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無為和清淨?《道德經》的智慧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民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什麼是無為和清淨?《道德經》的智慧 第五十七章

這段話的意思是:以清靜無為之道治理國家,以出奇制勝的謀略用兵,以不無事生非,不干擾百姓的方法來治理天下。我憑什麼知道這樣做會取得成功呢?就是根據當今的現狀: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就越貧困;民眾的武器越多,國家就越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惡之事就會層出不窮;法令越繁苛森嚴,盜賊就會越來越多。所以聖人說:我無慾無求,無為而治,民眾自然會和諧共處;我喜歡清靜,民眾自然會走正道;我不胡作非為,民眾自然會殷實富足,我不貪得無厭,民眾自然會純樸自然。

什麼是無為和清淨?《道德經》的智慧 第五十七章

在老子看來,社會上出現混亂的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統治者過多地運用統治手段干擾了本該正常的社會秩序,所以老子提出了以無事取天下的觀點。本章中老子通過“有為而治”和“無為而治”的對比,來凸顯“無為而治”的意義。老子主張統治者應當以清正廉潔、大公無私的貞正態度治理國家,在軍事領域,老子主張以奇用兵,出奇制勝,老子把這看成是遵循道的表現,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無不說明了這一道理:真正的勇武在於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什麼是無為和清淨?《道德經》的智慧 第五十七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