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級建造師市政實務模擬題-打印版

2018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章節習題:城市橋樑工程結構與材料

一、單選題

1.梁式橋淨跨徑是指( )。

A.多孔橋樑中各孔淨跨徑的總和

B.單孔拱橋兩拱腳截面形心點之間的水平距離

C.橋樑兩端兩個橋臺的側牆或八字牆後端點之間的淨距離

D.相鄰兩個橋墩或橋臺之間的淨距

答案:D

解析:相鄰兩個橋墩(或橋臺)之間的淨距。

2018年二級建造師市政實務模擬題-打印版

2.預應力混凝土中嚴禁使用含( )的外加劑。

A.氯化物

B.磷酸鹽

C.氮化物

D.硫酸鈉

答案:A

解析: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劑.引氣劑.減水劑。

3.在後張法預應力筋曲線孔道的最低部位宜留( )。

A.壓漿孔

B.排水孔

C.溢漿孔

D.排氣孔

答案:B

解析:管道應留壓漿孔與溢漿孔;曲線孔道的波峰部位應留排氣孔;在最低部位宜留排水孔。

4.關於預應力混凝土配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預應力混凝土應優先採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宜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B.粗骨料應採用碎石,其粒徑宜為 5~25mm

C.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宜大於 550kg/㎡

D.從各種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氯離子總含量(摺合氯化物含量)不宜超過水泥用量的 0.06%

答案:C

解析:預應力混凝土的配製要求如下所述。

(1)預應力混凝土應優先採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宜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粗骨料應採用碎石,其粒徑宜為 5〜25mm。

(2)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於 550kg/m³。

(3)混凝土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劑及引氣劑或引氣型減水劑。

(4)從各種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氯離子總含量(摺合氯化物含量)不宜超過水泥用量的 0.06%。超過 0.06%時,宜採取摻加阻鏽劑.增加保護層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實度等防鏽措施。

5.同一天進場的同一批次.同規格 100t 預應力鋼筋,最少應分為( )批檢驗。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預應力鋼筋進場的驗收注意事項。預應力鋼筋進場時應分批驗收,驗收時,除應對其質量證明書.包裝.標誌和規格進行檢查外,尚須按規定進行檢驗。每批重量不大於 60t。本題為 100t,所以應劃分 2 批次進場驗收。

6.預應力材料必須保持清潔,在存放和搬運過程中應避免機械損傷和有害的鏽蝕。如進場後需長時間存放時,必須安排定期的( )。

A.外觀檢查

B.硬度檢驗

C.靜載錨固性能試驗

D.動載錨固性能試驗

答案:A

解析:預應力材料必須保持清潔,在存放和搬運過程中應避免機械損傷和有害的鏽蝕。如進場後需長時間存放時,必須安排定期的外觀檢查。故選 A。

7.某項目部一次進場 80 套錨具,至少應取( )套做外觀檢查。

A.3

B.5

C.8

D.10

答案:D

解析:預應力錨具夾具和連接器進場驗收規定,外觀檢查應從每批中抽取 10%的錨具且不少於 10 套,檢查其外觀和尺寸。

二、多選題

8.橋臺的作用有( )。

A.傳遞橋跨結構恆載

B.解決於路堤銜接問題

C.防止河道沖刷

D.承受臺後路堤土壓力

E.傳遞汽車活載

答案:ABDE

解析:橋墩和橋臺(通稱墩臺):支承橋跨結構並將恆載和車輛等活載傳至地基的構築物,也叫下部結構。設置在橋兩端的稱為橋臺,它除了上述作用外,還與路堤相銜接,抵禦路堤土壓力;防止路堤填土的滑坡和塌落。橋墩和橋臺中使全部荷載傳至地基的部分,通常稱為基礎。

9.下列說法中屬於梁式橋特徵的有( )。

A.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無水平反力

B.外力作用方向與承重結構的軸線接近垂直

C.與同樣跨徑的其他結構體系相比,梁內產生的彎矩最大

D.通常需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建造

E.通常需用抗彎能力強的材料建造

答案:ABCE

解析:梁式橋是一種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無水平反力的結構。由於外力(恆載和活載)的作用方向與承重結構的軸線接近垂直,故與同樣跨徑的其他結構體系相比,梁內產生的彎矩最大,通常需用抗彎能力強的材料(鋼. 木.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等)來建造。

