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自己居住好還是和兒女在一起好?

傑130319142


科壇春秋精選

如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們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也相對增大,為了減輕年輕人帶孩子的重擔,有許多老年人離開自己的老窩,背井離鄉幫助遠在身邊的子女帶小孩兒,甚至有的為此夫妻分開不能住在一起。有的雖然不願意和兒女住在一起,但又捨不得小孩因而陷入了為情所困不由自主的陰影之中。與兒女在一起生活大多老年人都不習慣,但是為了孩子而無可奈何。其實,老年人是喜歡帶孩子的,也願意為兒女分擔一些家務。無非就是與成家的兒女生活在一起對雙方亦有諸多不便,極易產生摩擦,還是各自分開過好,其理由如下:



第一,無法溝通和交流。人是需要溝通和交流的,否則容易產生誤解和猜疑。而老年人和年輕人由於代溝所致,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明顯的不同,具體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難免引發各種矛盾。由於老年人和年輕人看問題的角度觀點和出發點不同,沒有共同語言,很難溝通和交流,久之矛盾積累,量變到質變,舊的矛盾沒解決,新的矛盾又出現,很難收場。

第二,老年人和年輕人生活規律不一樣。老年人因為沒有了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晚上也沒有什麼應酬和活動,通常早起早睡,一日三餐比較守時且已形成習慣。而年輕人為了工作,平日應酬較多,有時很晚才回家,睡得比較晚,平日上班非常辛苦,趕上雙休日,早上多睡一會兒覺是很難得的,也是非常正常的。而老年人起得早,逛完市場買菜回來還要做飯,飯做好了快要涼了,孩子們還沒有起床,等吃完早飯都快到中午了,因而老年人和年輕人有的時候連飯都吃不到一塊兒,特別是患有糖尿病的老人,飲食習慣和飲食規律的改變,對血糖的穩定極為不利。時間久了都會感到很彆扭,還不如各過各的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老少兩相宜。



第三,老年人和年輕人飲食習慣和興趣愛好不同。老年人喜歡清淡飲食和五穀雜糧,而年輕人注重口味,喜歡吃燒烤麻辣燙和加工的肉食品及外賣。由於飲食習慣和興趣愛好的不同,在一起生活,非常牽強。

第四,老年人大多從苦日子裡走過來的,養成了勤勞樸素節儉的習慣。而年輕人講究生活品位,喜歡去飯店,出門就打的,花錢大手大腳,相互看不慣。

第五,老年人和年輕人在一起生活,各自都感到很不方便,相互受約束。不能隨心所欲,甚至連說話都變得十分謹慎,萬一哪句說不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容易產生誤解而引發矛盾,日久天長由於壓力激素的作用,老年人和年輕人各自都不開心。



如果實話實說的話,大多數老年人和年輕人,都喜歡自己過,即使是在一起生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例如年輕人需要老年人幫忙帶孩子,而沒有老伴和穩定收入的老年人投奔兒女是無二選則。其實說到底,老年人與兒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同城分過比較好。老年人都喜歡隔輩人,心甘情願帶小孩,無怨無悔。老人帶孩子是一種天倫之樂,同時作為老人在兒女最需要的時候幫助一把,也體現了老人的愛心和自身存在的價值。但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各過各的,老人既能帶小孩,又相互有個照應兩全其美。因為距離產生美,親戚遠來香。舌頭為啥總碰牙,牙又為啥咬了嘴唇?是因為太近。它咋不咬耳朵呢?因為太遠。


老當益壯41148740484

Hello ALL, 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部分國家的養老情況:

#1)美國的養老制度比較完善,人們只要在年輕的時候勤勞守法,按時納稅,老了就可以生活得很舒適;或者,你本來就窮,政府也可以照顧你;

#2)在加拿大,笑得最開心的是老人,穿得最漂亮、最紳士的是老人,最受社會尊敬和愛護的還是老人。加拿大老人大都喜歡“以靜為樂”,到圖書館去看書,或修剪、澆灌自家庭院的花草,或到咖啡館坐坐,享受那裡的清雅與安靜;  

