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在城市道路哪個更省油?

落雨崖

關於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兩種發動機,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爭執不下,尤其是關於油耗這個問題,因為,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初衷就是為了經濟省油,至少廠家宣傳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目的正是如此。

那麼,是渦輪增壓發動機省油還是自然吸氣發動機省油呢,尤其是在城市裡駕駛。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也都很困惑,其實從大多數的使用者反映來看,渦輪增壓談不上特別費油,但也談不上特別省油,一般會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油耗高一些,但比性能指標上齊平的更大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油耗那是省很多了。

比如說,一臺1.8T渦輪增壓發動機油耗基本相當於2.0-2.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性能,這也很正常,本來渦輪增壓只是在相同的汽缸體積增加更多壓力,從而獲得更好的功率和扭矩表現。空氣壓力加大,汽油消耗也不會太低。所以依靠渦輪增壓省油不是太現實的。其實這是由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作特性決定的:在轉速較低,渦輪沒有介入的時候,渦輪增壓發動機相當於是一臺自然吸氣發動機。不過如果是市內行駛的話,在堵車嚴重或者紅綠燈比較多的情形下,渦輪增壓車型還是能夠依靠較小的排量實現節油目的。

在幾年前,豪車還普遍使用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時候,確實都是“油老虎”。 這是因為發動機的功率很大,但一般道路行駛都只能用到40%以下的全部動力,剩下的動力叫做“後備功率”,而這些後備功率不被利用,就相當於一個單位養了100號人,平時的事情只要40個人就做了,但剩下60人的工資還得照樣發,只有上面領導來檢查了,或者年終盤點的時候才100個人一起上,這樣一來,運營成本就大了。不僅如此,大排量,多缸數的發動機增大了汽車的整體質量,也是費油的一個因素,後來領導想了一個辦法,剩下60個人開除掉,等事情多了,給這40個人“打雞血”,每個人的能力提高,問題就解決了。

因此在城市道路中行駛,同動力水平的應該差不多的油耗量,如果基礎排量太小的渦輪發動機油耗反而比自然吸氣更大。而上了高速公路勻速巡航的話因為基礎排量更小,發動機轉速更低渦輪油耗會低點。大前提是對比的小排量渦輪機和同技術水平的自然吸氣發動機。

說到這裡,似乎印證了這個標題,但其實不全對,只能說渦輪增壓車型在正常高速或快速路上行駛確實比較省油。


汽車觀察家

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在市區駕駛,經常會在比較低的轉速運轉,誰更省油這要看一些前提條件,比如渦輪的設計取向,還有駕駛者的駕馭方式。

如果是那種競技型或跑車的渦輪增壓器,更多傾向於高轉速的功率輸出調校,那樣的渦輪增壓器在中低速往往成為一種拖累,並不比同等功率扭矩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省油。

低增壓發動機恰恰就是在排量不提升的前提下,讓扭矩的峰值轉速來得更早,維持更久。好處就是讓發動機在日常常用的轉速區段都能獲得最大的扭力輸出,在升擋的時候也不會因為轉速的跌落而導致扭矩下降影響到加速的連貫性。所以,通常意義上的增壓發動機都是可以提供比同等功率輸出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更好的中低轉速錶現,也會更加高效、省油。

當然另一個省油與否的關鍵因素在人,不同的人,不同的駕駛習慣和駕駛方式也都決定了不同的燃油消耗,不同的駕駛方式導致駕駛同一輛車百公里油耗相差3-4升甚至更多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對那些渦輪增壓的車型來說,如果開著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更爽,就經常激進、暴力的駕駛,那就毫無經濟性可言了。


感觸汽車影像特效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3554781182513945713, "vid": "f0ee8ec526884a55b4e6bddb5259d1fe\

汽車評中評

↑點擊“車哥哥”頭像,立刻滿足你的汽車問題! “要先關注哦,不然以後找不到”

周圍很多朋友在買車的時候都會分為兩大陣營,一類是渦輪粉,說什麼買車一定要買帶T的(渦輪的英文Turbine第一個單詞的大寫)這樣省油,動力強勁之類的;一類是自吸粉

,就是買車一定要買自然吸氣的,說什麼渦輪增加車型不穩定啦,故障率高啦等等。其實雙方的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不全面,因為涉及到發動機這一核心部件,裡面可以說的內容實在太多,今天我們單從油耗、動力和保養三個層面來聊聊自吸和渦輪的那些事。

1、動力

帶“T”起步“肉”,後程加速迅猛

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優勢是在排量較小的情況下能提供更大的功率和扭矩,其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車型“更有勁”。一臺發動機裝上渦輪增壓器後,其最大功率與未裝增壓器時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