10.橋樑分類的方式很多,通常從( )等方面來劃分。

A.受力特點

B.建橋材料

C.適用跨度

D.施工條件

E.投資預算

答案:ABCD

解析:橋樑分類的方式很多,通常從受力特點.建橋材料.適用跨度.施工條件等方面來劃分。

11.關於鋼筋接頭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鋼筋接頭應優先選用閃光對焊

B.受拉主筋宜採用綁紮連接

C.HRB335 帶肋鋼筋可採用機械連接接頭

D.同一根鋼筋上宜少設接頭

E.鋼筋接頭應設在構件最大負彎矩

答案:CD

解析:鋼筋接頭宜採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應優先選擇閃光對焊。當普通混凝土中鋼筋直徑等於或小於 22mm 時,在無焊接條件時,可採用綁紮連接,但受拉構件中的主鋼筋不得采用綁紮連接。機械連接接頭適用於 HRB335 和 HRB400 帶肋鋼筋的連接。在同一根鋼筋上宜少設接頭。鋼筋接頭應設在受力較小區段,不宜位於構件的最大彎矩處。

12.預應力混凝土應優先採用( )水泥。

A.硅酸鹽

B.普通硅酸鹽

C.礦渣硅酸鹽

D.火山灰質硅酸鹽

E.粉煤灰硅酸鹽

答案:AB

解析:預應力混凝土應優先採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宜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13.錨具.夾具和連接器進場時,除應按出廠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書核查其錨固性能類別.型號.規格及數量外,還應按規定進行( )。

A.外觀檢查

B.強度檢驗

C.硬度檢驗

D.靜載錨固性能試驗

E.動載錨固性能試驗

答案:ACD

解析:錨具、夾具和連接器進場時,除應按出廠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書核查其錨固性能類別、型號、規格及數量外,還應按規定進行外觀檢查、硬度檢驗、靜載錨固性能試驗。

2018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章節習題:城市橋樑下部結構施工

2018年二級建造師市政實務模擬題-打印版

一、單選題

1.應通過試樁或做沉樁試驗後會同監理及設計單位研究確定的沉入樁指標是( )。

A.貫入度

B.樁端標髙

C.粧身強度

D.承載能力

答案:A

解析:貫入度應通過試樁或做沉樁試驗後會同監理及設計單位研究確定

2.泥漿護壁施工期間護筒內的泥漿面應高出地下水位( )m 以上。

A.0.5

B.1

C.1.5

D.2

答案:B

解析:泥漿護壁施工期間護筒內的泥漿面應高出地下水位 1m 以上,在清孔過程中應不斷置換泥漿,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

3.場地為淺水時宜採用築島法施工,島的高度應高出的水位( )

A.0~0.5

B.0.5~1

C.1~1.5

D.1.5~2

答案:B

解析:場地為淺水時宜採用築島法施工,築島面積應按鑽孔方法.機具的大小而定。島的高度應高出最高施工水位 0.5~1m。

4.關於承臺施工要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承臺施工前應檢查基樁位置,無需確認符合設計要求

B.承臺基坑無水,設計無要求,基底可鋪 10cm 厚碎石墊層

C.承臺基坑有滲水,設計無要求,基底應澆築 10cm 厚碎石墊層,並澆築 5~10cm 厚混凝土墊

D.水中高樁承臺採用套箱法施工時,套箱頂面高程可等於施工期間的最高水位

答案:C

解析:基坑有滲水,應有排水措施。基底可鋪 10cm 厚碎石,並澆築 5~10cm 厚混凝土墊

5.鑽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時,導管埋置深度,一般宜控制在( )m

A.1~5

B.1~6

C.2~5

D.2~6

答案:D

解析:開始灌注混凝土時,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 300~500mm;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應少於 0.8m;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為 2~6m。

二、多選題

6.關於鋼板樁圍堰施工的說法,正確的有( )。

A.適用於深水基坑工程

B.在黏土層施工時應使用射水下沉方法

C.鋼板樁的鎖口應用止水材料捻縫

D.施打時應有導向設備

E.施打順序一般是從上游向下遊合龍

答案:ACDE

解析:鋼板樁圍堰施工要求:

(1)有大漂石及堅硬岩石的河床不宜使用鋼板樁圍堰。

(2)鋼板樁的機械性能和尺寸應符合規定要求。

(3)施打鋼板樁前,應在圍堰上下游及兩岸設測量觀測點,控制圍堰長.短邊方向的施打定位。施打時,必須備有導向設備,以保證鋼板樁的正確位置。

(4)施打前,應對鋼板樁的鎖口用止水材料捻縫,以防漏水。

(5)施打順序一般從上游向下遊合龍。

(6)鋼板樁可用捶擊.振動,射水等方法下沉,但在黏土中不宜使用射水下沉辦法。

(7)經過整修或焊接後的鋼板樁應用同類型的鋼板樁進行鎖口試驗.檢查。接長的鋼板樁,其相鄰兩鋼板樁的接頭位置應上下錯開。

(8)施打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樁的位置是否正確.樁身是否垂直,否則應立即糾正或拔出重打。

