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御林軍,張靈甫的74師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領玻遊俊

解放戰爭時期,國軍號稱有“五大主力”,分別為: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第七十四軍,第十八軍。這五大主力,一水的美式裝備,戰鬥力十分強悍,當時有說法叫做:新1軍是裝備出來的,第74軍是打出來,第5軍是練出來的,第18軍是寵出來的,新6軍是孿生出來的。

其中的七十四軍就是後來張靈甫的七十四師!

七十四軍在抗戰時期戰鬥力就十分強悍,淞滬會戰、徐州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都能看到七十四軍的身影,號稱“抗日鐵軍”,連日本鬼子都十分忌憚,美國顧問就說過:國軍只有七十四軍能打!

1947年七十四軍改編為七十四師,張靈甫出任師長。

七十四師能打出來,與他本身超一流的素質是分不開的。抗戰後期,七十四軍的火力配置就已經十分強悍:全軍共8個團,2.1萬人,每個連有勃朗寧輕機槍六挺、湯姆森衝鋒槍三支、擲彈筒四隻,剩下來的士兵全部使用春田步槍。火箭筒是到營才有,團部另外還會配備四門迫擊炮。其中第58師炮兵營有6門105毫米榴彈炮,在當時可是相當具有威力的重炮了。

此種配置,與日本鬼子硬抗都不吃虧,加上七十四師60%的軍官系軍校畢業生,軍人素質很高,戰鬥力強也就不在話下。


而其師長張靈甫雖然犯有殺妻之罪,但在當時絕對是頂級的將才,他出身黃埔四期,30歲出任團長,參加過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可謂身經百戰,武漢會戰的時候,張靈甫親率敢死隊在萬家嶺飛奪張古山;上高會戰與餘程萬的57師死戰日軍11天;長沙會戰其所轄58師傷亡超過40%。客觀的說:張靈甫在抗戰時期於中華民族是有大功的。

這樣的軍隊,這樣的將領,偏偏在孟良崮遇到了粟裕,當時的七十四師,雖然經過整編,但是人數不降反增,達到3萬多人,火力較抗戰時期更有增長,對華東野戰軍有絕對優勢,張靈甫想將計就計,來個中心開花,為擊潰山東共軍主力創造良機,蔣介石當然明白得意弟子的心意,責令其他部隊抓住時機,趕快救援!

可惜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最近的不對相隔不過十公里,張靈甫原本計劃堅持兩天就能見到援軍,結果堅持了4天連援軍的毛都沒有看到,國軍83師李天霞近在咫尺,就是不救,其他人更是磨洋工,眼看著七十四師被粟裕吃掉,事後總結會,顧祝同湯恩伯一幫蠢材把責任一股腦推給張靈甫,反正死人也不會講理!

如此國軍,焉有不敗之理!



日慕鄉關

一句話來評價張靈甫所在的第七十四師,國軍五大主力部隊,國軍中的天下第一師:

外戰內行,內戰外行,一支為了抗日而生的英雄部隊。

第七十四師前身是國軍革命第七十四軍,這支部隊組建於1937年8月,當時淞滬會戰已經打響,由第五十八師、第五十一師合併組建而成,軍長是蔣介石的嫡系,有國軍大內總管之稱的俞濟時任軍長。兩位師長為王耀武和馮法聖。

組建後的第74軍奔赴上海淞滬會戰,血戰上海,之後又參加了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在蘭封會戰中曾重銼日軍第14師團。

讓第74軍天下揚名的是隨後的德高會戰,第七十四軍第58師堅守萬家嶺,全師打得只剩下五百餘人,幾乎全殲日軍106師團,一戰驚天下,七十四軍威名無人不知。

1939年,俞濟時升級第10集團軍副司令,第七十四軍軍長由原58師師長王耀武接任,下轄三師,師長分別為李天霞、餘程萬、廖齡奇。

隨後第七十四軍參加了上高會戰,在整個上高會戰中第七十四軍銳不可擋,先是堅守雲頭山、白茅山陣地,後又在全線出擊中施行了銳不可擋的反擊,戰後獲國府一號武功狀和飛虎旗。