#3)澳大利亞的老年人能得到政府的高福利保障,這使得老年人老有所養。在澳大利亞,很多老年人都有塗鴉或繪畫的愛好,大家還經常聚在一起交流學習和互相參觀各自的精彩作品;

#4)德國:近幾年來德國的老年朋友們開創了一種新的養老方式。單身的老人們結伴而居。這樣既可以相互照顧,結伴遊玩,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又可以節省費用;

#5)日本老人:我很老,可我還工作!日本政府一直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早在50年代末便開始通過立法來解決養老問題;日本政府還鼓勵老人“再就業”或“發揮餘熱”,“高齡僱傭保險法”特別加強了對大量僱傭高齡者的企業進行獎勵的制度,對工資低於60歲退休時工資的高齡受僱者給予一定的補助;

#6)土耳其老人退休後最大的心願就是離開城市的喧囂,搬到郊區或是鄉村,迴歸田園生活。很多土耳其老人一般在退休前就會把養老的地點選好,位於土耳其南方的郊區和鄉村很是受歡迎,通常他們選好了地,便請來設計師和建築師為自己蓋幢溫馨的房子,等一切都就緒了,正好是退休“回鄉”的時候;

#7)而我國的養老醫療社保制度採取的是“現收現付制”,即以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繳費來支付已經退休的一代人的養老金, 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代際之間的收入再分配。但現收現付制需要面臨的一個最重要的考驗就是人口的老齡化,因為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支付壓力越來越大,繳存負擔越來越大,必然引發社保制度的不穩定。中國恰恰已進入到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時期。Ps, 在我所居住的城市,看到的現象是,老人基本都在幫孩子們看孫子,老年人的生活全部是圍繞著孫子孫女轉,漸漸地老人失去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沒有其他任何娛樂(打麻將,打撲克的除外),這樣的生活不見得老人會真心喜歡!另一個問題是,現在的年輕人自從有了老人家幫看孩子後,自己不怎麼花時間陪自己的小孩,導致孩子缺失父愛,母愛。。。我國的老人不妨效仿國外發達國家老人的做法:不妨放開手,讓子女自己照顧孫子,自己儘快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圈子!如果老一輩年輕時多奮鬥一些,適當給孩子一些經濟幫助,孩子自然會感激您的! 老人幫我們帶孩子不是義務的,我們年輕的這一代應該心存感激!抱著感恩的心情與老人相處吧,這樣大家日子都好過一些!

---------一位在國外生活了近十年的孩子,作為兩個寶寶媽媽的一些淺見:)


默默帶著孩子看世界

哈哈哈!當然是自己居住好啊!

我到過很多地方,看到基本一致的都是老年人幫子女做保姆,大都是免費的,許多是倒貼的。菜市場買菜的90%都是老人;幼兒園門口排隊接小孩的,90%以上也是老人。遊樂場所看顧小孩帶小孩玩的也是那一大群白頭髮稀疏、背不直,腳不穩南腔北調的老年人。

雖然說把子女帶大了,父母已經沒有義務再幫小孩忙活了。但大多數人壓根兒就沒這觀念。只要自己還能幫忙,只要子女還有需要,就都會在子女身邊做吃力不討好的免費保姆。

我常想:如果能老兩口兒單獨住多好啊!兩個人想說就說,不用考慮兒媳婦、女婿會不會誤解,啥話都要過腦後才能說。

想吃就吃,燒飯燒菜怎麼可口怎麼燒。不用考慮兒媳婦、女婿的口味,啥要生吃涼拌、啥要熱吃、啥要幾成熟、啥不能一起燒你說煩不?……單獨住了咱想怎麼燒就怎麼燒。

想玩就出去隨路玩,管它什麼時候回家,不用擔心孫女們何時上學放學去接送,不用擔心子女們下班回來沒飯吃。

想多睡會兒就放心多睡,不用考慮小孩要上學,子女要上班,無論怎麼累,到點了都得起床忙活。

雖然這是很普通的願望,可是,如今大多數的老人都沒這福份,可換位思考一下,這忙,難道不也是一種福份麼!