7.關於正.反循環鑽孔,說法正確的有( )。

A.泥漿護壁成孔時根據泥漿補給情況控制鑽進速度,保持鑽機穩定

B.發生斜孔.塌孔和護筒周圍冒漿.失穩等現象時,應停鑽採取相應措施

C.達到設計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D.設計未要求時,端承型粧的沉渣厚度不應大於 150mm

E.設計未要求時,摩擦型樁的沉渣厚度不應大於 300mm

答案:ABCE

解析:鑽孔達到設計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要求時端承型樁的沉渣厚度不應大於 100mm;摩擦型粧的沉渣厚度不應大於 300mm。

8.關於重力式混凝土墩.臺施工要求,正確的有( )。

A.墩臺混凝土澆築前應對基礎混凝土頂面做鑿毛處理,清除錨筋汙.鏽

B.墩臺混凝土宜水平分層澆築,每層高度宜為 1m

C.墩臺混凝土分塊澆築時,每塊面積不得小於 50 ㎡

D.明挖基礎上灌注墩.臺第一層混凝土時,要防止水分被基礎吸收

E.墩臺混凝土分塊澆築時,接縫應與墩臺水平截面尺寸較小的一邊平行,鄰層分塊接縫應錯開,接縫宜做成企口形

答案:ACDE

解析:(1)墩臺混凝土澆築前應對基礎混凝土頂面做鑿毛處理,並清除錨筋汙.鏽。(2)墩臺混凝土宜水平分層澆築,每層高度宜為 1.5〜2m。(3)墩臺混凝土分塊澆築時,接縫應與墩臺水平截面尺寸較小的一邊平行,鄰層分塊接縫應錯開,接縫宜做成企口形。分塊數量,墩臺水平截面積在 200m2 內不得超過 2 塊;在300m2 以內不得超過 3 塊。每塊面積不得小於 50m2。(4)明挖基礎上灌築墩.臺第一層混凝土時,要防止水分被基礎吸收或基頂水分滲入混凝土而降低強度。(5)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及質量控制

9.關於柱式墩臺施工要求,正確的有( )。

A.墩臺柱與承臺基礎接觸面應鑿毛處理,清除鋼筋汙鏽

B.澆築墩臺柱混凝土時,應鋪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一層

C.柱身高度內有系梁連接時,系梁應與柱同步澆築

D.V 形墩柱混凝土應對稱澆築

E.分層澆築時,接縫應按施工縫處理

答案:ABCD

解析:墩臺柱與承臺基礎接觸面應鑿毛處理,清除鋼筋汙.鏽。墩臺柱的混凝土宜一次連續澆築完成。墩柱滑模澆築應選用低流動度的或半乾硬性的混凝土拌合料。鋼管混凝土墩柱應採用微膨脹混凝土。V 形墩柱混凝土應對稱澆築。

三、案例分析題

【案例一】

背景資料:

A 公司承接一項 DN1OOOmm 天然氣管線工程,管線全長 4.5km,設計壓力 4.OMPa,材質 L48s,除穿越一條寬度為 50m 的非通航河道採用水平定向鑽施工,其餘均採用開鑿明挖施工為順利完成穿越施工,參建單位除研究設定鑽井軌跡外,還採用專業漿液現場配製泥漿液,以便在定向鑽穿越過程中起到如下作用:軟化硬質土層.調整鑽井方向.制泥漿液潤滑鑽具.為泥漿馬達提供保護。

問題:

1.試補充水平定向鑽泥漿液在鑽井中的作用。

答案:1.防止坍塌 2.護臂 3.懸渣 4.冷卻.潤滑

【案例二】

背景資料:

某公司中標一座跨河橋樑工程,所跨河道流量較小,水深超過 5m,河道底土質主要為黏土。項目部編制了圍堰施工專項方案,監理審批時認為方案中以下內容描述存在問題:

(1)頂標高不得低於施工期間最高水位;

(2)鋼板樁採用射水下沉法施工;

(3)圍堰鋼板樁從下游到上游合龍。

問題:

1.針對圍堰施工專項方案中存在的問題,給出正確做法。

答案:①圍堰頂標高不得低於河道一年中的最高水位 0.5-0.7m,包括浪高。

②黏土層不得用射水下沉,應用錘擊或振動。

③鋼板樁應從上游到下游合龍。

2018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章節習題:城市橋樑上部結構施工

一、單選題

1.關於承重模板支架搭設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腳手架宜利用支架搭設方法

B.支架底部應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C.支架搭設完畢後,即可投入使用

D.地基承載力不影響支架的搭設

答案:B

解析:支架法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

1.支架的地基承載力應符合要求,必要時,應採取加強處理或其他措施。

2.應有簡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

3.各種支架和模板安裝後,宜採取預壓方法消除拼裝間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彈性變形。

