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稻蛙共生帶動150餘戶貧困戶致富

资阳:稻蛙共生带动150余户贫困户致富

在資陽區沙頭鎮富興村,又一大片被“天網”圍起來的稻田。“天網”下,是水稻連綿,蛙聲陣陣。“這是富興村的稻蛙共生基地,天網是用來保護黑斑蛙的。”據沙頭鎮黨委書記樊春霞介紹,憑藉這片“天網”,富興村帶動本村及周邊150餘戶貧困戶踏上了致富路。

2016年,富興村引進湖南南星養殖有限公司,公司總投資2000萬元,在村上建立起高標準稻蛙共生基地近1000畝,是我市規模最大的稻蛙共生產業基地。稻田養蛙是利用稻和蛙之間的“共生”“互利”關係,建立的水稻種植與青蛙混合養殖為一體的綠色環保種養模式。稻田水稻遮陰、水層淺,可提供黑斑蛙良好的棲息場所,保持其原有體表自然色彩、色澤和口味。黑斑蛙又是捕蟲能手,其排洩物還是水稻很好的肥料。在稻養蛙、蛙護稻的套養模式下,黑斑蛙年產值可達65萬公斤,稻穀年產值可達8萬公斤。

资阳:稻蛙共生带动150余户贫困户致富
资阳:稻蛙共生带动150余户贫困户致富

兩年來,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勞動聘用、村民入股等方式,重點幫扶了富興村及周邊村共150餘戶貧困戶,成為全市產業扶貧示範點。

公司為貧困戶提供了50個長期就業崗位,並組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開展養殖技能培訓,為其提供種苗、技術、病蟲害防治服務、保價回收等幫扶措施。此外,將11.4萬元扶貧專項資金作為富興村38戶貧困戶的股金入股,年底利潤結算時,其中65%由38戶貧困戶平均分紅,10%付給富興村委作為村集體收入,剩餘則留作公司管理費。今年50歲的貧困戶徐亞輝,自從在南星公司打工後,每月能拿到工資3500元,去年加上分紅,其收入在30000元以上,摘下了脫貧戶的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