水可以用個兩三天。從這以後要是再對著水管喝涼水就開始鬧肚子了。可能喝的水也跟新鮮度有關吧。還有就是跟儲水的容器有關吧。用甕裝的水更加保鮮,放兩天沒問題。但是在塑料水塔裡面裝的水就不能直接喝,需要加熱處理。

    結論:並不是只有中國人喝熱水。這跟儲水方式有關係。流水不腐。如果是喝的井水和泉水都沒問題。但是喝水塔供應的自來水就容易鬧肚子。跟哪個國家人沒有關係。我們小時候還直接喝涼水呢。


    宮雪源的價值觀

    這完全是習慣問題,而且個人覺得喝冰水 的人身體更好。拿我個人經歷來說吧,去美國前的時候在國內也喝熱水,喝冷水容易鬧肚子。去美國留學的時候開始喝冰水喝冷水,因為不喜歡自己做飯經常去外面餐館吃飯,或者吃肯德基 麥當勞。美國那邊餐館裡面很少有熱的飲料或者甜茶,那邊的老外一年四季都喜歡喝加冰的飲料或者水,有時候你說你要hot water(熱水)他們服務員以為就是不加冰的水,結果給你的就是冷水。多幾次你煩了 難得解釋了 就學習喝冷水,又慢慢開始喝冰水了。剛開始還是拉肚子,經常涼著胃子,後來大概大半年後就真的習慣了。喝冰水也沒事了,可能和我在那邊健身體質變好了也有關係,現在回國以後 也習慣喝冰水了。冬天也一樣。

    國內朋友喜歡喝熱水完全是習慣問題,覺得養身,喝冰水對身體不好,特別是老年人。其實人沒有那麼嬌氣,而且不要一天到晚相信中醫那些吃什麼 喝什麼身體就變好了,結果這不能吃 那不能吃,其實鍛鍊才是最好的強身之道。(這是我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