4.安裝支架時,應根據梁體和支架的彈性.非彈性變形,設置預拱度。

5.支架底部應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

6.澆築混凝土時應採取防止支架不均勻下沉的措施。

2.在移動模架上澆築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時,澆築分段工作縫必須設在( )附近。

A.彎矩零點

B.1/4 最大彎矩點

C.1/2 最大彎矩點

D. 彎矩最大點

答案:A

解析: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的常用施工方法有支架法.移動模架法和懸臂澆築法。在移動模架法上應注意:支架長度必須滿足施工要求。支架應利用專用設備組裝,在施工時能確保質量和安全。澆築分段工作縫,必須設在彎矩零點附近。箱梁外,內模板在滑動就位時,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預拱度的誤差必須在容許範圍內。混凝土內預應力筋管道.鋼筋.預埋件設置應符合規範和設計要求。

二、多選題

3.懸澆梁體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澆築,它們分別是( )。

A.墩頂梁段(0 號塊)

B.0 號塊兩側對稱懸澆梁段

C.墩頂托架或膺架上澆築

D.邊孔支架現澆梁段

E.主樑跨中合龍段

答案:ABDE

解析:澆築段落現澆梁體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澆築:墩頂梁段(0 號塊);0 號塊兩側對稱懸澆梁段;邊孔支架現澆梁段;主樑跨中合龍段。

三、案例分析題

背景資料:

某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跨度為 90m+155m+90m,箱梁寬 14m,底板寬 7m,箱梁高度由根部的 8.5m漸變到跨中的 3.5m,根據設計要求,0 號塊混凝土為托架澆築,然後拼裝掛籃,用懸臂澆築法對稱施工,掛籃採用自錨式桁架式結構。施工單位根據該橋的特點,制定了詳細的懸臂施工方案,其中箱梁懸臂澆築階段的主要施工工序如下:

(1)橋墩的兩側安裝托架並預壓,架立模板.綁紮 0 號塊鋼筋,澆築混凝土並張拉預應力筋;(2)拼裝掛籃,用堆載法預壓掛籃;(3)按設計標高值加預加抬高量值架立模板.綁紮鋼筋.澆築各個節段的箱梁混凝土;

問題:

1.施工單位在 0 號塊施工完成後拼裝掛籃是否正確?如不正確,應該如何處理?

2.採用堆載法預壓掛籃的目的是什麼?

答案:

1.不正確,應該先對 0 號塊進行臨時固結;

2.消除掛籃的非彈性變形。

2018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章節習題:管涵和箱涵施工

一、單選題

1.拱形涵.蓋板涵施工遇有地下水時,應先將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 )方可施工。

A.500mm

B.400mm

C.300mm

D.200mm

答案:A

解析:有地下水時,應將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 500mm

2.涵洞兩側的回填土應對稱進行,高差不宜超過( )

A.300mm

B.400mm

C.350mm

D.450mm

答案:A

解析:涵洞兩側回填時,應對稱進行,高差不宜超過 300mm。

3.箱涵頂進作業應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 )進行,並宜避開雨期施工。

A.0.5m

B.0.4m

C.0.3m

D.0.2m

答案:A

解析: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 500mm 以下,避開雨期施工。

二、多選題

4.涵洞是城鎮道路路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涵洞有( )。

A.管涵

B.拱形涵

C.蓋板涵

D.箱涵

E.隧道

答案:ABCD

解析:涵洞是城鎮道路路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涵洞有管涵、拱形涵、蓋板涵、箱涵。

2018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章節習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結構與特點

一、單選題

1.在軟土地層修建地鐵車站,需要儘快恢復上部路面交通時,車站基坑施工方法宜選擇( )。

A.明挖法

B.蓋挖法

C.盾構法

D.淺埋暗挖法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蓋挖法施工的優點。蓋挖逆作法用於城市街區施工時,可儘快恢復路面,對道路交通影響較小。

