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經濟體那邊傳來虛弱的聲音,這次,對於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在近年來有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同步增長喜氣連連,放眼寰宇,主要經濟體包括我國經濟,美國經濟,歐盟經濟體經濟發展均出現蒸蒸日上的歡悅,不過時過境遷,眼下隨著國際經濟關係錯綜複雜,同樣的經濟體隊伍在相同的經濟環境中,受到的國際經濟影響亦不同,美國經濟好似一如既往的向前跑,我國經濟四平八穩的穩增長髮展,並且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小夥伴們回頭一看,歐盟經濟體經濟被絆了一腳,經濟如逆水行舟,歐盟經濟體現在看起來順流直下的感覺。不僅如此,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正處於內外交困狀態。

歐盟經濟體那邊傳來虛弱的聲音,這次,對於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寫到這裡,筆者想起在經濟圈流傳甚廣的小故事,說是在森林中三個小夥伴被一隻熊追趕,只要你不是落後在最後一個,那麼就沒有生命危險。遙想去年,全球主要經濟體10年來第一次實現同步增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稱,該組織追蹤的所有45個國家今年(2017年)都有望實現經濟增長,其中33個國家的增速料將快於一年前。

這是2007年以來所有45個國家第一次全都實現經濟增長。但正值眼下,從歐盟經濟體那邊傳來虛弱的聲音,這次,對於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歐盟經濟體傳來虛弱的聲音

近日,歐元區5月製造業PMI初值55.5,不及預期56.1和前值56.2,創18個月新低。(製造業PMI,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號稱監測經濟運行及時、可靠的先行指標)。歐元區5月服務業PMI初值53.9,低於預期54.7和前值54.7,為16個月來新低。

歐盟經濟體那邊傳來虛弱的聲音,這次,對於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就連歐洲最強動力的德國經濟,也通過經濟數據表達出不樂觀的景象,德國5月製造業PMI初值56.8,不及預期57.9和前值58.1,創15個月新低。之所以造成歐元區經濟不太樂觀的原因,離不開當前油價快速上漲(增加了企業的生產運營成本),以及經濟潛在的經濟增長勢頭放緩。

短期來看,歐洲那邊經濟確實不太理想,而且伴隨著一些不確定風險影響,(包括意大利經濟及政治不確定、意大利債務高企,英國脫歐風波)。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美元作為國際霸權貨幣正在衝擊很多經濟體的經濟發展,美國加息、美元升值讓國際流動性趨勢出現新變化,一場坐在“經濟大宴席”上的賓客正從醉意中醒來,向內一看甚至一片狼藉(新興市場國家中有些經濟體債務高企,通脹嚴峻,經濟放緩)。

歐盟經濟體那邊傳來虛弱的聲音,這次,對於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長期來看,全球主要經濟體國家經濟增長是否到了分水嶺還不能確定,但有些跡象在吞噬經濟增長向前的動力,比如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給很多國家的經濟帶來成本壓力,甚至是一定的通脹壓力,美元升值讓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融資成本進一步上升,讓存量的債務成本增加,又間接的影響到當地的經濟發展。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資本主義國家中,當經濟出現危機時,往往其央行率先擔當救火隊長,通過貨幣寬鬆來刺激經濟,以此挽救經濟,歐盟經濟體經濟雖然早已從08年的金融危機緩過神來,但歐洲央行貌似已經無從插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