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滿足才能勇往直前

“ 我們永不滿足。”這是萬豪國際集團總裁兼CEO Arne M. Sorenson(蘇安勵)在接受《週末畫報》專訪時說的第一句話。當這位身高1米9,因長期堅持跑步而具有結實體格的美國人穿過人群,朝我們迎面走來時,我們能輕易辨識出他就是CEO,因為他的身上似乎天生籠罩著領導者的光環和氣息。Arne充滿善意的握手力度很大,像是在傳遞一種自信和信任的信息。殊不知此前的他幾乎一夜沒睡,在與阿里巴巴全面戰略合作的慶功宴結束短暫休息幾小時後,凌晨4點他便開始密集開會,他這樣評價自己緊張而有序的工作安排,“行業一直在變化,我們生活的世界也是如此。我們大概會一直處於永不滿足的狀態。”

8月7日,萬豪國際集團宣佈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全面運營萬豪國際旗下所有線上中文官方平臺,同時,萬豪國際集團旗下會員體系也將與阿里巴巴的“88會員”體系全面打通。在發佈會現場,Arne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雙方以點燈的方式來慶祝合作的開啟,這寓意著前途光明。

一個是市值近4000億美元的互聯網巨頭,一個是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將雙方的線上線下資產、人才結合進行再創新,這在全球旅遊和酒店行業都算得上一次頗具代表意義的合作。其實早在去年萬豪國際就聯手阿里巴巴合作了一個精準營銷項目,阿里在8周的時間內為萬豪國際帶來了60萬個忠誠計劃會員。這不僅為萬豪國際降低了獲客成本,還提供了額外的客戶數據,萬豪國際可利用這些客戶數據提升其營銷效率。

“從世界範圍來說,中國有著顯而易見巨大的國內遊和海外遊市場。你應該也從我們的數據中有所瞭解,全年中國海外遊約1.25億人次。我們預計這個數字未來還將以10至20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Arne在專訪時表示。

據瞭解,阿里巴巴旗下的飛豬將會同萬豪國際一起運營合資公司,從“三網合一”(飛豬萬豪國際旗艦店、萬豪國際中文官網、萬豪國際中文App)開始,探索酒店運營新模式,並聚焦全球遊。飛豬方面透露,背靠阿里巴巴大生態超5億的活躍用戶,流量將源源注入萬豪國際,會員互通將帶來海量大數據的流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深度改變酒店行業,可能就從這個合資公司開始。

“此次萬豪國際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可謂黑天鵝事件,概率小而影響巨大。”華美顧問集團首席知識官趙煥焱說,這是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產業的優勢互補,合作開始後,會發現合作內容廣闊。

在歐美,此次合作被認為是雙贏。“對阿里來說,支付寶挺進萬豪國際集團世界各地的酒店,增加了用戶黏性;對萬豪國際來說,此次合作讓他們直接向阿里巴巴的客戶群直銷,提供萬豪國際忠誠計劃以及定製內容、節目和促銷活動。”美國投資理財網站The Motley Fool 資深分析師Jason Moser說。

與阿里巴巴展開合作只是Arne眾多工作中的一部分,作為國際頂級酒店集團的CEO他要做的遠不止這些。

永不满足才能勇往直前

萬豪國際集團2017年2月於洛杉磯啟動首個“快閃”酒店創新實驗室

永不满足才能勇往直前

(左)瑞吉管家服務、(右)雅樂軒Botlr服務機器人,作為”虛擬員工“肩負全職工作

家族之外的首位掌門人

1996年加入萬豪國際集團的Arne M. Sorenson 在2012年成為公司史上的第三任首席執行官,亦是第一位非馬里奧特家族成員的首席執行官。在擔任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前,Arne曾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Arne的前任萬豪家族第二代掌門人小比爾·馬里奧特(J.W. “Bill” Marriott Jr.)思量來思量去,把家族企業交給了一名外姓人。這並不容易,既要有辨識人的慧眼、容納人的大度和駕馭人的智慧,還要承擔不能避免的風險。