蓮峰山人

我認為老人和子女還是分開住比較好。

我不是老人也近似老人,因為我退休了。我不會和子女一起住的。

1、老人和子女的觀念不同

特別是子女成家以後的生活習慣、性格,各方面都不同,孩子成長的環境不同、家庭教育不一樣,孩子的理念也不同,代溝是必須的。

在一起時間長了,很容易引起矛盾。老人看不慣的事情,孩子覺得正常;孩子要做的事情,老人覺得不可思議。分開住,這些看不到,“眼不見為淨”嘛。

圖片來自網絡

2、子女需要幫忙

假如,子女們需要老人幫忙,也最好在一個小區內有兩套房子,分開住,忙完了以後再回到自己的家裡去,這樣的話,會更輕鬆、自在一點。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

不要小看這點距離,各自有自己的空間,非常重要。

不是說舌頭和牙還打架呢嗎?更何況是父母和子女。特別是婆媳關係,更是一個矛盾的根源。

圖片來自網絡

3、距離產生美

就我自己來說,我婆婆從我結婚第一天開始就直說:“你的孩子我是不會去給你帶的,但生活費不能少。”

孩子上幼兒園了,原本大院裡面的幼兒園取消了,要去外面去,因為要過馬路,我們上班接送不方便老請假,婆婆到我家裡一個月……矛盾驟然而起,不歡而散。

不僅如此,因為語言不通,婆婆和我母親又產生了一些是非,弄得我非常生氣。

我花了很久的時間,才把這個是非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今婆婆不跟我住在一起,逢人就說我好,為什麼呀?我給她買衣服,給她錢花,給她買各種東西,買營養品,買吃的。

和什麼都不給她的大媳婦比,天壤之別啊。

不住一起,自然也就沒有矛盾了,本來兩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生活理念相悖,硬是要綁在一起,矛盾肯定會層出不窮的。


圖片來自網絡


4、作息時間不同

老人有老人的作息時間,老人有老人的生活習慣。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作息時間,年輕人有年輕的是習慣,各自都需要有各自的獨立空間。

雙休日,可以和子女出去郊遊,或出去吃一餐,減輕大家對家務的疲勞,多好。

分開住,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陵子心語

我是一個老人,我覺得自己居住好,

自己退休了,老伴去世了。只要有房子,有點退休金,自己生活是最好的,自由又隨便,吃,住,生活習慣儘自己興趣來。

和兒女住不方便,侷促,多少有點壓抑。

因經歷不同,年齡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在一起生活時間長了,總會有些小矛盾,久而久之,不諒解的話,會產生不愉快,甚至大的矛盾。

有條件同住一城市最佳

年齡大了,有個生病就麻煩,兒女有工作有擔當,想麻煩他們也不好,如果距離遠了,兒女照顧不方便,最好分開住,距離近一點也好照顧。

老人和兒女分開住或一起住看條件或個人感受,合適自己就好。你認為呢?



劉金子


按照中國古老的傳統習俗,自然是大家在一起最好,一家人甜甜美美的其樂無窮,即所謂的中國人古老的傳統美德,當然,這些早已是不值得一提的陳芝麻濫穀子了。

老人與兒女在一起居住,相互有個照應。兒女年輕時,父母可以幫助兒女帶帶孩子、做做飯,家裡家外生活上也能有個大致的幫襯,老人與子女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在一起就需要相互溝通、理解、認可。無論怎樣,這確是一個較為理想的狀態。


但這種情形,一般需要具備幾個前提方可成立。一是家裡生活相對較為富裕,不會為金錢所累;二是住房條件什麼的非常寬鬆,老人與兒女的各自空間夠大。不然,房屋面積過大,居住的人太少也很忌諱;三是這一家子的老人與兒女要較為融洽、和諧,和諧才能共處,即所謂的恩恩愛愛一家親是也。

如果不能滿足上述條件,自然是分開居住為好。農村情況不太清楚,城裡的老人與子女之間大多分開居住。一般只要條件允許,分開居住的距離也不是很遠,有的就是在同一個小區裡,甚至就在同一座樓或同一層樓。居住的形式是分開的,但相互的依賴卻又無法真正意義上的分開。