2.盾構法施工應有足夠的埋深,覆土深度不宜小於( )m

A.6

B.5

C.4

D.3

答案:A

解析:盾構法施工應有足夠的埋深,覆土深度不宜小於 6m。

3.從經濟角度講,連續的盾構施工長度不宜小於( )m

A.400mm

B.300mm

C.200mm

D.100mm

答案:B

解析:從經濟角度講,連續的盾構施工長度不宜小於 300m。

二、多選題

4.淺埋暗挖法施工的十八字方針是管超前.嚴注漿.( )。

A.短開挖

B.少擾動

C.強支護

D.快封閉

E.勤量測

答案:ACDE

解析:“十八字”原則: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

5.地鐵車站通常由( )等部分組成。

A.車站主體

B.人行天橋

C.行車道

D.出入口及通道

E.通風道及地面通風亭

答案:ADE

解析:地鐵車站通常由車站主體.出入口及通道.通風道及地面通風亭等三大部分組成。

2018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章節習題:噴錨暗挖(礦山)法施工

一、單選題

1.下圖為隧道正臺階環形開挖法的示意圖,施工中應最先開挖( )。

A.4

B.1

C.2 和 3

D.5

答案:B

解析:全斷面開挖法採取自上而下一次開挖成形,沿著輪廓開挖,按施工方案一次進尺並及時進行初期支護。

2.噴射混凝土應採用早強混凝土,要求初凝時間不得大於( )min,終凝時間不得( )min

A.5;10

B.5;8

C.3;10

D.3;8

答案:A

解析:噴射混凝土應採用早強混凝土,其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選用鹼活性集料。可根據工程需要摻用外加劑,速凝劑應根據水泥品種.水灰比等,通過不同摻量的混凝土試驗選擇最佳摻量,使用前應做凝結時間試驗,要求初凝時間不應大於 5min,終凝不應大於 10min。

3.澆埋暗挖法中,適用於小跨度,連續使用可擴成大跨度的是( )。

A.全斷面法

B.正臺階環向開挖法

C.單側壁導坑法

D.中洞法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噴錨暗挖法施工技術要求,中洞法適用於小跨度,連續使用可擴成大跨度。

4.凍結法的主要缺點是( )。

A.成本高

B.汙染大

C.地下水封閉效果不好

D.地層整體固結性差

答案:A

解析:凍結法的主要缺點是成本較高,有一定的技術難度。

5.下列關於各種開挖方法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單側壁導坑法適用於地層差.跨度<14m.沉降較小.防水好

B.中洞法適用於小跨度.連續使用可擴成大跨度.沉降小.防水效果差

C.側洞法適用於小跨度.連續使用可擴成大跨度.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D.柱洞法適用於多跨多層結構.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答案:A

解析:單側壁導坑法適用於地層差.跨度不大於 14m.沉降較大.防水好。A 項錯誤。故選 A。

二、多選題

6.淺埋暗挖法中施工工期較長的是( )。

A.全斷面法

B.正臺階法

C.雙側壁導坑法

D.中洞法

E.柱洞法

答案:CDE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淺埋暗挖法修建隧道及地下工程主要施工方法,採用淺埋暗挖施工時,相對來說,工期較長的方法有雙側壁導坑法,交叉中隔壁法,中洞法,側洞法和柱洞法。

7.暗挖隧道外常用的技術措施有( )。

A.管棚超前支護

B.地表錨杆或地表注漿加固

C.凍結法固定地層

D.降低地下水位法

E.小導管周邊注漿

答案:BCD

解析:暗挖隧道外常用的技術措施:管棚超前支護;地表錨杆或地表注漿加固;凍結法固結地層;降低地下水位法。

8.關於地下鐵道隧道工程防水設計所遵循原則的說法,正確的有( )。

A.綜合治理

B.因地制宜

C.剛柔結合

D.以防為主

E.防、排、截、堵並重

答案:ABCD

解析:《地鐵設計規範》規定:遵循“以防為主,剛柔結合,多道防線,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

9.關於小導管注漿支護設計的要求,正確的有( )。

A.鋼管直徑 30~50mm,長 3~5m

B.鋼管上鑽設注漿孔間距為 100~150mm

C.鋼管沿拱的環向佈置間距為 300~500mm,外插角 5°~15° D.鋼管沿隧道縱向的搭接長度一般不小於 0.9m

E.鋼管沿隧道縱向的搭接長度一般不小於 1.0m

答案:ABCE

解析:常用設計參數:鋼管直徑 30~50mm,鋼管長 3~5m,採用焊接鋼管或無縫鋼管;鋼管設注漿孔間距為 100~150mm,鋼管沿拱的環向佈置間距為 300~500mm,鋼管沿拱的環向外插角為 5°~15°,小導管是受力杆件,因此兩排小導管在縱向應有一定搭接長度,鋼管沿隧道縱向的搭接長度一般不小於 1m。

10.採用管棚超前支護施工時,對管棚所用鋼管的要求有( )。

A.一般選用直徑 70~180mm,壁厚 4~8mm 的無縫鋼管

B.管節長度視工程具體情況而定

C.鋼管每節長度或可採用出廠長度

D.長短管棚的分界點為鋼管每節長度是否大於 8m

E.入土端製作成尖靴狀或楔形

答案:ABCE

解析:管棚所用鋼管一般選用直徑 70~180mm,壁厚 4~8mm 的無縫鋼管。管節長度視工程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短管棚採用的鋼管每節長小於10m,長管棚採用的鋼管每節長大於 10m,或可採用出廠長度。

