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氣韻與整體章法

書法氣韻的理解

氣韻是精神狀態,即‘神態’的說法。‘神彩為上,形質次之’它高於形式和技法。氣韻是由多個方面體現的。

一是豐富線條的表現形式。一是轉韻,篇幅特別長,為了強調變化,可用’轉韻‘的方法,段與段之間,大小正側、疏密虛實、枯溼濃淡漲上進行變化形成自己特色。二是追求大氣,強調點畫,極力舒展,縱橫開闔;強調造型的極力開張,點畫發佈在字型周邊,方正闊大,寬博恢宏。

二是奇特多姿的結體。一種是追求變形,一是反楷法,就是打破楷書固有書寫的法則,根據具體情況,安排結體,信手行去,一派天機;二是反字法,就是打破結字固有書寫的法則,被貶為‘孩童體’‘醜書’。二種是追求古樸,一是字體往上靠,以老字體為主,新字體為輔,或以新字體為主,老字體為輔的有機融合,結果是‘質古’風格比較古拙;二是淡化偏旁部首的概念,偏旁部首寫大點。這些做法遭到了相當部分人的反對,看不慣,不接受,甚至痛心疾首,‘存在就是合理的’。

三是敧側動盪、左右朝輯、體勢貫通的章法。

四是巧妙的駕馭枯、溼、濃、淡、漲的墨法。

五是點、線、塊層面感的加強。

六是線條書寫速度的轉換。

七是書寫性的增強,發揮工具、材料的特性。

八是作者的意氣和造化,加強綜合涵養的修練。

對整體章法的理解。

章法又稱謀篇佈局。

一字中的點畫布置和一字與數字之間的佈置關係為書勢章法‘小章法’

研究行與行之間的呼應關係的方法,整幅作品的布白,時間節奏和空間造型,稱為

大章法。

書勢章法,它的內容分筆勢和體勢兩部分。要兼顧上下承接的筆勢和左右呼應的體勢。

行軸線擺動的幅度大小,直接影響的作品的動靜節奏和章法。行軸越直作品顯得安定、規整平和;行軸越曲動勢越強、張力越大;平行線為主的行軸線,叫平行貫氣法,指相連幾字中單字的軸線首尾不是對接關係,中斷錯位,造成單行的強烈震盪。

非常密切行與行的楫讓避就的配合關係。

一是行中軸線擺動的相背處理;二是外輪廓形的配合;三是筆畫方向與空間的配合。

處理好橫向相鄰行和幾行之間的配合關係。一是位置排列上,超過兩行的、須錯落排列;

二是字距的處理上,不能平行,須錯落。

三是橫向幾行的斷連處理不能雷同。

處理好作品外邊緣的留白。

處理好作品虛實疏密極其重要的關係。行距的變化的方法,主要是注意疏密處理,比較極端的方法就是粘並。將某行的字寫小了,往右靠或往左靠。行的粘並一般都安排在整幅作品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黃金分割’處。

既要講究上下連綿的時間節奏,也要講究左右呼應空間關係,讓各種造型元素得到充分的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