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全力推進洱海保護治理重點工作

人民網大理5月31日電 5月30日,雲南省大理州召開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佈會,州環保局局長譚利強代表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指揮部作介紹。他說,當前,大理州正全力推進洱海保護治理重點工作,一是洱海流域截汙治汙工程,二是洱海生態環境保護“三線”劃定,三是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四是保水質目標推進,五是洱海規模化藍藻水華防控。

譚利強介紹,按照6月30日前流域截汙治汙體系全覆蓋、全閉合、全投運的目標,開展了洱海流域截汙治汙工程“百日攻堅大會戰”,明確了工程完工、驗收、調試、閉合運行等各個時間節點及相關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實行掛圖作戰,24小時“三班倒”施工,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全力搶抓工程進度。

在全力推進截汙治汙工程項目建設的同時,同步開展大排查工作,抽調了37名市政工程建設專家帶隊,派駐鄉鎮的187名工作隊員配合,針對流域內“四水”收集、管網鋪設、汙水處理設施運營和管理、管網對接連通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排查,現場交辦排查出的問題,現場督促整改。目前,第二輪大排查工作已結束,對排查發現的問題採取銷號制度進行整改落實。

為進一步加強洱海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空間管控,恢復被侵佔的湖濱帶,構建連續完整的湖濱生態屏障,形成健康的湖濱水生態系統,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決定在洱海環湖周邊,按照科學、系統、協調的原則,劃定洱海湖區界線(藍線)、洱海湖濱帶保護界線(綠線)、洱海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界線(紅線),並在“三線”範圍內實施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和溼地建設。目前,大理市政府正按照規定開展“三線”劃定相關工作。

在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方面,全力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全面禁止銷售和使用化肥、加快推進綠色農業產業發展”等八項重點工作任務,洱海流域已完成土地流轉2.88萬畝,實施規模化經營和生態化種植;完成32291畝化肥農藥減量示範區建設。同時,劃定洱海流域規模化畜禽禁養區、限養區,關閉禁養區內46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限養區實行總量控制、只減不增和標準化養殖。

在保水質目標推進中,進一步強化洱海流域“三清潔”工作,共出動52.38萬人次,清理洱海流域灘地垃圾、死亡水草、漂浮物和生活垃圾、畜禽糞水,共清理垃圾13.11萬噸,清理溝渠、河道4235公里。同時,開展溼地庫塘及溝渠清理整治,在雨季來臨前完成了流域溝渠、庫塘、溼地內淤泥和高汙染濃度水體的清理工作,為攔蓄汙染濃度高的初期雨水和農田尾水騰出庫容。對核心區餐飲客棧偷開、偷捕行為的專項整治力度,今年以來對洱海流域的339家企業、客棧、餐飲進行了執法檢查,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31件,集中銷燬地籠、魚網等非法捕撈漁具8538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