2018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章節習題:明挖基坑施工

一、單選題

1.可採用衝擊式鑽機施工的基坑圍護結構是( )。

A.鋼板樁

B.鑽孔灌注樁

C.深層攪拌樁

D.地下連續牆

答案:B

解析:鑽孔灌注樁一般採用螺旋鑽機.衝擊式鑽機和正反循環鑽機等。

2.下列地下連續牆的接頭形式中,屬於剛性接頭的是( )。

A.鎖口管接頭

B.波紋管接頭

C.楔形接頭

D.鋼筋承插式接頭

答案:D

解析:地下連續牆作為主體地下結構外牆,且需要形成整體牆時,宜採用剛性接頭;剛性接頭可採用一字形或十字形穿孔鋼板接頭.鋼筋承插式接頭等。

3.下列支撐形式中,不能週轉使用的是( )。

A.現澆鋼筋混凝土支撐

B.鋼管支撐

C.H 型鋼支撐

D.工字鋼支撐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深基坑支護結構的施工要求。單鋼管.雙鋼管.單工字鋼.雙工字鋼.H 型鋼.槽鋼及以上鋼材組合安裝.拆除施工方便,可週轉使用。

4.下列不屬於基坑開挖確定開挖方案依據的是( )。

A.支護結構設計

B.降水要求

C.排水要求

D.工地現有的排水設施

答案:D

解析:基坑開挖應根據支護結構設計.降排水要求確定開挖方案。

5.放坡基坑施工中,嚴禁在基坑邊坡坡頂( )範圍內增加附加荷載。

A.4~5m

B.3~4m

C.2~3

D.1~2m

答案:D

解析:嚴格禁止在基坑邊坡坡頂 1~2m 範圍堆放材料.土方和其他重物以及停置或行駛較大的施工機械;

6.放坡基坑施工中,開挖後暴露時間較長的基坑,應採取( )措施。

A.卸荷

B.削坡

C.護坡

D.壓載

答案:C

解析:暴露時間較長的基坑.一般應採取護坡措施。

7.當基坑開挖不很深,湧水量不大時,最簡單.經濟的降水方法是( )。

A.集水明排法

B.輕型井點

C.管井

D.噴射井點

答案:A

解析:基坑開挖不深,基坑湧水量不大時採用,是最簡單.經濟的方法。

8.關於輕型井點降水井佈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採用環形井點時,在地下水上游方向可不封閉,間距可達 4m

B.基坑寬度小於 6m 且降水深度不超過 6m,可採用單排井點,佈置在地下水上游一側

C.基坑寬度大於 6m 或土質不良.滲透係數較小,宜採用雙排井點

D.當基坑面積較大時,宜採用輕形井點

答案:B

解析:當基坑寬度小於 6m 且降水深度不超過 6m 時,可採用單排井點,佈置在地下水上游一側;當基坑寬度大於 6m 或土質不良,滲透係數較大時,宜採用雙排井點,佈置在基坑(槽)的兩側;當基坑面積較大時,宜採用環形井點。

二、多選題

9.下列地鐵基坑圍護結構中,止水性好的有( )。

A.拉森鋼板樁

B.SMW 工法樁

C.灌注粧

D.地下連續牆

E.水泥土攪拌樁擋牆

答案:ABDE

解析:灌注樁要和止水帷幕一起使用止水性才會好,單獨使用不可以止水。

10.常用的注漿方法有( )。

A.滲透注漿

B.劈裂注漿

C.壓密注漿

D.電動化學注漿

E.慢灌注漿

答案:ABCD

解析:常用的注漿方法有:滲透注漿.劈裂注漿.壓密注漿.電動化學注漿。

11.下列土層中,採用高壓噴射注漿法加固效果較好的有( )。

A.軟塑粘性土

B.硬粘性土

C.腐殖土

D.砂土

E.素填土

答案:ADE

解析:高壓噴射注漿法對淤泥.淤泥質土.流塑或軟塑粘性土.粉土.砂土.黃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都有良好的處理效果。

12.放坡基坑施工中,當邊坡有失穩跡象時,應及時採取( )或其他有效措施。

A.削坡

B.坡頂卸載

C.坡腳壓載

D.水泥抹面

E.嚴密監測坡頂位移

答案:ABC

解析:當邊坡有失穩跡象時,應及時採取削坡.坡頂卸荷.坡腳壓載或其他有效措施。

13.放坡基坑施工中,常用的護坡措施有( )。

A.掛網噴漿或混凝土

B.坡腳砌磚

C.錨杆噴射混凝土

D.水泥抹面

E.草袋覆蓋

答案:ACD

解析:放坡開挖時應及時作好坡腳.坡面的保護措施。常用的保護措施有:疊放沙包或土袋.水泥抹面.掛網噴漿或混凝土.錨杆噴射混凝土護面.塑料膜或土工織物覆蓋坡面等。

14.用高壓噴射法加固地基時,應根據現場試驗結果確定其適用程度的土層有( )。

A.黃土

B.素填土

C.粉土

D.硬黏土

E.碎石土

答案:ACE

解析:對淤泥.淤泥質土.流塑或軟塑黏性土.粉土.砂土.黃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都有良好的處理效果