Bill有4個孩子,他曾一直希望由他們中的一人接任CEO,就像他從父親那接班一樣。但冥冥中似乎註定了萬豪家族的第三代接班人並非能順利繼位。Bill的女兒黛比(Debbie Marriott)是5個孩子的媽媽。儘管她十幾歲時就在萬豪國際工作,但她在家相夫教子長達30年;長子斯蒂芬(Stephen Marriott)身患衰竭性疾病,雙目失明,雙耳基本失聰;小兒子戴維(David Marriott)只有39歲,他是一個出色的高管,負責打理美國東部地區的所有酒店——從緬因州到新奧爾良市。他展示出非凡的潛力,但他仍處於學習階段。唯一比較好的人選是52歲的約翰(John Marriott),但他生性向往自由不願被冗繁的工作所束縛。隨著時間流逝,Bill也意識到,讓家族成員繼位既不適合約翰,也不適合萬豪國際。他不得不為公司做出正確的決定。

1993年,萬豪國際捲入了一個很大的官司中,Arne當時是萬豪國際的代表律師之一,時年35歲。“我第一次真正與他打交道是他幫我準備證詞的那一天。由於官司涉及大量晦澀難懂的金融細節,所以Arne先幫我理解這些細節,然後再加以解釋,讓它們聽上去簡單易懂。他能夠深入淺出地解釋如此複雜的事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在一期《哈佛商業評論》中Bill Marriott自述道。聰慧過人,說話極富條理是Bill在這件事上對Arne的評價。

官司結束後,他倆一直保有聯繫。3年後,Arne跳加入萬豪國際擔任併購團隊的負責人。他想嘗試新事物,而不想繼續律師的老本行。1998年,萬豪國際的首席財務官離職,儘管Sorenson並非當時該職位的最佳人選,以Bill Marriott為首的高層還是決定由他接任。新角色需要Arne在每次會議中向董事會彙報工作。董事們慢慢變得非常支持他,他的表現也很出色。“我熱愛我的工作,我能從工作中獲得很多樂趣。”Arne對《週末畫報》說。在其位謀其政,因為一個會議而持續開近10個小時這種一般人承受不了的壓力,Arne都扛過來了。他把這些工作時光描述為那是很充實的日子,也是非常享受的日子。

除了個人表現,Arne在那些年裡做過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提升了人際交往能力。Sorenson的父親是路德教派的傳教士。Arne出生於日本,那時他的父母正在當地傳教。他在教會中長大,並且表現活躍。也許在成長經歷中與人打交道的技巧便已深入他的骨髓,在萬豪國際工作期間,Bill發現,Arne對人非常有耐心。“他總能思慮周全,是很好的聆聽者,他將這些品質與自己堅定有力的領導風格結合到一起。”Bill說,“萬豪國際作為一家酒店集團,企業文化是專注於人,因為彼此善待至關重要,這有利於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只有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下,每位員工才能善待我們的顧客,這是萬豪的基業之本。”顯然,Arne的良好表現讓Bill意識到他是萬豪國際下一任CEO的可能人選,並且有巨大潛力,儘管他沒有任何酒店業方面的運營經驗。

於是在2003年,在董事會的支持下,Bill任命Arne擔任負責運營歐洲業務(當時有150多家酒店)的總裁,讓他開始真正自下而上地瞭解萬豪國際的業務。2009年,Arne被提拔為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這份工作讓他有更多機會離開總部,接觸上至總經理下至一線員工的各個層級。“我時不時地與這些員工交談,瞭解到Arne已經迅速獲得一線員工的尊敬和愛戴。”Bill說。

在那些年裡,Arne對那些需要引入新領導者的企業而言頗具吸引力。萬豪國際在酒店業的一些競爭對手就十分想挖他擔任非常高的職務,因為他們認為Arne在萬豪國際這樣的家族企業中不會再往上走了,萬豪國際最終仍會由它的家族成員來接手最高職位。然而這些企業都想錯了,Arne並未認真考慮過離開萬豪國際。“如果你善待對方,他們會願意留下來。這點在萬豪國際尤為突出。”Bill表示。據他所知,Arne真的很喜歡在萬豪國際的文化氛圍下工作。並且,他想要呆在華盛頓附近,這是他上大學後一直生活的地方,也是他與妻子一起養育子女的地方。

直到2011年萬豪國際正式對外公佈,Arne M. Sorenson獲委任為萬豪國際集團董事會成員並擔任集團CEO一職。除了萬豪國際的職務外,Arne還曾擔任總統出口委員會副主席,亦是美國國家旅遊局(Brand USA)前任董事會主席,並持續擔任其董事會成員。他在其他機構出任不同職位,包括美國旅遊協會首席執行官圓桌會議主席、路德學院(Luther College)委員會成員、世界經濟論壇 “塑造交通運輸的未來” 的管理委員會成員,以及布魯金斯學院(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董事會成員。