之後,七十四軍又參加了四次長沙會戰,特別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七十四軍57師孤守常德,上演了中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4年,王耀武升任24集團軍司令,第七十四軍迎來第三任師長施中誠。

之後,第七十四軍參加了對日最後一戰雪山峰戰役,給予即將滅亡的日軍以重創,收到國府兩面飛虎旗。

八年抗戰,七十四軍幾乎參加了所有大型國民黨組織的大規模正面對日作戰,在德安、上高、常德三地給予日軍重創,抗日第一軍名符其實。

抗戰結束後,第七十四軍整編為第七十四整編師,第四任當家掌門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張靈甫。整編第七十四師也被稱為天下第一師美譽,但隨後在孟良崮被我二野陳慄當餃子吃,一代名將張靈甫魂喪孟良崮。

第七十四師也走完了它的歷史步伐。建制雖在,靈魂已無。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


夜狼文史工作室

1947年在孟良崮覆亡的整編七十四師,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裁軍整頓時,由原軍委會直屬的七十四軍整編而成,蔣軍五大主力之首,打滿抗日全程,尤其在駐紮湖南的幾年裡,成為前三次長沙會戰的主力,是日軍不能跨過九戰區挺進川黔的不二功塵。被崗村寧次等敵酋謂為“虎之師”,又因為所部分別為51.57.58三個師,故稱三五部隊。

1.成軍。

74軍組建於淞滬會戰期間,原只有51和57兩師,雖是中央系但並非王牌,首任軍長俞濟時,此公後為蔣介石侍從室主任,可見從人員關係上說,那是嫡系的不行,因此74軍儘管建軍時成分並不出眾,後面的待遇和補充是沒得說的。後調入58師終於成為三師甲種軍,自上海撤退後參加南京保衛戰,被坑,突圍而出後傷亡慘重,調往安徽整補。在這一階段,74軍並沒有什麼表現出眾的地方。

2.簏兵。

1938年參加南潯線作戰,在薛嶽的指揮下圍攻日軍106師團,差一點點全殲,史稱萬家嶺大捷,此役張靈甫一戰成名自團升旅 ,74軍則自此被薛嶽青睞。其後俞濟時高升,力薦悍將51師師長王耀武接任軍長 ,駐湘南,雖劃屬第九戰區,但由軍委會直屬,換句話說,即便薛嶽想動用74軍,也得先跟老蔣請示。

上高戰役被何應欽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一戰 ,在九戰區副總羅卓英指揮下,74軍先守後攻大敗日軍第33師團,獲軍委會贈飛虎旗。常德戰役74軍57師8000子弟在餘程萬統領下苦戰二週,殺傷日軍萬餘人,突圍時已不滿200人。三次長沙會戰74軍都是壓軸出場重創日軍,被日第11軍視為眼中釘,可以說,74軍不是靠嫡系,確實純屬靠軍功打滿抗日全場 ,成為抗日鐵軍。

3.伏筆。

74軍率先換裝蘇械,首批換裝美械,號稱攻擊軍,是軍委會直轄之戰略預備隊,軍長人選自然是眾目所矚,國軍慣例主官離任是可以推薦接班人報請老蔣批准的。抗戰末期王耀武升任第四方面軍司令官,難以決擇所屬兩個主力師長張靈甫和李天霞誰來接班,只好外調曾任74軍副軍長的施中誠暫代,參加抗日最後一戰:雪峰山戰役,一色美式裝備的74軍再次大敗日軍116師團。

戰後多方考慮之下,老蔣最後決定張靈甫升任74軍軍長,為了平衡,升李天霞為另外一支主力100軍(後為整編83師,孟良崮戰役時距離74師最近)軍長。鬼子投降後全軍整編,74軍番號為整編74師,全師32000多人 ,駐防南京,張靈甫授中將兼任首都警備司令,蔣介石宋美齡常往慰問,御林軍聲名鵲起。