15.基坑開挖時,用於粉土地層降水深度能夠達到 5m 以上的降水方法有( )。

A.集水明排

B.一、二級輕型井點

C.三級輕型井點

D.噴射井點

E.管井

答案:BCDE

解析:工程降水技術方法可根據土層情況.滲透性.降水深度.周圍環境.支護結構種類按表 2K313024 選擇和設計。

三、案例分析題

背景資料:某公司低價中標城建汙水廠升級改造工程,其中新建活性炭濾池,由活性炭濾池.臭氧深度處理池和泵房等構築物組成。汙水廠北鄰排水乾渠,乾渠年內最高水位為-1.00m。組合結構採用明挖施工,基坑圍護結構為懸臂灌注樁,樁頂部位設有一道拉錨。現場地下水位標高為-3.00m;基底標高為-6.50m(地面標高為±0.00),施工範圍內以砂土.粉土為主,滲透係數較大(19m/d)。

問題:

1.計算基坑施工地下水降水深度。

2.給出降水方法.井點佈置的形式及要求。

答案:

1.地下水降水深度=地下水位標高一基地標高下 500mm,即-3.0-(-7.0)=4.0m。

2.依據水文地質情況,降水井宜採用井點降水降水方式(法);環形佈置在基坑(槽)的周圍,挖土運輸設備出入道不封閉時,兩側應加密佈置管井。

2018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章節習題:水處理場站工藝技術

一、單選題

1.地表水作為飲用水源時,給水處理中主要的去除對象是( )。

A.金屬離子

B.病原菌和細菌

C.懸浮物和膠體物質

D.有機物和鐵、錳

答案:C

解析:處理目的是去除或降低原水中懸浮物質.膠體.有害細菌生物以及水中含有的其他有害雜質。

2.用以去除水中粗大顆粒雜質的給水處理方法是( )。

A.過濾

B.軟化

C.混凝沉澱

D.自然沉澱

答案:D

解析: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見表 2K314011-1。

3.城市汙水處理方法,按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 )三類。

A.沉澱法

B.氧化還原法

C.生物處理法

D.吸附法

答案:C

解析:按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三類

4.汙水處理方法中,屬於物理處理法的是( )。

A.氧化還原法

B.沉澱法

C.生物膜法

D.活性汙泥法

答案:B

解析:物理處理方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離和去除汙水中汙染物質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篩濾截留.重力分離.離心分離等,相應處理設備主要有格柵.沉砂池.沉澱池及離心機等。其中沉澱池同城鎮給水處理中的沉澱池。

5.下列哪個不是根據水質類型劃分的汙水的處理方法( )。

A.物理處理法

B.生物處理法

C.自然沉澱法

D.化學處理法

答案:C

解析:處理方法可根據水質類型分為物理處理法、生物處理法、汙水處理產生的汙泥處置及化學處理法,還可根據處理程度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及三級處理等工藝流程。

6.下列廠站構築物中,屬於給水處理構築物的是( )。

A.初沉池

B.二次沉澱池

C.過濾池

D.曝氣池

答案:C

解析:給水處理構築物包括配水井.藥劑間.混凝沉澱池.澄清池.過濾池.反應池.吸濾池.清水池.二級泵站等。

7.城市汙水一級處理工藝中採用的構築物是( )。

A.汙池消化池

B.沉砂池

C.二次沉澱池

D.汙泥濃縮池

答案:B

解析:一級處理工藝流程如圖 2K314011-1 所示。主要針對水中懸浮物質,常採用物理的方法,經過一級處理後,汙水懸浮物去除可達 40%左右,附著於懸浮物的有機物也可去除 30%左右。

二、案例分析題

背景資料:

某地區進行給誰汙水廠的安裝,再給水與汙水處理的構築物和設備在安裝.試驗.驗收完成後,正式運行前必須進行全廠試運行。在進行連續試運行中出現了問題,有關部門進行檢查。

問題:

1.連續試運行需要注意哪些內容?