永不满足才能勇往直前

上海外灘W酒店

永不满足才能勇往直前

麗思卡爾頓酒店紳士淑女

把握新趨勢

2016年的9月23日,對於酒店人來說是個不同尋常的日子。這天,喜達屋酒店與度假酒店國際集團正式加入萬豪國際集團,隨著併購的完成,萬豪國際在全球12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6,200家酒店,客房總數超過110萬間。旗下匯聚了30個領先酒店品牌,包括麗思卡爾頓酒店、JW萬豪(JW MARRIOTT)、喜來登(Sheraton)、威斯汀(Westin)、W酒店等,萬豪國際成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這堪稱是酒店業史上的一筆巨大併購案。併購後,萬豪國際在2016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47%達到54.6億美元,遠超分析師的預期,盈利也從上年同期的2.02億美元上升到2.44美元。

再過一個月,就是萬豪國際併購喜達屋整一年的日子了。“我們必須有個好開端。我們必須給予我們的客戶、我們的同事和業主更好的回報。”這項併購背後的推動者Arne說,“我們正在取得好的成果。”他認為,萬豪國際併購喜達屋對集團上下的同事來說,公司內部有了更多的晉升、調遣機會,據Arne透露,這項工作目前開展得異常順利。

Arne介紹,對客戶來說,萬豪國際為客戶提供的“第一日權益”正進展順利,效果很好。這個項目把SPG俱樂部和萬豪禮賞連接起來,匹配客戶身份,允許客戶在所有體系裡安排他們的假日行程。“我們的客戶對能獲得更多會員權益選擇感到很高興。”Arne說。另外,萬豪國際的酒店方(業主)也做了很多工作。由於萬豪國際的每家酒店都屬於不同的所有者,例如萬豪國際在中國有差不多300家酒店,他們的投資人都是中國人,萬豪國際只負責幫他們代理運營,投資者對公司的運營表現十分關注。“公司表現好,他們的投資收益就好。我認為,他們及我們都相信併購後,公司的表現更好了。”顯然,Arne對於萬豪國際併購喜達屋這個案子的後續工作相當滿意。

而萬豪國際新出爐的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集團淨收入共計達4億1400萬美元,比前一年同期激增了68%。全球平均可出租客房的收入增長了2.2%。在第二季度萬豪大約增加了16000個房間,包括從競爭對手的品牌轉過來的近2300個房間,以及國際市場增加了超過5900個房間;截止到第二季度,萬豪國際在全球的房間數增加至超過440000個,包括大約42000個還未簽約的房間。

今年,萬豪國際迎來了它的90歲生日。萬豪國際集團創立於1927年,初期為一個小規模的根汁汽水店,在1957年才創立第一家酒店。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酒店業正以它前所未有的速度經歷著改變。究其原因,Arne把它歸因於技術。“技術讓客戶、信息、經驗的獲取都變快了,提供了我們從未有過的認識世界的方法,因此世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Arne說。在他眼中,目前酒店行業面臨這三大新的趨勢。首先當然就是科技。人們現在隨身在口袋裡都裝著手機,它們都有超強的電池續航能力,人們用它來與世界進行交流。“我們用手機來與酒店產生聯繫,今後這些設備也會被用來幫助我們的客人開門,訂客房服務,可以幫我們制訂個性化的市場方案,讓我們把每間房都按照客人的想法去進行設置。”因此,Arne認為技術是非常重要的趨勢。

其次,是“體驗”。人們都想盡可能多地獲得體驗,這對酒店業者來說是個好消息。Arne觀察到,如今人們都希望能享受假期,或是吃頓大餐,或者去聽一場音樂會,亦或者能有一段特別的體驗並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分享,而從中酒店也能獲利。因為酒店業做的正是與“體驗”有關的生意。Arne認為這個變化趨勢對酒店來說是好事。

最後一個是“對改變的長久渴望”。萬豪國際希望製造具有強烈當地口味的食物,因此開發團隊到了上海,就會想要去了解當地的口味,使得酒店的設計、服務方式都要反映出上海文化或者中國文化。“這意味著我們的酒店設計、食物和飲料、服務都必須做出改變,這種改變是巨大的,而且是從我們經營的全球範圍來說。”Arne無時無刻不在表達他對萬豪國際“永不滿足”的期望。