4.瘋狂。

內戰爆發後,整74師劃歸湯恩伯指揮加入蘇北戰場,一路驕橫與華野作戰。在攻取蘇北華野首府漣水的戰鬥中,由於華野部隊初次與全副美械的國軍一流主力對壘,經驗和火力都很不足,漣水失守,守城部隊六縱王必成被陳粟氣得撤職留任 ,華野主力不得不一路撤往山東。

蔣介石由此高喊,有十個74師就能統一中國,可見當時74師的驕狂以及給華野帶來的傷害,華野上下也是憋了一肚子氣的。

5.覆亡。

1947年國軍開始搞重點進攻,一路胡宗南打陝北,一路湯恩伯打山東。74師作為主力直指山東我軍腹地坦埠,由於張靈甫驕橫冒進,與其它國軍拉開了十公里左右的戰場距離,違反了湯恩伯抱成一團穩紮穩打的戰法,被粟裕抓住戰機,指揮華野五個縱隊對74師完成了戰術包圍,另外四個縱隊準備打援。

即便這個時候,張靈甫還是有機會逃出生天的,當他發覺華野戰役企圖時,南線阻擊74師回撤的只有華野一縱,張靈甫如果重裝備開路全力南逃,恐怕真的就衝出去了。可惜自作孽不可活,他認為國軍一直尋求與華野主力決戰而不得,這是個千載難逢之機,74師就地固守吸引所有華野主力於周圍,四面國民黨軍約十個整編師一湧而上,立馬解決山東問題了。

於是74師放棄坦克重炮,丟下汽車裝甲車,上了沒水的孟良崮,開始了花樣作死之旅。結果旁邊的整83師李天霞部,整25師黃百韜部,出工不出力,抗日鐵軍74師終於全軍覆滅,張靈甫被擊斃。蔣介石大怒,要槍斃李天霞以敬效尤,結果李天霞用幾十根金條就保住了腦袋,這一事件的影響比74師被殲影響更加惡劣,賞罰不明,如何號令三軍?國軍全面失敗,大約由此開始。

6.尾聲。

蔣介石對74師的覆亡倒真是痛心不已,按理部隊被基本全殲主官戰死是應該取消番號的,但仍然以74師留在後方的四個連以及逃回的部分重裝部隊,重建了74師,1948年底國軍為提升士氣,所有整編師番號改回軍,於是又恢復成74軍,軍長邱維達中將,隸屬第二兵團。

淮海戰役在陳官莊再次被全殲,74軍終於成了歷史。

張靈甫夫人隨往臺灣,終身未再嫁。

說明,手機打字不習慣,來不及查閱和修正,文中或有記錯與疏露之處,見諒。


度度狼gg

1924年11月國民黨為了撐握軍隊,在廣州黃埔島上成立了教導第一團,教導第二團,軍官都是清一色的黃埔系,下級軍官均有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擔任,中級軍官分別由黃埔系本校軍事教官及黃埔第一期各學生隊原官長擔任,兩團團長系黃埔軍校戰術總教官或教授部主任,史稱"黨軍""校軍″。

從1924年11月在黃埔成立教導一團,到1925年9月,僅10個月,通過兩次東征,部隊擴充到三個師,轄九個團,第一軍軍長蔣介石,副軍長何應欽,第一軍政治部主任周恩來兼第一師黨代表。

第一師師長何應欽。第一團團長劉峙。

1925年,黃埔三期畢業的山東泰安人王耀武,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一師3團任排長,由於他帶兵得法,作戰勇敢,引起師長何應欽,團長錢大鈞的注意,很快被晉升為連長。1927年,何應欽又任命王耀武為第一軍補充團第2營少校營長。1930年3月,王耀武被軍長劉峙保薦為中校團附,不久參加蔣,馮,閻中原大戰,由於王耀武屢立戰功,又被劉峙提升為獨立32旅笫一團上校團長。

