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心計2》被評造型像“彩虹糖” 看港產宮鬥劇如何落下神壇

《宫心计2》被评造型像“彩虹糖” 看港产宫斗剧如何落下神坛

《宮心計2》劇照

已經開播數日的《宮心計2:深宮計》一度在年初登上各影視公號“本年度最受期待的電視劇”榜單,雖然開播以來褒貶不一,但是“彩虹糖”般的服裝造型、“RAP式”堆砌成語的臺詞,被廣大觀眾詬病,紛紛吐槽“只有演技可以看了”、“沒《宮心計》好看,和《金枝欲孽》更沒法比了。”

2004年,TVB古裝大戲《金枝欲孽》橫空出世。作為2004年TVB唯一一部沒有得到廣告商贊助的劇集,《金枝欲孽》最初不被看好,但開播以來好評不斷,最高峰時收視41點,在香港地區掀起一股巨浪,成功逆襲為2004年TVB臺慶頒獎典禮最大贏家。同時,《金枝欲孽》也在內地收穫了高口碑,豆瓣評分8.8,又在2006年引進內地電視臺。

《宫心计2》被评造型像“彩虹糖” 看港产宫斗剧如何落下神坛

《金枝欲孽》劇照

2004年被網友戲稱為“宮鬥劇元年”,《金枝欲孽》也被供上神壇,封為“宮鬥劇鼻祖”。《甄嬛傳》作者在談創作心路時坦言受到《金枝欲孽》影響,之後數年內港產宮鬥劇也試圖複製《金枝欲孽》的輝煌,但大多停留在“致敬”階段,《金枝欲孽》的盛況已難再企及。

《宫心计2》被评造型像“彩虹糖” 看港产宫斗剧如何落下神坛

《甄嬛傳》劇照

在《金枝欲孽》之後,具有代表性的港產宮鬥劇,如2009年《宮心計》、2011年《萬凰之王》,再到今年《深宮計》。其製作越來越大,宣傳也越來越早,但是評價和口碑卻是一年不如一年。誠然,《金枝欲孽》“出世即巔峰”,不管是港劇大環境,還是曾經以“女人戲”見長的“職業港產宮鬥劇”,如今都已是江河日下。

《宫心计2》被评造型像“彩虹糖” 看港产宫斗剧如何落下神坛

《萬凰之王》劇照

從劇情、人物設定來看,《金枝欲孽》作為一部“腹黑”之作,全劇中沒有一個純粹的好人或是壞人,每個角色都為了各自的利益耍著心眼,善良的安茜可以黑化,腹黑的玉瑩也能動情,歹毒的如妃也有溫情的一面。沒有人十惡不赦,也沒有人有完美結局,只有一出人間悲劇。

有網友評價《金枝欲孽》,與其說是在講“宮鬥”,不如說在講“人性”。難能可貴的是,它不侷限在對人心叵測、宮廷複雜本身的演繹,而是在一段段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人情交織中,展現至真至善的人間真情。

《宮心計》作為“港產宮鬥劇”的又一代表,從劇名即可看出其重心本就在“心計”上,然而臉譜化的人設和濃妝豔抹的妝容也在當時受到吐槽。尤其是劇中堅持著“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劉三好,從開始的“傻白甜”到最後的“聖母心”,她都是一個標準意義上的好人,哪怕後期“黑化”,也是出於再不反擊小命不保的初衷。所以有網友專門寫影評吐槽,“劉三好不是一個人,完全就是一部《論語》。”而整個宮鬥劇情基本圍繞著“壞人”姚金玲陷害、汙衊“好人“劉三好”,讓觀眾憤憤不平,最後真相大白大快人心來進行。劇中人物妝容已經開始有浮誇的趨勢,陳豪的“眼線”就令觀眾表示極為出戏。但是這部劇在豆瓣依然獲得了6.7的評分,其“宮鬥”戲份確實精彩,“心計”的使用也讓人莫名緊張。

《宫心计2》被评造型像“彩虹糖” 看港产宫斗剧如何落下神坛

《宮心計》劇照

而在《宮心計》兩年後,由宣萱、胡杏兒主演的年度宮斗大戲《萬凰之王》更是傷害了一眾粉絲的心,“劇情老套”、“反轉太突然”、“人物臉譜化”是較多的幾類評價,許多網友看完前幾集都紛紛“棄坑”。劇情基本跳不出好人壞人鬥來鬥去,然後化險為夷。好了20多集的主角在最後兩集突然“黑化”,反轉得莫名其妙。有網友吐槽“TVB的宮鬥劇就是化淡妝的是好人,化濃妝的是壞人。”可以說非常精闢了。

剛開播不久的《深宮計》,從前幾集的劇情來看,雖然收穫了“節奏快,不拖沓”、“人物有性格”等一些好評,但也同樣遭到“臉譜化”人物的質疑。尤其是劉心悠出演的元玥,就目前來看依然是“傻白甜”專屬人設。而在網絡上被大肆吐槽的則要屬人物造型和臺詞兩項。

《金枝欲孽》不僅劇情和人設得體,服裝化妝道具同樣受到好評,婉約清麗的後宮佳人,沒有一點浮誇氣。劇組深入故宮取景,素雅、淡然的雪景拍攝更是得到後來《步步驚心》等一眾內地宮廷劇致敬。

但自《宮心計》以來,港產宮廷劇就逐漸向著更鮮更豔更濃郁的方向勇敢邁進,陳豪的眼線、宣萱的大紅唇,五顏六色的服裝,“土豪金”式的佈景。在這部《深宮計》中,監製更是成功集齊了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就差召喚神龍了。

《宫心计2》被评造型像“彩虹糖” 看港产宫斗剧如何落下神坛

《宮心計2》五顏六色的服裝

而在臺詞方面,《深宮計》引經據典,一半以上都是四字成語。雖然也有觀眾表示古色古香,但是大部分人都認為其過猶不及,有意堆砌成語,反而失去真實。其繞口的臺詞還被惡搞為“RAP”式唱詞,網友吐槽道“可以去說唱綜藝出道”。

誠然,《金枝欲孽》之所以走上神壇,在港產宮鬥劇中無法超越,源於其雖在講“鬥”,同時也通過“鬥”還原了複雜的人心本身以及深刻的宮廷百態。其後所謂的“宮鬥劇”,則更多著意在“鬥”,因為它有噱頭,容易吊起觀眾胃口,滿足獵奇心態,而對更為深刻的人心人性刻畫則少了筆墨。再有愈發爭奇鬥豔的服化道喧賓奪主,劇情和人設就更欠缺雕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