實際體驗中,比如1.8T相比2.4L,帶“T”車型起步是比較“肉”的,因為渦輪增壓尚沒啟動,也就是人們說的“小馬拉大車”。但啟動後如果在時速60公里以上加速,1.8T的加速性能很可能佔優。至於有人說渦輪增壓在城市道路用不上,有德系車技術人員表示,目前渦輪增壓技術已得到相當提升,一般只要發動機轉速高於1500轉/分鐘,渦輪增壓就會啟動了。而1500轉/分鐘僅比車輛怠速運轉狀態下的轉速略高,在城市中行駛是隨時可能突破的轉速。

普通發動機工作原理

2、油耗

帶“T”理論更省,實際不一定

渦輪增加工作原理

理論上渦輪增壓應該有更好的油耗表現。從此前新標準實行後工信部公佈的第一批享受節能補貼車型目錄中也可看到,帶“T”車型油耗大獲全勝。但從不少車主的使用經驗來看,部分新款的1.8T渦輪增壓車型油耗有時候相當甚至超出部分換代的自然吸氣2.4升同級別車型油耗。這是為何呢?

一日系廠家的資深技術人士介紹,這主要與駕駛者的駕駛習慣和行車環境有關。如果在高速公路上以時速90公里勻速行駛,同級別渦輪增壓車型的油耗一般要低,但如在城市道路行駛,遇上塞車、紅燈這些需要低速行駛或重新起步的情況時,渦輪增壓發動機往往因為發動機轉速過低未能啟動。如1.8T的車型在沒有渦輪增壓輔助下,只能以1.8L的自然吸氣動力行駛,性急加速的車主往往會一腳油門踩得深,油耗自然就易升高。

3、保養

渦輪增壓車型更為“金貴”

對於保養,各廠家倒是存在“共識”:渦輪增壓車型保養要複雜些。據雙方技術人員介紹,很多開自然吸氣車型的車主,往往是著車就走、停車就熄火,這種開法對車型會有損害,但對渦輪增壓車型則更“傷”。渦輪增壓車型在發動機發動後,特別是在冬季,應讓其怠速運轉一段時間,千萬不能一啟動就猛轟油門,否則很容易損壞增壓器油封。同時,發動機長時間高速運轉後要停車,自然吸氣車型可以立即熄火,影響不大,但渦輪增壓車型最好再怠速運轉3分鐘左右再熄火。因為發動機熱機狀態下如果突然停機,容易引起渦輪增壓器內滯留機油過熱而損壞相關部件。

4、題外話

那些越來越省油的自然吸氣發動機

傳統汽油發動機圖解

阿特金森汽油發動機圖解


車哥哥

廠商宣傳它們的渦輪發動機時都提到了經濟省油,但用渦輪發動機究竟是更費油,還是更省油?這個問題相信確實令不少人都覺得困惑。 渦輪增壓能否真正省油?從大多數使用者的反映來看,渦輪增壓談不上特別費油,但也談不上特別節油,一般會比同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油耗高出一些,但比性能指標上對應的更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油耗還是讓人放心多了。 從我們使用經驗以及針對渦輪增壓車主的瞭解來說,一般1.8T渦輪增壓動力油耗相當於普通自然吸氣2.0-2.4升車型油耗。這也很正常,本來渦輪增壓只是在相同的汽缸體積增加更多壓力,從而獲得更好的功率和扭矩表現。空氣壓力加大,汽油消耗也不會太低。所以依靠渦輪增壓省油不是太現實的。不過如果是市內行駛的話,在堵車嚴重或者紅綠燈比較多的情形下,渦輪增壓車型還是能夠依靠較小的排量實現節油目的。這個道理很簡單,比如1.8T渦輪增壓如果技術指標同等與於2.3升自然吸氣動力單元。同樣怠速或慢速情況下,渦輪增壓其實也沒有啟動,只是等於一臺普通的1.8升自然吸氣發動機,自然要比2.3升發動機節油了。此外,渦輪增壓啟動有一個發動機轉速限制,如果你的油門不夠深,或者他們的DSG變速箱調教偏向經濟性的話。那麼在一般道路上行駛,駕馭這種渦輪增壓車型只要換擋以及行駛轉速達不到1750rpm時,更多的時候,我們其實是開著一臺1.4升自然吸氣車型在前進。這樣是可以節約油耗的,不過動力性能也不是特別充沛了。 換句話說,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油耗是比較穩定的,而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油耗,則跟其工作狀態,發動機與車輛自重的匹配,實際使用時的道路情況,駕駛環境以及駕駛方式等息息相關,渦輪增壓系統工作得多,油耗就高,反之油耗就低。