這種強烈的求新求變慾望可能也來自行業格局的變化。其中影響最大的當數以Airbnb為首的分享經濟型住宿的出現。“對萬豪國際來說,Airbnb既是一個偉大的競爭者,它確實攪動了行業,但同時它又不是一個競爭者,它對高端酒店行業並不構成威脅。Airbnb不是酒店的管理者,更像是一個預訂引擎,幫用戶訂私人房間。”萬豪國際亞太區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施康瑞(Craig S. Smith)說。他認為,萬豪國際可以借鑑Airbnb好的方面,例如要更加註重網上預訂並簡化流程。現在,萬豪國際也在自己的網站上添加了讓大家評論的功能,這樣就不用客人到第三方評論平臺上去看對酒店的評價了。

但外界似乎對此並不買賬,來自擁有Airbnb股份的摩根斯坦利在今年初發表的《Airbnb傷誰更深,酒店還是OTA?》報告中指出,Airbnb對酒店帶來的威脅最大,因為Airbnb用戶的增長速度遠超於人們的想象,且傳統酒店自相蠶食的現象越來越多。它將對酒店過去一年的入住率和每晚價格造成直接的衝擊。而像Airbnb這樣的非標住宿提供商可能會大大減少酒店提供高價房的機會。

萬豪國際酒店投資者關係國際高級副總裁Laura Paugh在2016年12月舉辦的住宿業大會上發表過同樣的觀點。對於高價房間,Paugh說:“我們並非一直能都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掌控酒店價格。在那種情況下,為了應對需求膨脹的情況,酒店價格自然會大幅上升。但因為Airbnb的存在,這種需求膨脹的現象越來越少。”

但是,她也指出,Airbnb並沒有蠶食萬豪國際的企業商旅業務。“我們發現Airbnb在企業商旅方面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而企業商旅是我們的核心業務。”

不管怎麼說,未來幾年Airbnb給酒店帶來多大的威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Airbnb將商旅客轉化成其忠誠用戶的速度。

永不满足才能勇往直前

馬爾代夫瑞吉酒店

永不满足才能勇往直前

Arne M. Sorenson與Bill Marriott

中國市場是重中之重

1984年,Arne第一次來到中國,那時候他到訪了上海、廣州和桂林。與現在相比,Arne對中國的感受異常深刻,中國經歷了高速而巨大的改變,同時,中國的消費者正變得越來追求個性。“如果回到1984年,你可以很輕易地說出什麼是中國人想要的,但是現在再這樣說就很危險。”他坦言。當下的中國人都在追求不同的體驗,有不同的生活理念,比如有人可能喜歡W酒店,有人恰好就討厭W酒店。中國人擁有眾多生活方式和個人觀點。“未來我們會看到中國在這方面越來越多的多樣性。我們也會遭遇更多元化的複雜的中國市場。這是過去幾年中國市場發生的最大的改變。”Arne指出。

中國市場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萬豪國際正在積極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至少以不變應萬變這在時下的酒店業是行不通的。不但要變,萬豪國際還打算在這片廣闊的市場加足馬力,成就一番更大的事業。

在宣佈與阿里巴巴合作當天,Arne在他的Linked In上寫下了一篇日誌。其中提到:“事實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在未來五年會有7億中國人到訪海外。中國將繼續引領全球出境旅遊的熱潮,從2004年起相關數據就顯示中國人每年在旅遊上的支出達到兩位數的增長。僅2016年中國出境遊客的支出就達到了2610億美元,相應出境遊客的總數上升到了1億3500萬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與阿里巴巴合作,因為我們想讓旅行變得更輕鬆、便捷。”

目前萬豪國際旗下有30個品牌,從中端到高端已經有20個品牌入駐中國市場。“我認為中產階級市場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中國消費升級時代中產階級群體的日益龐大。關注中產階級可以讓我們確保持續地為中國的這一市場服務。”而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正在打開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門,這將是一個重要的篇章。Arne認為這比僅僅收穫中國遊客的增長數字還要重要。據悉,今年萬豪國際在中國新開設超過50家酒店,其在中國開業和在建的酒店達623家,客房總數達17萬。目前萬豪國際在中國市場的客房數佔其全球開業客房數的8%和在建客房數的17%。