當然,那些因為工作等各方面原因,老人與子女相距很遠不在一個城市的,就沒辦法了。相互想要對方幫助下也很難做到,比如國內相互距離很遠的城市,比如子女在國外生活,需要時老人就得變身成為“候鳥”,定期來回飛翔。

根據我所瞭解到的情況,當下老人與兒女真正居住在一起的並不多見,似乎不到1/10吧。大多數人都會堅持說,老人自己居住要比和兒女在一起居住好,自由、隨性、不受拘束。子女不與老人居住在一起,生活的樂趣乃至幸福指數應該會更高一些。

總之,這種事情根據各自不同的家庭而定,老人喜歡自己居住的還是大多數。同理,年輕人自然更需要有著自己快樂的生活空間。


靜靜的雲裳

說實在的一般人的觀點是不和老人在一起住,我的觀點恰恰相反。但是和老人在一起住是容易產生矛盾的,這是有些人不願意和老人在一起住的根本原因。其實和老人在一起住是要講究藝術的。用藝術這個詞又要讓一些人鄙夷了。很多老年人最怕是孤獨,特別是那些失去老伴的人,一天天守著一間房子,沒有嘮喀的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聽說監獄的犯人最怕是被關進獨立的牢房裡。一個人在一間房裡長期待著,無所事事,精神會崩潰。可以想象讓我們的父母長期兩個人特別是一個人在家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如果我們和父母在一起,可能會因代溝產生矛盾,但是記住“老人就是老小孩”這句話,哄得老人開心,每天給他講些新鮮事,陪他聊天,老人都 是懂事理的,有幾個老人願意給孩子找事找難受的。家裡的矛盾大多發生在婆媳身上,這就更需要男人講究藝術,讓自己的母親盡力放權,對兒媳婦寬榮,不要挑理,不要挑三撿四,做兒媳的多給婆婆關愛,嘴甜點,心細點,對老公疼愛點,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不合諧。大環境好,老人在身邊一家人才能更幸福,老人也才能更長壽,人只有盡了孝,一輩子才能心安,才能無愧。


劉88說三道四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

首先得考慮老人的身體狀況。

如果由於疾病、年齡等原因,老人已經行動不便,生活自理有困難。最好是與子女住一起,這樣,照顧起來方便、及時、周到。對老人的生活、安全等方面更有保障。而且,這種情況的老人,最需要的就是兒女在身邊的悉心照料。

假如老人身體健康、硬朗,完全能夠自己照顧自己。還是與子女分開住比較好,這樣,老人過的更自由些。畢竟,兩代人的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等不同。與子女住在一起,多數老人會盡量迎合、遷就兒女的生活習性。老人寧願委屈自己,也希望兒女能過的好些。這是大多數中國父母的想法和做法。

而且,大多數與子女住一起的老人,充當的都是保姆的角色。照顧了兒女,照顧孫輩,無論從心理還是身體上都不輕鬆,過的太累。

如果老人自己住,便不會那麼勞累,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讓自己過的舒心一點。

其實,人年紀大了,能夠身體健康、心情舒暢才是最重要的。

要想心情舒暢,自己居住、無拘無束是最好的。老兩口相互扶持、相互照顧。兒女只要能時常關心、探望,讓老人心裡有個安慰就足夠了。

所以,在自身條件和居住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老人自己居住是最理想的選擇。

大家覺得呢?說說看...


龍族社

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各有利弊。老兩口身體健康,日常起居生活能自理,是自己居住好。和兒女住在一起,雖是兒孫繞膝,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也有緒多不便,下面解析一下。老人自居的好處是,可以隨心所欲,想吃什麼,做什麼,作息時間的規律可以自主安排,不受兒女干擾。不利的是當身體欠安時,兒女不在身邊,有些事力所不能及。若和兒女在一起,就能得到很好的照顧。但是在身體康健的情況下和兒女住在一起,時間長了難免會有不和諧。在作息時間上,在飲食口味和軟硬上很難統一。因此,在情況許可下,老人和兒女分開居住較好。因為兒女們需要有他們的空間,老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