1932年6月,蔣介石自任總司令,對紅軍發起第四次圍剿,由於32旅旅長楊天民聽從了王耀武的見意,死守被紅軍圍困的戰略要地宜黃鎮24天未被紅軍攻破,被蔣介石稱為奇蹟,並親自召見了王耀武。

1934年11月,王耀武率部在皖南譚家橋與紅10軍作戰,激戰數日,紅19師師長尋淮洲陣亡,紅2師師長鬍天陶被俘,後來方誌敏也被國民黨軍第43旅俘虜,但蔣介石認為,方誌敏的主力是被王耀武的部隊擊潰,王耀武功不可沒,1936年8月王耀武升任第51師師長。

"七、七事變後,王耀武從漢中率師趕到上海,參加著名的"淞滬會戰″,王耀武巧妙用兵,利用夜戰,派出小部隊夜襲日軍,先後擊斃日軍聯隊長竹田和炮兵聯隊長英森,《大公報》,《申報》等刊登了王耀武的照片,報導了51師的戰績。

淞滬會戰後,王耀武由少將晉升為中將,而51師也與58師合編成立了74軍,俞濟時任軍長。

從此第74軍誕生,併成為國民黨軍的"王牌″勁旅,而王耀武也成為該軍的一員戰將。

1937年12月王耀武率部參加南京保衛戰。1938年5月王耀武率部參加河南蘭封戰役,與日軍土肥原的第2師團激戰,重創日軍。7月率部參加江西萬家嶺會戰,取得萬家嶺戰役的勝利。

萬家嶺戰役後,王耀武升任74軍副軍長兼第51師師長,一年後,蔣介石在重慶召見王耀武,提升他為第74軍軍長。

74軍在王耀武的率領下,先後參加了長沙會戰,江西上高會戰,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軍威,重創了日軍,被稱作"抗日鐵軍",授于軍中最高獎一一飛虎旗。

第74軍參加了3次長沙會戰,除51師沒換師長,第57師換了兩任師長,第58師換了3任師長,張靈甫是第三次長沙會戰時晉升為58師師長的。

抗戰後期王耀武晉升為第四方面軍司令官,施中誠晉升為第74軍軍長。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整編軍隊,74軍宿編為整編第74師,有張靈甫任師長,成為國民黨軍人數最多(3萬多人),武器裝備最現代化(全副美式裝備)的"王牌″主力師。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整編第74師被蔣介石調到了華東前線,積極參與反共,反人民的內戰,與1947年5月被華東人民解放軍在孟良崮戰役中全殲,師長張靈甫也斃命孟良崗。
(照片是孟良崮戰役中老百姓給解放軍炮兵指引方向)

縱觀74師,它是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只是由於它與人民為敵,落得個被全殲的下場,可惜!


鷹x眼

張靈甫的74師,是抗戰後,國民黨的74軍整編而來。這支是第一支全部美械的國民黨部隊,官兵軍事素質在當時國民黨部隊中數一數二,是蔣介石手中的一支鐵軍。




如果講純軍事因素,當時74師在孟良固戰設中,確實是一支國民黨鐵軍,擊傷擊亡解放軍8萬左右。雖然張靈甫死在了孟良固,確實也對得起身為一名軍人的使命。



孟良固戰役後,74師被俘國民黨官兵,在加入解放軍後所表現出來的,高軍事素質也得到華北野戰軍高層的高度認可。當時作為張靈甫上級的王耀武,雖然對張靈甫目空一切的作風有看法,但對張靈甫的軍事才能是相當肯定的,對74師是絕對信任的,不然王耀武也不會認可,張靈甫這個中心開花戰術。



但歷史沒有假設,74師最強大,也難逃被滅的下場,對抗人民的軍隊只有死路一條。


馮建光2

74師是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的一大王牌主力,全面仿照美軍武器配備,戰鬥力極為驚人,是當時國民黨最強大的戰鬥力,受到了中外極大的讚譽,但是在說起74師之前,我們得說一下74師的前身74軍。