答案:連續試運行

(1)處迤設備及泵房單機組累計運行達 72h。

(2)連續試運行期間,開機.停機不少於 3 次。

(3)處理設備及泵房機組聯合試運行時間,一般不少寧 6h。

(4)水處理和汙泥處理工藝系統試運行滿足工藝要求。

(5)填寫設備負荷聯動(系統)試運行記錄表。

(6)整理分析試運行技術經濟資料。

2018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章節習題:水處理場站工程施工

一、單選題

1.塑料或橡膠止水帶接頭應採用( )。

A.粘接

B.疊接

C.熱接

D.咬接

答案:C

解析:塑料或橡膠止水帶接頭應採用熱接,不得采用疊接;“T”字.“十”字和“Y”字接頭,應在工廠加工成型。

2.張拉段無黏結預應力筋長度小於( )m 時宜採用一端張拉

A.15

B.20

C.25

D.30

答案:C

解析:張拉段無粘結預應力筋長度小於 25m 時,宜採用一端張拉。

3.當地下水位高於水池基坑底面時,必須把水位降至基坑底下不少於( )處。

A.200mm

B.300mm

C.400mm

D.500mm

答案:D

解析:水池基坑施工前把水位降至基坑底下不少於 500mm

4.現澆鋼筋混凝土水池的防水層.水池外部防腐層施工以及池外回填土施工之前,應先做的是( )。

A.嚴密性試驗

B.水池閉水試驗

C.滲水試驗

D.水池滿水試驗

答案:D

解析:滿水試驗前必備條件

(1)池體的混凝土或磚.石砌體的砂漿已達到設計強度要求;池內清理潔淨,池內外缺陷修補完畢。

(2)現澆鋼筋混凝土池體的防水層.防腐層施工之前;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池體施加預應力且錨固端封錨以後,保護層噴塗之前;磚砌池體防水層施工以後,石砌池體勾縫以後。

(3)設計預留孔洞.預埋管口及進出水口等已做臨時封堵,且經驗算能安全承受試驗壓力。

(4)池體抗浮穩定性滿足設計要求。

(5)試驗用的充水.充氣和排水系統已準備就緒,經檢查充水.充氣及排水閘門不得滲漏。

(6)各項保證試驗安全的措施已滿足要求;滿足設計的其他特殊要求。

5.水位測針的讀數精確度應達到( )

A.0.1

B.0.01

C.1

D.0.001

答案:A

解析:注水至設計水深進行滲水量測定時,應採用水位測針測定水位。水位測針的讀數精確度應達 0.1mm。

6.下列施工內容中,屬於排水下沉法沉井施工內容的是( )。

A.澆築水下混凝土

B.降低地下水

C.水中挖土

D.水下封底

答案:B

解析:排水下沉

(1)應採取措施,確保下沉和降低地下水過程中不危及周圍建(構)築物.道路或地下管線,並保證下沉過程和終沉時的坑底穩定。

(2)下沉過程中應進行連續排水,保證沉井範圍內地層水被疏幹。

(3)挖土應分層.均勻.對稱進行;對於有底梁或支撐梁的沉井,其相鄰格倉高差不宜超過 0.5m;開挖順序應根據地質條件.下沉階段.下沉情況綜合運用和靈活掌握,嚴禁超挖。

(4)用抓鬥取土時,井內嚴禁站人,嚴禁在底梁以下任意穿越。

7.某貯水池設計水深 6m,漫水實驗時,池內注滿水所需最短時間為( )d。

A.3.5

B.4.0

C.4.5

D.5.0

答案:D

解析:根據下列滿水試驗池內注水要求可估算最短時間為 5.0d:試驗要求

(1)向池內注水宜分 3 次進行,每次注水為設計水深的 1/3。對大.中型池體,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縫以上,檢查底板抗滲質量,當無明顯滲漏時,再繼續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時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過 2m/d。相鄰兩次注水的間隔時間不應小於 24h。

(3)每次注水宜測讀 24h 的水位下降值,計算滲水量。在注水過程中和注水以後,應對池體作外觀檢查。當發現滲水量過大時,應停止注水。待做出妥善處理後方可繼續注水。

(4)當設計有特殊要求時,應按設計要求執行。

二、多選題

8.無蓋混凝土水池滿水試驗程序中應有( )。

A.水位觀測

B.水位測定

C.蒸發量測定

D.水質質檢

E.整理實驗結論

答案:ACE

解析:水池滿水試驗流程:試驗準備→水池注水→水池內水位觀測→蒸發量測定→整理試驗結論。

9.關於現澆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水池的模板及支架拆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應按模板支架設計方案.程序進行拆除

B.板.梁.拱.殼的跨度<8m,底模板應在結構強度>75%設計強度後拆除

C.板.梁.拱.殼的跨度>8m,底模板應在結構強度>100%設計強度後拆除

D.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稜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損壞時,拆除側模板

E.模板及支架拆除時,應劃定安全範圍,設專人指揮和值守

答案:ACDE

解析:模板及支架拆除時,應劃定安全範圍,設專人指揮和值守。

2018年二級建造師市政實務模擬題-打印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