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升初課堂體驗數學模擬試卷經典題型解析(二)

經典題型一

原題:

把一個稜長6釐米的正方體切成稜長2釐米的小正方體,可以得到( )個小正方體,它們的表面積之和比原來大正方體的表面積增加了( )平方釐米。

舉一反三題:

1. 把一個稜長為4釐米的正方體切成稜長2釐米的小正方體,可以得到( )個小正方體,它們的表面積之和比原來大正方體的表面積增加了( )平方釐米。

2. 把一個稜長為3釐米的正方體切成稜長1釐米的小正方體,可以得到( )個小正方體,它們的表面積之和比原來大正方體的表面積增加了( )平方釐米。

3. 把一個長4釐米,寬4釐米,高6釐米的長方體切成稜長2釐米的小正方體,可以得到( )個小正方體,它們的表面積之和比原來長方體的表面積增加了( )平方釐米。

經典題型二

原題:一堆零件,甲獨做15小時完成,乙每小時做20個。現在甲、乙合作,完成時,甲做了這堆零件的2/5,那麼乙做了( )個。

舉一反三題:

1. 一堆零件,甲單獨8小時完成,乙每小時做30個。現甲乙二人合作,完成時,甲做了這堆零件的5/8。則乙做了( )個。

2. 加工一批零件,甲每小時加工20個,乙單獨加工需要7小時完成。現甲乙兩人合作,完成時,乙做了這批零件的6/7,甲做了( )個。

3.甲乙合修一條公路,甲每天修總長的1/25,乙每天修26米,如果甲乙合修,完成時,甲修了這條路的2/5,乙修了( )米。

經典題型三

原題:園林工人在頤和園某湖邊每隔4米栽一棵樹,一共栽了75棵。現在需要改成每隔6米栽一棵,那麼不用移栽的樹有( )棵。

舉一反三題:

1. 小華在翠湖邊每隔5米栽一棵樹,一共栽了120棵。現在需要改成每隔6米栽一棵,那麼不用移栽的樹有( )棵。

2. 悅悅在操場周圍每隔3米栽一棵樹,一共栽了250棵。現在需要改成每隔5米栽一棵,那麼不用移栽的樹有( )棵。

3. 小柏在湖邊每隔6米栽一棵樹,一共栽了30棵。現在需要改成每隔9米栽一棵,那麼不用移栽的樹有( )棵。

經典題型四

原題:樂樂玩具店出售一款遙控車,標價是600元,如果按八折銷售,仍然可以獲利20%,這款遙控車的售價是( )元,其進價是( )元。

舉一反三題:

1. 一隻手錶標價180元,如果以八折出售,仍可獲利20%,則售價是( )元,成本是( )元。

2. 樂樂玩具店出售一款變形金剛,標價是1000元,如果按八八折銷售,仍可獲利10%,則售價是( )元,成本是( )元。

3. 蘇寧電器賣場出售一種家電,標價為1800元,如果按這種家電標價的五折出售,利潤率是50%,則售價是( )元,成本是( )元。

經典題型五

原題:圖A中的長方形準備從正方形的左邊水平勻速地移到正方形的右邊,每秒移動1釐米;圖B是長方形在移動過程中與正方形的重疊面積的部分關係圖。

2018年小升初課堂體驗數學模擬試卷經典題型解析(二)

經典題型二的插圖

(1)當移動到2秒時,重疊面積是( )平方釐米。

(2)在圖B上把長方形向右移動過程中與正方形的重疊面積的關係圖補充完整。

(3)當移到( )秒時,重疊面積是3平方釐米。

舉一反三題:

  1. 圖A中的長方形準備從正方形的左邊水平勻速地移到正方形的右邊,每秒移動1釐米;圖B是長方形在移動過程中與正方形的重疊面積的部分關係圖。

(1)當移動到3秒時,重疊面積是( )平方釐米。

(2)在圖B上把長方形向右移動過程中與正方形的重疊面積的關係圖補充完整。

2018年小升初課堂體驗數學模擬試卷經典題型解析(二)

舉一反三插圖

(3)當移到( )或( )秒時,重疊面積是4平方釐米。

2.圖A中的長方形準備從正方形的左邊水平勻速地移到正方形的右邊,每秒移動1釐米;圖B是長方形在移動過程中與正方形的重疊面積的部分關係圖。

2018年小升初課堂體驗數學模擬試卷經典題型解析(二)

舉一反三插圖

(1)當移動到2秒時,重疊面積是( )平方釐米。


(2)在圖B上把長方形向右移動過程中與正方形的重疊面積的關係圖補充完整。

2018年小升初課堂體驗數學模擬試卷經典題型解析(二)

(3)當移到( )或( )秒時,重疊面積是3平方釐米。


注:由家家樂學校發佈的2018年小升初課堂體驗數學模擬試卷經典題型解析(二)總的有6道大題,共1925個字,參考答案將延期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