74軍成立於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期,當時蔣介石深感日本軍隊戰力的強大恐怖,所以迫切的想要打造一支可以和日本軍隊正面對抗的強大部隊。

所以他把中央軍中戰鬥力比較強悍的第51師、第57師和第58師整編在了一起,將這三支部隊打造成一支鋼鐵大軍,配備上了國軍當時最精銳的武器,至此,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出現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74軍。



74軍的軍長是由原本第58師的師長俞濟時接任,在他的帶領下,74軍轉戰當時的全國各大戰場,通過強大的戰力粉碎了日軍勢無可擋的前進動力。


當時國內的多場大戰都是由74軍為主力打下來的,因為74軍強大的戰力,他們受到了日本人的敬畏,每當提起74軍的時候,他們都會稱74軍為“支那第一恐怖軍”,正是因為74軍每每對日本人造成的迎頭痛擊,導致了日本人在對74軍懷恨入骨的時候卻不由得感到敬佩,因為日本人對強者是有著尊敬的,無論是友是敵。

74軍的第二任軍長是原本第51師的師長王耀武,在抗戰的前期時間裡,王耀武所帶領的第51師戰績極其的輝煌,在他的帶領下51師狠狠的重創了日軍的主力,王耀武因為巨大的功勞在後來被升為了74軍的軍長,榮登軍長的寶座。



74軍最輝煌的時期就是在王耀武帶領的時期,74軍強大的戰力在王耀武的帶領下發揮的淋漓盡致,王耀武成就了74軍的威名,74軍的強大戰鬥力成就了王耀武“軍中閻王”的稱號,也是在此期間,王耀武被蔣介石授予了國民黨的最高榮耀青天白日勳章,以及當時只有最大功勞者才能賞賜的中正劍。


在抗日戰爭期間,74軍一共有三任軍長,在這三任軍長的帶領下74軍在抗日戰爭中立下了不世的功勞,成為了抗日戰爭期間最大的功臣部隊。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內戰爆發,74軍被降級改編成74師,雖然在名號上等級變低了,但是其實很多實際上的東西未減反增,首先裝備上精良了無數倍,全面照搬美軍的武器,在當時來說,74師就是全國武器最精良的部隊,也是武力最強大的部隊。


這個時候74師的師長就變成了張靈甫,在他的帶領下,74師徹底的成為了蔣介石手中的一把利劍,狠狠的為蔣介石掃蕩著國內的障礙。

1947年張靈甫率領3萬大軍在猛攻華東區孟良崮的時候,被20萬解放軍團團圍住,原本張靈甫以為自己在猛攻孟良崮的時候會有援軍來支援,但是在他被20萬大軍團團圍住四天之後,無一人來救援,所以最終張靈甫以及國民黨最強大的魔鬼部隊74師被全殲。


雖然後來也有組建,但是戰力卻也無法比擬原本的74師,在失去了最強大的戰力之後,蔣介石的部隊節節敗退,最終以退往臺灣告終。


這就是蔣介石的御林軍,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最強大的部隊74軍,在抗日戰爭期間,74軍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雖然後來化身為74師參與了內戰,但是我覺得他們在抗日戰爭期間的功勞不應該因此被人們忘記,因為他們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歷史不應該忘記英雄,而我們應該對英雄的付出感到敬畏與尊重。


