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追星致航班延遲 “腦殘粉”該怎麼治理?

  前不久,20多名粉絲為了追隨自己的偶像,買了虹橋起飛的CA1886航班的機票全程追蹤。他們堵在登機口,拍自己偶像的一舉一動,導致航班延誤兩個多小時。起飛後,經濟艙的粉絲又齊刷刷奔向頭等艙;等航班落地滑行時,粉絲們又不聽勸阻起身堵在了機艙出口。

  大數據分析

  傳播趨勢

  據復興新媒體中心全國社情民意、輿情監測系統監測顯示,從5月11日到5月17日發稿時,共監測到相關報道180篇。

粉絲追星致航班延遲 “腦殘粉”該怎麼治理?

粉絲追星致航班延遲 “腦殘粉”該怎麼治理?

  如圖所示,自5月13日起,“共享護士”這一話題的熱度持續攀高,於5月15日達到聲量最大值,隨後話題熱度有所下降。

  媒體級別

粉絲追星致航班延遲 “腦殘粉”該怎麼治理?

  媒體級別方面,商業重點媒體所佔比重最大,佔總量的41.4%,另外省級重點和中央重點媒體也分別佔比9.9%和8.6%。

粉絲追星致航班延遲 “腦殘粉”該怎麼治理?

  報道傾向上,中性報道佔比超過六成,其次是負面報道佔比28.3%,正面報道僅佔比7.9%。

  地域分析

粉絲追星致航班延遲 “腦殘粉”該怎麼治理?

  關注這一事件的受眾中,絕大部分來自事發地上海市,其次是北京、遼寧、甘肅等地。

  媒體觀點

  新京報:應當說,根據今年“五一”施行的《關於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 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意見》,將部分追星粉絲列入“黑名單”限制購票乘機,與國際做法接軌,也比較可行。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合理限定範圍。如果打擊面大了,既傷害多數追星粉絲,也損害航空公司利益;打擊面過小,又沒有什麼實際效果。借鑑高鐵方面的做法,對擾亂機場秩序、危害航空安全的追星粉絲,如果牽涉相關犯罪、行政處罰或被機場管理單位認定的,應列入限制乘機對象。

  紅網:一個與現代文明接軌的社會,必然是一個有秩序的社會;作為社會成員,不管我們是不是“追星族”,都應遵循公序良俗;追星固然是你的權利,卻不能將其凌駕於他人的正當權益之上。面對粉絲們自彈自唱、孤芳自賞的“機鬧”行為,顯然需要“黑名單”制度發揮應有的效力,提升違規成本。

粉絲追星致航班延遲 “腦殘粉”該怎麼治理?

  網友觀點

  @美亞蝙蝠:腦殘而已,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會這麼熱情。而對對一個陌生人。就像見到自己的祖宗一樣。現在這種腦殘粉非常討厭。看著讓人噁心。

  @夢陽啊-:我覺得重點應該是誰洩漏了明星的航班信息。

  @把用戶當傻子 : 搞不懂,其實明星最煩這種粉絲, 你喜歡人家,人家卻從心裡討厭你,噁心你。這些接機的粉絲 你們知道這些會怎麼想? 另外這些接機的粉絲 ,接機後千萬不要告訴別人,這不是什麼能見得了人的事。 別還沾沾自喜 四處宣傳。 自己親媽都沒這麼接過吧。

粉絲追星致航班延遲 “腦殘粉”該怎麼治理?

  復興觀點

  近年來,粉絲經濟被炒得如火如荼。不久前,範丞丞發佈了一組自拍,其中一張圖片需要付費成為他的專屬會員才可以觀看。一夜之間,有8萬粉絲埋單480萬元。可以見得此次的粉絲追星導致航班延誤事件也並非巧合。

  追星其實始終正常現象,作為一種情感寄託本無不可,但是過度追星甚至會對公共安全造成威脅確實不妥。“腦殘粉”這個名詞由來已久,甚至是受到各界鄙夷的一個團體。不少明星活動的發佈會會因為粉絲數量太過龐大且情緒太過激動可能造成安全隱患而取消,影響程度可見一斑。

  對於防止這類事件再次發生,要從兩方面改進。一方面是粉絲群體,要樹立正確的追星意識,要在不會影響社會治安的情況下理性追星,如若能將愛豆作為自己前進奮鬥的動力則是最好。另外,藝人的經紀公司也要注重粉絲經濟的開展程度,要建立在明星與粉絲建立的良心互動的基礎上。當然這兩點都需要雙方去主動適應和協調,也少不了政策、規範上的支撐,希望相關部門可以推動合理化的管理措施早日出臺,杜絕粉絲因盲目追星而影響治安秩序的情況再次發生。

文/王娜

圖/復興大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