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們,這週末的重大好消息很多

股民們,這週末的重大好消息很多

2、先看一個數據吧。這是深交所發佈的,創業板2017年至今新上市公司155家,募集資金614億,創業板公司八年收入高增長 ,毛利水平市場最高,盈利公司677家,佔比94%,六大戰略新興產業整體實現收入利潤雙增長,2009年至2017年,創業板公司平均研發強度達5%,遠高於A股市場平均水平。看完這個數據,這還是媒體一直宣揚的創業板嗎?印象當中創業板應該是泡沫不斷膨脹,投資者都躲著走,創業板個股只要一漲就面臨十面八方的惡評,所以才有了創業板指數不斷下行走勢,這裡強調一下,媒體大部分是官媒,然而時間沒過多久,怎麼口風轉變的那麼大呢?交易所掌握著最全面、核心、真實的上市公司數據,這個假不了,原來春節過後創業板市場的獨立行情,累計漲幅超過20%,估計是這個獨立行情才讓官媒改變信仰的依據。不過,儘管官媒總是不說真話,但是大勢所趨,上層的政策支持著創業板等創新企業的發展,既然有了這麼牛逼的數據,我們還能說啥呢?幹唄!如果是玩概念、如果是炒作,如果還是人見人欺,如果還是獨立下行,那沒辦法了,既然有業績源泉做支撐,有政策、監管做背書,只需要靠牛逼的遊資試試監管態度即可知背後真相,不由得回想起半年多時間以來很多牛股原來都是創業板的,1月份權重行情國家隊撤了,年報 、季報國家隊增持 了中小創,未來是新經濟,一個阿里巴巴頂1.5個工行,兩個中石油、3個平安、4個茅臺,茅臺此前是A股的價值投資典範,你看看現在還有人談嗎?別忘了還有騰訊這個龐然大物,世界首富都是科技型企業,小米 都成為港股 首隻同股不同權上市的企業,大陸CDR細則出來了,未來的A股潛質無窮,有點閃閃發光。

3、最近一段時間不光是官媒改變了口味,連很多此前做的非常好的投資經理都開始發話了,上一次他們的集體發聲還記憶猶新,那是2015年股災期間,他們集體承諾不減持,充分顯示了責任感和投資格局,本次發聲當然是集體看好未來的A股機會,手握重金,有點躍躍欲試,有些人會說這樣的人發聲是不是反向指標,我只能說基本上沒有,想要參與他們的產品門檻都是很高的,而且他們賺的是口碑,從公募出來自己弄,那是維護自己的金飯碗,不像在公募的時候抬抬轎子、接接盤,所以這個事件我們要重視,同時,現在正值世界股價最高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連兩位老人都表達了看好中國市場的機會,也提示了此前很多人都滬市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如今滬深港通 額度擴大了5倍,MSCI指數都要開始投資A股了,連我們投資最穩的養老 基金都開始買買買了,從一季報看還買了不少呢即便央媽一直在回收資金,銀根處於定向緊縮狀態,但是中國A股市場在任何時候,哪怕是股災階段,都是不缺錢的,老話講缺信心,信心是黃金 ,就像目前的全民都意識到科技的重要性一樣,這個信心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雖然上個月出現了一個某基金剛建倉不久就接連踩雷,比如中興通訊,而且虧損幅度比較大,當時號稱最火爆的基金,幾百個億,當然人家不可能一下子都建倉完畢,手握資金還是不虛的,縱觀整個一季度,不光是散戶難受,公募、私募幾乎是全線潰敗,都憋著一口氣呢,只有國家隊賺的盆滿缽,二季度該給小弟們點湯喝了,苦日子HOLD不住人心滴,所以二季度下半場值得期待哦!

4、短期策略。

底部階段比較磨人,考驗你的耐心和倉位配置,同時自己應該有一個很好的心態,千萬不要人云亦云,誰的觀點都聽,風在匯聚,隨時豬就上天了,多點信心和耐心,找對方向很重要,倉位上激進些,別自己嚇自己,好好想想:現在階段,到底是驅動市場上行的動能大,還是反之,想明白了,就要甩下包袱,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股民們,這週末的重大好消息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