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資費貴嗎?

欣哥最帥

不會,5G會比4G的資費更便宜,成熟期資費應該可以達到0.1元/GB。


其實我們回顧下之前通信收費的發展歷史就會發現,雖然服務在提升,通信資費是呈下降趨勢的,我們甚至可以通過2G、3G、4G時代資費標準中尋找規律,來推算5G的資費標準。

2G時代:

初期資費:10.24元/MB,也就是0.01元/KB。 成熟期資費:0.16元/MB。這個期間正處在運營商從2.75G時代向3G技術演進期,技術還不是非常成熟,因此流量費用非常高。拿移動為例,流量套餐有5元包30MB、10元包70MB、20元包150MB、30元包280MB、50元包500MB、100元包2G、200元包5G國內流量等等。


3G時代:

初期資費:1元/M,相比較2G時代10.24元/MB的價格下降了90%。成熟期資費:約合0.3元/MB。這期間常見的流量包價格則更優惠,如中國聯通推出的9元300M,20元500M,30元800M等等。中國運營商大都集中在2008年前後升到3G網絡,但僅僅過了兩年,也就是在2010年後,運營商們的流量資費就已經開始顯著下降。


4G時代:

初期資費:0.29元/MB,初始資費相比3G時代下降70%。成熟期資費:0.0024元/MB。移動、聯通都相繼推出了不限量的4G套餐。如聯通冰激凌套餐,主打99元、無限流量(每月前40GB不限速),以冰激凌套餐為例,如果一個用戶每月使用40GB流量,其單位流量費用僅為2.475元/GB,也就是0.0024元/MB。


從上面我們就可以發現,次時代的初始資費價格基本跟前代成熟期的價格相當,如3G成熟期流量資費是0.3元/MB,對比的是4G初始階段流量資費是0.29元/元。3G時代從初始期向成熟期演進過程中,流量資費降幅達到了70%;4G初始期向成熟期演進過程中,流量資費降幅達99%。


由此推算,5G時代初始階段資費將達到1元至2元/GB,成熟期的單位流量資費會在0.1元/GB上下,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資費還會同步下降。


無線端

很多網友擔心5G網絡全面鋪開之後,運營商套餐自費會大幅上漲,就好像3G升4G時那樣。不過我認為5G的到來不一定就意味著漲價,畢竟運營商“提速降費”是大勢所趨。

有網友認為現在4G網絡剛剛鋪開,運營商還沒有賺到錢馬上就5G了,運營商為了回本肯定會提高5G的套餐費用,這其實是多慮了。目前,三大運營商都推出了各自的不限流量套餐,一般花99元每個月就有40GB的4G流量,超出之後雖然會降速,但依然不會斷網。但是正常情況下,普通用戶一個月用掉10GB流量就算很多了,大部分用戶都用不完40GB。

再說現在的4G網速也沒有以前那麼快了。因為各地的基站帶寬是固定的,用戶數量變多也不會增加運營商的成本,只會降低每個客戶端的網絡速率。記得電信4G+剛出來的時候,下行速率可以達到100Mbps,而現在很多地方都沒有4G+信號了,就算偶爾連上,最多也不過30Mbps的速率。

也就是說,現在三大運營商的4G網絡已經從建設階段轉變為收益階段,除了基本的維護之外,不會再有大規模的投入費用。而距離5G全面商用還有2到3年,這麼長時間足夠運營商收回4G網絡成本了。

再者從4G網絡升級到5G網絡之後,用戶的實際體驗可能並不明顯。比如我們用手機流量用得最多的場景就是看在線視頻,目前4G網絡完全可以滿足1080P的全高清畫質。雖然還有更高清的2K甚至4K畫質,但是手機上那麼小的屏幕,有多少人能區分1080P和720P畫質的區別呢?

也就是說,除非未來智能手機有了新的技術功能,對網速有更高的要求,否則現有的4G網速完全可以滿足普通用戶的需求了。即使網絡升級到5G,對運營商基礎帶寬的壓力也不會增大。

其實5G網絡的真正用途是物聯網,比如讓路上行駛的汽車、天上的無人機、戶外的路燈、廣告牌、自動販賣機等,都通過5G網絡聯網。而5G網絡功耗低、延遲小等特點,對於物聯網而言非常有實際意義。所以我認為未來的5G網絡可能會按照設備數量來收費,比如用戶想讓自家的汽車上網,就可以從現有的手機套餐裡再申請一張5G卡,裝在汽車上。這多出的一張卡可能一個月收費10元或者更低,流量則與主卡共享。用戶的5G應用設備越多,資費也就越貴。如果只用5G進行手機上網的話,相信資費套餐應該會和4G時代差不多。


貓眼看數碼

當初4G剛來的時候,人們說一晚上不關數據開關,一棟房子就歸移動了。可你想想那時候,流量也沒有貴到哪裡去,現在不過是兩三年的功夫,19塊錢都可以全網免流了。除了不能共享熱點,基本19塊錢就夠你用一個月。

5G的網速比4G要快得多,但5G網絡的承載力也比4G網絡要高的多,這意味著5G時代可能有更多的免流卡、不限流量卡。所以5G資費,不會更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