孤客生

整編74師!不是74師,它就是換裝了美式武器的74軍,稱它為蔣的御林軍,名不符實。何應欽是帶新六軍進駐南京受降的,因東北戰事急需,蔣忍痛將戰力排第二的新六軍派到東北,張靈甫才接了廖耀湘的差,拱衛南京。國軍向有五大主力之說,74軍無疑是五大王牌軍之一,有的人更誇大吹其為王牌之首。國軍戰力第一的是孫立仁的新一軍,74軍頂多能排第三,五軍和十八軍還不服呢,但新一軍大家都服氣!為什麼呢?孫立仁是殺日軍第二多的軍級軍官!孫幹掉了五萬日軍,試問74軍能做到嗎?孫的新一軍和廖的新六軍,是美國四星上將史迪威將軍在印度親手調教出來,完全按美軍標準訓練裝備,在滇緬戰場,一個孫立仁就將日軍18師團打得屁滾尿流,需知日軍一個師團能打幾個74軍了。


腳踏一枝梅


張靈甫與林彪、劉志丹等人同級,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的學生。之後作為74師的將領,負責守衛南京,被外人稱作是蔣介石的御林軍。也是蔣介石旗下最能打的一支部隊,全部配備有美式裝備。

在抗日戰爭中,作為國民黨方面的主力,幾乎參加了所有的正面戰爭,打得日寇聞風喪。被外人稱作是“抗日鐵軍”,美國來的顧問也稱:“中國軍隊只有七十四軍能打”。

七十四軍全軍總共有八個團,每個連都配備有美式武器。再加上74師一半以上的人都來自軍官類院校,戰鬥力之強。而將領張靈甫參加過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重大戰役,在抗戰時期對中華民族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之後的解放戰爭,於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戰死。張靈甫率領3萬部隊因為太過冒進,與主力部隊拉開了十公里的距離,對孟良崮展開猛攻。之前一直尋求與華野主力軍一決雌雄,以為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丟棄大部分淄重後,最後以全軍覆滅,張靈甫被擊斃結尾。


蔣介石對於七十四師的損失痛心不已,曾經試圖重新恢復編號,但是軍心已經散了,早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氣勢。在這之後又被全殲,至此74師也成為了歷史。

從抗日戰爭的角度來看,張靈甫是個抗日英雄。但是在解放戰爭中,張靈甫是不可能勝利的,因為人民的軍隊不可戰勝。


史之策

蔣該死早有投降日本之意,他多次與日本人眉來眼去,希望日本人滿足他的要價!直到日寇投降前夕蔣禿驢一直在秘密派人與日寇媾和!至於為什麼沒投降是條件未談妥而已!你以為蔣禿驢抗日是自願的?沒有張楊二人用槍逼著蔣禿驢他能答應抗日?沒有全國人民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呼聲壓力之下他能答應抗日?就這樣他還是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呢!蔣禿驢為啥丟了東北丟華北一路潰逃到大西南?為啥禿驢粉吹噓的22次會戰幾乎都是慘敗?為啥禿驢粉動輒把死了多少多少將軍死了幾百萬國軍士兵當作戰績吹噓?因為蔣禿驢的心思不是用在抗日上,而是整天盤算著怎樣消滅共軍怎樣削弱地方軍閥勢力也就是消滅異己,在他看來投降日本他可以當傀儡皇帝,而共產黨和地方軍閥才是危及他的統治地位的,共產黨才是他的心腹大患!這從蔣禿驢與日寇簽訂的《秦土協定》《淞滬停戰協定》《塘沽協定》《何梅協定》出賣了東北華北的中國主權,以及與蘇俄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出賣蒙古出賣東北主權,還有與美國簽訂的一系列賣國條約則把中國的海權陸權領空權各種主權出賣殆盡!說明蔣禿驢眼裡哪有禮義廉恥哪有民族大義只有他個人的統治地位!


liemachangqiang

兵是好兵,裝備是好裝備,為啥打不贏?所以,決定戰爭勝利的因素永遠是人、是人心、是民心!

從戰爭結果來看,張靈甫是國民黨的罪人,直接導致山東戰局徹底失敗,致使山東野戰軍能騰出手來加入淮海戰役。也不想想,老蔣剿共十年都不能成功,七十四師想畢其功於一役,可能嗎?

不識對手,不識自身,不識同僚,不識大局,不識民心大勢,七十四師敗的一點不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