老檀說車1

七八年前,還是自然吸氣車的天下,那時候很少有渦輪增壓的車型,一般都配備豪車,那時候的自然吸氣車黃金排量在1.6和1.8排量,油耗普遍在百公里6或7個油之間。

一轉眼,現在已經是渦輪的天下了,各種小排量渦輪,大排量渦輪,那到底是渦輪的好呢,還是自然吸氣的好呢,它們哪個省油,維修保養的便利性怎麼樣呢,下面我們把兩種都瞭解一下。

先說一下渦輪增壓的工作原理:

我們常所說的渦輪增壓裝置就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發動機的進氣量,渦輪增壓都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慣性衝力來推動渦輪室內的渦輪,渦輪又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空氣,使之增壓進入汽缸。當發動機轉速增快,廢氣排出速度與渦輪轉速也同步增快,葉輪就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汽缸,空氣的壓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燒更多的燃料,相應增加燃料量和調整一下發動機的轉速,就可以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了,這是渦輪增壓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下面再來看一下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自然吸氣式是沒有增壓器的,指空氣單純經過空氣濾清器——節氣門(我們俗稱的“油門”)——進氣歧管——到達“汽缸”,汽油是通過噴油嘴直接噴射在進氣歧管裡的(通常說是電子燃油噴射,現在最新的技術是缸內噴射了,代表是大眾邁騰)。 以四缸發動機為例,一個活塞作一次功有四個行程:下行(進氣門打開,存在壓力差,空氣和燃油的混合氣在壓力差的作用下進入汽缸)——上行(進氣門關閉,壓縮混合氣,活塞上行到最高點時點火)——又下行(混合氣燃燒膨脹,推動活塞對外作功,輸出動力)——又上行(排氣門打開,排氣)。 自然吸氣式就是指在上面第一個行程中,混合氣是靠自然形成的壓力差進行吸氣,增壓式就是指先把氣體壓縮,提高氣體的壓力和密度,當氣門打開的時候靠壓力差和氣體自身的高壓來增加進氣量,提高功率 。

兩種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我們都知道的差不多了,那到底誰好呢?

我想這個問題因人而異,看喜歡什麼駕駛類型,兩種發動機駕駛感受也各有利弊。

渦輪車型在駕駛時如果你深踩油門,它給你的感受是讓人在身後踹你一腳然後就躥出去了,行駛中換擋時頓挫感較強,適合喜歡激烈駕駛,對動力有要求的人,這裡指的是大排量渦輪。市面上常見的小排量渦輪都是為了節省購置稅,降低排放,達到節油目的的小排量渦輪,渦輪車型在加油時一般都是95號以上的汽油,機油需要使用全合成機油,渦輪如果壞了維修和更換費用比較高。

自然吸氣車型不論是小排量的還是大排量的駕駛起來都是比較平順的,好掌控,基本沒有頓挫感,不過同等排量的自然吸氣車沒有渦輪車動力好,渦輪車的起步快,但如果是跑高速到達一定速度後渦輪車就後勁不足了,還是自然吸氣的車比較從容,後勁足,維修保養方面自然吸氣車92號以上汽油就可以,機油使用半合成以上就行,可以說維修保養比較方便與便利。

至於兩種車的油耗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一般2.0以下排量不論是渦輪車還是自然吸氣車市區油耗都在每百公里7或8升左右,大排量除外,所以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駕駛習慣選擇渦輪車還是自然吸氣車型吧。


李zhan輝

問題條件欠缺標準 如 是否同款車 是否同排量 是否手動檔,是否相同駕駛習慣(同一人)!

同款車,同排量(1.8T和1.8L),同自動擋,同一駕駛習慣的話 渦輪增壓動力足,發動機負荷小應該更省油!

其他情況就複雜了,差的多少很關鍵


二劉老師

城市道路渦輪增壓省油不可質疑。自己去汽車之家看2.0T和3.0L邁騰/帕薩特/君越/CC(均為2013款之前)四款車的油耗體驗就知道了,動力差不多,油耗大幅下降。類似例子還有蒙迪歐1.5T和2.3L,皇冠2.0T和2.5L,君威1.6T和2.0L,邁銳寶1.6T和2.4L。。。


Magicocean60981045

前提是城市道路。同動力水平的應該差不多的油耗量,如果基礎排量太小的渦輪發動機油耗反而比NA更大。前提是城市道路。上了高速公路勻速巡航的話因為基礎排量更小,發動機轉速更低渦輪油耗會低點。大前提是對比的小排量渦輪機和同技術水平的自然吸氣發動機!


汽車人阿呆

在城市工況,小排量渦輪增壓的油耗水平輕鬆秒殺中排量自吸,大排量自吸就不說了。1.2T、1.4T的油耗無論城市還是高速都比1.6L~2.0L自吸要低。能與之一戰的唯有混合動力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