“我們的確想要建更多酒店,但不單單是為了尋求建更多的酒店,而是讓客戶知道我們是誰。”萬豪國際要確保一個標準,那就是人們在旅途中有任何需求,萬豪國際都有合適的品牌滿足你。簡而言之就是萬豪國際要把品牌根植於消費者心中——你去哪裡,萬豪國際都有合適的房間讓你入住。“我們也會動用一切渠道讓大家瞭解我們的品牌。中國市場的下一步,我認為將要發展一些高端酒店,但也包括我們所說的精選服務也就是中端酒店。”在6月上海第11屆亞洲國際豪華旅遊博覽會(ILTM)上萬豪宣佈,將在亞太區現有的113家奢華酒店的基礎上,新增百餘家酒店,翻番奢華酒店陣容。這也意味著亞太區奢華酒店的增長佔集團全球增長規模的一半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一半酒店將落戶在中國。同時,Arne也提到:“我們將降低低端酒店的權重,這不是我們的品牌利益所在,萬豪國際的加入也會對行業發展造成衝擊,因此我們不想在這一領域參與競爭。”

永不满足才能勇往直前

Arne M. Sorenson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

永不满足才能勇往直前

萬豪國際集團總裁兼CEO Arne M. Sorenson

Q=《週末畫報》 A=Arne M. Sorenson

Q:萬豪國際與阿里巴巴的合作這種方式是一種創新,這會給你們與OTA公司的合作帶來影響嗎?是不是會減少你們對OTA的依賴?

A:和阿里巴巴的合作是全新的模式,是我們從來沒有做過的嘗試。我們相信這會是經典的雙贏模式,它將幫阿里巴巴獲得更多旅遊市場份額,阿里巴巴可以為遊客們提供很多我們酒店的優惠,獲得在中國和海外旅遊的特殊體驗。而對我們來說,這是與中國現象級公司合作,一個擁有5億用戶的大公司。我們想讓所有人都瞭解我們的品牌,所以,我們雙方都會竭盡所能共同合作。我們不會切斷與OTA公司的合作,因為我們面向的是全世界的商業機會。阿里巴巴和我們也想知道雙方的合作能實現怎樣的結果。阿里巴巴已經落地9個國家,他們也想知道我們的合作能獲得什麼結果。

Q:您怎麼看Airbnb?對你們有沒有產生巨大壓力?我們的酒店都很標準化,客房服務高品質而可信賴,但是Airbnb並不同,他們更強調個性化體驗。

A:Airbnb並不是唯一在做共享空間的公司,這是一個全新的業務,他們的業務增長也很快。作為競爭者,他們在市場上有個很大的空間。但是我認為這是完全不同的產品。的確,共享經濟帶給人們新的體驗,他們有著明顯的本地特點,但同時也意味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你聽消費者的評價,我們經常聽到的是,因為便宜,而不僅僅是出於體驗的考慮。我們從來沒有做類似提供最便宜而寬大的住房的生意,我們希望提供最好而寬敞的房間。我們希望提供客戶真正可信賴的產品,他們會知道他們的體驗將會是什麼樣,他們知道不會失望。因此,我們可以非常驕傲地說我們與他們是完全不同的生意。共享經濟還存在諸如稅收、環境等問題,許多人都認為應提高門檻,應該在行業內實行完全一致的標準,我認為這一改變正在發生。我相信我們在未來會有競爭,而我們會做得更好。

Q:您有律師的背景,那是什麼吸引您到萬豪國際,進入酒店業?您專長併購,這樣的背景對您有什麼幫助嗎?

A:生活有的時候很奇妙。我並沒有計劃過要進入酒店業。我在法律行業從業12年。1990年代早期,我成為萬豪國際的律師。後來我認識了小比爾·馬里奧特先生,並在隨後的幾年加入了萬豪國際團隊。我非常喜歡酒店行業。我出生在日本,並在那裡度過了7年。我小時候就隨家裡旅行。我非常喜歡。這個行業很有趣,它是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在這個行業,無論你是從業者還是遊客,都是有故事的人。他們有旅行的故事,也有與他們所在酒店的故事。

Q:您認為併購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

Q:說說您的管理理念或領導風格。

A: 始終傾聽。傾聽顧客的聲音,傾聽員工同事的聲音,保持開放,如果你不傾聽,你就瞭解不到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