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層做信訪:把群眾的煩心事當成自己的事——記湯陰縣信訪局接訪股股長李莉君

“小李就像俺的親閨女,為俺的事真是盡力了。”9月18日,一名上了年紀的群眾指著湯陰縣信訪局一名女同志說。因鄰里糾紛,村委會處理不公,這名群眾多次到鄉里上訪都沒解決問題,到縣裡卻被這名女同志解開了心裡的疙瘩。

被群眾稱讚的這名女同志叫李莉君,現任湯陰縣信訪局接訪股股長,今年29歲。參加工作7年來,她以維護全縣社會穩定為己任,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切實維護群眾的根本利益。面對信訪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她不斷積累法律法規知識,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思、學有所用。她理論聯繫實際,撰寫了數篇如何搞好接訪工作的心得和調研課題報告,既豐富了自身業務知識水平又提高了駕馭工作的能力,使自己從一名來訪接待工作的“熱心人”轉變成為為群眾做事的“明白人”,展現了新時期信訪幹部的風采。

“接待群眾來訪是信訪工作的首要關口,起著‘安全網’和‘減震器’的作用。”湯陰縣信訪局局長李人昌說。信訪部門代表黨委、政府面對群眾,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自去年年初以來,該縣信訪中心平均日接待來訪群眾10批次50餘人次,李莉君始終帶著感情接待每一名來訪群眾,使群眾切實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無論是在服務縣黨政領導接訪的工作方面,還是協調處理信訪問題、化解群眾難題方面,李莉君一貫保持求真務實、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2014年夏季的一天,任固鎮白龍二村76歲的周某搖著輪椅車來到縣信訪局,反映其表侄高某住在任固鎮溝北村,孤身一人,無房居住,糞堆邊、草堆旁、大樹底下都是高某的棲身之地,隨時可能發生疾病和意外事故,請求幫助解決高某的住房問題。李莉君瞭解情況後,當即聯繫任固鎮政府予以關注。鎮政府後來為高某蓋了房子,並將其列為扶貧對象,納入農村低保範圍。

我在基層做信訪:把群眾的煩心事當成自己的事——記湯陰縣信訪局接訪股股長李莉君

“我們接訪股每年都會收到群眾送來的錦旗和表揚信,在政府與群眾之間架起了橋樑。”李莉君的一名同事說。殊不知,在這些錦旗和表揚信的背後,李莉君和同事每天面對的是一張張怒氣衝衝的臉,聽到的是罵聲、哭聲和埋怨聲,碰到的是一個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有一次,一名因家務事上訪的婦女因無理要求沒有被滿足,在信訪接待大廳撒潑耍賴,李莉君耐心與其溝通,為她端茶倒水,既細聲細語講解又義正詞嚴指出其家庭的矛盾點——婆媳不和。最終,在李莉君的勸解下,這名婦女被感化。如今,這名婦女將婆媳關係處得非常好,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接訪工作是信訪工作的龍頭,被稱為“機關第一難”,極具挑戰性。李莉君堅持以大局為重,做到接受任務不講條件,完成任務不計報酬,遇到特殊時期,有時連續幾個月沒有周末和節假日。她與同事從規範接訪文明用語入手,積極營造文明和諧的信訪氛圍,做到“五個一”: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清茶暖心,一腔熱情接待,一句好話相送;實行“五不準”:不準耽擱信訪事項,不準延誤信訪批件,不準積壓信訪案件,不準冷落來訪群眾,不準損害黨員形象。

為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簡化辦事程序,最大限度方便信訪人,近年,每當遇到重大信訪問題或緊急情況,李莉君總是第一時間向領導彙報並給出自己的處理建議,做到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訴求。

“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如果吃了人民的飯卻不為人民做事,這是對人民的背叛。”李莉君說。在信訪工作崗位上,她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始終站在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把群眾的煩心事當成自己的事。她認真接聽每一個熱線電話,熱情接待每一個來訪群眾,樹立了信訪幹部可親、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我在基層做信訪:把群眾的煩心事當成自己的事——記湯陰縣信訪局接訪股股長李莉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