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為何不與德國夾擊蘇聯?

1941年6月,在尚未完成征服英國的戰略目標之前,希特勒急不可耐地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開始大舉進攻蘇聯。當時德軍一共集結了550萬人,而這幾百萬人又大都是參與西線戰役的百戰之師,面對經過肅反清洗之後孱弱不堪的蘇軍,德軍可謂狼群跳入了羊圈。德國人兵分三路直撲莫斯科、列寧格勒和基輔,並且極短的時間內就佔領了蘇聯大片領土,這種犁庭掃穴般的軍事成就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的好戰神經。面對與德國合擊蘇聯的絕好時機,日軍大本營開始蠢蠢欲動。

二戰中,日本為何不與德國夾擊蘇聯?

然而此時距離盧溝橋事變已經四年了,日本陸軍主力大部陷入對華作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從哪裡抽調多餘的兵力投入對蘇戰場呢?沒錯,就是關東軍。這是日本為防備蘇聯而準備的最後一支戰略預備隊,之所以一直按著不動,等的就是今天。眼見德軍向莫斯科方向的推進越來越近,裕仁天皇下令對蘇備戰,部隊開始大規模向東北集結。按照日軍最初的設想,一旦蘇德戰爭分出勝負,或者蘇聯為應對德國的進攻而調走遠東蘇軍,日軍立即越過國境線向蘇聯發起攻擊。屆時日軍將陸海協同,一舉攻佔海參崴,拿下西伯利亞,與德國東西夾擊蘇聯。

二戰中,日本為何不與德國夾擊蘇聯?

為保證這次軍事行動的順利進行,日軍不僅調集了七十多萬兵力,無數飛機坦克,甚至海軍也組建了第五艦隊來配合作戰。此刻日軍已經萬事俱備,只等蘇德分出高下或者遠東蘇軍西撤了,然而讓日本人大惑不解的是對面的蘇軍人數有增無減,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蘇德戰場上的德軍已落下風?還是戰鬥民族人口開掛,開啟了瘋狂爆兵模式?越想越不安穩的日本人開始慎重起來,估計是蘇聯早有準備,可能要對日軍下手。日方高層大驚失色,立馬叫停一切進攻準備,開始著手部署防禦。

二戰中,日本為何不與德國夾擊蘇聯?

然而後來的解密檔案證明,這只不過是斯大林耍的一個手段。對於遠東日軍的侵略野心,蘇聯高層一直是洞若觀火,但適逢德寇進犯,蘇軍只能先集中全力擋住德國,所以斯大林早就秘密調走了遠東蘇軍的精銳投入對德戰場。而為了穩住日軍使其按兵不動,蘇聯決不能讓日本人看出蘇軍的人數有所減少,於是伴隨著精銳部隊的西調,大量裝備一般的部隊被派往遠東。但實際上,他們除了人數上的優勢之外,作戰能力實在令人堪憂。

二戰中,日本為何不與德國夾擊蘇聯?

到1941年末,遠東蘇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130多萬。這讓日軍大為震驚,更加不敢貿然行動。等日本人戳穿斯大林的把戲之後,蘇軍已經打到了柏林,此時蘇聯已經騰出了手,問題已不是關東軍是否進攻蘇聯,而是蘇聯什麼時候殲滅關東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