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判斷孩子有無弱視

教你如何判斷孩子有無弱視

4歲小男孩洋洋看東西很費勁兒,媽媽帶他去公園,指著不遠處一朵鮮豔的花朵,可洋洋費了好大勁才看到;在家中,媽媽讓他取個小杯子,他把手伸向杯子,卻總是偏了一點。媽媽覺得奇怪,自己和丈夫都不是近視眼,孩子怎麼會這麼小就近視呢?帶著種種疑問,媽媽帶著洋洋去看醫生。在眼科醫生的檢查下發現,原來洋洋不是近視,而是弱視。現實生活中,很多象洋洋媽媽的家長都誤把孩子弱視當成了近視,以為這兩種病是一回事。但其實,兒童弱視是視功能發育不全,必須早加干預,以免影響終生。

弱視是兒童最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發病率為1.6%~3.6%,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視功能的眼病。弱視是指眼球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單眼或雙眼矯正視力仍達不到1.0者稱為弱視。目前,我國弱視標準為矯正視力≤0.8或兩眼視力差≥2行。其發病原因是在嬰幼兒期,由於知覺、運動、傳導及中樞等原因,未能接受適宜的視覺刺激,影響了視覺發育,造成了視覺功能的減退。小兒弱視有的伴有先天性視功能低下,有的則併發有斜視、遠視、散光等眼部疾病。

觀察孩子是否有異常行為。比如,將比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觀察他是否能及時發現;觀察孩子雙眼、單眼注視時的情況,注意他看電視的時候是否喜歡湊得很近;觀察孩子看東西時有沒有異常的頭位,比如是否喜歡抬頭、低頭看;觀察孩子看物體的時候,能否穩定地注視,如果孩子的眼球來回轉動或者震顫,則有弱視的可能;孩子走路是否常常跌倒,老拿不到東西,也可能是弱視影響到他抓不準物體的距離感。

精細目力訓練:孩子戴了矯正眼鏡後,在父母的陪伴下進行穿針、穿珠訓練。每次穿200~300根針或200~300粒珠子,促使手眼協調,以提高視力。

完全遮蓋法:在視力好的一隻眼的眼鏡片上,貼上眼貼,然後讓孩子做一些精細的活動如繪畫、揀芝麻、穿珠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