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西安素有“八水繞長安”之美譽,臨水而建、因水而興。八水繞長安,既是一個美好的記憶,又是一個美好的藍圖。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近日西安市河湖長辦下發《2018年河湖長制項目推進情況的通報》,今年全市已籌劃河湖長制“治水”項目1134個,開工545個,開工率達48%,已有86個項目順利完工,另有133個項目具備條件,將於近期開工。

到2020年底,實現全市水環境全面改觀;到2022年,實現水質質變,全面恢復八水繞長安盛景。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黑河引水讓水荒成為歷史

如今的“八水繞長安”已經逐漸取得成效,西安的生態環境由此改善了很多。但是在“八水繞長安”之前西安的現狀卻是:城市缺水嚴重,河流汙染,地下水超採,地表水利用率極低。

西安是一個水資源十分豐富的城市,但近代以來卻曾因為嚴重缺水而全城告急。老西安人都知道,在修建黑河水庫之前,西安缺水非常嚴重,飲用水基本以抽取地下水為主。1980年代,在我國嚴重缺水的40個城市中,西安市居首位。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長安八水”幾乎名存實亡,涇渭上游的森林環境被破壞,徑流量驟減,含沙量增大,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導致河流汙染,水量異常小,一些河流幾乎斷流,汙染嚴重,治理艱難。

黑河引水工程實施之前,西安市主要是依靠開採地下水進行城市供水。但地下水長期開採以後,水位和水量大幅下降,逐漸不能滿足城市供水需要。為了改變城市居民生產生活用水,1987年,黑河引水工程破土動工。早日喝上甘甜的黑河水,讓西安人為之翹首以盼。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黑河水庫|

直到1994年12月田峪以東引水暗渠貫通,全長86公里的黑河引水暗渠全線貫通,黑河徑流引入市區,西安人民喝上了渴盼8年的黑河水。西安才逐漸擺脫了缺水城市的名號,飲用水源由地下水逐步演變為使用來自秦嶺北麓的山峪地表河流水。

曾經缺水的城市,也漸漸離人們遠去。

什麼是“八水繞長安”?

“八水”分佈於

長安城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八水”指的就是

渭河、涇河、灃河、澇河

潏河、滈河、滻河、灞河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人文資源、自然資源都十分豐富,水資源尤為豐沛。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曾言“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便是描寫了漢代長安上林苑的巨麗之美,八水指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它們從長安城四周穿流而過,這便是“八水繞長安”之說的由來。

兩千多年前,東滻灞、北涇渭、西灃澇、南潏滈,為西安贏得“八水繞長安”的美譽。正是因為“八水”帶給關中地區獨特的地理優勢,才吸引了周、秦、漢、唐眾多王朝在這裡建都。

八水之中,渭河匯入黃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匯入渭河。然而由於時代變遷,滻河成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為潏河的支流,潏河與灃河的交匯。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向上滑動啟閱)

八水繞長安都有哪八水?

渭河: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於陝西潼關注入黃河。全長818公里,流域總面積13476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02億立方米。渭河繞西安之北。

涇河:涇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幹流發源於六盤山東麓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於高陵縣蔣王村匯人渭河左岸。全長455公里,流域總面積45421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1.4億立方米。涇河繞西安之北。

其他六條河流規模較小:

灃河:發源於長安縣灃峪,流至咸陽市匯入渭河,全長82公里,總流域面積1460平方公里。灃河繞西安之西 。

澇河:古稱潦水,源頭有兩條,東澇河發源於靜峪堖,西澇河發源於秦嶺梁,兩河交匯後北流,最後北經咸陽流入渭河。澇河全長82公里,總流域面積663平方公里。 澇河繞西安之西。

潏河:發源於長安縣秦嶺北坡的大峪,是西安地區最負盛名的河流。河長67.2公里,流域面積687平方公里。潏河繞西安之南。

滈河:發源於長安縣石砭峪,全長46公里,流域面積292平方公里。與潏河在香積寺匯合後向西,在戶縣秦渡鎮附近注入灃河。滈河繞西安之南。

滻河:發源於藍田縣湯峪,是灞滻水系的最大支流,流經西安東郊紡織城在廣太廟附近注入灞河,全長70公里。滻河繞西安之東。

灞河:發源於藍田縣灞源鄉,全長109公里,流域面積2563.7平方公里, 灞河繞西安之東。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關於“八水繞西安”

事實上,“長安八水”除了自然水系,也包括人工開掘的水渠、湖泊。自秦漢以來,古人充分利用天然河流以及南高北低的地勢,在能引水處開溝挖渠,形成了一個周密的灌溉網,長安就處在灌溉網的中心。漢代的昆明池、漕渠等均起到飲用、航運、灌溉等重要作用。隋唐長安城外八水環繞,城內渠道縱橫,形成多處風景區,以曲江池、興慶池、太液池、昆明池和定昆池最為著名。

“5 引水”:改善水景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對灞(滻)河、荊峪溝、大峪水庫、皂河、灃河進行生態引水,實現城市景觀水循環,改善城市水景水質。

“7 溼地”:生態修復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開展灞河灞橋溼地、灞渭溼地、涇渭溼地、灃渭溼地、黑渭溼地、澇渭溼地、皂渭人工溼地的生態建設修復工程,打造原生態的休閒觀光溼地公園。

“10 河系”:綜合治理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渭河城市段效果圖|

開展滻河、灞河、涇河、渭河、灃河、澇河、潏河、滈河、黑河水系、引漢濟渭水系10條河流的綜合治理與利用,改善河流的水生態環境。

“28 湖池”:格局構建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提升建設漢城湖、護城河、未央湖、豐慶湖、廣運潭、曲江南湖、芙蓉湖、興慶湖、大明宮太液池、美陂湖、樊川湖、阿房湖;

新建昆明池、漢護城河、儀祉湖、三星湖、滄池、航天湖、天橋湖、太平湖、西安湖、鳳凰池、常寧湖、杜陵湖、高新湖、幸福河、南三環河。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2018年河湖長製成績單曝光!四年後“八水繞長安”盛景再現!

四郊秦漢國,八水帝王都。閶闔雄里閈,城闕壯規模。” 這十三朝古都的雄偉氣象背後,正是這充沛的水源與密集的水系統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天下風光何處好。八水三川,自古長安道。”碧水、青山、藍天,一幅美麗西安畫卷正在徐徐展開;人水和諧、水韻古都、八水繞長安,一個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正在闊步走來。

到2022年,西安將全面恢復“八水繞長安”盛景。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